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汤联合化疗对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化疗方法,治疗组同时予健脾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8例,进展2例,总缓解率75.00%;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6例,进展6例,总缓解率70.00%。两组总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基础上配合健脾化瘀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使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IBS的疗效。方法:把41例辨证为肝郁脾虚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采用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2例运用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63.2%,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疏肝理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IBS较西医疗法效果更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益气法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的健脾益气基础方药随症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卡氏评分、脾虚证候积分、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体重、实体瘤疗效等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卡氏评分、脾虚证候积分、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瘤疗效治疗组稳定28例(93.3%),对照组稳定25例(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ll盏床症状,增强其免疫力,是晚期癌症患者实现带瘤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风导痰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服用祛风导痰汤加减方,对照组30例用氨茶碱、感染者用青霉素治疗,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导痰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使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把60例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2个月为一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硬化腹水能较单纯西医疗法效果更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方对消渴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患者根据辨证分为5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痰瘀阻滞型。通过统一的生存质量量表和症状评分表进行治疗前后前瞻性研究。结果: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痰瘀阻滞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不大(P〉0.05)。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痰瘀阻滞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不大(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方能够改善消渴目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提高消渴目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化瘀解毒法中药治疗,1月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生活质量,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瘤体变化及生存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胁痛、乏力、腹胀、纳呆等中医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瘤体变化评定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3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6个月、1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50.0%、36.1%:对照组分别为21.2%、1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贾明珠 《山西中医》2011,27(2):26-27
目的:观察从痰、瘀分型论治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为脾虚痰盛、气滞血瘀及痰瘀阻滞3个证型予以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1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95%CI=75.O%~98.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95%CI=47.2%~8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291,P=0.0159),有显著差异;并可显著降低TC、TG参数(P〈0.001)。结论:从痰、瘀论治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疗效优于肌醇片,其收益为OR=0.21(95%CI:0.05~0.85),NNT=4(95%CI=2.26~27.17)。  相似文献   

10.
白艳杰 《新中医》2011,(12):24-25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风痰阻络型中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9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化瘀通脉汤辨证治疗,1周为1疗程,3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44.8%,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化瘀通脉汤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西平 《河南中医》2014,(3):475-476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化饮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温肾健脾化饮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休息3d,连服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肾健脾化饮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应用华蟾素的方法治疗晚期肝癌的效用。方法:将8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2组,其中中药辨证辨病组40例,分为肝胆湿热型及正虚瘀结型,对照组40例,采用肝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两组治疗后在瘤体变化比较、生活质量比较、生存期比较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中药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肝癌不宜手术切除者纯中医治疗疗效优于西医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散结汤治疗脾虚痰瘀型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痰瘀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气散结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评价两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散结汤治疗脾虚痰瘀型中晚期胃癌有较好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健脾化瘀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6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在降糖、调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为2型糖尿病伴高胰岛紊血症,中医证属脾肾不足、痰瘀互结的患者。97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化瘀片组)65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片组)32例,均服药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4%,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1.54%、75.38%和70.77%,对照组分别为65.63%、50.00%和56.2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46%,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滋肾化瘀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综合作用和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5.
总结蒋益兰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蒋益兰教授一般分3期论治大肠癌。早期以扶正祛邪为主:早期多为气血亏虚,瘀毒未尽,拟健脾消癌饮健脾益气、化瘀解毒。中晚期以减毒增效为要:(1)放疗后多为脾胃亏虚、热毒伤阴证,拟沙参麦冬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益气养阴、健脾和胃;(2)化疗后多为肾气不足、脾胃亏虚证,拟脾肾方加减健脾益肾。晚期重在扶正、内外兼治:(1)脾虚血亏、瘀毒内结证,拟健脾消癌方健脾养血、化瘀解毒;(2)湿热内蕴、瘀毒内结证,拟白头翁汤加减清热祛湿、化瘀解毒;(3)脾胃虚寒、瘀毒内结证,拟理中汤加减温阳健脾、化瘀解毒;(4)脾虚下陷、瘀毒内结证,拟补中益气汤加减益气升阳、化瘀解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按脾肾阳虚型、脾虚湿蕴型、肝郁脾虚型、大肠湿热蕴结型以及阴血亏虚型等5型进行分型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用药比常规西医疗法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史海立  赵庆华 《光明中医》2008,23(6):772-773
目的:观察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双氢克尿塞片、氨体舒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健脾泄浊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IL、ALT、STP、AIB、GIB水平、彩超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及总计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对日平均尿量,日腹围、体重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分级比较A级C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TBIL、ALB,GLB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脾厚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降低血清TBIL、ALT、STP、GIB水平,升高AIB水平,并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推拿手法对肝郁脾虚型肥胖症的调治作用。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疏肝健脾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奥利司他胶囊口服。通过症状积分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列入疗效统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推拿手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症优于奥利司他胶囊。  相似文献   

19.
陈丰 《河北中医》2009,31(11):1696-169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注射用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注射用亚叶酸钙(CF)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治疗组30例于化疗前3d开始,给予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至化疗结束。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化疗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40.0%、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食量不受化疗影响:治疗组24例(80.0%),对照组16例(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改善:治疗组22例(73.3%),对照组13例(4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及卡氏评分: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2组外周静脉炎、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涤痰通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祛风涤痰通瘀汤治疗。治疗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