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消化道造影与螺旋CT应用于胃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胃部肿瘤患者资料,依据检测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消化道造影检查,研究组采取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与影像学图像。结果:研究组阳性确诊率93.02%(40/43)相比较对照组的阳性诊断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影像学图像的检出率分别为软组织肿块90.70%(39/43)、胃壁增厚90.70%(36/43)、下端食管狭窄90.70%(38/43)、恶性龛影90.70%(34/43)及黏膜病变90.70%(39/43)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相比消化道造影能够增加诊断的准确率,影像图像更清晰明确,有临床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钡餐和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贲门癌的影像学资料,51例钡餐造影,其中39例加作了CT检查。结果贲门癌钡餐造影征象包括贲门部肿块41例,贲门形态的变异和钡流走向改变45例,病变不同程度侵犯食管下端42例,伴胃底黏膜破坏和胃壁僵硬29例,病变侵及胃体部15例。CT征象包括贲门区肿块39例、胃壁增厚6例、食管壁增厚32例、贲门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5例、肝脏转移灶3例。结论钡餐造影是检出贲门癌的首选方法之一。CT对贲门癌的诊断、术前分期、预后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道钡剂造影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到2019年5月于西安凤城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62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81例采用增强CT单一检查(对照组),另外81例采用增强CT联合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联合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相关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间胃癌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法观察到中心凹陷、带蒂隆起、胃壁舒张等影像特征;两组间胃壁黏膜变化及淋巴结转移等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联合消化道钡剂造影诊断胃癌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同时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胃功能性改变进行观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已确诊为尘肺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Ⅲ期患者的MPA、LPA、RPA、PA/AA、PA/DA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肺内钙化影、大阴影、纵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小矽结节、大矽结节融合灶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肺气肿、肺大泡等并发症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的尘肺诊断价值高,且在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尘肺并发症发生检出率中的效果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结合内镜对胃底贲门癌术前的价值。方法对33例贲门癌术前螺旋CT、内镜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内镜检出率100%,活检病理确诊率90%。螺旋CT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与手术结果基本符合。对桨膜层受侵判断准确性为71%,对淋巴结转移判断准确性为67%。对邻近器官受侵判断准确性为87%。结论内镜是直接、准确的检查腔内肿瘤的方法。螺旋CT弥补了内镜对腔外扩展情况的不足,两者结合提高胃底贲门癌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贲门癌CT影像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贲门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贲门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结果螺旋CT诊断贲门癌61例,诊断符合率89.71%;误诊为淋巴瘤1例,间质瘤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误诊率7.35%;漏诊2例,漏诊率2.94%;螺旋CT平扫显示贲门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增强扫描贲门部肿块明显强化,容积扫描多轴位重建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情况更清晰。结论螺旋CT可显示贲门癌局部、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对贲门癌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血管造影在肿瘤血供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胃癌35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胃癌的CT征象及CT血管造影对胃癌供血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CT诊断胃癌中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与术后大体测量数值差异显著(P<0.05);显示胃壁溃疡与术后大体观察的差别较大;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胃壁溃疡、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分化腺癌的差异显著(P<0.05)。血管造影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患者共计35例,显示率均达100%;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分别显示34例、35例,显示率分别为97.14%、100%;胃短动脉、胃后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左动脉分别显示20例、23例、34例、33例,显示率分别为57.14%、65.71%、97.14%、94.29%。结论 64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肿瘤血供显示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MR用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各类型卵巢肿瘤病例,均分别给予多层螺旋CT与MR检查,并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2种方法分别与联合检查对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及与肿瘤转移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联合检查的定性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定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MR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联合MR检查对肿瘤转移的检出符合率高于CT和MR检查(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用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可显著提升定性诊断符合率、灵敏度与特异性,也可明显提高对肿瘤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接受钼靶X线与螺旋CT检查。将两种方式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钼靶X线检查及螺旋CT阳性检出率,均低于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同病理学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的准确度及灵敏度略低于螺旋CT检查,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均较螺旋CT检查或钼靶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略高于钼靶X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对钙化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早期采用螺旋CT与钼靶X线诊断均有一定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2例胆道狭窄患者,均采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增强CT及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与B超检查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检出率,比较其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对良恶性胆道狭窄检出率92.86%(39/42)高于B超66.67%(2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81±0.16)分,高于B超检查的(3.14±0.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检查可明显提高良恶性胆道狭窄检出率,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分类与16层螺旋CT对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超声及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GI-RADS系统评价超声声像图表现,并检测其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检查诊断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检查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鉴别价值。结果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91)大于16层螺旋CT联合CEA(Kappa=0.487);超声GI-RADS系统、16层螺旋CT联合CEA联合检查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值、良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率高于16层螺旋CT联合CEA(P < 0.05);经ROC曲线分析得,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AUC大于16层螺旋CT联合CEA(P < 0.05)。结论超声GI-RADS系统联合CEA检测对良恶性卵巢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诊TTE联合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55例(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患者均进行TTE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检查结果。结果:联合诊断检出53例,准确率96.36%,TTE检查检出42例,准确率76.36%,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46例,准确率83.64%,与联合诊断对比,P<0.05,联合诊断破裂口检出率53例,检出率96.36%,高于单纯TTE检查与单纯多层螺旋CT检查,P<0.05,联合诊断心包积液检出19例,检出率100.00%,血栓检出24例,检出率96.00%,高于单纯TTE检查,P<0.05。结论:在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应用TTE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4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提示恶性胸腔积液者85例,良性胸腔积液者39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观察CT诊断结果,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CT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总正确率为95.2%,在CT征象方面,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纵膈胸膜受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P<0.05),良性胸腔积液组患者弥漫性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P<0.05).结论:胸部C T检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影像学征象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灌注成像与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例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均接受CT灌注成像及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不同诊断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高于平扫及动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在CT平扫及各个增强期的密度均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实施CT灌注成像后BF、BV、PS水平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灌注参数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与胃炎患者120例,均进行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检查与诊断,观察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癌符合114例,胃炎符合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2.5%;而256排CT诊断胃癌符合119例,胃炎符合118例,诊断符合率为98.8%;256排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气钡双重造影(P0.05)。气钡双重造影均能清楚显示胃癌大小、形态与病变范围;胃炎患者多表现为病灶部位息肉状,圆形或椭圆形。CT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或者层状强;而胃炎患者表现为胃腔与胃壁正常,胃体不明显隆起。胃胃癌患者的血流量和血容量明显高于胃炎患者,而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胃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均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其中256排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而CT灌注的应用能通过血供状况判定胃癌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胃腔充盈下超声联合谐波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胃良性病变,并与胃镜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胃良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及胃腔充盈下超声联合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后二维超声观察胃良性病变,再以反向脉冲谐波显像技术对二维超声难以定性的病变行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胃良性病变的造影灌注特征。以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结果与胃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后二维超声胃炎表现为胃壁增厚层次可见,溃疡可见胃壁局部凹陷,胃间质瘤见起自胃壁的局限性肿物,胃绒毛管状腺瘤可见胃腔内蘑菇形低回声肿物。谐波超声造影实时观察,胃炎性病变增厚胃壁与周围正常胃壁同步增强及退出,小溃疡边界更为清晰,较大溃疡谐波超声造影技术早期可见溃疡底部及周边增厚胃壁内纵行梳齿状的微血管,胃间质瘤清晰显示肿物起自胃壁,胃绒毛管状腺瘤造影可见肿物整体快速增强,而后缓慢退出。超声检查胃黏膜下及外生性肿物病理符合率高于胃镜,胃镜对溃疡及慢性胃炎诊断病理符合率优于超声。结论胃腔充盈下超声联合谐波超声造影技术能够很好地显示胃壁全层病变的形态范围,并能结合病变区域微血管灌注情况,对病灶的定位、良恶性鉴别有更进一步的判断。与胃镜结合能够明显提高病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110例临床疑诊肺癌患者,分别对患者行胸部平片、低剂量多层螺旋CT和标准剂量多层螺旋CT,对比病分析三种检查方式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常规剂量检查总检测率以及≤5mm结节检测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常规剂量检查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CT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癌诊断准确性高,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肺内小结节检出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多层螺旋CT检查征象结果、CT重建图像及薄层肺部扫描征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病理结果及多层螺旋CT征象检查中管壁增厚、腔内外病变、阻塞性病变、转移性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出率(95.92%)与手术病理(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临床肺癌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一共收录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总计为7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收录分析。对比两种技术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结果。结果:通过影像学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检查例数、在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例数,均高于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数。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尿管上段阴性结石和下段阴性结石,通过影像学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影像学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7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0TMRI和多层螺旋C T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3.0T MRI和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以及术前T分期的检出率。结果:3.0T MRI诊断准确率92.50%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的72.50%,误诊、漏诊率7.50%低于多层螺旋CT扫描的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0TMRI检查术前T分期中的T1期、T2期的检出率(10.00%、22.50%)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0.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相较多层螺旋CT扫描,3.0TMRI检查在疾病诊断准确率、术前T分期检出率以及降低误诊、漏诊率方面的优势显著,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