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早期溶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取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44.3%,显效73.1%;有效率86.5%;对照组痊愈26.7%,显效40%,有效率66.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激酶(UK)在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高,对凝血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 (UK)对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应用UK10 0万u -15 0万u静滴治疗 40例 ,与常规疗法对比。治疗组 2h、 2 4h、一个月的治愈率分别为 17 5 %、 2 0 %、 2 5 %。总有效率 95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疗法可能是目前能从根本上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取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44.3%,显效73.1%;有效率86.5%;对照组痊愈26.7%,显效40%,有效率66.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UK)在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高,对凝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脑梗死的方法 ,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 ,因而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血管 ,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 ,给缺血脑组织及时供血。正因为如此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 ,国内外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1] ,及早使用溶栓疗法可以使血管再通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方法。本文主要以超早期脑梗死的动脉内溶栓治疗进行综述如下。1 治疗时间窗的判定及理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蒋玉侠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9-40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一次性应用尿激酶75万~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1d、7d、14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h内出血转化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张德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2):28-28
目的 观察尿激酶对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NS 100ml 尿激酶100万U,iv gtt.结果 22例溶栓患者中,溶栓后半小时肌力增加2级者12例,增加1级者8例,肌力无变化者4例,未发现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 脑血栓形成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拴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黄彦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2):22-24
目的探讨超早期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对脑梗死患者运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根据尿激酶不同剂量分为大剂量组(n=35)与小剂量组(n=30),大剂量组150万U尿激酶静滴,小剂量组25万U尿激酶静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溶栓后28d总有效率82.9%,显著高于小剂量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治疗24h、1周、2周FMA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段小剂量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段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37.1%,与小剂量组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恢复,且出血发生率较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急性脑梗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超早期脑保护治疗,68例病人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及普通且,三给病人均取得明显疗效,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45.0%与26.7%及显效率分别为94.4%、85.0%与63.4%。经比较,差异显著。因此溶栓治疗应缺血发生后即刻开始,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溶栓的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例,按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分为≤2 h、≤4 h、≤6 h组,均于30 min~1 h内静滴UK 100万~150万U。结果≤2 h溶栓治疗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溶栓治疗前(P<0.001);而≤4 h及≤6 h组直到第7天开始NIHSS评分才有显著降低(P<0.05)。30 d的总有效率70.37%;其中,≤2 h组各观察点的有效率与其他2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各组的mRS转归良好率分别为60%、0.9%、0。安全性:≤2 h组无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4 h组2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6 h组3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有效、安全,最佳溶栓时间窗为发病后2 h内。 相似文献
19.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应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注射用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6例,用法:尿激酶150万U溶人生理盐水150ml内,30min滴完。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h、24h、3d、7d、14d时间点,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 75%(12例)的患者ESS分值在溶栓后24h内迅速增加。截止溶栓后14d,ESS分值仅有1例无变化,2例下降。其中时间窗<4h者ESS分值增加的速度明显高于4—6h,而后者又明显高于>6h。本组非症状性脑内出血2例(12.5%),症状性脑内出血1例(6.25%);全身性出血4例(25%);死亡率1例(6.25%),死因为脑内出血;再瘫痪1例。结论 本研究提示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如能严格掌握溶栓时间窗及适应症,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大鼠血栓栓塞模型及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用自体血体外制备栓子,经颈外动脉推入,栓塞大脑中动脉,半小时或4小时后分别予以尿激酶或生理盐水治疗。6小时后检查血栓的位置,测定梗死灶大小,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生理盐水治疗组6小时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均见栓子存在,尿激酶治疗组栓子完全溶解;生理盐水治疗组和4小时溶栓治疗组梗死灶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半小时溶栓治疗组梗死灶明显较前两组小(P<0.05),细胞坏死程度减轻。结论 本模型可复制性强,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梗死灶大小恒定,是进行溶栓研究的理想模型。超早期溶栓梗死灶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