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因吸入性损伤而行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分为三组各20例,A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B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湿化、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及痰液黏稠度。结果:C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患者气道堵塞发生率、气道护理次数、带管时间、痰液黏稠度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结合人工鼻持续湿化法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湿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气管切开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病房内空气湿化、套管外口敷料湿化、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冲洗、气管内滴药及呼吸机湿化等综合气道湿化护理,观察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8例患者气管切开时间为伤后2~9h,平均4.6h。拔管时间9~27d,平均13.5d。治愈73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创面脓毒症2例,肺部感染1例,治愈率93.59%。没有出现气道阻塞并发症。结论:正确有效地做好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湿化,有利于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2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例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抗休克、气道管理、面、颈部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气管切开16例,应用呼吸机11例,气管切开时间12~21 d,治愈19例,死亡9例.认为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给予精心护理的同时做好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它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周晓萍  黄锐文  钟燕  邱智敏 《全科护理》2014,(16):1479-1480
[目的]总结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治愈76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均为院内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加强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2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例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抗休克、气道管理、面、颈部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气管切开16例,应用呼吸机11例,气管切开时间12~2td,治愈19例,死亡9例。认为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给予精心护理的同时做好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它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对43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人工气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43例病人除1例发生气管套管脱落外,其余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做好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春艳  栾敏  刘长芳 《护理研究》2008,22(11):1007-1008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ICU气管切开脱机锻炼病人59例,随机分为两组,32例采用人工鼻方法进行气道护理,27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两组病人血气分析、气道湿化效果、每日气道护理所需时间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人工鼻组病人日均护理时数、肺部感染率、呼吸、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鼻用于气管切开病人人工气道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脱机锻炼病人应用人工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春艳  栾敏  刘长芳 《护理研究》2008,22(4):1007-1008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ICU气管切开脱机锻炼病人59例,随机分为两组,32例采用人工鼻方法进行气道护理,27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两组病人血气分析、气道湿化效果、每日气道护理所需时间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人工鼻组病人日均护理时数、肺部感染率、呼吸、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鼻用于气管切开病人人工气道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鼻在心脏直视手术后气管切开脱机吸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将本院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CU)气管切开脱机吸氧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3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人工鼻方法进行气道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氧气导管脱出率、血气分析及3d后肺部感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脱机吸氧患者使用人工鼻吸氧,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明显,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超  朱伟斌 《全科护理》2016,(4):376-378
[目的]总结成批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的特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成批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大面积烧伤95%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因脑缺氧、脑损伤,现病人昏迷,继续使用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创面愈合,1例大面积烧伤97%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其余3例顺利拔除气管切开插管,后期创面愈合,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正确有效的气道护理可维持有效的呼吸、减少气道的损伤、降低翻身床使用过程中管道滑脱的几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达到更高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15例因爆炸致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管理方法,主要措施包括气管切开的时机与套管的选择、颈部皮肤烧伤患者气切带的固定、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的应用、气道湿化和吸痰护理、床边气道急救物品的配备。认为通过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及时解决患者气道问题,改善通气,降低肺部感染、气道出血、气道堵塞、套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配合综合全面的护理,能使烧伤救治工作更加平稳、顺利、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12.
黄建琼  邹克琼 《华西医学》1997,12(3):364-365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黄建琼邹克琼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吸入性损伤病员可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严重时,发展为昏迷、窒息死亡等。吸入性损伤常合并头面颈烧伤,需经过创面行气管切开术,加之气管、支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呼吸道、肺部感染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对41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周围环境、无菌操作、气道管理、痰培养及药敏的特点的综合管理。结果: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35例,死亡6例。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要进行严格呼吸道护理,是护理的关键,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研究组给予新型改良式吸痰法。观察两组气道护理指标、肺部湿罗音和痰液黏稠度、吸痰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吸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次数、雾化次数、气道灌洗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湿罗音和痰液黏稠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改良式吸痰法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吸痰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环境、无菌操作、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53例,死亡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早期严格呼吸道管理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50例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点。术后根据吸入性损伤的特点,重点加强人工气道的气管导管、湿化、排痰、机械通气护理。放弃治疗1例,49例抢救成功,未发生并发症。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彻底清除气道内异物和坏死脱落组织,保证引流通畅是防治感染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程婷婷 《当代护士》2009,(11):67-68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简易喷雾器连接呼吸器罗纹管持续给氧的效果。方法将54例经气管切开套管给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给氧(一次性鼻导管去除鼻塞),实验组采用简易喷雾器连接呼吸器罗纹管持续给氧,比较2种给氧方式下肺部感染、气管堵塞发生率及所需护理项目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气管堵塞发生率分别为7.4%、3.7%,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8.6%和1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人工气道期间每日的护理次数(气道湿化、拍背及吸痰的护理次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简易喷雾器连接呼吸器罗纹管持续给氧法与传统鼻导管给氧法相比,可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气管套管堵塞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气道吸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14例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烧伤后6h左右行气管切开,所有患者气管套管外加人工鼻,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500u/次,4~12次/d),定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雾化吸入表皮生长因子局部治疗,轻度吸入性损伤气道黏膜5d左右修复,中度吸入性损伤9d左右修复,重度吸入性损伤14~21d修复,所有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能有效促进气道黏膜修复,与既往文献报道相比,黏膜修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使用人工鼻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气管切开配合人工鼻的应用及全程护理的使用效果。结果:5例患者配合好,气道通畅、无感染,其中4例治愈,1例仍在气切带管、带人工鼻。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在脱机过程中,给予人工鼻,减少了感染及肺部并发症,使治疗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4例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1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282例(96%)安全度过急性期。其中36例(12%)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