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体模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冠脉体模实验,改善64排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使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评估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方法 本研究利用冠状动脉心脏模具,采用不同的心率、不同重建算法、图像重建相位窗,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 图像质量最佳心率为<70bmp,心率波动<10bmp.60%实验组,图像质量在R-R间期的75%相位(舒张中期)最好,心率快而波动小,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图像质量比较好.结论 心率、重建算法和图像重建相位窗是影响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主要参数,在应用中应适当运用以上的参数,才能获得优质的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显示冠状动脉,分析图像质量、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低心率下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及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左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最优相位窗为75%R-R间期,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优相位窗为65%,较好地显示管腔狭窄及斑块钙化性质,并对管腔狭窄程度进行评价。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较高特异性及准确性的一种经济、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的初步筛选及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Toshiba Aquilion M16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心脏冠状动脉粥样钙化进行前瞻性的扫描,旨在对冠状动脉的粥样钙化的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分。方法应用心电门控技术,使CT在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相进行扫描,同时利用ECG技术获得重建图像的数据。使用日本东芝Toshiba Aquilion M16全身CT扫描机制造商提供的专用测量软件(Agatston score)进行钙化评分。结果应用此方法对128例患者进行CT扫描,96例能显示满意的冠脉钙化影像,27例显示欠佳,5例显示不满意。结论当患者心率介于60次/分和80次/分之间时,在心电门控控制下所获得的冠脉影像为最佳影像,并能做出准确的钙化评分。因此,无创特点使MSCT(multislice CT)在筛查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方面具备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32例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曲面重建和仿真内窥镜,评价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各支的显示情况及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横断面图像对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89%(28/32)、94%(30/32)和81%(26/32)。结论多层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及血管重建术的术前定位、术后复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中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超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在冠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A组(碘浓度270 mgI/ml,0.8 ml/kg,体重小于60 kg), B组(碘浓度300 mgI/ml,1 ml/kg),C组(碘浓度320 mgI/ml,1 ml/kg),D组(碘浓度350 mgI/ml,1 ml/kg),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120例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中,4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MI及心率小于B、C、D组(P>0.05)。4组图像的节段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较B组碘用量降低了28.0%,较C组降低了32.5%,较D组降低了38.3%。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同时可明显降低碘用量,该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分别行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28排多层螺旋cT)及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l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清晰的对冠状动脉1-3级及大部分4级分支进行显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在冠心病诊断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及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可正确诊断42例,确诊率为93.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88.4%。结论在冠状动脉成像中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较强,为患者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5例患者行MS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并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对177例(健康体检25例和临床疑冠心病152例)按75%的相位窗重组得到的图像分析,1级图像质量为28.8%(51/177),2级为58.2%(103/177),3级为7.9%(14/177),4级为5.1%(9/177)。图像的优良率为87.0%(154/177)。健康体检者25例中,21例MSCTCA检查为正常;4例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软斑块1例、钙化斑块3例),管腔狭窄不明显。临床怀疑冠心病152例患者中,124例发现冠状动脉管壁不光滑,55例检出较明确狭窄(≥50%为标准)共61处,其中1~2级分支处的狭窄35处;121例发现斑块136个,其中软斑块31个,混合斑块42个,钙化斑块63个,钙化积分为32~1532。8例重建桥血管和支架血管显示良好,重建血运通畅。结论:MS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甚至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冠状动脉斑块显示良好,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搭桥血管及内支架显示良好。MSCTCA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影像学诊断主要是通过动脉造影发现血管异常。但其存在有创性、检查时间长等缺陷。多层CT扫描成像技术的无创性、检查时间短,逐步成为冠心病无创性筛查的一个重要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在临床冠心病检查过程中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情况.方法 整理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检查,之后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为观察组,确诊患者病症为对照组,两组结果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大,临床符合率为98%,符合率非常高,两组结果的差异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检查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确诊诊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降低患者的检查项目及费用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6例疑冠状动脉病变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管腔狭窄大于50%有意义,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结果:16层螺旋CT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0.99%,特异度95.89%,阳性预测值90.33%,阴性预测值96.38%,准确度94.65%。结论:16层螺旋CT成像无创、简单易行,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我科300例冠状动脉CT检查者,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所举患者心率为每分钟45次至112次,平均每分钟(71.68±11.88)次。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4级。将心率分为5个等级,即每分钟60次以下为一个等级,每分钟6069次为一个等级,每分钟7069次为一个等级,每分钟7079次为一个等级,每分钟8079次为一个等级,每分钟8089为一个等级,每分钟90次以上为一个等级,比较在不同的等级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并观察在不同的等级条件下,冠脉检查的成功率、显示优良率与重建心动周期时相的差异。结果所举300例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为89.33%(2680/3000),显示优良率为79.20%(2376/3000);心率与成像质量呈负相关。结论心率影响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且在高心率下,64层螺旋CT可获得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若要保证高质量图像,每分钟70次心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图像准确性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45例,应用128层螺旋CT进行检测,针对不同的心率选择不同的扇区进行重组,待数据传入以后应用处理工作站重建图像,分析冠状动脉成像特点。结果患者的心率在5070次/分时,可获得质量较好的冠状动脉图像,但在扫描过程中心律变化幅度较大者,其成像质量则将降低。对于心率>75次/分者,应用双扇区以及四扇区进行重组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高效、准确、快速的无创检查方法,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较高,但受患者心率的影响,检查中应准确掌握其成像特点以及质量影响因素,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筛查以及支架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尤其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受到严峻挑战。无创诊断方法替代有创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台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探索成像方法,总结质量控制因素,并初步探讨其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标准,回顾性比较分析57例受检者冠脉影像资料。结果57例受检者,检查成功率92.98%。16-S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2%、91.01%、90.27%、92.32%。结论16-SCT适合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手段,其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空积算法(VR)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心脏这一动态器官的冠状动脉成像历来是一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探索的课题。心脏CT成像必须遵循两要素:扫描时间少于运动物体每波运动时间或者设法使物体运动停止。多层螺旋(MSCT)与以往单层螺旋CT(SSCT)相比较,其特点在于它探测器结构和数据处理系统(DAS)两方面作了根本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临床疑似冠心病且心电图异常患者342例设立为观察对象,采用GELightSpeedPro32多层螺旋CT机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影像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342例观察对象中发现71例(74处)存在MB-MCA(占21.6%)。MCA的平均长度(12.9±5.2)mm。MB的厚度:浅表型56例(占75.7%),深厚型18例(占24.3%)。MCA近心端发现粥样斑块2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清晰显示MB-MCA的数目、部位、长度、心桥厚度、周围有无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等情况,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芦杰  刘森  刘小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28+130-128,13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进行对照研究,入选的患者首先进行16层螺旋CT诊断,然后于1个月内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6SCT和CAG的冠...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 52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利用MPR、MIP、VR、仿真内镜等多种技术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的通畅情况.结果 在严格控制患者适应证的情况下,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4%(47例).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分析,以管腔狭窄≥50%为诊断标准,发现冠脉狭窄8例,冠状动脉壁钙化28例,管壁欠光滑30例,管壁充盈缺损6例.结论 作为无创检查手段,MSCT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