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治疗中持续被动活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Salter 1970年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逐步被人们接受.作者回顾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行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术后早期进行CPM治疗127例,认为CPM确为关节外科治疗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持续被动活动在8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刚  张炜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0):621-621
从1997年以来,8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手术均采用纵形切口,骨折内固定均采用AO技术及AO器材操作。术后24小时以内采用JK-B型肢关节康复器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时间1-12周,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效果满意,优良率95.3%。  相似文献   

3.
持续被动活动在膝关节附近病损术后的应用观察附属第二医院骨科(325000)黄俊武[关键词]膝关节;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膝关节附近骨折或疾患术后的功能恢复一直是困扰矫形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由于早期制动,很容易引起股四头肌和关节囊粘连、挛缩,关节软骨的...  相似文献   

4.
潘炜 《中外医疗》2023,(6):96-99+104
目的 探究水中运动疗法结合持续被动活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于此基础上采取水中运动疗法结合持续被动活动,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评分(81.63±4.04)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74±0.23)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78.54±5.1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0、8.718、4.545,P<0.001);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80.65±5.48)分、心理(84.48±4.22)分、社会功能(81.52±6.10)分及物质生活状态(83.52±5.36)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5.
徐如东 《广东医学》1998,19(7):533-534
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eveII:x:)llf,II,CPM)是使受伤肢体在术后进行早期、持续性、无疼痛范围内被动活动的一种方法,对骨科创伤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l]。股骨下段骨折包括下l/3段骨干骨折。仅上骨折、既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仍有部分病人产生膝关节功能障碍。为探讨CPM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我们于lgu年3月至IM年3月,选择股骨下段骨折术后病人to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经一年随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l.1~般资料:治疗组叨例,男26例,女4例,对照组对例,男25例,女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通过对下肢骨折患内固定术后行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CPM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行CPM锻炼,对照组按常规在医师指导下主动活动,结果:显示实验线行CPM后主观评价和患肢膝关节屈伸角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切口和X线表现无异常。结论:CPM对下肢骨折患术后的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肥胖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康复过程中早期开展持续被动活动(CPM)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TKA术后患者155例,于术后第2天去除加压包扎,在充分镇痛下开始CPM辅助功能锻炼,按照体重指数分组后分别评估术后第2、3、5、7天时CPM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度。结果 TKA术后第2、3、5天CPM后患膝疼痛及肿胀程度较锻炼前有所增加,不同时间点患膝活动度较之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不同BMI患者CPM后患膝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加;肥胖组患者患膝肿胀加重程度在术后3天内较体重正常组及超重组减轻且差异有显著性,5天后关节肿胀程度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CPM一定程度上会加重TKA患者术后患膝疼痛及肿胀不适,但可明显促进患膝活动度尤其是肥胖患者患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无痛性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在膝周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膝周术后在无痛情况下早期应用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的临床疗效。方法:CPM组80例,于术后12~24h在镇痛泵辅助下使用CPM治疗,2~3天后停用镇痛泵,继续治疗3周,CPM间歇期鼓励病人主动伸屈膝关节并进行肌肉舒缩锻炼。对照组80例,术后鼓励病人主动进行膝关节活动和肌肉舒缩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根据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时的疼痛、关节活动度、组织愈合、废用性萎缩及步态等情况对膝关节功能康复做出综合评价。CPM组术后6个月复查:优69例,良11例,全部达到优良程度。结论:膝周术后在镇痛泵的辅助下早期应用CPM机协助病人持续被动活动膝关节对于减轻膝部术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42例膝关节骨折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的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骨折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PM)进行护理指导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78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康复组 (4 2例 )和对照组 (36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 ,康复组在应用常规疗法的同时加以CPM练习。结果 两组膝关节活动范围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膝关节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练习比常规疗法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0年 6月~ 1998年 10月对 12例股四头肌成形术后使用以持续被动活动 (CPM)为主的关节功能锻炼 ,经随访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采用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僵直 2 4例。僵直原因为股骨髁上或下段骨折整复后伸膝结构粘连挛缩 ,轻度关节内粘连。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12例 ,使用CPM,其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8.1岁 ,僵直程度 :30~ 5 5°,平均 39.2°。对照组 12例 ,借用带副架的Thomas架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2 4~ 5 6岁 ,平均 37.4岁 ;僵直程度 :…  相似文献   

11.
Totalkneearthroplasty (TKA)isapromisingoperationonpatientswithseverekneediseases .Iftheoperatedjointcannotdoexerciseearlier ,thejointmayadheretocausedisability ,andsoastoTKA .Itiswellknownthatcontinuouspassivemo tion (CPM)canrelieveadhesionandpromotethera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应用于膝部骨折术后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的镇痛效果,与传统间断肌注镇痛(conventional analgesic therapy,CAT)效果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 50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成Ⅰ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25)和Ⅱ组(对照组n=25).Ⅰ组患者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自控镇痛;Ⅱ组术毕拨除硬外导管,疼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两组患者术后第2 d开始进行CPM,分别记录两组病例术后镇痛效果及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VAS)Ⅰ组少于Ⅱ组,膝关节功能评定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硬膜外麻醉镇痛有助于膝部手术后CPM,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优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和人工手法被动运动2种方法对预防截瘫患者并发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CPM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手法被动运动,CPM组应用CPM被动运动。比较运动前后膝关节被动屈曲的活动范围(ROM)。结果 CPM组和对照组病人卧床一段时间后,膝关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P〈0.05),但CPM组膝关节活动范围(被动屈曲ROM)受影响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要小(P〈0.05)。结论使用CPM行康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减少截瘫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或改善截瘫患者膝关节的被动屈曲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入路术式对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7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膝前髌骨下T形切口术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P<0.05)。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优良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P<0.05)。观察组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8.4,P<0.05)。结论:对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膝前髌骨下T形切口术式可明显缩短骨折临床及骨性愈合时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手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结果: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大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改善的情况,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大于或者短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等,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CPM在复杂膝关节骨折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CPM(下肢功能康复仪)在复杂膝关节骨折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坚强内固定术后即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共3~4周,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功能锻炼,术后一年检查所有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并对比分析.结果:应用CPM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80%,对照组仅为30%,差异明显.结论:应用CPM可以明显提高伤膝功能康复的优良率.CPM操作简便易行、可作为治疗此类骨折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新生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34-1635
目的观察肩关节功能康复仪(CPM)对肩部疾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据临床指标选定患有肩部疾患的肩关节111个,按左、右肩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法和B组采用CPM治疗。按照每日上、下午各1次,30min/次,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与肩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B组患者在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功能康复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CPM治疗肩部疾病,在功能康复方面优于传统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以主动膝关节训练结合CPM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39例),以单纯主动膝关节运动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和12 周患膝关节的伸膝活动度和屈膝活动度,Rasmussen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度比较,第12周观察组伸膝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除术后第4周外,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从各个时间点看,除基线水平及术后2周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x2=0.457,P=0.928),其余各时间点观察组优良率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86,P<0.001);各时间点优良率趋势均随时间逐渐上升.结论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第1组(CFB)采用全麻加股神经阻滞,第2组(EPI)采用全麻加硬膜外置管。两组均术后当天注射一次,术后每天早晚8点各注射一次,持续72 h,每次注入0.33%罗哌卡因30 ml。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24、48、72 h静止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疼痛分值、镇痛满意度、副作用及患肢膝关节术前/术后的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直观可比较度(VAS)的分值、术后疼痛分值、镇痛满意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CFB组(P〈0.001),而恶心、呕吐、搔痒、头痛发生率高于CFB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时CFB组患者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均比EPI组高,但只有被动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都能充分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能够加大患膝近期的活动度。但连续股神经阻滞副作用少,更利于患膝关节术后的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持续被动运动是由机械或电子装置带动或维持部分肢体的运动,在外科手术、假体植入、屈曲挛缩或长期制动后用于恢复关节、肌肉和肌腱的正常活动范围。现介绍持续被动运动的利弊争议点,及其在临床中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包括开始时间、治疗频率、运动幅度、运动速度、治疗疗程等问题)、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与其他康复手段的联合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