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住院患者口腔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永华  刘美玉 《河北医学》2002,8(11):1029-1040
口腔感染是住院病人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6 2 8例院内感染病例中 ,口腔感染 4 2例 ,占感染病例总数 6 .6 8%。1 临床资料本组 4 2例口腔感染者 ,男 2 4例 ,女 18例。最大年龄 94岁 ,最小年龄 6d ,平均年龄 5 5岁。住院天数最长的 81d ,最短的 11d ,平均住院 31.2d。住院原因 ,脑血栓 12例 ,闭合性脑外伤 2例 ,脑梗塞 4例 ,肺源性心脏病 4例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塞 6例 ,新生儿败血症 2例 ,新生儿肺炎 2例。口腔感染的细菌学检验 4 2例中 ,其中 30例是霉菌感染 ,余者 12例为牙周炎 ,口…  相似文献   

3.
赵健 《中外医疗》2016,(20):77-78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医院感染情况。方法方便选取并分析该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崎患者35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感染原因。结果5例感染乙型肝炎,发生率1.42%。手抽查菌落数洗手后医师、护士分别为(2.5±2.2)、(4.1±2.1),明显低于洗手前;器械及正畸材料消毒前菌落数都严重超标,经过消毒后均达标。结论多种原因都容易造成医院感染,应规范防护措施,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4.
陈慧 《当代医学》2014,(8):113-11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口腔正畸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结合口腔治疗的特点,对口腔正畸治疗器械使用前后进行细菌培养,医护人员洗手前后行细菌标本取样并做对比;调查分析院内消毒灭菌方法及诊疗环境卫生制度在临床中落实情况。结果调查发现诊疗器械上存在的病菌数众多;医护人员洗手前其细菌为20 CFU/cm,规范洗手后,细菌降低至0.5~1 CFU/cm范围内。结论严格执行标准的消毒隔离制度,正确的洗手方式,对降低口腔正畸治疗期间医院感染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口腔检查与治疗操作通常是在患者口腔内部进行,在操作中诊治器械与患者口腔软组织、血液及唾液频繁接触,有数据显示80%以上的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伴有牙龈出血.因此,如果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医院感染,其中最大危害就是造成乙肝、艾滋病等以血液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医源性感染出现的原因,分析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口腔医源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口腔医源性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和自身免疫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侵袭性操作等(均P<0.05)。结论:患者年龄、自身免疫水平、住院时间和侵袭性操作等是口腔医源性感染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口腔科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感染是指感染因子在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其传播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进行传播.口腔治疗的工作环境主要由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三方面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涂晓宁 《广西医学》2005,27(10):1615-1615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发病率仍然较高.治疗及时、方法恰当,绝大多数病人可在短期内治愈,但是如果误诊或是延误治疗时机,处理不当,就可导致感染的扩散,导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甚至败血症.我科自1999~2004年共收治间隙感染患者139例,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收集了我科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5例,占同期口腔科住院病人1 153例的9.1%,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红丽  韩燕  熊贵忠 《中国医疗前沿》2013,(15):114-114,103
目的规范社区医院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患生命安全。方法探讨社区医院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规范科室布局,强化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等,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是保障医患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蔡向明 《吉林医学》2011,(34):7236-7237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医源性相关感染的研究,探究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进修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上半年内6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在医院的感染率为8.98%,明显高于该院同期的总感染率(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降低医院老年患者感染的发生,有必要采取相关有效措施,降低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3.
谷景荣 《中原医刊》2006,33(17):F0003-F0004
口腔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口腔粘膜溃疡的剧烈疼痛、不适等使患者不能正常进食,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进一步治疗,而且也是重要的致死性感染的原因之一[1]。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及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医院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周转较快,污染严重,消毒灭菌较难。因此,口腔科器械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近年来,口腔科器械在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5.
郭柳媚  毕小琴   《四川医学》2021,42(5):515-519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机会性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1].而口腔诊疗的特殊性使空气中极易产生微小飞沫和气溶胶,患者和医务人员长期暴露于含有致病微生物气溶胶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截止目前,尚未见新冠肺炎在口腔诊疗环境中传播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朱薇华  安钢 《苏州医学》2006,29(1):52-53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预防、保健、治疗、正畸、美容等诊疗的开展及新技术、设备、材料的广泛应用,口腔科的诊疗门诊量不断地增加,口腔科的医院内感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控制口腔感染源,认识感染途径,加强感染管理,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预防医源性感染和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口腔正畸科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对口腔正畸科的各种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和口包进行目标监测。结果正畸材料、医务人员的手和口包细菌污染情况严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控制口腔正畸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正畸器、材料、医务人员手等易受污染引起医院感染,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口腔正畸治疗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治疗和口腔保健,人的口腔本身就是一个适合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而且许多病毒也可以通过唾液和血液传播。有研究表明,乙肝表面抗原的污染率在综合医院各科室中口腔科居首位。这种医源性感染所造成的危害往往要比治疗的口腔疾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