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硫酸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各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及LVEF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吕伟娟  章晓峰  侯兰 《系统医学》2023,(17):132-13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26)。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服用阿托伐他汀20...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在冠心痛中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幅度方面的影响。方法:126位冠心痛患者,入院后随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和20mg/d,其中入院后行PCI治疗者同时服用氯吡格雷,稳定型心绞痛未行PCI治疗者不服用氯吡格雷,按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和氯吡格雷分为四组,A组为阿托伐他汀10mg/d+氯吡格雷,共43例,B组为阿托伐他汀20mg/d+氯吡格雷,共29例,C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37例,D组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17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和服用氯吡格雷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脂,比较A组和C组,B组和D组患者血脂变化幅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C组、B组和D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HDL-C,ApoA。ApoB,Lpa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1个月后氯吡格雷对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方面的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文彤  贾岩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097-10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心肌重塑及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Ⅳ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FN-γ、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符合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硫酸氢氯吡格雷等),治疗组加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餐时服用1次。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心率、血压、血粘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显著的减少心绞痛发病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评价NHYA心功能,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 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阿托伐他汀组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NT-proBNP及CRP水平下降,LVEF增加及LVEDD降低.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心脏重构、减轻炎症反应而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ACS患者作为ACS组,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ACS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对照组志愿者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口服,药品来源、剂量与ACS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受试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对照组志愿者分别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4.27±16.37)%、(47.61±16.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7.70±15.07)%、(47.03±15.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二者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对其临床疗效及血清cTnⅠ ,cTnT,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给予丹参滴丸。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和血清cTnⅠ 、cTnT、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CO、CI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的LVEF、CO、CI均高于对照组,LVEDD、cTnⅠ 、cTnT和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cTnⅠ 、cTnT、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80-2582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血小板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12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观察组同时口服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粘附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血小板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64例)与观察组(麝香保心丸+氯吡格雷,64例),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前体(Pro-BNP)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与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后28 d,观察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Pro-BNP、LVEDD、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与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利于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该药物可在患者急性发作时临时含化,以快速缓解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丁玉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81-788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给予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连用1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在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可有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82例I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曲美他嗪。比较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NT-proBNP、LVESD、LVEDD值低于对照组,LVEF及S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M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降低NT-proBNP水平,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T)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利于降低患者血清Hcy、NT-pro BN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采用SPSS 20.0软件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各指标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为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0%,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采用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I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效果确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颈内动脉斑块状况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在治疗脑梗塞疾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方案治疗的最终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单一组患者(n=35)行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患者(n=35)行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用药后脑部斑块面积和厚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n=39例)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n=39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4周后取血,行血小板胞质内α-颗粒膜糖蛋白( CD62p)、血清一氧化氮(N0)、血浆内皮素-1(ET-1)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作为对照组,要求采血前2周内未服用药物.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ET-1、CD62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ET-1、CD62p水平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