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客交”学说是中医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将“主客交”应用到肝纤维化有望为肝纤雏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①肝纤维化与“主客交”的病理相似。“主”“客”混处血脉导致了络病阴伤,阴伤促成了络病,络病加重了阴伤,二者互为因果,形成痼疾。肝纤维化过程中的ECM沉积、微循环障碍、血流变异常等与络病密切相关,“主客交”形成络病阴伤过程中的气血阻滞、络脉凝瘀的本质是血循环障碍。据此,肝纤维化与“主客交”可以络病为结合点,用“主客交”理论阐释肝纤维化的病因病理。②肝纤维化治疗贵在“通”。“主客交”代表方三甲散通中有补、补中、寓通、以通为主、以通透邪、以通扶正,从而分解“主”“客”,去除痼疾。肝纤维化与“主客交”二者痛机类似,故其治疗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2.
3.
4.
“主客浑受”与“主客交”小识山东中医药大学董锡玑(250014)关键词湿热病主客浑受温疫主客交病机辨证施治“主客浑受”语出薛生白《湿热病篇》第34条原文。谓:“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香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 相似文献
5.
6.
从络病学论治心脑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络病理论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用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临床上亦有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络病的病理特点络病即是以络脉阻滞为特点的一类病症 ,“久病入络”说与“久痛入络”说是络病学说的学术体系。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跌仆金伤 ,饥饱劳倦等均可致络病。“经主气 ,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 ,因而络病的特点是久病 ,其病机是络脉空虚 ,气不足血行迟滞而留邪致虚实夹杂之证 ;毒邪蓄积 ,暴病之后 ,邪毒郁伏于体内致顽疾难愈 ;络脉损伤 ,外伤或内结均可致络脉损… 相似文献
7.
"主客交"是明末医家吴有性温疫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主客交"学说的本义和后世影响展开研讨,并提出其学术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后世薛生白、吴鞠通、叶桂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各有创新.作者认为,吴氏此说和所创三甲散对急性热病和慢性杂病的证治均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癫痫相较普通癫痫而言病势反复、病情迁延,其难治在于其病之顽,而夙疾之本当以禀赋失常,根本病机在于痰瘀阻窍。“主客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始名于吴有性所著《温疫论》,书中阐明“主客交”之实质,当以正气衰微为主,兼以客邪伏于血脉,正邪胶结,主客相交乃成痼疾。近现代众多医家藉此理论临证辨治皮肤病、肝病、癌病等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圆机活法,其效颇佳。本文拟从“主客交”理论剖析难治性癫痫之病因病机,乃知顽痫始发之主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肾、脾、心、肝诸脏虚损,脑窍失养,气机逆乱,神机失用;而痰、瘀、毒、湿、热、饮等诸邪内生,外内相引,元神失控,痰瘀阻窍,宿络为客;标本虚实错杂,日久主客胶结,脑窍失养,邪伏脑络之交结难解,乃顽痫难愈之根。基于此说,拟以分离主客为根本治则提出治顽痫三法,治之当以主为本,调脏腑、扶正气为先;以客为要,祛外因、逐客邪兼顾;以交为用,分主客、治标本并重。临证当分期而治,急性期则治其标、客去则交易解,间歇期则补其本、主盛则交自化。厘清邪正强弱与主客盛衰,辨证论治,正邪同治,胶结乃去,顽痫得瘥。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总体生存率偏低,治疗预后差,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当前胃癌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实施一级预防较为困难,故而对胃癌的二级预防,即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也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胃癌前病变是发生炎性病变的胃黏膜转化为胃癌的关键病理环节,通常包含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研究证实,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不断加重,胃癌发生率和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早期诊断、有效干预胃癌前病变这一病理环节是胃癌防治及降低其发病率的一种关键措施,且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截断和逆转胃黏膜的病理分级,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主客交”理论由温病医家吴有性在《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原用于对温疫病后期的变证治疗,后经不同医家丰富和发展,现多用来指导多种慢性痼疾的治疗。胃癌前病变属于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其演变过程中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与“主客交”正虚邪客,客邪胶结于血脉的核心病机相契合,二者在治则上也彼此相通。故文章以“主客交”理论为切入点,在该理论视... 相似文献
10.
“主客交”出自吴又可《瘟疫论》下卷,“主”指人体正常血脉,“客”指外感疫邪,“主客交”为正气久亏,不能驱邪外出,疫邪深入血脉之中,两者相互胶合所形成的顽症痼疾,此说是吴又可用来阐释疫病迁延不愈所致的病变特点的理论。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转化为肝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从"主客交"论治慢性乙肝纤维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交"的形成因素是以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为外因,以正本真阴消损为内因,内外之因交合而病成;病机实质为肝络受病,阴伤络阻;病位主要在肝络;"主客交"是对慢性乙肝纤维化"湿热疫毒、郁气、凝痰、瘀滞、阴伤、络阻"胶结缠着状态的概括;治疗上应以"分解主客,疏通络脉"为核心,代表方如吴又可之三甲散.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10)
"主客交"思想初始见于明代医家吴有性《瘟疫论》一书,其指出正邪相争、胶固缠绵的病理特性为温病和络病学科解决外感重症和内伤杂病提供了指导思想。本文从"主客交"思想渊源入手,探究"主客交"病位于血络、久病入络的病机演变过程、胶着的病理结果等方面,剖析并总结其与络病学说在治疗大法上的深厚理论联系,希望对络病学说中运用和发挥"主客交"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详述三甲散的出处、组成、方义以及其主治病证“主客交”的含义;结合中医经典探讨其理论渊源以及清代温病学家对该方应用的发挥;简要总结该方的现代临床研究应用状况;试为该方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形成于清代名医叶天士,他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断。中医有经脉和络脉之分,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各级分支,包括别络、孙络、浮络、缠络等,如网状细分,按一定时速与常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输布环流到脏腑组织、肌肤腠理,发扦沟通联络,濡养温煦的作用。现代中医学者吴以岭教授在我国首次提出了络脉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是就络病学说理论框架研究而提出的系统。认为络脉具有网络层次,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7.
18.
从络病学说探讨高血压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补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10):31-32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可导致肾、心、脑等靶器官的损害,本文突破传统理论束缚,从络病学说探索了高血压肾脏损害与络病的关系,肾络的特点,肾络与蛋白尿,高血压肾病肾络损害病因病机及运用等,从络病理论探讨了高血压肾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络病学说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 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 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 一,尤其多见于女性,中医尚无相应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燥证、燥痹、燥毒范畴.笔者近年来在吴以 岭教授带领下首先运用络病学说探讨干燥综合征中医 病机与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主客交”出自《温疫论》,形容急性外感热病因正气虚损,无力托动邪气外出,邪气胶结于血脉,形成慢性病的过程。陈霞波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辨治难治性慢性咳嗽,常从“主气不足”和“客气交浑”入手,认为“主气不足”即肺阴亏虚,是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核心病机,外邪侮肺、痰湿客肺等“客气”是病情迁延的兼夹病机,主客交浑、肺络郁闭贯穿病机发展的始终。基于上述理论,陈师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强调养肺阴、润肺体以复其主气,祛外邪、化痰湿以蠲其客邪,更配伍虫、介类药通肺络、开郁闭以解其交浑,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