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三水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该地区2型糖尿病常见体质分布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处理调查结果 .并对他们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常见体质类型有气虚质(36.3%)、痰湿质(22.7%)、阳虚质(22%)三种类型。单纯偏颇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多,兼夹偏颇体质以气虚质、血瘀质、阳虚质和痰湿质所占比例最多。不同性别体质类型分布中.男性占前两位的是气虚质、痰湿质.而女性占前两位的是气虚质、阳虚质。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偏颇体质中虚证以气虚质、阳虚质为多.阴虚质较少;实证以痰湿质为多,湿热质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和规律,为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街镇25个居委5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中医体质分类情况。结果①本次研究按社区常住人口资料预抽样4600人,实际调查4086人(88.83%),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74份。②4074例调查对象中,平和质1976人(48.50%),偏颇体质2098人(51.50%);偏颇体质中最多的是痰湿质722人(17.72%);各体质类型的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女性阳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P=0.0017)。③不同年龄组之间各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痰湿质(P=0.005)、瘀血质(P=0.002)及特禀质(P=0.00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构成比有差异。④单一体质者2506人,其中平和质1976人,占单一体质的78.85%;单一偏颇体质530人,占单一体质的21.15%。兼夹体质者1568人,其中兼有2种体质者850人,占偏颇体质总数的40.51%;兼有3种或以上体质者718人,占偏颇体质总数的34.23%。⑤本次调查中,慢性疾病患者222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4.64%,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2188人;无慢性疾病者184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5.36%。无慢性疾病者中平和质占51.19%,偏颇体质前三位依次为痰湿质(16.67%)、阳虚质(14.07%)、气虚质(6.44%)。无慢性疾病者平和质构成比(51.19%)明显高于慢性疾病患者(46.27%)(P〈0.001)。结论本次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48.50%,偏颇体质以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三者占比最高,均与脾胃后天之本密切相关,提示老年人调养脾胃的重要性;老年人偏颇体质中多有兼夹体质,也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居民的中医体质状况。方法对社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612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采集33项体质基础信息的得分,通过计算机软件并由中医师复核确认其中医体质,并记录人口学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体重指数、血生化指标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单一平和质14.05%,其余为偏颇或复合体质;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阴虚质、平和质及阳虚质,其次是痰湿质和气虚质。(2)平和兼痰湿质、阴虚兼痰湿质、阳虚兼痰湿质的体重指数升高。(3)与平和质比较,阳虚兼阴虚质、阳虚兼特禀质、气虚兼痰湿质的老年人血糖值明显偏低;气虚兼阴虚质的老年人甘油三酯显著升高。结论社区老年居民多为复合偏颇体质,痰湿质体重指数升高,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及特禀质容易发生血糖、血脂异常,需要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某辖区内选取3个社区,再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社区分别抽取2个居委,招募抽取居委中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中医体质特征和行为生活方式相关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特征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80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28.59%)、阳虚质(22.03%)、阴虚质(17.70%)和痰湿质(16.21%)为主。不同性别患者在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和质在男性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平和质在不吸烟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而气虚质、阴虚质和气郁质在吸烟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P0.05)。男性体重与痰湿质呈正相关,女性体重与阳虚质呈负相关(P0.05)。男性腰围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和气郁质呈正相关(P0.05)。体质指数与阳虚质呈负相关,与痰湿质、湿热质呈正相关(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各中医体质均有相关关系(P0.001),服药依从性越好,平和质得分则越高,其他偏颇体质得分则越低。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性别、吸烟行为和服药依从性是影响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中医兼夹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掌握超重、肥胖人群的体质兼夹规律。方法:从我国9省市横断面调查的21 948例中医体质分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超重、肥胖诊断的人群47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超重者3877例、肥胖者849例。并通过相关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超重、肥胖人群的兼夹体质分布特点。结果超重人群中被辨识为单一体质的占71.75%,肥胖人群占72.32%。超重人群中出现两种偏颇体质相兼的占9.98%,其中排名前3的兼夹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肥胖人群中兼夹两种偏颇体质的占8.83%,其中排名前3的兼夹体质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超重人群中兼夹三种偏颇体质的占5.96%,排名前3的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肥胖人群中兼夹三种偏颇体质的占6.71%,排名前3的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超重人群中兼夹4种及以上偏颇体质的占12.30%,肥胖人群占12.13%。结论:接近一半的超重、肥胖人群被辨识为偏颇体质,其中单一偏颇体质以气虚的偏颇所占比例最高;而对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兼夹体质分析亦不难发现超重、肥胖人群均以气虚质的兼夹最为普遍,气虚质与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徐谦  张燕芬  陈炜  陈丽霞  陈新林  沈耿 《新中医》2022,54(23):225-230
目的:构建岭南地区人群的中医偏颇体质与行为生活方式关系的模型,为从行为生活方式的角度预防中医偏颇体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量表对1 326 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医偏颇体质与偏嗜食物、生活作息、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 285 份,回收率96.91%。调查结果显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和痰湿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分别与体育锻炼有相关性(P<0.05),湿热质、气郁质分别与生活作息有相关性(P<0.05),痰湿质、特禀质分别与偏嗜食物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行为生活方式与不同偏颇体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加强行为生活方式的管理可以减少相应偏颇体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长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偏颇特点。方法 收集305例长春市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资料,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单一体质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兼夹体质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平和质占39.0%,偏颇体质占61.0%。单一体质占70.2%,兼夹体质占29.8%。性别在中医体质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段上体质无显著性差异。系统分析兼夹体质规律,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有较强的兼夹倾向,阳虚质不易兼夹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与气郁质、阳虚质关联最为紧密。结论 长春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以气虚、阴虚、阳虚、痰湿的偏颇体质为主要类型,有气虚质、痰湿质为主兼夹其他体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80例HIV感染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4例,占总病例数的5%,病理体质者76例,占总病例数的95%。病理体质患者中,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和湿热质。结论:兼杂体质是HIV/AIDS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常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和分布特点,为老年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宁波市区9家养老机构中年龄在55~75岁的老年人进行调研,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王琦《老年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共调查346名老年人,其中平和质占30.92%,8种偏颇体质占69.08%;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分别占16.47%、14.74%、13.29%和11.56%。男性痰湿质、气虚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瘀质、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各体质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以10年为一个年龄组距,将老年人群划分为两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疾病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性别、疾病是影响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选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计算体重指数;并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①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瘀血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所占比例分别为:26.5%、20.5%、18.0%、11.0%、10.5%、4 5%、4%、2 5%、2 5%;前3种主要体质类型分别是: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②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不一样,在男性患者中以阴虚质为主,共占27例,其次是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其中痰湿体质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在女性患者中以阴虚质及气虚质为主,各占26例,其次为阳虚质、痰湿质、平和质,其中气虚质、阳虚质明显多于男性患者.③2型糖尿病患者气虚质、阳虚质的人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多.④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组的体重指数与痰湿质组相比较,显著低于痰湿质组(P <0.01);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组的体重指数与平和质组相比较,低于平和质组(P<0.05).结论 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的体质类型是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②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并且与年龄相关.③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舌脉以分析判定2013年江阴市121497名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65岁)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在全体调查对象中,偏颇体质占34.46%(41867例),平和体质占58.92%(71582例),缺失6.62%(8048例);偏颇体质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为主。其中高血压病患者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的偏颇体质较多,分别为8.71%、7.54%、7.05%;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的偏颇体质较多,分别为10.50%、7.49%、7.44%;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偏颇体质以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分别为8.59%、7.75%、7.35%。结论:中医体质与常见慢性病存在相关性。湿热质容易出现在高血压老年患者中,阴虚质容易出现在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而在老年人中气虚质、阳虚质也占相当比例。提示在临床上对慢性病进行防治的时候,若能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辨证论治及善后调理,可在常见慢性病的治疗上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田智慧  王琦  张妍  王济 《中医药导报》2019,25(19):86-89
目的:对韩国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韩国老年人521人,运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韩文老年版)》进行体质调查,分析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结果:韩国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30.5%,8种偏颇体质占69.5%;偏颇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最多,其次为阴虚质、痰湿质,分别占21.1%、12.7%、10.7%。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占36.2%,兼夹体质占63.8%;偏颇体质中以虚实夹杂体质为最多,占45.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老年人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女性老年人阳虚质、阴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和质比例逐渐降低而气虚质、阴虚质比例增高。无慢性疾病者平和质比例明显高于有慢性疾病者;除了特禀质以外,慢性疾病人群偏颇体质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疾病人群。结论:韩国老年人群呈现多虚、多痰湿的体质特点,体质特征以兼夹体质、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本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7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平和质占42.26%,偏颇体质占57.74%,,居于前5位的偏颇体质类型是气虚质15.31%(男:7.38%,女:7.93%)、阳虚质11.14%(男:1.94%,女:9.20%)、阴虚质9.33%(男:2.72%,女:6.61%)、痰湿质8.33%(男:3.89%,女:4.44%)、湿热质6.59%(男:4.67%,女:1.92%)。以下依次是血瘀质、气虚质、特禀质。结论:在校大学生存在偏颇体质,且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了解广西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标准化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238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102例,偏颇体质为1136例(占91.76%)。偏颇体质中气虚质395例,阳虚质297例,阴虚质69例,痰湿质234例,湿热质33例,气郁质57例,瘀血质31例,特禀质20例。结论:9种体质类型在广西地区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可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751名女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了解女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女大学生的不同体质调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51名女大学生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1名女大学生确定的体质类型中,平和质275人(36.61%),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分别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倾向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结论:女大学生平和质所占比例较低,以偏颇体质居多,确定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居多,有倾向的偏颇体质中以阴虚质、血瘀质和阳虚质居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深圳地区非体力劳动者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体质类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对1151例深圳非体力劳动者实施横断面体质现状测评。结果共获得合格有效调查问卷1112份,9类体质中,平和质187例(占16.82%),基本平和质165例(占14.84%),单纯偏颇体质193例(占17.35%),兼夹偏颇体质567例(占50.99%),8种偏颇体质中按体质表达由多至少排列依次是:阳虚质(168例)、气虚质(150例)、湿热质(123例)、阴虚质(89例)、气郁质(76例)、痰湿质(73例)、特禀质(43例)、血瘀质(38例)。结论深圳非体力劳动者人群中,约3/10人群为平和质,约7/10人群为偏颇体质,其中,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痰湿体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8例患者进行归类后分为A组21例、B组39例、c组47例、D组51例,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的计分方法计算各亚量表的得分,然后采用判别分析法对每个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同一COPD患者可能表现为多种体质兼夹,对于此种情况,本课题组将其作为几种相应的体质类型进行归类研究。结果:A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平和质9例(42.8%)、气虚质7例(33.3%)、阳虚质5例(23.8%);B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气虚质18例(46.2%),阳虚质11例(28.2%),痰湿质7例(18.0%);C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20例(42.6%),血瘀质17例(36.2%),气虚质8例(17.0%);D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22例(43.1%),湿热质14例(27.5%),血瘀质12例(23.5%)。痰湿体质49例,占31.0%,其中A组占0,B组占18.0%,C组占42.6%,D组占43.1%。与痰湿体质兼夹同见的前3位体质分别为瘀血体质6例,湿热体质4例,阳虚体质3例。结论:①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COPD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②痰湿体质与气流受限程度及急性加重风险呈正相关;(萤对于症状较少的COPD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体质类型分析来预测其急性加重的风险程度,从而指导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汕头市痛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流行病调查方法选取汕头市9家医院的200倒痛风患者,用中医体质调查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200例痛风患者,湿热质(36.5%)、痰湿质(21.5%)、瘀血质(13%),普通人群湿热质23.5%、气虚质11%、阳虚质1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汕头市常住人群的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痛风发病具有明显的中医体质偏颇性,应结合当地人体质特点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防治措施,同时也可使中医传统的“养生”措施由个体预防进入到群体预防阶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郑州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我院内分泌科的4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平和质48例,单纯偏颇体质82例,兼夹偏颇体质296例;偏颇体质类型中累计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70.0%)、血瘀质(61.2%)、痰湿质(37.1%)、气郁质(25.6%)、阴虚质(20.4%)、阳虚质(11.7%)、湿热质(10.6%)、特禀质(4.0%);兼夹偏颇体质中2种体质兼夹的有145例,其中气虚兼血瘀质86例,气虚兼痰湿质59例,3种体质兼夹的有96例。结论:郑州市老年2型糖尿病9种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以多见偏颇及兼夹偏颇体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