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洛伐他汀30mg/d,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与剂量相关,且增大剂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时可提高洛伐他汀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洛伐他汀用于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每日20mg的洛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每日30mg的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价洛伐他汀的剂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洛伐他汀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清四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洛伐他汀30mg日剂量较20mg日剂量疗效更好,且二者在安全性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临床治疗冠心病伴高止血针给患者时,可适当提高洛伐他汀的日剂量,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9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可显著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患者心电图,同时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其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的作用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任学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洛伐他汀40mg,持续8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服药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26例(54.2%),有效18例(37.5%),无效4例(8.3%).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用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治疗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低剂量治疗,观察组选择高剂量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4%,对照组77.14%;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L低于对照组,HDL-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43%,对照组25.7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2.86%.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采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9,(32)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358例,其中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n=174),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184),对比分析Hcy、hs-CRP、LDL-c含量。结果观察组Hcy(19.86±1.33)μmol/L、hsCRP(16.65±1.32)mg/L、LDL(4.29±0.43)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cy(12.02±0.43)μmol/L、hs-CRP(1.51±0.09)mg/L、LDL(2.45±0.3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Hcy、hs-CRP、LDL均关系到冠心病的发生与预后,测定Hcy、hs-CRP、LDL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入住我科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970例。按血脂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将各血脂指标均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206例)和生存组(764例),按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531例)和非他汀组(439例),比较四项血脂成份各水平组的病死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脂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在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水平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年龄,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MI)、贫血、房颤、肾衰竭的比例大于生存组;死亡组的HDL-C、射血分数(EF),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和他汀类药物的比例小于生存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NYHAⅢ~Ⅳ级、低水平和较低水平的HDL-?C是冠心病心衰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ACEI/ARB为保护因素,TG、TC、LDL-C各水平组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提高HDL-C水平可能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预后,TC、TG、LDL-C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国西藏地区居民的血脂水平及不同职业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西藏昌都地区血脂检查者432例,按职业性质分为2组,体力劳动者334例,脑力劳动者98例。比较2组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水平的差异。结果:所选样本血脂的异常率分别为高TG23.2%,高TC18.8%,低HDL-C37.5%,高LDL-C30.3%。体力和脑力工作者TG分别为(1.27±0.92)和(1.52±1.10)mmol/L,TC分别为(3.98±1.20)和(4.37±1.41)mmol/L,LDL-C分别为(2.78±1.05)和(3.03±1.1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DL-C分别为(1.38±3.04)和(1.28±0.47)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地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普遍水平,脑力工作者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分别服用辛伐他汀,对照组服用普伐他汀,观察血脂改变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服药后均有明显调脂作用(P<0.05),其中治疗组调脂作用更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临床上应用推荐使用大剂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多廿醇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胆固醇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多廿醇4mg.kg-1预防组、高脂模型组、多廿醇4,6和8mg.kg-1治疗组和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后5组大鼠在实验前4周给予高脂饲料制备高脂大鼠模型,从第5周开始,除正常对照和高脂模型组外,各给药组ig给予不同浓度的多廿醇或洛伐他汀,每天1次,连续6周。多廿醇预防组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ig多廿醇,每天1次,连续10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测定粪便总胆汁酸(FBA)排出量,紫外分光速率法测定肝脏微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荧光配体标记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活性。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治疗组和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TC含量明显下降(39.1%~46.4%),LDL-C含量明显下降(66.6%~80.7%),粪便FBA明显升高(9.7%~19.0%),肝脏微粒体HMG-CoA还原酶活性明显下降(13.8%~23.6%),外周血淋巴细胞LDL-R活性升高(27.5%~129.6%);多廿醇预防组、多廿醇8mg.kg-1组和洛伐他汀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12.2%~16.7%);洛伐他汀组TG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多廿醇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其机制包括增加胆汁酸的排泄、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活性和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非延续性治疗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98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停药2周后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以及ET和NO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在服药4周后LDL-C、TC、TG含量显著降低,HDL-C明显升高,停药2周后LDL-C、TC、TG含量较停药前显著升高,HDL-C较前明显降低,治疗4周后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ET含量显著降低,停药2周后NO含量显著降低,ET含量明显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内皮功能,但突然停止用药2周后内皮功能和血脂改善情况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膳食控制和适当加强锻炼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晚1次;治疗6~12周后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改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维持应用。每12周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结果治疗6~12周后TC、LDL-C达调脂治疗目标值为89例(80.9%),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用药各时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肯定,在10~20mg每晚1次的剂量下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在调脂达到目标值后,改为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长期维持,临床达标率亦满意。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血脂康3片/d,口服,3次/d,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 相似文献
16.
轻身调脂片对动物血脂及脂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轻身调脂片对家兔和大鼠血脂(TG和Chol)和脂蛋白(HDL-c及IDL-c)的影响。60例(家兔)和55天(大鼠)的实验结果表明,小剂量的轻身调脂不仅能降低动物血脂和脂蛋白,而且能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实验期间在大剂量组没有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洛伐他汀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本文通过观察20mg、30mg、40mg三种剂量治疗高脂血症,探讨治疗高脂血症的剂量。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TC)>5.2mmol/L,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肝胆胰肾脏等疾患引起的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3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23例,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并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血清CRP的水平,并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CRP、TC、TG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CRP、TC、TG及LDL-C均低于AMI组,HDL-C均高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CRP低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CRP、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脂及血清CRP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揭示偏头痛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66例偏头痛患者和45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中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将66例偏头痛患者分成先兆偏头痛患者组(43例)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组(23例),比较2组血清中PON1活性和ox-LDL水平的变化。结果偏头痛患者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ox-LD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患者中,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呈负相关(r=-0.523,P<0.01)。结论血清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变化对于揭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