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银屑病可局限或泛发于周身,以丘疹、红斑、鳞屑、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家多从脏腑、气血、伏邪、皮损及发病部位等方面辨治,而六淫邪气亢盛则化生为毒,脏腑失司、气血失和亦可产生痰毒、瘀毒、血毒等。毒邪贯穿银屑病的传变始末,不可忽视。结合银屑病的致病因素和传变症状,以病-症-期-法为主体思路,运用解毒祛邪法分期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曲圣元  高云逸  宋坪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204-1207
从脏腑风湿角度思考银屑病的病因病机,结合银屑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出其发病的始动因素为风寒湿邪,故治疗时应以透散伏邪贯穿始终,在传统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的基础上透散伏邪,给伏邪以出路,有痰浊瘀阻时及时清除病理产物,治疗后期顾护阳气,温阳补肾以助扶正祛邪。将脏腑风湿理论应用于银屑病,可为部分难治性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斑块型银屑病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反复难愈。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产物湿、毒、瘀起着重要作用,而毒邪常附着于痰饮、水湿、瘀血等,与湿、痰、瘀等搏结而致病。根据其皮损特点及病理机制,在脏腑和气血辨证的基础上,从痰、湿、毒、瘀等多角度论治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37-39
介绍郑绍周教授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和学术思想。郑师认为寻常型银屑病以脾胃亏虚为发病之源,痰浊瘀毒为发病关键,且郑师首次提出了“寒热两极化”和“癣痰同治”的理论。郑师认为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论治,并将“透法”理论贯穿治疗全程,疗效颇佳。作者有幸跟师学习,深有体会,现将郑绍周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和学术思想加以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儿童银屑病由多种因素共同诱发,由于小儿脏腑娇嫩,与成人相比治疗方法较为局限。中医药疗法安全有效,在儿童银屑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燕京赵氏流派学术传承人孙丽蕴教授在传承运用燕京赵氏皮科流派银屑病“从血论治”辨证体系基础上,总结出儿童银屑病多为“脾胃失和,血热内郁”发于肌肤所致,以“清热凉血、理脾消导”为基本治则。对孙教授治疗儿童银屑病经验进行了阐述,并附病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的病机复杂,变化多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较大危害。中医文献中凡提及“积聚”,基本归因正虚伴随痰、瘀、毒,认为恶性肿瘤始于机体虚损,正虚邪干,因邪致虚,渐致正虚邪实,其基本病机为“正虚”与“邪毒”两方面不断抗争的过程[1]。中药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中,随着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类中药的疗效观察和机制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攻邪法从痰、瘀、毒论治成为共识。在具体治疗方面,应发挥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优势,根据不同痰、瘀、毒的致病特点,以“病”概括肿瘤的病理因素夹杂与脏腑亏虚的基本特点,用“证”分类肿瘤发病机制及肿瘤微环境的个体差异,灵活使用化痰、祛瘀、解毒法,增加中药治疗肿瘤的效果,并减少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从毒邪论治中风病急性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毒邪,是中医学重要的病因概念之一。毒邪致病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内生毒邪直接影响着中风病急性期的病理变化、预后和转归,在中风病中具有毒性猛烈、毒性火热、依附性以及败坏形体、易攻脏腑等特点。气血逆乱,是中风病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交阻,是中风病病机的核心,并构成毒邪产生的病理基础;腑气不通是毒邪形成的枢纽;毒邪鸱张、败坏形体、损伤脏腑经络,变证丛生;脑络受损,痰瘀交阻贯穿始终。解毒通腑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妇科疑难杂病,其发病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气郁与痰邪成为PCOS重要的发病因素,“肝郁挟痰”成为其重要病机。肝失疏泄致气机郁滞、肝脾不和致痰湿内生。肝郁与痰湿二者相互影响进而导致全身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胞宫失养,发为本病。基于此,依据中医理论,从肝与其他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联系及痰湿病邪探析肝郁挟痰论治PCOS的理论,可以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脾脏的作用、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及脾脏在艾滋病发病、治疗中的作用展开论述,阐述了脾脏在艾滋病发生、发展及演变中不容忽视的作用.进而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思路与有效方法.疫毒外袭、邪毒内伏、脾脏虚弱乃至五脏气血阴阳俱损,是目前中医学对艾滋病共有的认识,而脾脏在其发病及病情演变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脾脏功能主要体现在脾气、脾阳及脾为生痰之源等方面,而脾气、脾阳及痰在艾滋病发病及病情演变中从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中看脾为发病关键脏腑,脾多以虚为主,与其他脏腑共同发病影响艾滋病的病情演变及治疗恢复.治疗上中医多以改善脾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多从脾脏治疗入手.  相似文献   

11.
熄风化痰法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格  史载祥  柳翼 《中医杂志》2002,43(6):433-43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急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伴发高血压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67例。观察1个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54.38%的患者辨证为肝风夹痰,其次是痰热内闭和阴虚风动两型。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组肝风夹痰型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肝风夹痰型是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主要中医证型;熄风化痰加活血通腑法可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了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认为其基本病机为痰热壅肺兼见气阴两虚、痰浊阻肺兼见肺脾气虚。提出了常见证候为实证类(风热犯肺证、外寒内热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正虚邪恋类(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危重变证类(热陷心包证、邪陷正脱证)三证类八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拟订了有关证候诊断标准,并总结了辨证治疗规律。为老年人CAP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回顾方法,复习了中医古典至近现代文献中关于从痰证论治癌症/肿瘤及抑郁症的相关理论,提出"恶痰内阻"为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根本原因,为从痰论治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提供部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本课题组提出的"肿瘤痰证学说"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频度分析总结脑胶质瘤证候及用药特点,探讨脑胶质瘤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对1990—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归类,总结脑胶质瘤的辨证分型及中药治疗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本虚属脾气虚6篇,肾阴虚3篇;标实属瘀血11篇,肝风8篇,痰浊7篇,癌毒6篇。脑胶质瘤主要证型为脾肾不足,风痰凝结,瘀毒内阻。临床用药80味,按功效归为8类,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活血类(100%)、熄风类(82%)、补气类(64%)、解毒类(64%)、利水类(55%)、化痰类(45%)、引经类(36%)、补肾类(27%)。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前3位的为熄风类蜈蚣(64%)、补气类生黄芪(55%)和活血类川芎(45%)。结论脑胶质瘤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可为目前脑胶质瘤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优势引起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古籍与近十年的临床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用验方与成药、针灸、中药外敷与注射等方面综述了目前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急性痛风属于中医学之痹证;其病因病机为肾虚,湿邪阻滞,热毒攻于手足;以湿热蕴结为主要证型;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多为四妙散加减;针灸治疗以循经取穴针刺和局部围刺放血为主;中药外敷多以大黄、黄柏等清热泻火解毒药敷于关节痛处;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提出的“恶痰内阻”为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根本原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回顾方法,从恶痰内阻、痰一气一火相杂、脏腑俱损等方面阐述了痰为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根本病因病机,为从“痰“论治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肿瘤痰证学说”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张圆  刘园  任勤 《天津中医药》2020,37(8):901-904
中医在防治咳嗽变异型哮喘方面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小。文章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风痰瘀论治、分脏腑论治、辨体质论治及中医外治法这几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Fitz-Hugh-Curtis综合征(FHC)系盆腔感染合并肝周围炎疾病,在妇科盆腔炎、附件炎、不孕症等疾病中可见。由于该病发病率较低,症状不典型,临床常被医生与患者所忽视,但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增加与医者的高度重视,大部分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为探索FHC发病规律、诊断要点以及可靠治法,参照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如何明确诊断入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在配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旨在缩短FHC疗程、提高治愈率。FHC明确诊断时常常产生一些并发症,诸如输卵管积水、梗阻,卵巢周围粘连等,且机体抗病能力处于不佳状态,对此中医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患者脉证,结合FHC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规律、用药技巧进行剖析,临床观察认为FHC与肝郁气滞、肝经湿热、痰湿瘀结、气血不和等有内在联系,分别采取疏肝解郁、理气通滞,疏肝清热、利湿化浊,化痰利湿、理气除滞,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等法,并根据具体病情配合服用敏感抗生素,临床观察无论是对盆腔感染还是肝周围炎,均具有良好效果,对尽快解除患者痛苦、恢复感染器官功能,与单一西药或单一中药治疗比较,其疗效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这一探索成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FHC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雪慧  刘航  金岩 《天津中医药》2021,38(3):313-316
刘建秋教授认为中医辨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本质与哮病相同,仍是宿痰。但具体治疗应根据病机的不同分别在“风咳”“燥痰咳嗽”“久咳”中辨证。其中“燥痰久咳证”是临床难治证之一,因痰邪内热久郁变生燥痰,而肺肾之正气已伤,此时虚实夹杂病情复杂,不易治疗,刘建秋教授根据临证经验自拟扶正祛痰止咳汤治疗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0.
中晚期大肠癌六经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治疗占有重要地位。不论是什么癌症,必定结于脏腑,若结于脏腑以外的部位,也必定是脏腑经脉循行之处。医者如果熟悉"经脉学说"和《伤寒论》,立足"六经辨证""经脉辨证"来分析问题,便会展开一个新的审视问题的角度。当代西医学所言之肝心肺脾肾,实非中医之本意,文章仅从大肠癌的几个常见症状进行六经辨证分析,揭示其六经传变的规律,以期能给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