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抗感染药物疗效,为预防和治疗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518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生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鼻内镜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51例,感染率为0.98%;鼻部肿瘤患者、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4.20%、2.00%、0.54%、0.40%,鼻部肿瘤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时间≥2h患者的感染率为2.42%,明显高于<2 h患者的0.47%;血糖(Glu)>11.0 mmol/L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29%,高于<7.0 mol/L患者的0.21%、7.0~11.0 mmol/L患者的1.24%;年龄≥60岁、吸烟、每日吸烟>20支、体重指数(BMI)> 28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1.99%、1.72%、2.32%、1.44%,明显高于年龄<60岁、不吸烟、每日吸烟>20支、BMI≤28患者的0.42%、0.55%、1.01%、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术后感染与围手术期的因素密切相关,控制血糖水平、劝导患者戒烟、熟练地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抽取80例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予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后对患者予以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康复率,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的分析比较,寻找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2 963例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0.94%;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的护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规劝患者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手术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综合性护理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鼻腔内窥镜手术具有安全、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完成鼻内窥镜手术的全过程,除了要有配套的精密仪器和设备、技术娴熟的手术医生外,手术护士的紧密配合和严格监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熟悉手术器械的性能和作用,熟悉手术步骤,才能与术者配合默契。现将40例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状况,为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累计完成的4122例鼻内镜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4例,感染率为0.82%。结论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鼻内镜手术部位感染,但仍有很多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4/2013-08因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复发的82例慢性鼻窦炎再次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鼻内镜手术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并对再次手术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导致鼻内镜手术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为:病灶未彻底清除,鼻窦口开放过大,术后未及时进行内镜复查,鼻内镜过勤复查,清理术腔不当等;82例鼻内镜手术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经0.5~1年在鼻内镜下定期术腔清理换药,75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91.5%。结论鼻内镜下将病变彻底清除,正规定期的术腔清理,保持术腔引流通畅,可使术腔的正常上皮化得到保证,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患者感染风险因素,旨在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6年8月在医院行鼻内镜手术患者2 934例,回顾性观察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疾病分类、吸烟史、肥胖或营养不良、放化疗史、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引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鼻内镜手术感染高危风险因素,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2 934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发生感染28例、感染率0.95%,鼻部肿瘤、鼻中隔偏曲患者感染率高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且鼻部肿瘤患者感染率高于鼻中隔偏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糖尿病)、吸烟、肥胖或营养不良、放化疗、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和住院时间为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吸烟史、肥胖或营养不良、放化疗史、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是鼻内镜手术者感染的高危独立风险因素,而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是鼻内镜手术感染的唯一保护因素。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感染风险因素较多,定期积极筛查鼻内镜手术感染因素,明确风险,早期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手术感染,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一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一鼻窦炎患者共有48例。该院给予了这48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在术后1年进行了随访。结果:随访1年后,患者的复发率较低,且复发患者均在经过第2次手术后痊愈。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行鼻内镜手术的真菌性鼻一鼻窦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其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影像导航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总结了320例影像导航鼻内窥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前护理评估23例患者有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史,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综合征患者3例,哮喘病史30例,术中哮喘发作3例,术后2例,均因有备药、抢救及时,哮喘发作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32例患者术后出血,其中22例局部冷敷后出血停止,10例通知医生再次填塞后停止,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术后眶周淤血,及时处理后消退。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有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不舒适,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张宁  黄敏 《现代医院》2005,5(7):92-9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用于鼻眼相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就此类手术的术前准备、器械、药品准备,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讨论了此类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并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结论指出鼻窦的窥镜下鼻眼相关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应做到规范化,条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20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12例)采用缠带橡皮筋气囊导尿管插入堵塞后鼻孔的方法行鼻内镜下手术;B组(95例)行常规鼻内镜下手术,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内镜不起雾,同时避免鼻腔组织、血液、麻醉剂及棉片等误咽或误吸,术中行窦腔冲洗和药物灌注时,均无渗流至口咽。112例患者中102例(占91.2%)治愈,10例(占9%)好转;B组术中均需从口腔吸引血液和分泌物,85例(占89.5%)出现镜面起雾、11例(占11.6%)呛咳、6例(占6.3%)纱条滑脱到口咽。95例患者中76例(占80.0%)治愈,19例(占20.0%)好转。结论:橡皮筋固定后鼻孔气囊管可使鼻内镜手术更安全、舒适和便捷。  相似文献   

12.
史荣芬 《现代保健》2013,(20):84-85
目的:分析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64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8例患者换药时晕厥,29例患者进行根治性内窥镜鼻窦手术,35例患者进行功能行手术,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5.31%。结论:优质的护理对于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十分重要,可明显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登记,对普胸外科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感染确定,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结果患者感染菌的种类较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结论普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与手术种类、方式,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75%乙醇与0.5%碘伏两种不同消毒方法眼部消毒后睑缘存菌状态,对比不同消毒方法眼部消毒效果,探讨采用碘伏消毒法作为眼科手术眼部消毒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38例实施眼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手术侧眼为对照组采用75%乙醇进行外眼皮肤常规消毒,取对侧眼为实验组采用0.5%碘伏进行外眼皮肤消毒,消毒3 min后分别进行两眼睑缘细菌学培养。结果实验组合格率为81.58%,对照组合格率为60.5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睑缘存菌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0.5%碘伏消毒眼部皮肤范围可达睑缘,此方法可有效控制眼部术后感染、保证眼部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范锦荣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65-1566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50例行常规手术(常规组)和66例行鼻内镜下手术(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常规组有7例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于焕新  刘钢 《职业与健康》2011,27(8):945-94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鼻内镜对36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中隔成形术,随访至18岁,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36例患者获满意通气效果,鼻外观无异常,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1例,鼻腔粘连3例。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损伤小,疗效好,无明显并发症,对有症状的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是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春光  许萍 《现代保健》2010,(2):102-103
目的 探讨额窦骨瘤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 分析7例额窦骨瘤手术病例中骨瘤的位置、大小和手术方式.结果 7例病例均顺利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结论 额窦骨瘤位于额窦眼眶内外侧缘中垂直面以内,基底呈蒂状,大小可通过额窦口,且额隐窝宽敞者可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较大的额窦骨瘤宜采用鼻外进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37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的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术后总感染率为17.72%。各病种手术的感染率分别是:冠状A架桥术、升主A瘤切除术42.86%,法_4根治术30.77%,瓣膜置换术20.05%,法_3、房室缺修补术15.43%,其它9.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切口最常见。本资料对感染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总结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措施。结果 13例均一次修补成功,术后完全恢复,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鼻内镜复查额窦及额隐窝上皮化良好,引流通畅。亦无鼻塞、流涕、头痛等影响鼻腔、鼻窦功能的症状,无再发生脑脊液漏。额部切口隐藏在眉弓,额窦前壁无塌陷,不影响容貌。结论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围手术期加强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以及恢复期指导,可能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