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苦在临床上常见于肝胆疾病、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条云:"胆液泄,则口苦",提示口苦与胆关系密切。《伤寒论》第263条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提示口苦多见于少阳病,足少阳属胆也。然而口苦非独取决于胆,从脏腑而言,肝胆、脾胃、心肺、肾等均可引起口苦;就六经而言,少阳病、阳明病等均可引起口苦。对口苦病机进行分类整理,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胃院痛是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机涉及阴阳、寒热、虚实、气血等诸多因素。但脾胃之寒热、燥湿、虚实、升降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当肝炎疏泄、横逆犯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使脾胃气机失调,不通则痛。所以治法应以疏、和、补、运为先.冀其脾胃气机和畅,通则不痛。由是而知,气滞实为其重要机理之一。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探索,对胃脉瘤证治略有体验,现陈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1肝郁犯胃宜舒肝安鲁肝与胃,相侮相克,相互制约。脾胃属土,肝胆属木,木旺乘上,必病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故民病胃院当心而…  相似文献   

3.
1 少阳病治法,和解枢机疑少阳病治法,当从其病机中求得,而其病机又须从其提纲中探寻。《伤寒论》第263条指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该三症皆与胆热关系密切,换句话说,少阳病的主要病机当是热搏于胆。热搏于胆,胆汁疏泄失常上逆则口苦;胆热上扰,灼伤津液,干于目窍,则咽干、目眩。若胆热甚者,炽而为火,上扰壅滞清窍,则目赤耳聋;搏于胸胁,胆络不和,经气不利则胸中满而烦,正如《伤寒论》264条所言:“少阳中风,两耳  相似文献   

4.
韩千胜  王玉 《光明中医》2011,26(5):1035-1035
少阳为枢,主开合,它既是病邪由表及里,病情转变的一道门户,也是病变由重转轻出入的枢纽,也是调节情志的场所。 1少阳舒展外邪 六淫为病,若病邪向里传变,必然客于少阳。仲师主以"口苦、咽干、目眩"论之。若单纯的本经邪侵,其经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主,  相似文献   

5.
少阳病是外感病邪不解,由太阳传经而来,或少阳本经自感所致;也有从厥阴转出少阳而成。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中,少阳为枢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少阳病的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如《伤寒论》原文264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既有别于太阳病的口中和,又有别于阳明病的口燥渴。太阳病的口中和是邪在肤表,未入里化燥伤阴之征,而阳明病的口燥渴是热盛于里,灼伤津液之见,然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是由于胆火上炎,热迫清窍所致,邪入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对胆道疾病采用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兹就对胆囊炎、胆石症和胆道蛔虫病诊治的认识与临床体会介绍于下。病因病机胆囊炎、胆石症和胆道蛔虫病大多由于饮食失常,劳倦过度,情绪不悦,寒嗳失调,虫积等因素引起或诱发加重。上述原因均可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脾胃升降作用失职,从而积湿化热,湿热蕴阻,熏蒸胆汁,引起胆道气滞血瘀,出现胆汁不清而浊,不  相似文献   

7.
胆囊炎胆石症在发作时多以实证为主,常以利胆、排石为主要治法。但某些胆囊炎、胆石症由于病邪久羁,反复发作,损伤正气,而致气血阴津亏虚,此时若只着眼于祛邪攻下,则犯“虚虚之戒”。因此,在利胆、排石的基础上正确恰当运用补气、养血、滋阴之法,多能收到时半功倍之效。1胆与肝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胆囊炎、胆石症病虽在胆,但由于胆与肝脾胃的关系密切,往往相互影响,故就其病位而言,应在胆肝脾胃。胆附于肝,受肝之余气而化生胆汁,其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均需肝的协调,故肝的功能失调多影响于胆。脾胃居于中焦,为肝胆之毗邻,…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临床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病位在肝脾,病变涉及少阳,病性为实,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中期肝气郁滞较重,其病位涉及肝胆脾胃,病性亦为实证,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可伴痰浊内生;末期虚证多见,病位涉及心肺肝肾等,可兼痰浊瘀血阻滞,也有因虚致实之证。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便秘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升,是中医门诊常见病又是难治病。通过梳理近年来接诊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结合中医藏象学基础理论,归纳、分析、探讨脾胃、肝胆、肾、肺及三焦等脏腑在难治性便秘中的病机作用,认为其病机多是综合了以上多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的胃肠动力障碍和肛门舒缩失常的一类疾病,少见单一病因、病机导致的病证,临床治疗可采用包括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疏利肝胆、补肾填精、补肺益气、通利三焦等中医治法进行多脏腑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党中勤教授认为胆石症的病位虽在肝胆,却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尤与脾胃功能失调至为密切;其病机关键在于肝胆疏泄失职;病因缘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虫积及地理水土和体质等综合因素;导师认为"通胆利腑"是治疗本病的大法,但并非单纯泻下通腑、利胆排石才是通利,强调"通胆利腑"之要旨在于:针对病因病机和病理表现,采取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佐以健脾和胃、利胆清热等法,使结石渐消缓散、胆道畅通。  相似文献   

11.
从慢性咽炎咽干症候与其它症状关系、津液形成规律、脏腑功能状态、阴阳失衡理论、现代医学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慢性咽炎产生咽干症候的中医学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2.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结合四时、阴阳、五行对人体五脏的影响,全面辨识人体的病因病机。本文通过文献书籍阅读、医家经验总结、理论逻辑推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核心病机及其组方思路。分析得出该方病机为少阳枢机开合不利所致的肝胆郁滞,火热亢盛,脾胃失和。组方思路为枢转气机以调和风木、泄热疏肝、补脾和胃。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伤寒柴胡剂六方之一,不仅局限于少阳病症,同时还需兼顾中焦脾胃,理解组方用意,随证化裁可灵活运用于各类肝胆郁滞,火热亢盛,脾胃失和之症。以五脏生克制化为切入点与辨证论治、临床实际相结合,可为疾病治疗原则与选方用药提供新思路,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乔新忠 《中医研究》2007,20(11):17-18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与痰湿病关系最为密切,是历代中医之共识。由于气是津液输布的动力,而肝脏主气机的疏泄,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起平衡协调的作用,因而肝主气机疏泄的功能是否正常,与津液的输布及痰湿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本文拟就肝胆与痰湿病的病理关系及其辨证施治做初步探讨,请同道指正。1肝胆与津液代谢生理病理关系肝主疏泄,胆主生发,肝胆具有疏通发泄全身的气、血、津液等,促进其畅达、宣泄的作用。肝胆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津液运行的通畅与否及津液的生成是否正常二个方面:1.1肝胆失疏是津液停聚、…  相似文献   

14.
《新中医》1984,(5)
外邪侵犯少阳,胆气内郁,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进而影响脾胃,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证者,称为少阳病。其病机为胆气内郁,三焦失枢。少阳在三阳经中,以其所居之病位而言,是已离太阳之表,而未入阳明之里,因而既不属表  相似文献   

15.
时吉萍 《新中医》2003,35(12):61-61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运转枢机之功。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其他内伤杂症而见少阳证者。笔者临证用治多种肝胆脾胃病症,颇有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军 《四川中医》2008,26(7):32-34
由于传统中医在论述消化性渍疡病机时,过分强调肝脾胃之间气血关系的失调,而未能就溃疡发生时脾胃本身气血失常的特点给以明确表述。因此,作者对消化性溃疡病脾胃本身气血失常的病机进行了论述,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是脾胃阳气郁滞,阴火内结,而与之相应的治疗原则是升阳散火。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医大师刘祖贻老从少阳肝胆论治不寐的经验。刘老认为不寐的根本病机在于阴阳失交。而少阳作为阴阳转换之枢纽,肝胆升发互济能助阴阳之交合,少阳不利、肝胆气阳亏虚则会导致阴阳交合出入失常。故其论治不寐多从和解少阳、温通肝胆出发,因调和脾胃能升肝降胆并调和少阳枢机,温通肝胆时又可借滋阴药以阴中求阳、阴长阳生,故常佐以调和脾胃之品及滋养肝肾之药,疗效颇著。  相似文献   

18.
陈怡  茹清静 《新中医》2019,51(9):301-304
简版: [摘要]失眠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并随着人们生活作息、饮食结构而改变。临床中发现失眠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消食、和胃等法。笔者试从馈帝内经》及后世医家论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入手,探讨脾胃功能在维持睡眠状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并总结从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简版:本文总结分析了历代医家对温壮的论述。在脏腑不调,内有伏热的理论基础上,将小儿功能性低热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胃肠积滞,伏热内蕴;土虚木乘,郁热内生:邪伏少阳,湿遏热阻;肺中伏热,耗伤津液。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脾胃、肝胆、肺。基于小儿功能性低热的临床特征和上述病因病机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则与方药,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小柴胡汤主证《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文提出了少阳病主证及其或然证。《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乃为少阳病提纲。二、小柴胡汤的应用观《伤寒论》对小柴胡汤的运用很是灵活广泛,除少阳篇外,太阳、阳明、厥阴篇中均出现过小柴胡汤。第10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对此条文,历代医家持两种不同看法。刘栋(引自《伤寒论释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