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的模型.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RC)检测HIBD后6 h、24h、48 h、5 d不同时点脑皮层COX-2 mRNA的表达情况.经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扫描RT-PCR产物,用内参半定量分析COX-2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七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即有COX-2 mRNA的低表达,HIBD 6 h表达开始升高,HIBD 24~48 h为表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HIBD 5 d表达下降.结论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COX-2基因表达,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iNOS 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的表达变化。 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的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IBD后 6h、2 4h、48h、5d不同时点脑皮层iNOSmRNA的表达情况。经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扫描RT PCR产物 ,用内参半定量分析iNOSmRNA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变化。 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没有iNOSmRNA表达 ,HIBD 6h开始表达 ,HIBD 2 4~ 48h为表达高峰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此后逐渐下降 ,HIBD 5d仍可检测出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在HIBD后 2 4~ 48h最显著。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iNOS基因表达 ,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的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BD后6h、24h、48h、5d不同时点脑皮层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经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扫描RT—PCR产物,用内参半定量分析iNOS mRNA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变化。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没有iNOS mRNA表达,HIBD 6h开始表达,HIBD24~48h为表达高峰(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后逐渐下降,HIBD 5d仍可检测出(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在HIBD后24~48h员显著。结论 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iNOS基因表达,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皮层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以研究其在HIBD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14 d后,取皮层脑组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miRNA差异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26-26a、-674-5p、-21、-25、-290和miR-124、-125b-5p、-9a等9个miRNA。结果:miRNA表达谱芯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HIBD大鼠皮层脑组织中27个已知miRNA表达上调2倍以上;60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所选择的9个miRNA结果与miRNA芯片结果具有同样趋势。结论:HIBD模型大鼠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这些改变可能在HIBD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73-37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松果体内小RNA(miRNA)的差异表达,研究其在HIBD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将7日龄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HIB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根据Rice-Vannucci法制作HIBD模型,24h后分别取两组松果体组织,通过miRNA芯片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筛选出HIBD后高表达的miRNA,测定其在各组织(肺、肠、胃、肾、大脑皮层、松果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分别测定两组在缺氧缺血后0、24、48、72h松果体中高表达miRNA及靶基因Clock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NA芯片结果结合RT-PCR技术筛选出多个和HIBD相关的miRNA,其中miRNA-182表达差异明显。miRNA-182在松果体组织中高丰度表达。HIBD后24h、48hmiRNA-18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P0.05);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HIBD后0hClockm RNA表达水平升高,48h时降低,72h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NA-182可能参与了HIBD后昼夜节律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腺苷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源性神经介质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腺苷则是其中一种作用较强的神经调节因子[1] 。本研究利用新生大鼠HIBD模型 ,观察腺苷水平的变化 ,探讨腺苷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1 材料 :新生 7日龄SD大鼠 86只 ,体重 11~ 17g ,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随机分为 :(1)正常对照组 :不做任何处理 ,直接断头取脑。 (2 )假手术组 :局麻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 ,但不结扎 ,也不行低氧处理 ,2h后断头取脑。 (3)HIBD组 :制备HIBD模型 ,按HIBD后即刻、1、2、4、12、2 4h以及 4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A和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Wist ar新生大鼠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通过正常生后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检测VEGF A和VEGF 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和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c,HI)后不同时间点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 A和VEGF 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脑组织中即有表达,生后第8天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并呈低水平表达,持续至生后第35天(HI后28d);HIBD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VEGF A和VEGF CmRNA于HI后2h左右开始表达增强,HI后12h左右达高峰,其中VEGF CmRNA持续至HI后72h,而VEGF AmRNA持续至HI后14d。结论VEGF A和VEGF CmRNA在正常生后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和HIBD后新生大鼠的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但都以VEGF AmRNA的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10.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时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确定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时程、采用HE染色及TUNEL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3周时,左脑仍有少量凋亡细胞存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于4周时左脑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种经细胞凋亡持续至损伤后4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通过结扎7 日龄新生大鼠一侧颈总动脉,吸入低浓度氧复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动物模型,并没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BD后1 h、4 h、12 h、24 h、48 h、72 h、7 d取心脏组织,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SP法检测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NC组偶见心肌阳性凋亡细胞1~4个/mm~2,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P>0.05).HIBD组12 h心肌阳性凋亡细胞开始增多,为(14.40±3.21)个/mm~2;72h达高峰,为(26.80 ±2.28)个/mm~2,12~72 h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高于NC组(P<0.05);7 d阳性细胞数减少,但仍高于NC组.NC组大鼠心肌组织Bax呈阳性表达,Bcl-2呈弱阳性表达.HIBD组Bax于24 h开始增高.72 h表达最明显,7 d时表达有所降低,24 h~7 d表达高于NC组(P<0.05);Bel-2于24 h表达开始增高,以后缓慢增高,72 h达高峰,24 h~7 d较NC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Bcl-2/Bax比值逐渐降低.Bax、Bcl-2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之间均星直线正相关(r=0.921、0.980,P均<0.01).Bcl-2/Bax的比值与凋亡细胞数无相关性(r=0.702,P>0.05).结论 HIBD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存在凋亡,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增加,且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EPO治疗组(EPO组),每组48只;各组大鼠分别在6 h、24 h、3 d、7 d时各处死12只。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MMP-2蛋白及MMP-2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区MMP-2蛋白低水平表达,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及EPO组的MMP-2蛋白表达均呈增高趋势,且均在7 d时达高峰,每组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6 h外,三组间相同时间点M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7 d时EPO组与HIBD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假手术组MMP-2 mRNA呈增高趋势,但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在24 h及7 d呈现双峰,且7 d峰值较24 h峰值高,但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则逐渐升高,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时间点,HIBD组及EPO组MMP-2mRNA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 h时EPO组低于HIBD组,而7 d时则高于HI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在HIBD恢复期上调MMP-2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对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外源性褪黑素(melatonin,M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肾上腺组织中褪黑索受体1(melatonin receptor 1,MR1)mRNA和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S)浓度的变化.方法 新生7 日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T)、模型组(K)、假手术组(H)和生理组(S),在不同时间点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半定量测定各组肾上腺组织中MR1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S的浓度.结果 HIBD后2 h肾上腺组织中MRI的表达显著下调,而此时血浆CS水平显善升高,4 h达高峰(P<0.05),与应激程度相符;MT干预后CS浓度以及MRI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 外源性MT可能通过自身受体调控应激激素,抑制HIBD后的过度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外源性褪黑素(M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肾上腺组织中褪黑素受体1(MR1)mRNA和血浆皮质酮(CS)浓度的变化.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T)、模型组(K)、假手术组(H)、生理组(S),在不同时间点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半定量测定各组肾上腺组织中MR1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S的浓度.结果 HIBD后2 h肾上腺组织中MR1的表达显著下调,而此时血浆CS水平显著升高,4 h达高峰(P<0.05),与应激程度相符;MT干预后CS浓度以及MR1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 外源性MT可能通过自身受体调控应激激素,抑制HIBD后的过度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中CLOCK、BMAL1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钟基因表达异常在HIBD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72只7 日龄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HIBD模型组,每组36只。采用改良Levine法建立HIBD模型,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组新生大鼠术后0、2、12、24、36、48 h松果体中CLOCK、BMAL1蛋白水平。结果:HIBD模型组松果体的CLOCK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在HIBD后48 h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中CLOCK和BMAL1蛋白在损伤48 h后有显著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缺氧缺血时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丹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智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丹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远期智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给予丹参注射液150mg/10g腹腔内注射,采用迷宫实验观察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 丹参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好于HIBD组,表现在达标所需反映次数明显低于HIBD组(P<0.05),而正确率却明显高于HIBD组(P<0.05)。丹参组大鼠脑部改变仅见轻微的脑皮层萎缩,HIBD大鼠脑部可见皮层萎缩、液化及空洞形成,病理组织学可见筛状软化灶形成、胶质结节和钙化灶形成等。结论 丹参可预防和治疗新生大鼠HIBD所致的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限速酶,有COX-1和COX-2两种异构体。近年来研究发现COX-2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关系密切。COX-2基因为即刻早期基因,在HIBD中表达增强,同时COX-2蛋白及反应产物均增多。COX-2通过增强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氧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及同其他生物分子及同其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等机制在HIBD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已证实COX-2抑制剂对HIBD有保护作用,而且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更好的耐受性,有望成为临床治疗HIBD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54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氧氮混合气体55 min制作HIBD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HIBD组和褪黑素治疗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既不结扎亦不缺氧,褪黑素治疗组在缺氧缺血前30 min予褪黑素15 mg·kg-1 腹腔注射.在缺氧缺血24 h,取每组6只脑组织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2、半胱天冬酶-3活性测定,其余每组6只在缺氧缺血72 h取其脑进行石蜡包埋,并进行半胱天冬酶-3、凋亡诱导因子(AIF)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述指标用于计算脑梗死体积和海马CA1神经元的丢失,HE染色用于计算脑损伤积分.结果 缺氧缺血24 h,HIBD组新生大鼠脑组织半胱天冬酶-2、半胱天冬酶-3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a<0.05),给予褪黑素治疗后,半胱天冬酶-2、半胱天冬酶-3活性均明显下降(Pa<0.05);72 h时褪黑素治疗组半胱天冬酶-3和AIF的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a<0.05);褪黑素治疗组脑损伤积分、脑梗死体积、CA1神经元丢失均显著下降(Pa<0.05).结论 褪黑素对HIBD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温干预起始时间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 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到缺氧缺血后0 min、60 min、120 min、6 h起始亚低温干预组、常温(37℃)恢复组、正常对照组(假结扎组),每组30只.每组20只于缺氧缺血后78 h处死,10只用于测定脑组织含水量,10只经灌注固定,冠状切片进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脑梗塞面积;另外10只于生后42d用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1)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常温恢复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2)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脑梗塞面积与常 温恢复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亚低温干预起始时间的延迟,梗塞面积逐渐增大;延迟6 h的干预仍有效;(3)亚低温干预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高于常温恢复组(P<0.05).结论亚低温干预效果与缺氧缺血后低温的起始时间有 关,延迟6 h的亚低温干预仍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