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MRI对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例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对成人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及典型征象的检出情况,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Ⅰ期有8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MRI检查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的总检出率95.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70.00%(P <0.05);MRI检查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P <0.05),两者线样征、单一囊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可提高成人股骨头坏死影像学典型征象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分期诊断情况、诊断阳性率和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MRI诊断的阳性率为97.14%,明显高于CT检查的阳性率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诊断股骨头坏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RI对病变的分期准确度、分辨率和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阳性征象的检出率均比CT高,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8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给予CT诊断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期及典型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MRI对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总检出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以及骨小梁模糊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18例,均采用CT、MRI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CT、MRI对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结果,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及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准确率92.86%高于CT的71.43%(P<0.05);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整体正确率96.61%高于CT的85.59%(P<0.05);CT、MRI诊断中期及晚期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灵敏度高于CT(P<0.05);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特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骨髓水肿、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显示率高于CT(P<0.05);CT、MRI对单一囊变的显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准确率,且可清晰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已确诊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分别进行MRI、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股骨头坏死阳性征象检出率、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股骨头坏死单一囊变、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等阳性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P0.05),MRI检查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96.67%较多排螺旋CT 85.00%高(P0.05)。结论:MRI检查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阳性征象检出率与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可清晰反映股骨头坏死解剖形态,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93-2094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各期检出率及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两组患者中末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早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囊变显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早期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显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且MRI检查可有效显示患者典型征象,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工作中CT、核磁共振(MRI)诊断的价值,为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对比CT组与MRI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分期结果以及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MRI组股骨头坏死患者分期检出率高于CT组,诊断阳性率高于CT组,骨髓水肿、单一囊变、线样征等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均高于CT组,P<0.05。结论:对比CT诊断,MRI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检查率更高,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相关症状,从而为患者临床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共计60例。对的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出率及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结果:经CT诊断的线样征、骨小梁模糊以及骨骼水肿检出率,均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诊断结果在局部囊变检出率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T诊断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88.41%,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98.55%,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尤其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与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测率较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和MRI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文安县中医院的8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femur head necrosis,FHN)患者(122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CT、MRI检查对FHN的诊断结果;分析CT、MRI诊断FHN的具体情况。结果:与CT检查(Kappa=0.592)比较,MRI检查对早期FHN的诊断效能(Kappa=0.872)更高;与CT对早期FHN分期准确率相比,MRI对早期FHN分期准确率更高,差异显著(P <0.05);MRI对早期FHN征象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 <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成人早期FHN均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对早期FHN诊断效果更高,分组准确率更高,这对临床早期诊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患者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择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6例参与研究。分别为其行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的总检出率为(75%),即检出57例;Ⅰ期与Ⅱ期患者的检出率(73.68%),即检出56例,1例患者的CT检测显示为Ⅲ期,剩余19例患者的C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磁共振诊断的总检出率为(93.42%),即检出71例;Ⅰ期与Ⅱ期患者的检出率(92.11%),即检出70例,1例患者的MRI检测显示为Ⅲ期,剩余5例MRI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两种检测方式的总检出率以及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检出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统计学层面的计算,结果显示P0.05,即差异有意义。结论:CT与磁共振两种检测方式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磁共振的检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T,因此可扩大该种检测方式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患者分别接受CT、磁共振成像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早期典型征象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76/80),明显高于CT检查的81.25%(65/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27,P=0.007);磁共振检查的线样征、骨髓水肿、单一囊变、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分别为80.00%(64/80)、86.25%(69/80)、93.75%(75/80)、73.75%(59/80),均高于CT检查的16.25%(13/80)、1.25%(1/80)、67.50%(54/80)、30.00%(2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117、117.435、17.644、30.668,均P<0.05)。结论: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检出率比CT高,在显示早期阳性典型征象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和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和MRI检查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比较螺旋CT和MRI检查对成人股骨头坏死分期的诊断结果,比较螺旋CT和MRI检查对成人股骨头坏死影像学典型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本研究7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出阳性44例,阴性26例;经螺旋CT诊断出阳性32例,阴性16例;经MRI诊断出阳性40例、阴性23例;MRI检查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为90.91%(40/44)、特异度为88.46%(23/26)、准确度为90.00%(63/70),高于螺旋CT检查[72.73%(32/44)、61.54%(16/26)、68.57%(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Ⅰ期[25.00%(10/40)]、Ⅱ期[34.38%(14/40)]、Ⅲ期[40.63%(16/40)],与MRI诊断[Ⅰ期(25.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MRI诊断,对照组采用CT诊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分期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两组线样征检出率、单一囊变检出率、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实行对比,差异性均存在,P0.05。结论:CT、MRI,均为常用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但后者分期检出率、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更高,并且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股骨头坏死诊断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中CT、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病理组织学检查前完成多层螺旋CT和MRI扫描单一及联合诊断。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结果:MRI对Ⅰ期、Ⅰ期及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2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股骨头坏死82例(89.13%),非股骨头坏死者10例(10.87%)。MRI对股骨头坏死诊断灵敏度(96.34%)和准确度(94.57%)显著高于CT诊断(76.83%、7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98.78%)和准确度(97.83%)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诊断的各指标均高于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对股骨头坏死病变征象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过程当中采用CT和MRI检查诊断。方法: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实施CT检查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诊断方式影像学特征与检查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80例患者当中,一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45例,二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35例。通过CT检查发现,一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有36例,二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30例。MRI检查发现一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3例,二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有34例。MRI检查诊断符合率要显著高于CT扫描检查,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在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疾病诊断当中,采取MRI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准确度要高于CT扫描检查方式,能够有效确保检查诊断效果,促进临床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与早期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平片,CT和MRI不同的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方式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在三种不同影像学方式中MRI的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正确性,MRI检查结果正确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和CT检查,三组检查方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医学临床方面,引进CT、MRI等高分辨率成像检测仪器,为广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带来了便利,是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及CT检查,对比分析X线及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检出率以及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各分期的检出率。结果 CT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P0.05);CT对于I期、II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及CT对于III期、IV期以及V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缺血坏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可应用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及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CT及X线诊断,并以核磁共振(MRI)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经MRI检查确诊,50例患者中Ⅰ期14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Ⅳ期6例。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2.00%)明显高于X线检查(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表现分析发现CT检查可多层次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部位变化情况,而X线检查较为单一。结论:与X线诊断比较,根据影像学表现CT检查可提高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Ⅲ期患者与病理诊断一致,且Ⅰ期、Ⅱ期、Ⅳ期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中Ⅱ期患者诊出率比较,磁共振成像诊出率96.4%,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检出晚期患髋个数与病理诊断一致,磁共振成像检出早期患髋、中期患髋个数明显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诊断出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线样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比较,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更高,有助于临床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数据,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RI与CT于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51例作研究对象,均行MRI、CT检测,分析MRI、CT检测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种检测手段诊断检出率。结果:5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MRI诊断检出47例,影像学特征表现条状/斑点状长T1WI、长T2WI信号,部分表现楔形、局限性斑片状、不规则形低信号,少数伴少量关节囊积液。CT诊断检出35例,主要影像学表现股骨头骨硬化、囊状透亮区,MRI诊断检出率92.16%(47/51)较CT诊断68.63%(35/51)高(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MRI诊断检出率更高,更具成像诊断优势,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