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肠癌引起的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材料与方法:对已确诊结肠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的淋巴结转移分布进行规律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可以对淋巴结转移分布的规律进行准确评估,并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评估方面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并可以对跳跃性转移和非淋巴回流区域淋巴结的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结肠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68例患者,对患者的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局限性肠壁增厚情况,并对其进行平扫检查、增强检查观察结肠,同时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病变位置进行观察,探讨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诊断价值。结果:68例结肠癌病灶位于升结肠患者32例,横结肠患者8例,降结肠患者20例,乙状结肠患者5例,且有3例肠周出现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5.59%。其中肿块型患者32例、溃疡型8例、浸润型患者12例、混合型16例。结论:在早期结肠癌诊断中通过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能够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及形态,而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则能够进一步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周围浸润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仿真结肠成像(ultrasound colonography,USC)显示正常结直肠腔的可行性和成像质量。方法:8例健康志愿者行严格肠道准备后,经二维超声评估各肠段(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对肠腔清洁度良好、无肠气及肠腔充盈良好的肠段施行USC检查,统计USC在各肠段的可施行率及成像质量。结果:USC可施行率:盲肠-升结肠4例(50.00%),横结肠3例(37.50%),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均8例(100%)。USC成像质量(1级:差;2级:欠佳;3级:良好)结果显示,盲肠-降结肠1级1例(25.00%)、2级2例(50.00%)、3级1例(25.00%);3例横结肠(100%)达2级;降结肠1级0例、2级6例(75.00%)、3级2例(25.00%);8例(100%)乙状结肠及8例(100%)直肠达3级。结论:USC在乙状结肠、直肠的可施行率高,成像质量良好;在降结肠的可施行率高,但成像质量欠佳;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的可施行率低,成像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92-893
选择螺旋CT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患者34例,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比较。结果 3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结肠癌,且均经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CT对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为100%;34例结肠癌患者包括15例升结肠,10例降结肠,5例横结肠,4例乙状结肠;结肠癌CT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肠壁增厚、癌性溃疡、肠腔肿块及狭窄、肠梗阻以及肠套叠等。不同类型结肠癌的CT表现不同。螺旋CT检查可以对结肠癌做出准确诊断,且无创安全,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前常规检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双排螺旋CT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瑶族人群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有患者均使用双排螺旋CT来进行诊断,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CT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双排螺旋CT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双排螺旋CT的诊断,本组4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肠症状,其中,升结肠8例,肝曲7例,横结肠5例,脾曲5例,乙状结肠15例。将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检测出结肠癌Ⅰ、Ⅱ、Ⅲ期的病例数基本无差异,二者之间进行比较的出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应用在瑶族人群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的确定病情,诊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结肠癌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发生部位:升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4例;组织类型:腺癌26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CT表现为病变肠管增厚,腔内肿块,肠腔狭窄及其浆膜面毛糙,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64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腹部B超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比MSCT及腹部B超对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同时将MSCT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评估MSCT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MSCT诊断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查率均高于腹部B超检查(98.44%vs 71.88%,80.77%vs 53.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MSCT T分期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2.19%(59/64),N分期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0.77%(21/26),经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T分期=0.894,Kappa N分期=0.858),Kappa≧0.75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准确诊断结肠癌及评估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乙状结肠下段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以腹痛、腹胀伴停止排便2周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腹膨隆,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既往曾在7年前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左侧附件切除术.X线平片示乙状结肠近端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小肠管腔明显扩张充气,并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腹部CT示小肠、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上段管腔明显积气、扩张,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面,以结肠扩张为著,乙状结肠管腔未见扩张,管壁稍显僵硬,肠壁增厚.右侧附件区可见软组织影,约2.5 cm×3.4 cm,与乙状结肠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结肠癌 178例 ,其中 2 4例以急性肠梗阻入院治疗 ,占 13.5 % ,现将 2 4例患者的病情做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2例 ,女性 12例。年龄 40~ 81岁 ,平均 6 4.3岁。肿瘤部位 :回盲部 2例 ,升结肠 5例 ,结肠肝曲 6例 ,横结肠 1例 ,降结肠 1例 ,降结肠脾曲 1例 ,乙状结肠 8例。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2 1例 ,其中急诊手术 14例 ,择期手术 7例。因结肠癌广泛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 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 11例 ,横结肠切除术 1例 ,左半结肠切除术 2例 ,乙状结肠切除术 5例 ,结肠造瘘术 2…  相似文献   

10.
大肠息肉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25例经纤维内窥镜和病理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伴肠内息肉患者,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做超声检查,分别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脾曲、横结肠、肝风、升结肠以及全结肠清晰地显示息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学习总结结肠癌临床病例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8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病例,回顾分析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周围侵犯和腹腔远处转移情况,总结结肠癌术前影像诊断及分期经验,评估术前CT诊断价值。结果:左半结肠34例,右半结肠25例,乙状结肠30例;大体病理类型呈息肉型或肿块型42例,溃疡型15例,浸润型或狭窄型32例。CT检测肿瘤部位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术前CT分期与术后临床分期总符合率达89.8%。结论:CT对结肠癌检查准确高,同时亦能评估肿瘤周围侵犯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对临床分期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2例纤维结肠镜证实结肠息肉和1例结肠癌合并一枚息肉共18例患者进行CT容积扫描,在AW4.1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和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观察,并与手术病理或纤维结肠镜结果相对比。结果18例CT结肠成像效果良好,诊断16例结肠癌病变范围、浸润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分期有很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对结肠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4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6例,随意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3例,甲组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乙组应用常规方法检查,对比前后两组的符合率及病灶诊出率。结果:甲组的直肠癌4(12.12)、乙状结肠癌5(15.15)、降结肠癌6(18.18)升结肠癌18(54.55),乙组直肠癌3(9.09)、乙状结肠癌4(12.12)、降结肠癌6(18.18)、升结肠癌20(60.61),相比来讲,前者的符合率更高,且两组数据相差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甲组的诊出率为93.94%,显著高于乙组诊出率为81.8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快速的找出病灶的位置及大小,明确对周围组织结构的侵犯程度,对病灶做出有效分析,并且安全简便,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595例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结肠癌检出情况.[方法]收集接受肠镜检查并确诊为大肠息肉1595例(1805枚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结肠癌检出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大肠息肉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肠息肉患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41~50岁患者比例明显升高,以>60岁患者最高,与≤4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1805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55.01%(993/1805)高于非腺瘤性44.99%(812/1805)(P<0.05);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回盲部以非腺瘤性息肉为主,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共检出结肠癌304例(312枚息肉),检出率为19.06%.大肠息肉癌变患者与无癌变患者其年龄、息肉大小、病理类型、息肉部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的腺瘤性息肉和回盲部的非腺瘤性息肉较为常见;高龄、息肉体积大、升结肠和直肠部位的腺瘤性息肉可增加结肠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肿瘤导致的结肠梗阻的CT征象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温江区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结果导致肠梗阻的升结肠癌1例,结肠肝曲癌2例,横结肠癌1例,结肠脾曲癌3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7例。CT主要征象为含有气体的软组织块影或肠侧壁肿块影,其形状可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管状改变。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结论CT对结肠癌性肠梗阻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 2 0 0 2年本院普外科共收治结肠癌 2 37例 ,因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 61例 (占 2 5 7% ) ,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6例 ,女 2 5例 ,年龄 2 5~ 90岁 ,其中40岁以上 49例 ( 80 % )。肿瘤位于右半结肠 1 9例 ,其中盲肠 4例 ,升结肠 1 0例 ,结肠肝曲 5例 ;位于横结肠 5例 ;位于左半结肠 37例 ,其中结肠脾曲 8例 ,降结肠 1 0例 ,乙状结肠 1 8例 ,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 1例。本组病程最长 3个月余 ,最短 1 1h。患者术前均有腹胀、腹部隐痛 ,时重时轻 ,有时伴有排便性状的改变。本组以“急腹症”入院、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17.
结肠双对比气钡灌肠造影,即是将钡剂及气体注入结肠经 X 线检查,由于气体及钡剂密度不同,增加了检查部位的对比度,从而达到诊断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迴盲部疾病的目的。放射科护理人员在进行钡灌肠造影时,应掌握注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 ,54岁 ,因便血、大便变细本院确诊为结肠癌 ,行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腺癌Ⅱ~Ⅲ级 ,溃疡浸润型侵及全层至浆膜外 ,广泛转移。术后化疗六个疗程 ,一月前复查B超示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 ,盆腔CT示术后吻合口部考虑肿瘤复发 ,粘连 ,盆腔淋巴结多枚。近一周来腹胀、腹痛、腹略膨隆 ,检 :手术疤痕、肠型、肠鸣音亢进 ,结肠逆行钡剂造影示直肠狭窄 ,肿瘤复发 ,腹部平片示肠梗阻。遂决定在DSA下行结肠支架放置术。常规用6Fr扩张管送入0.38导丝 ,沿直肠送入乙状结肠至降结肠 ,退扩张管 ,送入4FrCobra导管推注造影剂 ,显…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普外科于近6年收治5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发病平均年龄48岁,40岁以下43例(77%),急性单纯性结肠梗阻49例,并发穿孔6例,弥漫性腹膜炎3例。肿瘤部位:盲肠部6例,升结肠3例,肝曲5例,横结肠7例,脾曲9例,降结肠11例,乙状结肠15例。1.2手术治疗:(1)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法30例,癌肿位于右半结肠15例,均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与横结肠端端吻合。癌位于横结肠4例,均行横结肠切除手术,升结肠与降结肠吻合术。癌肿位于左半结肠11例,行左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方式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59例结直肠癌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320排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CT仿真内镜诊断对于结直肠癌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20排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与病理结果在病变类型(肿瘤与息肉)与病变位置(直肠癌、升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以及横结肠癌)检查结果一致,转移情况(未见转移、淋巴结转移以及外周脂肪浸润)的检查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20排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可以明确结直肠癌疾病病变类型、病变位置以及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