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①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特征。②方法 经OlympusGIF XP2 0型纤维胃镜检查 ,取病变部位黏膜活检。Hp感染诊断标准 :于胃窦大弯或后壁距幽门 3~ 5cm内取两块黏膜进行组织切片 ,姬姆萨染色镜下检菌 ,行Hp UT药盒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抗Hp抗体检测 ,其中 2项阳性则确诊为Hp感染。③结果 球部溃疡 1 2 0例 ,胃溃疡 2 1例 ,复合溃疡 6例。全部病儿均并发程度不等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检测显示 1 4 7例病儿中尿素酶试验阳性 1 1 1例 (75 .51 % ) ;1 2 9例行姬姆萨染色镜下检菌 ,1 0 8例阳性 (83 .72 % ) ;36例行血清抗Hp抗体检测 ,2 1例阳性 (58.33 % )。 4~ 1 0岁组 ,Hp阳性率 (61 .1 1 % )明显低于 >1 0岁组 (83 .87%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9.57,P <0 .0 1 )。④结论 Hp感染与小儿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杨铁骊 《中原医刊》2005,32(11):34-3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并预防复发已成共识。本文对201例HP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4组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对HP的根除率,并随访2年,分析HP对消化性溃疡愈合和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众所周知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全阐明。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 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随后的研究证明该菌是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 ,并得到医学界的认可[1] 。笔者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做胃镜检查的 2 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 10 0例健康人胃粘膜进行了Hp检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10例均是我院门诊及病房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例 ,其中男性 2 30例 ,女性 8…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慢性和复发性临床过程的疾病。经深入研究,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该病发病机理,主要是传统的“平衡失调”学说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学说”。平衡学说认为:在胃内存在着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两类物质,如果防御因子减弱或攻击因子增强,都会发生“平衡失调”,导致溃疡发  相似文献   

7.
100例消化性溃疡(PU)并HP感染者,采用茶色素加抗酸剂治疗,结果与抗菌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HP根除率为96%,一年复发率为2%,皆显著优于对照组(28%)(P〈0.05~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和微循环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表明:茶色素对HP有较好的抑制和根除作用,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并对其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和胃粘膜的防御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寻找对HP有较高根除率的治疗方案,本文采用原子泵抑制剂加甲硝唑和庆大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5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甲硝唑及庆大霉素,对照组单纯口服奥美拉唑,用药时间均为两周,停药后一个月作胃镜及HP复查,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1);治疗且溃疡愈合率96.3%与对照组9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9.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广泛存在,并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复发密切相关,探讨安全有效的根治Hp药物和治疗方案已成为Hp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比较了雷尼替丁、硫糖铝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中不同疗程抗生素(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浪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幽门螺杆菌是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的一种螺旋状的微生物,属革兰阴性菌。该菌最初被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后经核糖体RNA序列分析和超微结构观察,将其定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研究表明,全世界约有50%人  相似文献   

12.
<正> 自从1982年Marshall首次分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以来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 系一直是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在预先存在十二指肠胃化生的情况下,Hp可感染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度危险因素;一旦根除了Hp,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1 HP与慢性胃炎 早先人们就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常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炎的相差性可以有三种解释:(1)胃炎仅是消化性溃疡的结果;(2)胃炎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  相似文献   

13.
100 例消化性溃疡( P U) 并 H P 感染者,采用茶色素加抗酸剂治疗,结果与抗菌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H P 根除率为96 % ,一年复发率为2 % ,皆显著优于对照组(28 % )( P< 0 .05 ~0 .01)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和微循环均有显著性改变( P< 0 .05) 。表明:茶色素对 H P有较好的抑制和根除作用,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并对其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和胃粘膜的防御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龚均 《医学综述》1996,2(11):583-585
<正>1 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的HP阳性率较高,十二指肠溃疡为90~100%,胃溃疡为60~80%,比无溃疡者检出率高.显示HP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关系的证明是HP除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再发率明显降低.据Tytgat报道,统计27组1881例使用各种除菌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持续阳性者1年再发率为58%,HP阴性者仅为2.6%,且后者再发病例多数使用NSAIDs.4组胃溃疡报道也得相似结果,HP持续阳性者1年内再发率为53%,阴性者为2%.另有报道表明消化性溃疡应用常规药物加除菌治疗比单用常规药物治疗者治愈率高,说明除菌治疗对化性溃疡治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病因较多。近年我院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联合方案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选取了 2 0 0 0年 4~ 1 2月两种不同组方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 96例进行讨论 ,目的在于针对药物的不同搭配来探索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1 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例分组 :2 0 0 0年 4月~ 1 2月在我院经上消化道内窥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 ,年龄范围在2 9~ 5 8岁 ;男 63例 ,女 36例。溃疡部位分别位于胃小弯处及十二指肠球部 ,溃疡直径为 3~ 5mm ,均为单个溃疡 ,全部经PCR检测为H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具体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消化内科收治的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额外联用中医药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在针对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可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较单纯采用西医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清明 《中级医刊》1995,30(8):35-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