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液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与胃液体排空的关系;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FD患者胃液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FD患者、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胃液体排空时间( 超声胃窦面积法)、Hp感染(快速尿素酶法及病理Giemsa染色法)的检查;空腹时采集胃液及血清,以亚硝酸盐法检测胃液及血清中NO浓度.结果 Hp阳性与Hp阴性的FD患者比较胃液及血清NO含量无明显差异,在胃排空延迟的FD患者中Hp阳性及Hp阴性患者胃液及血清NO含量亦无明显差异;FD患者胃液NO浓度明显高于无症状健康志愿者,FD患者血清NO浓度高于无症状志愿者,但无统计学差异,胃排空延迟的FD患者血清NO浓度与无症状健康志愿者相比其P值为统计学意义的临界值(P =0.056),而那些胃排空显著延迟(≥50min)的FD患者血清NO浓度明显高于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胃排空延迟的FD患者与胃排空正常的FD患者比较,胃液及血清NO含量增加,但以胃液 NO浓度增加有显著意义,血清NO浓度仅在胃排空显著延迟(≥50min)的FD患者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FD患者胃排空时间与胃液NO浓度呈直线正相关,FD患者胃排空时间与血清NO浓度不呈直线相关关系,FD患者胃液NO浓度的稳定性高于血清.结论 Hp感染不影响FD患者血清及胃液NO浓度;FD患者胃排空延迟者胃液NO 浓度增高,血清NO浓度仅在胃排空时间显著延长者增高;胃液NO浓度较血清NO浓度更稳定, 胃液NO浓度与FD患者胃排空时间呈正相关;在研究FD患者胃排空与NO关系时,胃液NO浓度较血清NO浓度更稳定、更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2.
胃肠感染可能是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影响胃肠黏膜上皮屏障作用及胃肠黏膜免疫系统,导致胃肠动力改变及内脏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对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胃肠测压和血浆胃动素(MTL)及血浆生长抑素(SS)的测定,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间期胃肠动力明显减低,主要表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期缺失和收缩波振幅减低,血中SS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Hp阳性和Hp阴性的两组之间胃肠动力和SS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在血中MTL水平,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激素的异常改变。Hp感染对胃肠动力和SS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MTL的分泌或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对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胃肠测压和血浆胃动素(MTL)的测定.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间期胃肠动力明显减低,主要表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Ⅲ期缺失和收缩波幅减低;而血中MTL水平,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激素的异常改变 .Hp感染对胃肠动力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MTL的分泌或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工作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测压和血浆胃动素(MTL)及血浆生长抑素(SS)的变化的研究,探讨Hp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对选自1998~1999年经胃镜确认的消化性溃疡(Pu)85例进行胃十二指肠压力检测,并测定血浆胃动素(MTL)和生长抑素(SS).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无论是否存在Hp感染,其消化间期胃肠运动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主要表现为MMC Ⅲ期缺失和收缩波幅减低.消化性溃疡患者SS水平失去正常周期性变化,在MMC Ⅰ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在Hp阳性和Hp阴性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血浆MTL水平在Hp阳性溃疡病组呈现明显增高趋势,而Hp阴性溃疡病组呈减低趋势.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胃肠动力低下及激素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6.
Hp感染胃疾病与Treg细胞及褪黑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定植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反应,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全球约一半人口感染Hp,我国Hp感染率更高达50%-80%,其中约10%-20%的感染者将发展为胃溃疡或胃癌。新近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机体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增多,后者能抑制机体对Hp的过度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在介导免疫耐受形成和炎症慢性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褪黑素(Melatonin,MLT)对胸腺Treg细胞的产生有显著调控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相关研究资料表明,MLT与Treg细胞、与Hp、与胃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功能联系。但目前国内外有关MLT与Hp感染所致胃疾病直接联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就Hp感染-Treg细胞-褪黑素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2.113 300例上腹部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消化不良是临床很常见的病症,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虽然FD的经过良好,但常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多次就诊,反复进行一系列检查,成本效益比高.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上腹部消化不良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以便对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连续调查300例进行内镜检查、具有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详细采集病史,重点记录病程、症状的程度及频度、与进餐的关系和报警症状等,内镜下进行Hp 快速尿素酶试验,部分并作银染检查,化验肝肾功能及血糖(部分患者未化验肾功能及血糖 ,但患者否认糖尿病及肾病史),并行腹部B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FD及OD两组,分析两组病例资料,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一般资料FD组153例,其中男72例,女81例,平均年龄为44.31 ±13.01,病程大于1年者121例;OD组147例,其中男67例,女80例,平均年龄为50.84±12 .84,病程大于1年者105例.两组性别、病程均无明显差别.而FD组年龄明显低于OD组( P<0.05).2. 300例上腹部消化不良构成比 FD占51%,OD占49%.147例OD中糜烂性胃炎35例(11.67%),溃疡病28例(9.33%),萎缩性胃炎14例(4.67%),十二指肠球炎7例(2.33%)胃食管息肉及黏膜下病变13例(4.33%),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7例(2.33 %),肝胆胰疾患34 例(11.33%),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亢或甲低)9例(3%). 3.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比较FD组上腹胀、早饱、打嗝症状积分明显高于OD组(P<0 .05),而上腹痛积分明显低于OD组(P<0.05).病程大于1年的FD组早饱症状积分亦高于OD组(P<0.05).4.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与进餐的关系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5. FD与OD二组的情绪因素和报警症状的比较两组间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体重下降亦无明显差别,而FD组年龄大于40岁者96例(62.75%),OD组116例(78.91%), 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0.002).OD组有8例消化道出血与贫血或吞咽困难(5.44%) ,而FD组为0例,两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别(P=0.003).其中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7例中 6例大于 40岁,有2例有消化道出血.6. FD与OD的Hp感染的比较Hp感染率FD组为18.57% (26/140),OD组为26.87%(36/134),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1. FD是上腹部消化不良很常见的病症.上腹胀、早饱及打嗝症状在F D组中更常见,而上腹痛在OD组中占优势,且FD组年龄比OD组低.2.上腹部消化不良的症状与进餐的关系对区分FD与OD意义不大,但提示无论是FD或OD组均存在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与酸相关或与动力障碍相关.3.报警症状中年龄(>40岁)、消化道出血、贫血及吞咽困难对区分FD和OD均有意义,但不易作出早期诊断.4.本研究未提示FD和OD二者 Hp感染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胃黏膜炎症及上皮细胞凋亡特点,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有消化道症状的30名HIV-1阳性患者和20名HIV-1阴性的普通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于活检标本进行常规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HIV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33.3%(10/30)]高于对照组[5%(1/20,P<0.05)];HIV感染患者Hp检出率[23.3%(7/30)]低于对照组[55.0%(11/20,P<0.05)];HIV感染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24.83±10.296)%]高于对照组[(16.50±7.626)%,P<0.01];HIV感染组Hp阳性患者(7例)胃黏膜上皮细胞AI[(35.71±12.724)%]高于Hp阴性患者(23例)[(21.52±6.815)%,P<0.05)].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在HIV感染者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胃黏膜凋亡指数可能与局部炎症及Hp感染无关,而与HIV本身及黏膜免疫环境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Warren与Marshall从人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后,随着Hp生物学性质的研究,Hp与胃的各种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逐渐为人们了解,目前认为Hp与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感染Hp,而其中只有10%的感染者发展为明显的临床疾病。最近的研究显示,胃病的发生与否,及其发生后的趋势与Hp菌株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施理等对VacA(空泡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的研究发现大多数Hp阳性的消化疡溃患者多感染的是表达VacA的Hp;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夏威夷日本裔美国人中感染CagA(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阳性菌株比感染CagA阴性者更易发生胃腺癌。以上的研究提示,Hp菌株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胃病的发生及其发生后的方向,而且较多的研究显示CagA与VacA在致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对CagA的相关情况的研究比较深入,现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返流样亚型(RL),餐后胃内食物的分布和对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胃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应用轨迹法对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24 例和健康志愿者18例进行胃排空功能的临床研究,通过餐后不同时段内胃体、胃窦截面积, 排空速率(%/min)、胃体、胃窦内食物残留率、胃窦收缩频率、十二指肠-胃返流等多项观察指标进行餐后胃排空功能的评估.结果显示62例FD中24例为RL,除胃体截面积与正常组相接近外,其余观察指标胃窦排空速率减慢(0.37%/min),餐后90min胃窦残留率(92.42%),与正常组(0.57%/ min、41.78%)相比较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采用胃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对具有FD症状的患者进行胃排空功能的测定、评估、判断FD的临床亚型和量化,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包括n-cNOS、e-cNOS)在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组织中的表达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DU的发生与Hp感染的关系并对其疗效、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D镜活检标本观察其NOS表达,包括Hp阳性30例,Hp阴性19例,DU治疗前Hp阳性经治疗后仍为阳性3例,DU治疗前Hp阳性经治疗后转为阴性8例.结果 Hp阳性的组织中NOS的阳性反应强度明显高于Hp阴性的DU组织,治疗后 Hp感染转阴者NOS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而治疗后Hp感染仍为阳性者,则无差异.结论在Hp引起DU的发病机理中,NOS可能是其致病因素之一,根据Hp可使DU 组织中NOS降低,NOS是否可做为一项DU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表胃电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胃电活动的形式及其在FD发病中的意义 ,了解胃电活动能否判定FD患者胃功能状况及指导治疗。记录并分析 10 0例FD患者和 5 0名正常人餐前 30分钟及餐后 6 0分钟体表胃电 ,同时进行胃排空检查。发现 (1) 6 5 %FD患者在餐前和 或餐后有胃电节律异常 ;(2 )胃电活动有餐前节律异常 (14 % )、餐后节律异常 (15 % )、餐前餐后节律均异常 (36 % )、餐前餐后节律均正常 (35 % )四种类型。 (3)胃电紊乱的类型有胃动过缓、胃动过速及混合型。部分餐后胃电节律正常化 ,另一些由正常转为异常。 (4 )缓慢节律百分比 (B % ) >5 0 %的患者中 ,5h胃排空率与胃电正常节律百分比、PR呈正相关 ,与B %呈负相关。结论是 :FD患者有胃电节律异常 ,并观察到 4种胃电活动的方式 ,表明FD胃动力紊乱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可指导治疗 ;在严重胃动过缓时显示胃电参数与胃排空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原、抗体的研究是Hp分型、检测及疫苗开发的基础.Hp免疫血清的制备已成为常规技术,但血清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均可能影响免疫血清的抗体谱,从而引起同类研究间因所用Hp抗体不同导致的结果的差异.本研究对Hp全菌免疫的兔血清抗体谱加以分析,讨论坳免疫血清制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FD病人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以及胃肠激素在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FD病人针刺前后各抽取血液5mL,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结果针刺足三里后,血浆胃动素含量明显上升,与针前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生长抑素含量明显降低,与针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D病人基础血浆胃动素明显低于健康人.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使FD病人血浆胃动素含量上升,生长抑素含量下降,说明针刺足三里对FD病人胃肠激素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同时提示胃肠激素可能参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华启洋  吴同利  刘永艳  孙凤芹  姚燕 《医学信息》2019,(20):103-104,10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GER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 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5例,设为GERD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比较两组Hp感染阳性率、GERD不同症状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以及反流性食管炎(RE)不同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结果 GERD组Hp感染阳性率(54.12%)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5.00%、52.00%、54.55%、55.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LA-A组、LA-B组、LA-C组及LA-D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是57.14%、55.56%、47.06%、46.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无相关性,但对于Hp阳性的GERD患者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根除Hp治疗,以减少恶变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镜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80例(Hp阳性组),另选取院同期治疗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Hp阴性组).对比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病理改变分布情况,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病理特征Hp感染程度.结果:Hp阳性组患者胃部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患者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情况为中-重度者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不同病理特征之间患者Hp感染程度不一,胃粘膜萎缩患者其Hp感染程度以强阳性为主,炎症患者则以弱阳性为主(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病理特征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Hp诊断、根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区常住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武汉地区部分居民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预防Hp感染和Hp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LISA对1846例武汉地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血型及是否吸烟和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等居民分组检查其血清Hp抗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各组间Hp感染的检出率差异。结果:被检人群Hp感染总检出率为45.18%;男性为45.77%,女性为44.50%(P>0.05);体检健康者Hp检出率为33.18%。不同年龄组Hp检出率不同,小于15岁组最低,为26.32%,之后逐渐升高,至60岁以上组达到61.17%。O型血者Hp检出率较其他血型组显著增高(P<0.05),有消化不良症状组Hp检出率(64.90%)显著高于无消化不良组(44.52%,P<0.05)。结论:武汉地区居民Hp感染较为常见。Hp感染与年龄、血型、消化不良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Th17细胞是CD4~+T细胞亚型之一,可分泌IL-17等炎性因子,诱导机体多种疾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后,Cag A及Ure B等可影响Th17细胞数量,其机制可能与被感染的巨噬细胞直接诱导细胞分化、激活MyD88等信号通路及趋化因子的趋动有关,最终Th17、Treg细胞数量均较感染前增多,Th17/Treg平衡紊乱,总体向Treg漂移;同时,增多的Th17细胞一方面可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等参与Hp的清除,另一方面又扩大炎症反应,引起黏膜损伤甚至诱导癌变,从而在Hp感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Hp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2年来对1094例行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1094例体检者,将经过检测的患者分为第1组789例功能性胃肠疾病组(均根据罗马I I型诊断标准),第2组305例健康(无胃肠道症状),分别比较Hp感染率,观察其相关性。结果在第1组789例中胃Hp感染率为68.53豫,第2组Hp感染率为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p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及hs-CRP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为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CH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p抗体阳性率、血清中hs-CRP含量以及Hp感染对患者血脂和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 CHD组患者抗Hp IgG阳性率61.3%,对照组抗Hp IgG阳性率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各病型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剧,hs-CRP水平逐渐上升.CHD患者中Hp感染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会导致hs-CRP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冠心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