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衡雪丽  蒋峰炼 《光明中医》2014,29(11):2435-2438
通过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对脾胃病痛证的的认识,阐述了脾胃病痛证病机及相关脏腑辨证并对《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芍药甘草汤止痛并非只限于津亏血虚证型而可以广泛应用止痛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对《伤寒论》中有关烦躁条文进行分析,从六经辨证角度总结烦躁辨治规律。烦躁的病因为感受外邪、医者误治、饮食劳倦、其他因素。从六经辨治烦躁,太阳烦躁证之实证见于外寒里热证、太阳蓄水证、阳郁于里证、水热互结证、津伤热盛证,分别予大青龙汤、五苓散、麻黄汤、大陷胸汤、白虎加人参汤或调胃承气汤之类;其虚证见于心阳虚证、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及邪盛正溃证,分别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和先予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再芍药甘草汤复其阴;阳明烦躁证见于热盛于里证、燥热内结证,用白虎加人参汤、承气类;少阳烦躁证用小柴胡汤;少阴烦躁证见于寒浊上扰证、阴虚生热证及阳脱阴竭寒热格拒证,用吴茱萸汤、猪肤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厥阴烦躁证见于阳虚阴盛证,治以灸厥阴经,用四逆辈。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芍药甘草汤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对芍药甘草汤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王敬薇(河北省保定市卫生学校071000)邓晓东(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071000)芍药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今人用此方或加减治愈了许多病症,如治疗院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呃逆、胃扭转、慢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加味在痛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华 《河北中医》2000,22(3):194-195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现将该方治疗痛证之病种、止痛机理、药量大小等有关内容分述如下。1 治疗痛证病种1 .1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痉挛属中医胃脘痛、腹痛、痞满范畴 ,多由寒邪闭阻络脉或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痛。治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加温经散寒、疏肝和胃之品。基本方 :白芍药 30 g,炙甘草 1 5g,高良姜1 0 g,香附 1 5g,厚朴 2 0 g,乌药 1 0 g,枳实 2 0 g,枳壳 2 0 g,甘松 1 0 g,砂仁 1 0 g。体虚纳差者加黄芪1 5g、三棱 1 0 g、莪术 1 0 g;胃酸过多者加海螵蛸2 0 g。1 .2 风湿性腰…  相似文献   

5.
胆汗反流性胃炎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胆法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秩调或胃肠吻合术后所致,辨证分为肝气犯胃证、肝胃瘀热证、湿热瘀阻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弱证,分别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化肝煎合左金丸、温胆汤合成己丸、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痛泻要方合异功散化裁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治疗肌肉痉挛性疾病临证集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口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与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以看出,本方原为治疗伤寒汗后阴伤而致筋脉失濡,脚挛急之证.后世医家多用来治疗津亏不足以灌溉,血亏不足以养筋诸证.随着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已经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镇咳、平喘、抗炎、抗溃疡、解毒、解热、降压、抗利尿及保肝作用.现就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痉挛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宇铭 《河南中医》2012,32(5):531-533
《伤寒论》第29与30条论述的是由于胃热炽盛阴伤却经误汗,使阳气更虚,导致阴阳两虚证.临床包括误用桂枝加附子汤发汗出现的阳虚证、阴虚证、胃热证以及重发汗及烧针后出现的内热重证,仲景分别予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及四逆汤治疗,以示范复杂病机治疗的先后缓急.  相似文献   

8.
樊荣华 《河南中医》2003,23(2):12-12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阴阳两虚证 ,用治误汗伤阳之脚挛急 ,不得伸。然笔者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胃肠疾病 ,也获满意疗效。今不揣谬误 ,举验案 3则如下。1 胃脘痛 (急性单纯性胃炎 )刘某 ,女 ,19岁 ,1999年 6月 14日就诊。因天热过食生冷 ,饮食不节 ,突然发生上腹部挛急疼痛 ,曾服吗丁啉片疼痛未能缓解 ,胃脘部疼痛持续 ,手足不温 ,伴恶心呕吐 ,查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弦紧。证属寒邪客胃 ,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 ,气机阻滞 ,胃痛暴作。治宜温胃散寒 ,缓急止痛。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处方 :芍药 30 g ,甘草 12 g ,…  相似文献   

9.
芍药甘草汤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芍药、甘草组成。具有养血柔肝、解痉止痛之功。笔者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喘证、挛急痛证等获得较好疗效 ,兹举病案如下。1 喘 证郭某 ,男 ,4 0岁 ,2 0 0 2年 3月 2 0日诊。有慢支炎、肺气肿病史 8年 ,半个月前喘疾复作 ,在某院门诊间断治疗 ,病症未缓解。症见呼吸困难 ,喘促不宁 ,张口抬肩 ,胸满胁胀 ,不能平卧 ,咳嗽咯痰 ,量少色白质稠粘 ,夜热汗出 ,神疲纳呆 ,腰腿酸软 ,舌红少津 ,苔薄净 ,脉弦大劲急。辨证为肺肾阴虚、肝亢气逆迫肺。治宜滋肾柔肝抑木 ,缓急降逆平喘。用芍药甘草汤加味 :…  相似文献   

10.
李永平 《新中医》1995,27(1):57-57
浅谈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的病机李永平《伤寒论》所论述的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历代医家大多数认为五苓散证是水停下焦,气化不行,故口渴;茯苓甘草汤证属水停中焦,故口不渴。为了进一步究具病机,现将个人之见解作抛砖引玉。《伤寒论》论述五苓散证的主要条文有...  相似文献   

11.
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归经补泻之理 ,阐述李寿山先生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 ,从而确定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辨治原则和用药大法。并以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升降、纳化、燥湿、喜恶等 ,结合药物效能 ,归纳出调理脾胃具体的用药法则 ,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无论外感或内伤、还是正偏虚或邪偏实,疾病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功能障碍,治疗的终极目的在于恢复已损伤的功能。仲景温阳法的概念比温法要广泛,不同于简单的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仲景温阳法则具体说明了如何"温",从而恢复阳气的相应功能。由于疾病作用于人体的整体性,连贯性,很多证型反映了阳气的多种功能障碍,如亡阳证多表现为肾阳虚衰、津液不固、寒凝经脉等,治疗则应把握其阳气欲脱的特性,治应回阳救逆,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阴阳互根互用,扶阳气的同时也应考虑到阴津,治疗上须灵活变化,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阴盛格阳、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则须兼用寒凉以调整气机,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温中法应用于虚寒证,可分为温中涩肠法、温中止呕法、温中止血法和温中补虚法4法;而应用于实寒证,可分为温中化饮法、温中止痛法、温中通便法3法。《金匮要略》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因此,温中法的运用,应遵循脾胃的生理特性,根据其虚实、"所得"予以遣方用药,促使疾病痊愈。此外,《金匮要略》在心、肝、肺、肾诸脏寒证的治疗中,均与温中法相联系,突出了后天脾胃在疾病证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张仲景"调中州,安五脏"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介绍李赛美教授运用麻黄升麻汤的临床经验。结合《伤寒论》原文及古今医家注解,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麻黄升麻汤方、证、病因病机进行辨析。麻黄升麻汤具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之功,为表证误下脾阳受损、肺胃郁热、邪陷厥阴、阳气内郁所设。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5.
姚海强  陈明  龚轩  宋延强 《河南中医》2012,32(12):1575-1577
《伤寒论》中治疗津液不足证除滋阴生津之法外尚有温中益津一途.温中益津法适用于太阴为病,误用汗、下、吐法及先天禀赋不足者,主要包括温中摄津、温中化饮、温中生津三法,在《伤寒论》原文中本法主要体现在甘草干姜汤和理中汤二方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研究沧州地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学特点,进而辨证施治。[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以往病例资料,制定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予以中医辨证,得出该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构成特点。[结果]3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多见,胆胃郁热、肺胃失和次之,而胃阴不足、肝寒犯胃较少。[结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宜温养中阳、调补脾胃治其本,化湿行气、清除积滞治其标。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轻重不同,治疗上在温与清、补与消的运用上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柴术消痞汤治疗胃痞病临床疗效,为中医药防治胃痞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胃痞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柴术消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每次10 mg,每日3次治疗,两组用药均为4周,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统计主症、次症积分,研究"柴术消痞汤"临床疗效。结果柴术消痞汤治疗胃痞病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2.88%)(P<0.01)。在中医证候疗效和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反酸、嘈杂、恶心呕吐、便溏、便秘、食少纳呆、肢体困重、胸闷、喜太息、胁肋胀痛及小便短黄等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主证组中,肝胃不和证治疗组在缓解胃脘胀满、嗳气、反酸、嘈杂、食少纳呆及胁肋胀痛症状上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疗效(P<0.05~0.01);脾虚气滞证组在治疗胃脘疼痛及嗳气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显著(P<0.01);脾胃虚弱证组患者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显著缓解胃脘疼痛及便溏症状(P<0.05~0.01)。结论柴术消痞汤是治疗胃痞病的有效经验方,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改善胃脘胀满、嗳气、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水饮、血瘀、痰浊,应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病久伤正者,给予白术、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健脾,配伍当归、川芎等行气养血活血。水肿明显者,应脾肾双补,温阳化气利水,常用附子、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配伍白术健脾补气;痰瘀互结者,予半夏、白芥子等温肺暖脾化痰,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桔梗、枳壳行气化瘀。脾胃在本病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平素注意顾护脾胃,可减少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和感染的次数。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很多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肝脏密切相关,但目前仍存在治疗上的困难。林一帆教授认为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期需以西医方法"治标",一旦发生胆道梗阻症状,必须先解除梗阻;慢性静止期需以中医药疗法"治本",即治"肝"。慢性静止期胆总管结石以肝气虚及肝阳不足证型多见,常与用药攻伐无度、先天禀赋不足及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治疗上以"通""利"为基础,并酌以温补肝阳,健运脾胃之品,在预防胆总管结石的复发上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