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正常新生儿和HIE新生儿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以29例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62例HIE患儿为HIE组,轻度HIE30例,中重度HIE组(轻度HIE30例,中重度HIE组32例),分别检测三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2、7天血浆EPO和TPO水平、血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IE组在生后第1天EPO、TOO、Ret三值较高,其中以中重度组最高,第2天三组三指标开始迅速下降,轻度HIE组下降较慢,中重组最慢.至第7天,HIE组和对照组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生后第1天EPO、Ret与PaO2值呈负相关,EPO和TPO呈正相关,可以认为,EPO和Ret可作为判断新生儿出生前后体内缺氧的指标之一.新生儿HIE时,TPO与EPO在促进红细胞生成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对临床疾病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入院有窒息史或孕母有安胎史的新生儿40例,与足月健康儿15例,采用医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EPO水平。结果足月新生儿40例中足月小样儿EPO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5.69P<0.01)。先天梅毒及先天愚型组EPO值较高(t=29.73P<0.01)。EPO升高者出生后逐步下降。窒息组、先天性心脏病(不含先天愚型)组、高胆红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0.199,0.024,0.347Pa>0.1)。结论新生儿EPO处于一个动态变化,出生后EPO升高能反映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宫内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宫内严重感染情况,出生后渐下降。出生后窒息或缺氧新生儿EPO测定并不能准确反映缺氧情况,可能受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NSE、S-100B 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 例HIE 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 例)和EPO 治疗组(20 例),EPO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生后第2 天加用EPO,每日200 IU/kg 静脉注入,疗程7 d。另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20 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 组新生儿血清中NSE、S-100B 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2 组HIE 患儿血清中NSE、S-100B的水平高于正常新生儿(PP>0.05)。3 组新生儿生后第9 天血清NSE、S-100B 水平均低于第1 天水平(PP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中NSE、S-100B 的水平,可能有助于HIE 的早期诊断和判断HIE 脑损伤的修复程度;EPO 可能对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均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中度、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观察,了解EPO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新生儿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治疗组中度HIE 22例,重度HIE 13例;对照组中度HIE 24例,重度HIE 11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足月儿35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EPO 每日200 IU/kg,每周3次,每6 d查血常规1次,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EPO剂量,总疗程为2~4周。所有患儿于28日龄时进行NBNA评分,3月、6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测评(CDCC)。结果:治疗组28日龄NBNA评分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1)。3月龄CDCC评分(包括MDI、PDI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1)。6月龄CDCC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MDI评分正常者比例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DI评分正常者比例仍低正常组(P<0.05)。结论:EPO可保护因缺氧缺血损害的神经细胞,促进中、重度HIE新生儿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E)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按入住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VitE大剂量组(B组)、VitE小剂量组(C组).A组30例,人院后第7天起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750 IU/kg分3次皮下注射,共4周;同时加服铁剂每日6 mg/kg.另2组在上述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不同剂量VitE,共4周.B组30例,VitE每日15 mg/kg;C组30例,VitE每日2.5mg/kg.观察治疗过程中各组血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及其治疗前后血清VitE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C组患者Hct、Hb、RBC、Ret均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B、C组治疗后血清VitE浓度可见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上升不明显.结论 在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同时应加服小剂量VitE.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在相同剂量下不同应用频度对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贫血的效果。方法 将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儿科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3年 9月收治的 2 2例VLBWI随机分成两组 ,均在出生第 8天开始予rhu EPO ,每周 75 0IU/kg ,共 6周。Ⅰ组 (12例 )每周 3次给药 ;Ⅱ组 (10例 )每周 1次给药。另设未予rhu EPO的 12例VLBWI作为对照组 (Ⅲ组 )。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比等。结果  (1) 3组患儿在出生第 2 8天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出生第 6 4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Ⅰ、Ⅱ组间 P =0 0 5 2。 (2 ) 3组患儿在出生第 2 8天红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出生第 6 4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Ⅰ、Ⅱ组间P =0 0 74。 (3) 3组患儿在出生第 2 8天红细胞压积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Ⅰ、Ⅱ组间P =0 14 0 ,出生第 6 4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Ⅰ、Ⅱ组间P =0 195。结论 在rhu EPO相同的每周总量下 ,每周 3次给药比每周 1次给药能明显提高VLBWI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HIE新生儿血清IL-18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HIE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 本院新生儿科收住HIE新生儿3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HIE组16例,中重度HIE组14例.同期健康新生儿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出生第3、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IE组及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18及ICAM-1水平.结果 1.出生第3天轻度HIE组、中重度HIE组及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120.1±12.7)、(175.1±15.4)、(100.3±12.5)ng/L,HIE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组高于轻度HIE组(P<0.05),出生第7天较出生第3天时显著低(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出生第3天轻度HIE组、中重度HIE组及健康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CAM-1分别为(350.45±55.20)、(600.10±94.22)、(250.12±47.09)μg/L,HIE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中重度HIE组明显高于轻度HIE组(P<0.05),出生第7天较出生第3天时为低(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血清IL-18与I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E新生儿血清IL-18及ICAM-1水平与HIE病情相关,可作为新的评价脑部损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内皮素(ET)在窒息缺氧后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1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31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脐血EPO和ET水平.结果 1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脐血EPO和ET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P<0.001),1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EPO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脐血EPO、ET水平和Apgar评分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642,P<0.001;r=-0.887,P<0.001),EPO、ET间呈正相关(r=0.705,P<0.001).结论 EPO、ET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u HL  Ye HM  Wang J  Huang DM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99-103
目的 观察早产鼠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预防贫血的同时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早产鼠随机分为四组 :早产鼠低、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组分别应用rHuEPO 2 5 0IU/(kg·次 )和 5 0 0IU/(kg·次 ) ,隔日 1次 ,连续 9次 ;早产鼠、足月鼠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前后各组血红蛋白 (Hb)、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细胞因子TNF α的变化。结果 早产鼠出生时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细胞因子TNF α水平低于足月鼠。早产鼠生后Hb、红细胞免疫功能均逐渐下降 ,但应用rHuEPO的早产鼠下降幅度小 ,以高EPO组为著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对照组早产鼠的C3b R %为 ( 11 0 0± 0 95 ) % ,高EPO组为 ( 17 75± 1 0 4) %。早产鼠生后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TNF α均逐渐上升 ,但应用rHuEPO的早产鼠上升幅度大 ,以高EPO组为著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均 <0 0 1)。对照组早产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光密度 (A)值为 0 15 9± 0 0 14,高EPO组为0 3 5 4± 0 0 5 0。对照组早产鼠TNF α为 ( 0 2 70± 0 0 14)ng/ml,高EPO组为 ( 0 415± 0 0 10 )ng/ml。且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TNF α与红细胞免疫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 ,将 5 2例早产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 2 7例 ,对照组 2 5例。治疗组于生后 1周内给予rHu EPO 2 0 0IU/(kg·w) ,一周两次 ,皮下注射 ,共 6周 ;对照组未予rHu EPO。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口服铁剂 ,元素铁 3mg/(kg·d) ,每周增加 2mg/(kg·d) ,维生素E 2 5mg/d。必要时输血 ,共观察 7周。结果显示 :两组早产儿生后其血红蛋白值 (Hb)均逐渐下降 ,但程度不同。治疗组程度较轻 ,于第 6周时降至最低点 (118 0 4± 9 5 6g/L) ,第 7周时开始上升 ;治疗结束时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0 1)。治疗组与第 2周开始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于第 3周达到峰值 ,治疗结束时两组Ret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组血清铁 (SI)第 2周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0 1) ,第 4周时降至最低 (8 76± 1 84umol L) ,治疗结束时两组SI无明显差异(P >0 0 5 )。治疗组输血率 (7 4% )较对照组 (3 6% )明显减少 (P <0 0 5 )。两组早产儿治疗结束时体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早期应用 (生后 1周以内 )rHu EPO能有效地减轻早产儿的贫血程度 ,并减少输血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加大剂量铁剂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3 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 6例和对照组1 8例;两组观察对象均于出生第四天起开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mg/kg·d计算)、VitC 0. 2g/d、VitE 1.5mg/d ,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rH -EPO每周60.0IU/kg ,分三次皮下注射,疗程满6周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同日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 1 ) ;两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两组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 1 )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 2 5 .0 0 % ) ,对照组1 3例( 72. 2 2 % ) ,两组相比x2 =7.5 6,P <0.0 1 ,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 1例。结论 rH -EPO加大剂量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治疗,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项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早产儿血脑脊液屏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外源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能否通过早产儿血脑脊液屏障。方法将胎龄28-35周、体质量<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rhu-EPO750IU/(kg·周).3次/周,隔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按早产儿常规治疗。用酶联免疫法测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血清、脑脊液EPO浓度。结果1.治疗组治疗2周后血清、脑脊液EPO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2.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脑脊液EPO浓度相比,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3.对照组血清、脑脊液EPO浓度在2周后同出生时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应用rhu—EPO能通过早产儿血脑脊液屏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加大剂量铁剂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观察对象均于出生第四天起开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mg/kg·d计算)、Vit C 0.2g/d、Vit E 15mg/d,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rH-EPO每周600IU/kg,分三次皮下注射,疗程满6周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同日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两组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25.oo%),对照组13例(72.22%),两组相比x^2=7.56,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1例。结论 rH-EPO加大剂量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治疗,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项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内皮素(ET)水平及其对缺氧因素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174例.其中健康足月新生儿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2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11例.77例无缺氧史新生儿依据孕期分为大于胎龄儿20例,小于胎龄儿加例,适于胎龄儿37例;依据胎龄分为早产儿31例,足月儿31例,过期儿15例.有缺氧高危因素的新生儿66例分为4组:重度窒息组15例,羊水混浊组25例,子癎组15例,母亲糖尿病组11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新生儿脐血EPO、ET水平.结果 自然分娩组EPO、ET与选择性剖宫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小于胎龄儿组EPO、ET较适于胎龄儿低;出生重度窒息组ET与健康足月新生儿比较增高;羊水Ⅲ度混浊组EPO较缝康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子癎组EPO较健康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母亲糖尿病组EPO较健康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Pa<0.01).结论 脐血EPO、ET水平受孕期、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围生期缺氧因素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最适剂量。方法 予rhEpo750IU/(kg*w)(Ⅰ组)、600IU/(kg*w)(Ⅱ组)、450IU/(kg*w)(Ⅲ组)、300IU/(kg*w)(Ⅳ组),分别治疗15例胎龄35周以下、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并与15例同胎龄、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Ⅴ组)对照。结果 ①5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比(ΦRBC)均逐步下降,但Ⅰ组下降程度最轻,对照组下降程度最明显。治疗结束时,经方差分析,除了Ⅲ组与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Ⅰ~Ⅳ组第2周起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并且与剂量有关;治疗结束时,各剂量组差异已不显著,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Ⅰ~Ⅳ组第2周血清铁明显低于对照组,第4周更甚;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铁上升,但Ⅰ~Ⅲ组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hEpo可提高Hb、ΦRBC及Ret,并且疗效与剂量有关,750IU/(kg*w)组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用药前后血清、脑脊液(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探讨EPO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透过患儿血脑脊液屏障的情况。方法对35例48 h内收入院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用药前组10例,观察组25例。入院后观察组立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 U/kg皮下注射。其中用药后3 h组10例,8 h组8例,24 h组7例。用药前组在常规治疗前,观察组在给予EPO后的各时间点分别抽取静脉血、CSF,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SF中EPO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PO水平3 h达峰值,是用药前的2.6倍(P〈0.01),用药后24 h仍高于用药前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CSF中EPO水平也在用药后3 h达高峰(P〈0.05),但在用药后8 h回落至用药前水平。观察组用药后3 h血清与CSF中EPO水平呈直线相关(r=0.69 P〈0.05),而其他组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EPO能通过HIE患儿的血脑脊液屏障,CSF中EPO水平与血液EP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产儿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于生后第5天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50IU/kg,每周3次,疗程4周,其它治疗措施同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均于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纠正年龄3个月、12个月时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的行为神经测定得分(38.10±0.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59)分(P<0.01)。3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的智能发育评估显示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内皮素(ET-1)与围生期胎儿、新生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新出生54例高危儿脐血EPO与ET-1水平,并与正常顺产健康非高危儿进行比较。结果脐血EPO水平羊水Ⅲ度浑浊组及先兆子痫/子痫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1=4.842 P1<0.01;t2=3.680 P2<0.01)。新生儿窒息组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9.189 P<0.01)。先兆子痫或子痫组脐动脉血的pH与正常顺产组脐动脉血比较差异显著(t=-9.107 P<0.01)。先兆子痫或子痫组EPO水平与p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84 P<0.001)。新生儿窒息组脐血ET-1水平与5 mim Apga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46,P<0.001)。结论脐血EPO在提示围生儿亚急性、慢性缺氧,ET-1在提示围生儿急性缺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