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及对愈后的影响。方法70 例AMI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及非溶栓组,测定其溶栓前后的QTd,并与非溶栓组QTd比较。结果AMI溶栓前溶栓组(84.22±12.17)ms与非溶栓组(83.16±11.46)ms,QTI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再通后,QTd明显减少。溶栓未通组及非溶栓组(49.48±7.35)ms,(49.95±9.20)ms,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40.88±7.18)ms,(p<0.05)。室性心动过速(VT), 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93.82±8 59)ms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78.99±9.97)ms,(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再通后,随心肌缺血改善,QTd明显减少,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判断价值及静脉溶栓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根据溶栓是否再通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溶栓未通组,测量每例患者QT离散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明显延长,(P<0.05),急性心肌梗死中溶栓再通组比溶栓未通组的QTd明显缩短(P<0.05)。结论 QTd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及溶栓成功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佟以东 《黑龙江医学》2006,30(6):401-402
目的观察1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治疗前后4周QTd、QTcd的演变。方法162例AMI病人分成静脉溶栓再通组、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12、24 h、2~7 d、14 d、21 d、28d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QTcd进行对照。结果AMI静脉溶栓再通组与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QTd、QTcd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QTd及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7.4%、56.3%和81.6%。结论成功的静脉溶栓再灌注可使QTd、QTcd显著降低,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延稳 《现代医学》2004,32(2):120-12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再通前后QT离散度 (QTd)的变化。方法 测量 7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前后同步 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结果 在AMI经静脉溶栓再通后 ,QTd从 (82 .4± 2 8.3 )ms缩短至 (5 4.4±3 1.3 )ms(P <0 .0 1) ,用心率修正后的QTd(QTcd)从 (10 2 .3± 41.4)ms缩短至 (68.7± 3 2 .3 )ms(P <0 .0 1)。结论 溶栓再通后QTd与QTcd明显缩短 ,心肌电生理由不稳定转向稳定 ,心肌缺血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患者,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3例)和未通组(6例),测定溶栓治疗前和溶栓后2小时的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P<0.05)有显著差异.Lown氏3级以上急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通组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通组(P<0.01),结果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与Q-T离散度显著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效果与QT间期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2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成功组(63例);溶栓失败组(52例);非溶栓组(111例).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人院当时(平均7.1h±1.6h),发病后第2天、第1周末及第2周末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的测量从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同一导联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不同导联最大QT值减去最小QT值为QTd值.[结果]3组QTd入院当时无差异(P>0.05),但起病后第2日、第1周末及第2周末溶栓成功组QTd[分别为(48±17)ms,(43±15)ms,(36±14)ms]较溶栓失败组[分别为(65±18)ms,(55±16)ms,(47±15)ms]和非溶栓组[分别为(67±16)ms,(54±14)ms,(49±13)ms]小,P<0.01;后2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能使QTd值减小,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能提高心肌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 (QTd)动态变化及早期再灌注对QTd的影响。②方法 对 34例AMI病人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于溶栓治疗前后同步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计算QTd .③结果 AMI组溶栓治疗前QT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t=18.70 0 ,P <0 .0 0 1) ;血管再通组QTd较血管未通组降低程度更大、速度更快 (t=3.46 8,3.473,P <0 .0 1) ,溶栓 3h后QTd较溶栓前即明显降低 (t=4.195 ,P <0 .0 0 1)。④结论 成功的溶栓治疗 ,尽早地恢复血流再灌注 ,可明显降低QTd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62例AMI患者按溶栓治疗后有无血管再通分为再通组(n=38)和未通组(n=24),并选择同期未行溶栓治疗的20例AMI患者做对照组。起病后1~2周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反应HRT的指标震荡起始(turbulence 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及HRV相关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NN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of sussessive differences,RMSSD)及全部NN间期中,相邻的NN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除以总的NN间期个数、乘以100(PNN50)。结果:再通组TO值低于未通组及对照组[(-1.54±2.03)%vs.(0.15±2.51)%,(0.21±1.94)%,q=3.71,P=0.006],而TS、SDNN、RMSSD及PNN50均高于未通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89±2.14)ms/RR vs.(2.46±1.90)ms/RR,(2.55±2.38)ms/RR,q=3.64,P=0.008;(118.62±27.13)ms vs.(82.56±30.47)ms,(85.62±27.79)ms,q=4.27,P=0.002;(27.23±9.72)ms vs.(17.03±8.47)ms,(16.72±8.68)ms,q=3.95,P=0.005;(8.64±2.36)%vs.(3.14±1.87)%,(2.96±1.70)%,q=4.73,P=0.001];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与TO值负相关(rs=-0.257,P=0.001),而与TS、SDNN、RMSSD、PNN50正相关(rs分别为0.490、0.273、0.466、0.392,P=0.000)。结论:溶栓治疗成功能改善AMI患者HRT指标并提高HRV,改善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ST呈“墓碑形”改变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ST呈“墓碑形”改变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接受溶栓治疗与否分为两组:接受溶栓组26例,未进行溶栓组14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测量治疗前与治疗后6h两组的QTd、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作分析。观察溶栓前后再通组(10例)与未通组(16例)的QTd,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溶栓组的临床资料与非溶栓组大多没有显著差异性,而病死率低于非溶栓组。治疗6h内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QTd及溶栓后3h内再通组与未通组Qrid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使QTd缩短,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墓碑形”ST改变AMI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对QTd的影响及QTd变化对溶栓治疗的意义.②方法 将2003~2006年收入院的28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组QTd的变化.③结果 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AMI早期成功的溶栓可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心肌的复极均一性,减少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使心肌的电活动趋于好转;AMI溶栓成功后QTd显著减少,可以预测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69例患者,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45例)和未再通组(24例),测定溶栓前、溶栓后2 h和24 h的Q-T离散度。结果:溶栓前两组AMI患者的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wn氏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离散度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颖  车凤仙 《吉林医学》1998,19(6):325-326
本文观察了45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测量其溶栓前及溶栓后2h 的 QT 离散度(QTd)。结果表明:①溶栓后2h 的 QTd 30.00±22.80ms 较溶栓前65.00±26.61ms明显减少(P<0.01)。②溶栓后冠脉再通组 QTd 27.14±23.51ms 与来通组相比35.00±21.29ms 无显著差异(P>0.05)。③溶栓后 QTd≥60ms 者病死率42.86%明显高于 QTd<60ms 者2.63%(P<0.01);且死亡者溶栓前后 QTd 下降幅度(由61.25±29.55ms 降至57.50±12.58ms)明显低于存活者(由65.38±26.68ms 降至27.25±21.81ms)(P<0.01)。结果提示:溶栓治疗不论冠脉能否再通,均可使 AMI 病人的 QTd 明显减少;且溶栓前后 QTd 下降幅度及溶栓后 QTd 大小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中心率变异性(HRV)及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的意义,并探讨HRV与QTd的相关性。方法对AMI患者早期溶栓再通组、未通组及AMI未溶栓组在起病14d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同时对所有组别进行治疗前后QTd变化对比,观察QTd与HRV的相关性。结果溶检成功组HRV时域分析指标及频域分析指标较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均显著提高(P〈0.01),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所有HRV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检成功组、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的QTd在治疗前均明显增大,在治疗后溶检成功组QTd显著减dx(P〈0.01),而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QTd恢复速度显著慢于溶栓成功组,HRV与QTd在急性心肌梗死(AUI)早期溶栓治疗中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能显著提高患者HRV,显著减小QTd,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曲虹  张丰富 《安徽医学》2003,24(3):41-42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 (QTd)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71例AMI病人分为再通组、未通存活组及死亡组 ,在溶栓前及溶栓后 1、2、3、4、6、8、10、12、2 4、48、72、96及 12 0h进行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 ,并分别测算出各时刻的QTd及校正QTd(QTcd)。结果 再通组溶栓后 1h内QTd及QTcd明显降低 ;未通存活组无明显变化 ;死亡组溶栓 2h内即明显升高并随病情恶化呈持续上升直至死亡。结论 QTd及QTcd能作为预测AMI溶栓疗效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对及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及早期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 6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未溶栓组 ,溶栓组分为再通组与未通组 ,另选 3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 ;记录各组溶栓前、溶栓开始后 0 .5、1、1.5、2、3、4、5、6h等系列时点的动态心电图 ,测量各时点QTd ,分析比较各组QTd的动态变化。结果 6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QTd明显大于对照组 (P<0 .0 1) ,再通组在溶栓开始 1.5h内QTd呈上升趋势 ,而溶栓后 2hQTd明显减小 (P <0 .0 1) ;未通组与未溶栓组在相应的系列时点QTd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及溶栓治疗再通过程中QTd发生了特征性动态变化 ,提示其可能成为及时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与早期判断成功溶栓的新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对QT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方法178例AMI患者分为未溶栓组、溶栓未通组、溶栓再通组及成功急诊PTCA(大部分同时置入冠脉内支架)组,分别测量入院时及溶栓或PTCA后2小时、24小时、1周的QTd,并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溶栓再通或成功PTCA后QTd明显缩小,未溶栓和溶栓未通组QTd缩小不明显;且成功的FFCA后QTd的缩小比静脉溶栓更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成功的再灌注治疗后,随心肌缺血改善,QTd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②方法对73例AMI溶栓治疗患者在溶栓前、溶栓后4小时、溶栓后1周及出院前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下壁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明显长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47.8±24.5)ms和(42.9±22.3)ms(P<0.001);以心率校正的QTd(CQTd)也明显长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53.8±28.7)ms和(48.8±26.5)ms(P<0.05)。溶栓成功组QTd和CQTd明显缩短;而未成功组QTd和CQTd无明显下降,甚至在出院前反而仍高于溶栓前(P<0.05)。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4小时QTd及CQTd增加,与溶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④结论溶栓治疗对AMI患者QTd及CQTd有明显影响,溶栓成功者Q-T离散度明显下降;Q-T离散度增加与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溶栓治疗的AMI患者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与AMI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可能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对QTd的影响,QTd的变化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病人分成再通组和未再通组,比较静脉溶栓前、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2~7天、14天、21天和睦周的QTd、QTcd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溶栓再通组QTd、QTcd呈逐渐减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溶栓未再通组QTd、QTcd变化不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可降低QTd、QTcd,同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2)QTd、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判断溶栓再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应用尿激酶150万单位进行溶栓治疗,在溶栓前、溶栓开始后0.5、1、1.5、2、3、4、5、6小时分别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各时段QTd,溶栓后根据再通情况分为再通组和非再通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溶栓后0.5、1、1.5小时再通组QTd呈上升趋势,之后QTd明显下降,至溶栓后6小时达低谷。未通组溶栓前后QT离散度变化趋势不明显。溶栓后0.5、1、1.5小时再通组QTd明显高于未通组,2小时~6小时再通组QTd明显低于未通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过程中QTd发生了动态性变化,QTd可作为观察溶栓和再灌注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胡艳立  陈超  朱伟斌 《河北医学》2012,18(3):322-324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测定96例AMI患者血清中的cTnI和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入院72h内,cTnI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P<0.01).cTnI和CK-MB开始升高时间在溶栓再通者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溶栓未通者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cTnI与CK-MB高峰出现时间在溶栓未通者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溶栓再通者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cTn I与CK-MB恢复正常时间在溶栓再通者与溶栓未通者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动态检测cTnI对判断AMI治疗效果较CK-MB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