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国仓鼠卵母细胞)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细胞)表达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应用现状,并对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免疫效果、市场情况以及发展方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1985年我国研制成功血源性乙肝疫苗,1992年研制出基因工程CHO疫苗,1994年引进美国Merck公司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并开始试生产,到目前为止基因乙肝疫苗在我国已经应用了15年,上亿人的应用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也可以同其他疫苗联合应用旧。我国以往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大部分单纯以儿童或单纯以成人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人群(6周岁以下人群除外)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6~60岁869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产与进口乙肝基因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国产和进口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分别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法国巴斯德公司生产的20ug/剂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对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健康新生儿进行免疫,并定期随访检测其血清HBsAg和抗-HBs情况,了解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各组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33例和24例.结果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9.2%和51.7%(P<0.05);T9抗-HBs阳转率最高,分别为81.0%和68.4%(P>0.05);T12抗体水平达高峰分别为208.5和379.3mIU(P<0.05).结论国产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性,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较进口疫苗好;但进口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国产疫苗.  相似文献   

4.
乙肝疫苗在世界各地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人们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疫苗,但是人们对乙肝疫苗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许多医务工作者对乙肝疫苗使用不当的情况还相当普遍。1·乙肝疫苗的种类我国最早使用的乙肝疫苗是乙肝血源疫苗,它是由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血浆提取的抗原,经纯化、灭活后加氢氧化铝佐剂而制成。目前该疫苗已完全淘汰。现在使用的是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它具体包括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疫苗和乙肝疫苗。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段重组到仓鼠卵巢细胞(CHO)内,通过对细胞的培养增…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控制乙肝的流行,降低病毒携带率,我国于1985年研制成功血源乙肝疫苗,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CHO基因工程疫苗,同时从美国引进酵母基因工程疫苗生产技术,并已大量生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观察李爱月刘建斗刘庆华陈林芬我们使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地鼠卵巢细胞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健康者112人,效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免疫对象为门诊检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阴性者。用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种子细胞、生产工艺验证和临床观察资料的比较,阐明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介绍了第三代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Pre-S/S)。对细胞致瘤性、生产工艺病毒灭活能力、脱氧核糖核酸(DNA)残留量、CHO细胞残留蛋白的考察,证实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质量完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药典标准。该疫苗用于新生儿、儿童、成人预防接种和母婴阻断安全、有效。我国研制的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安全、有效,为进一步研制新的预防和治疗用乙肝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日本(10μg/剂)、美国Merk (5μg/剂) 生产的酵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和法国(20μg/剂) 生产的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 母婴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各组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62、18 例和24 例。其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9.2% 、93.8% 、53.7% ;T9 和T12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水平达高峰,分别为87.5% 、88.2% 、68.4% 和213.7m IU、173.4m IU、379.3m IU,结果显示进口酵母乙肝基因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较CHO苗好;但疫苗阻断效果与抗-HBs抗体水平非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系是真核表达系统,其制备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发展前景较之原核的酵母细胞系更好。该文综述了国产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临床效果,认为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论是新生儿、儿童或是成人易感者接种3剂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都可达到90%以上,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约为200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以20μg/ml剂量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做母婴阻断,阻断率可达90%以上;将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用于人群乙肝免疫预防,可将新一代人的HBsAg阳性率降到1%以下。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效果与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相当,可用于中国的乙肝预防。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五”和“八五”计划期间 ,我国对第一代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血源疫苗 )的新生儿免疫效果进行了近期和远期效果考核 ,均证明效果良好。“九五”期间又对第二代乙肝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效果进行考核 ,以最后取代血源疫苗。本文报道对我国研制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的基因工程疫苗 (CHO疫苗 )阻断母婴传播的初步结果。1.材料与方法 :(1)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CHO疫苗 ,10 μg/ml,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96 12 0 5 7。乙肝免疫球蛋白 ,10 0IU/支 ,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2 )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探讨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北京市大兴县、顺义区抽取健康新生儿 193名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 ,Ⅱ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5 μg -5 μg -5 μg ,Ⅲ组接种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10 μg -10 μg -10 μg ,3组均按 0、1、6月程序接种。结果 :全程免疫后 1年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85 5 1%、86 44%、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5 0 5 0mIU/ml、5 2 34mIU/ml、14 3 19mIU/ml;全程免疫后 2年 ,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 79 6 6 %、70 2 1%、95 5 6 % ,GMT分别为 2 5 98mIU/ml、30 48mIU/ml、6 9 5 8mIU/ml。表明 :对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与 5 μg -5 μg -5 μg接种 ,其抗 -HBs阳转率及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但免疫后第 2年 ,采用 5 μg -5 μg -5 μg免疫组的抗体下降速度较 10 μg -5 μg -5 μg组为快 ;两个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组与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比较抗 -HBs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抗HBsAg dsFv抗体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载体及抗HBsAg dsFv抗体与α-干扰素融合蛋白在CHO细胞表达载体。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成功地将VL基因与α-干扰素基因通过Linker连接,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其在CHO细胞表达载体。结果获得靶向HBsAg的dsFv抗体与α-干扰素融合蛋白在CHO细胞表达系统。通过测序证明,基因工程抗体dsFv片段和α-干扰素在分子水平上重组,形成融合基因。结论成功构建抗HBsAg dsFv和α-干扰素融合基因,使表达的融合蛋白可能发挥双重作用,即抗体的导向作用和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不仅克服了单独使用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各种不足,而且还消除了人鼠单克隆抗体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增强抗体在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痘苗病毒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和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进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剂量为20μg/支×3,接种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各40例,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33例和29例。结果:全部新生儿均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T1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0%和13.8%;T9时达高峰,分别为78.8%和79.3%;疫苗保护率分别为79.2%和80.2%;抗-HBs滴度(S/N均值)T9时为高峰,分别为113.04和99.11。各组中均有1例抗-HBs和HBsAg同时持续阳性;并分别有1例和2例抗-HBs均持续阴性。结果表明国产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较同剂量血源疫苗好,与30μg血源疫苗的阻断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4.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1)的CHO细胞表达体系。方法 重组质粒pcDNA3 1 GSTM1用LipofectamineTM2 0 0 0转染CHO细胞 ,用G418筛选细胞的阳性克隆 ,并用PCR、RT PCR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 ,测定GSTM1酶活性。结果 GSTM1基因已转染到CHO细胞的基因组 ,并转录表达 ,生成GSTM1蛋白 ,经测定活性达到2 8mmol/ (min·mgprot)。结论 通过CHO GSTM1细胞表达 ,为基因工程生产具有完整功能GSTM1的进一步纯化提供了材料 ,为研究化学致癌物在真核细胞中的代谢 ,作为遗传药理学、毒理学研究的候选细胞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成人接种不同种类10μg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寿光市年龄在20岁以上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的居民505人,分别按照0-1-6方案接种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和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接种CHO乙肝疫苗后阳转率为96.22%,GMT为414.2 mIU/ml,汉逊乙肝疫苗分别为95.88%和383.3 mIU/ml,两种疫苗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接种者的年龄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年龄增长免疫效果下降。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CHO乙肝疫苗后阳转率为87.0%,GMT为385.89 mIU/ml。结论成人接种同等剂量10μg的CHO和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相当,按年龄组比较,高年龄组人群接种CHO细胞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黏膜免疫与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都覆盖着黏膜 ,许多使人致病、致死的病原体大都可经黏膜侵入人体 ,因此 ,研制口服疫苗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注射疫苗相比 ,口服疫苗不仅能诱导黏膜免疫反应 ,也能诱导系统免疫反应 ,且避免了由注射器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染。随着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和植物转化技术的完善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可生产方便、廉价、有效、不需纯化就可直接口服的疫苗[1,2 ] ,即通过抗原蛋白基因在植物可食部位的表达 ,直接食用后激发人体黏膜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预防疾病。这种新型口服疫苗改变了传统的疫苗生产方式和接种手段 ,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GSTA1)的CHO细胞表达体系。方法重组质粒pDNA3.1-GSTA1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CHO细胞,用G418筛选细胞的阳性克隆,并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测定GSTA1酶活性。结果将pDNA3.1-GSTA1转染CHO细胞,用G418筛选,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表明GSTA1基因已转染到CHO细胞的基因组,并转录表达,生成GSTA1蛋白质,经测定活性达到35mmol/(mg.min蛋白)。结论CHO-GSTA1细胞表达,为基因工程生产具有完整功能GSTA1的进一步纯化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及免疫预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f,EHF)是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类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欧亚大陆许多国家流行,而中国流行最为严重,每年发病5—10万,占世界总发病率的90%以上。推广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较为有效的手段。1981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灭活菌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现已成功研制出了3种疫苗(地鼠肾细胞疫苗、沙鼠肾细胞疫苗及纯化乳鼠脑疫苗)。但EHF疫苗刚刚大  相似文献   

19.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痘苗病毒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北京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和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进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剂量为20μg/支×3,接种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各40例,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炒33例和29例。结果:全部新生儿均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T1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0%和13.8%;T9时为高峰,分别为113.04%和99.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用植物细胞表达轮状病毒结构蛋白,拟构建有效植物细胞表达系统。方法:利用PT-PCR扩增A组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与植物表达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TG1。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筛选出阳性克隆,拟用该克隆转化马铃薯细胞,研制新型轮状病毒疫苗。本研究还利用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转化马铃薯细胞。结果:A组轮状病毒SA11株VP4基因产物大小与设计相同,为960bp。在被检测的未知载体中,有四个显紫色斑,可判定其为带有VP4cDNA的转化载体。用肉眼或显微镜可到马铃薯组织细胞中的蓝色物质。结论;在转基因植物组织器官中观察到GUS的活性,获得外源基因转化的条件。拟用本研究的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细胞,研制新型轮状病毒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