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芪胶膏水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芪胶膏水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和水浸出物提出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为考察因素,正交设计法优选芪胶膏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该优选工艺提取芪胶膏中黄芪甲苷时,收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培土清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及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连翘苷提取率和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 结果: 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0.5 h,蒸馏6 h;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培土清心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优选益心通脉合剂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益心通脉合剂的水提工艺。方法:以丹参素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和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 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益心通脉合剂水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丹参素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280,260 nm。结果:各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 >加水量 >煎煮时间,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 h;丹参素钠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提取量分别为4.928,0.399 5 mg·g-1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益心通脉合剂的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银桑降糖颗粒中桑叶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 以芦丁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提取时间对桑叶醇提取工艺的影响;以1-脱氧野尻霉素(DNJ)相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及煎煮时间对桑叶水煎煮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芦丁含量,检测波长358 nm,流动相甲醇(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30%A;5~10 min,30%~35% A;10~15 min,35%~40%A;15~18 min,40%~50%A);利用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HPLC-UV测定DNJ含量. 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1次,提取时间1.5 h;芦丁提取量1.22 mg·g-1.最佳水煎煮工艺为分别加30,25倍量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依次为1.0,0.5 h;DNJ相对提取率88.06%.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兼顾桑叶中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优选芪丹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芪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乙醇用量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黄芪甲苷提取量和出膏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黄芪甲苷、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1 h;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分别为1.215%,0.599%,干膏率41.04%。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黄芪甲苷提取量3.408 mg·g-1,出膏率43.37%。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芪丹颗粒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枳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枳术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称取处方量药材,加490 mL水煎煮3次,每次115 min,辛弗林提取率达90.57%。 结论: Box-Behnken法适用于枳术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的煎煮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5%磷酸溶液(60:40),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03 nm。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阿魏酸、总多糖含量的综 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料液比、煎煮次数对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6 min,煎煮前浸泡30 min;浸膏得率39.3%,阿魏酸、黄芪甲苷提取量分别为18.24,68.17 mg·g-1,多糖得率6.80%。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条件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桂圆益气补血汤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鹿红方的提取和纯化工艺  方法:以黄芪甲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化学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鹿红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鹿红方的纯化工艺进行考察  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30 min;优选的纯化工艺为高速离心法,转速为10 000 r/min,时间为10 min  结论:本提取和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鹿红方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小儿健脾膏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小儿健脾膏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橙皮苷提取量和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二因素五水平表安排试验,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描绘三维效应面,通过效应面法选取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21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60 min;橙皮苷平均提取量13.245 mg·g-1,平均浸膏得率42.37%,总评“归一值”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率1.42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小儿健脾膏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法优选治郁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优选治郁颗粒的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38 nm;以栀子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醇提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90 nm;以总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 h,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0 h;栀子苷、总多糖提取率分别为0.013 29,0.030 39 g·g-1. 结论: 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连参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对当归、辛夷、肉桂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波长350 nm;运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345 nm。以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含量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连参颗粒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0 h,利用水蒸气蒸馏提取5.0 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干膏率、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提取量分别为25.91%,512.34 mg,130.81 mg。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连参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黄芪建中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以芍药苷提取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中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黄芪建中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芍药苷转移率达87.4%.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于黄芪建中颗粒有效成分提取.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泰痹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泰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虎杖苷、大黄素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对泰痹颗粒水提工艺的影响。采用RP-HPLC测定虎杖苷、大黄素含量,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21∶79)和甲醇-0.1%磷酸溶液(77∶23),检测波长依次为306,254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虎杖苷、大黄素质量分数及干膏得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076%,0.510%,25.72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该制剂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芪术颗粒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芪甲苷、芍药苷提取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芪术颗粒水提工艺的影响。以特女贞苷和盐酸小檗碱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芪术颗粒醇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4∶66)。采用HPLC-DAD测定芍药苷、特女贞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甲醇-水(32∶68)和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依次为230,224,345nm。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2,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推广于芪术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煎法提取化瘀祛痰颗粒中有效部位,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对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并对各因素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丹酚酸B含量的实测值(1.027%)与理论值(1.029%)偏差较小.结论: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复方提取工艺的优选,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板翘解毒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优选板翘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连翘苷和靛玉红的含量为指标,选取溶媒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板翘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该优选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复方土茯苓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复方土茯苓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落新妇苷、总黄酮提取量和出膏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因变量,通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媒比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采用HPLC测定落新妇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20∶80),检测波长290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4 h;落新妇苷提取量1.991 mg·g-1,总黄酮提取量54.436 mg·g-1,干膏得率8.558%,OD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偏差1.54%。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用于复方土茯苓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