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城乡来源大学新生膳食模式差异,分析膳食模式与骨密度、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319名17~20岁大学新生膳食模式及其与骨密度、BMI的关系.结果 (1)城乡大学新生在4种膳食模式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男女生选择“西方食物”型(x2=31.548,P=0.000;x2=13.068,P=0.001)、“动物性食物”型(x2=8.279,P=0.016;x2=41.137,P=0.000)及“钙类食物”型(x2=37.254,P=0.000;x2=15.651,P=0.000)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农村男女生选择“中国传统”型(x2=36.194,P=0.000;x2=25.936,P=0.000)膳食模式比例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来自农村男生的平均身高、体重、BMI、骨密度值均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农村女生仅身高和体重低于城市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农村和城市男女生“西方食物”型膳食模式的因子得分均与BMI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7、0.192、0.551和0.465,P值均<0.001),“钙类食物”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342、0.841和0.786,P值均<0.001),而“中国传统”型膳食模式的因子得分在农村和城市男生中均与BMI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3和-0.093,P<0.05),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5和0.711,P<0.001).结论 城乡不同膳食模式对大学新生骨密度、BMI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膳食干预对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的18岁以上超重或肥胖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健康宣教和个体化饮食指导,并通过智能手机体重管理APP上交饮食日志,营养师对饮食不达标的受试者进行指导和纠正12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耶鲁食物成瘾量表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的体重、食物成瘾症状计数得分及食物成瘾者比例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体成分测量值、血生化指标以及症状计数得分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共纳入101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男性31例,女性70例,年龄为(30.4±7.3)岁,体质指数(BMI)为(32.76±4.46)kg/m2,体重为(89.95±17.12)kg,食物成瘾者占比为26.73%。通过手机APP膳食干预12周后,患有食物成瘾的人数从27例减至14例,比例下降了12.9%,症状计数≥3的比例从41.6%下降到19.8%(χ2=5.17、11.26,均P<0.01),症状计数由2.25±1.61下降到1.50±1.31(t=3.64,P<0.001);同时,体重、BMI和腰围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6.54±1.03)kg、(2.35±0.36)kg/m2、(6.50±0.86)cm(t=6.36、5.62、3.78,均P<0.001);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改善,分别下降了(0.38±0.10)mmol/L、1.83±0.46、(0.22±0.75)mmol/L(t=3.67、3.59、2.97,均P<0.01)。结论基于智能手机APP的膳食干预能有效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食物成瘾状态。  相似文献   

3.
分析深圳市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膳食模式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联,为指导学生科学膳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于2016年7-10月在深圳市抽取33所小学,以抽中学校的全部一年级学生共6 089名为调查对象.采用家长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膳食调查,共调查14种食物的摄入频率,分析学生的膳食行为模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行为与儿童BMI的关联.结果 小学一年级学生中超重率为9.9%(605名),肥胖率为12.2%(742名);其中男生超重率为10.8%(360名),肥胖率为15.1%(489名);女生超重率为8.9%(345名),肥胖率为9.1%(253名).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6.587,43.747,P值均<0.01).共提取了高糖高脂饮食、相对均衡饮食、高蛋白饮食、蔬菜水果饮食、补品饮食5种膳食模式,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245,0.170,0.076,0.070,0.069,累计方差贡献率为0.6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糖高脂饮食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OR=1.069),相对均衡饮食则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912).结论 深圳市不同性别小学一年级学生有不同的饮食模式和特点,高糖高脂饮食是主要的饮食行为,且与肥胖相关,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威海市沿海地区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摄入情况,了解其营养状况。方法在长期居住于威海市的百岁老人中,随机抽取104人,为百岁组;90-99岁者,随机抽取156人为长寿组;采用入户调研方式,调查其营养和食物摄入状况。结果百岁老人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0.0 kg/m~2,男性为20.4kg/m~2,女性为19.9kg/m~2,低于山东省平均值。膳食调查结果表明:沿海百岁老人男性和女性能量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分别是老年人膳食推荐摄入量(RIN)的49.7%和50.3%,营养素摄入量达到适宜摄入量(AI)标准的55%以上的有铁、锰、磷、硒,而钙的摄入量仅达到适宜摄入量(AI)标准的17.6%。膳食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沿海百岁老人谷类及薯类摄取量最多,其次是蔬菜和水果。沿海百岁老人鱼虾贝的食用频率:每天食用者占总人数的8.7%,每周食用者占38.5%,每月食用者占41.3%。结论沿海长寿老人BMI位于正常偏低水平;但三餐规律,膳食以谷类为主,主要是小麦及其制品,鱼虾摄入频率较高,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徽医专学生体质指数和饮食相关行为现状,为采取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有针对性的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用体质指数评价营养状况。结果:①调查对象BMI值平均(20.08±2.33)kg/m2,体重过低占25.8%,超重和肥胖占4.8%。②在口渴时选择白开水等饮料的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80,P=0.004)。③BMI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食挑食、肉类摄入、宵夜、暴饮暴食和体育锻炼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良饮食行为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指数异常的原因。根据年龄适时开展合理膳食教育,从而纠正偏食挑食、宵夜和暴饮暴食,提供适量肉类摄入和体育锻炼等对大学生保持理想体重有益。  相似文献   

6.
了解对新疆维吾尔族单纯性肥胖中学生进行运动及饮食干预的效果,为有效制定广泛的干预方案提供支持.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3所中学中选取单纯性肥胖中学生56名,并对肥胖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皮脂厚度、血液指标、三围等,测试后随机均分为4个组别,分别进行干预,对干预测试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显示,有氧运动平衡膳食组体质量指数(BMI)为(27.83±2.53) kg/m2,对照组为(30.69±2.57)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1).干预后有氧运动平衡膳食组与平衡膳食组在BMI、上臂围、腰围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2.40,3.31,P值均<0.05);有氧运动平衡膳食组与对照组及平衡膳食组在背部、上臂部、腹部皮褶厚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26,20.71,17.45,P值均<0.01);有氧运动平衡膳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除在三酰甘油含量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外,其他血液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氧运动组三酰甘油含量干预前后净下降率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结论 有氧运动平衡膳食能够有效降低维吾尔族肥胖中学生的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7.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素摄人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干预、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四川省资阳市2所农村小学二~五年级学生共计472名,使用调查问卷收集家庭构成,并采用7d连续膳食个人食物登记法收集调查对象的饮食状况.结果 非留守、双亲留守、单亲留守儿童的总能量摄入量与推荐值之比分别为0.57,0.56,0.52,总能量、脂肪、钙的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留守类别、吃零食情况是影响农村儿童总能量摄入的重要因素.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素中的总能量、蛋白质、脂肪、钙的摄人量均不足.应着重针对留守儿童及其吃零食行为等方面进行膳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城乡来源大学新生膳食模式差异, 分析膳食模式与骨密度、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1319名17~20岁大学新生膳食模式及其与骨密度、BMI的关系.结果 (1)城乡大学新生在4种膳食模式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男女生选择“西方食物”型(x2=31.548, P=0.000;x2=13.068, P=0.001)、“动物性食物”型(x2=8.279, P=0.016;x2=41.137, P=0.000)及“钙类食物”型(x2=37.254, P=0.000;x2=15.651, P=0.000)的比例均高于农村, 农村男女生选择“中国传统”型(x2=36.194, P=0.000;x2=25.936, P=0.000)膳食模式比例均高于城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来自农村男生的平均身高、体重、BMI、骨密度值均低于城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农村女生仅身高和体重低于城市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农村和城市男女生“西方食物”型膳食模式的因子得分均与BMI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7、0.192、0.551和0.465, P值均<0.001), “钙类食物”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342、0.841和0.786, P值均<0.001), 而“中国传统”型膳食模式的因子得分在农村和城市男生中均与BMI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3和-0.093, P<0.05), 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5和0.711, P<0.001).结论 城乡不同膳食模式对大学新生骨密度、BMI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助膳食干预追踪对肥胖冠心病患者体质指数、血脂、血糖及饮食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膳食干预,实验组则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膳食干预3个月,并全程追踪,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质指数、血脂、血糖、膳食营养摄入水平、饮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体重(70.51±6.86)kg、腰围(93.25±9.01)cm、BMI(26.01±4.17)、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88±0.24)mmol/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22±0.69)mmol/L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5.21±4.01)mIU/L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重(74.22±8.05)kg、腰围(98.02±8.25)cm、BMI(28.15±4.96)、TG(2.55±0.45)mmol/L、TC(6.15±0.82)mmol/L及FINS(6.91±3.55)m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营养摄入总能量(1 295.22±495.25)kcal、脂肪(49.56±23.28)g均低于对照组[总能量(1 671.24±601.75)kcal、脂肪(68.81±45.25)g],膳食纤维(13.59±4.55)g高于对照组(11.77±4.25)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饮食依从性[(25.56±4.49)分]及生活质量[(76.98±14.51)分]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饮食依从性(23.19±4.73)分、生活质量(69.83±13.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学科协助膳食干预追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肥胖冠心病患者体质指数、血脂及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了解永州市7~14岁农村汉族与瑶族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为留守儿童营养状况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中的营养状况为判断标准,分层随机抽取永州市农村3 768名7~14岁儿童进行筛查.结果 永州市7~14岁农村非留守儿童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汉族与瑶族留守儿童,其中身高、体重和BMI非留守儿童比瑶族留守儿童(最低组)分别高2.9 cm,5.5 kg和2.0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值<0.01).汉族留守儿童消瘦检出率(24.4%)明显低于瑶族留守儿童(45.1%)(x2=354.466,P相似文献   

11.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饮食摄入频率及态度行为,为有效开展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5所高校维吾尔族学生,对4 20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膳食行为及态度进行自编问卷的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各类食物摄入频率≥7次/周比例最高的为谷物类(98.69%),其次为蔬菜类(47.69%)、禽肉类(42.80%)、水果类(40.68%)、蛋类(33.31%)等,摄入频率最低的为碳酸饮料类(7.89%);维吾尔族大学生各类食物摄入频率总平均得分为(39.14±4.75)分,其中男生得分为(38.91±4.91)分,女生为(39.09±4.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4,P=0.204);维吾尔族大学生中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占81.69%,仅有9.61%的学生对营养知识不感兴趣,8.70%认为无所谓;不同食物摄入频率等级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口味较重、挑食、暴饮暴食、专心就餐、每天吃早餐、营养指导等方面的报告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721,20.013,47.931,6.355,16.393,66.235,P值均<0.05).结论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饮食态度较好,但饮食摄入频率和饮食行为不够理想,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引导.  相似文献   

12.
居媛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157-2158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及膳食营养现状,从而为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合理饮食提供依据。方法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同时进行血红蛋白的测量。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调查学生的膳食结构,按照问卷的评分标准打分并评定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优劣。分析大学生的体重及贫血状况以及膳食结构情况。结果 320名大学生中,BMI异常者占4.38%,其中低体重者3.44%,超重者占0.63%,肥胖者占0.31%,男生和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贫血者占4.06%,轻度贫血者占2.81%,中度贫血者占1.25%,女生贫血比例高于男生(χ2=6.68,P﹤0.05);大学生营养膳食结构良好者仅占6.88%,一般者占20.19%,较差者占65.94%,男生和女生营养结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膳食结构优于男生(χ2=13.77,P﹤0.01)。结论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还应当提高大学生合理膳食的知识水平,改变不正确的态度,从而督促大学生采取正确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了解南京市6~18岁中小学生零食消费情况及其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制定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南京市抽取1个城区、1个郊区、1个郊县768名6 ~18岁学生进行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结果 13类零食中水果消费率最高,达99.7%.随着零食提供的能量占全天膳食总能量比例的上升,BMI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小学男生的“限量食用”零食消费频率及消费量均与B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0.187,P值均<0.05),小学男生的饮料、膨化食品、蜜饯等消费频率与B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2,0.143,0.190,P值均<0.05);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6.1%,二元LR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油炸小食品的消费频率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1.45,95%CI=1.06~ 1.98).结论 中小学生零食消费对营养状况存在影响,应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对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健康零食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某农村高血压患者膳食情况以及降压治疗对膳食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义诊形式,于2015年7月4—5日对北京张坊村213名留守中老年人进行医学体检和膳食问卷调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高血压患者126人,根据是否服用降压药,分为治疗组(n=71)和未治疗组(n=55);采用连续3 d,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和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进行血压和人体身高体重测量。结果全部患者平均能量摄入为(8 088.9±2 407.9)k J,膳食蛋白质摄入比例为(10.5±2.8)%,脂肪摄入比例为(24.6±6.3)%,而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为(64.9±7.1)%;治疗组患者进食牛奶、豆制品和干果的比例更低,分别为8.5%、16.9%、12.7%,与未治疗组(21.8%、34.5%、3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高达(66.9±6.2)%,脂肪和蛋白质摄入比例偏低,分别为(23.1±5.6)%、(10.0±2.2)%,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治疗影响农村高血压患者饮食行为,导致膳食结构更加不合理,有待以DASH膳食模式为标准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_16)评价安徽省部分3~6岁留守儿童的膳食质量,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方法  2018年9—12月,选择安徽省怀远县和舒城县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3~6岁留守儿童306名和非留守儿童598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BI_16的总分(TS)、负端分(LBS)、正端分(HBS)和膳食质量距(DQD)等指标评价膳食质量,比较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留守儿童的TS(-18.2,-16.1)分值低于非留守儿童,LBS(24.8,23.1)、HBS(7.9,6.4)和DQD(35.9,34.4)的分值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6.02,12.45,4.14,4.78,P值均 < 0.05);在食物摄入量及评分上,学龄前儿童的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类豆类和饮水摄入存在明显不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奶类(-4.1,-2.7)、动物性食物(-2.2,-0.8)和食物种类(-7.4,-6.2)的膳食摄入得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6.42,-13.51,-6.59,P值均 < 0.01);学龄前留守儿童中高度的摄入不足比例为44.1%,66.0%的留守儿童存在中高度的膳食不平衡,留守儿童组和非留守儿童组在摄入过量和膳食不平衡的膳食质量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79,11.51,P值均 < 0.05)。  结论  安徽省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质量亟待改善,膳食摄入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间的DBI_16存在差异。应适量增加学龄前儿童奶类、蛋类、水果的摄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超重/肥胖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试用量表对387名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依据BMI将儿童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体重组间饮食行为的差异;采用阶层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BMI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进食习惯、外因性进食、挑食、情绪性进食、过饱响应和食物响应6个维度得分在不同体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喜好和主动进食维度得分在不同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层回归分析显示,当排除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影响后,量表6个维度得分与儿童BMI具有相关性(P<0.01)。反映食物趋向的各维度得分与BMI呈正相关(β:0.09~0.21),反映食物逃避各维度得分与BMI呈负相关(β:-0.47~-0.36)。 结论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通过干预儿童饮食行为可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看护人营养行为对农村留守儿童膳食摄入的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看护人营养行为现况及其对农村留守儿童膳食摄入的影响,为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选择的1261名2~7岁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食物摄入频率调查。结果看护人中几乎每天为儿童准备早餐者占56.4%;准备牛奶/豆浆者占14.5%;注意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者占1.5%;吃饭时提醒儿童不偏食、挑食者占9.9%;注意改变儿童食谱以加强营养者占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看护人的营养行为对农村留守儿童肉禽水产类、蛋类及其制品、乳类及其制品、水果类食物的摄入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看护人营养行为对农村留守儿童膳食摄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孕的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51例PCOS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时间为8周,分为减重期(0~4周)和维持期(4~8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的饮食建议,观察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和妊娠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减重期BMI由(27.7±1.7)kg/m2降至(26.3±0.4)kg/m2(P0.05),在维持期降至25.7±1.5kg/m2(P0.05);对照组在干预前后BMI由27.6±1.8kg/m2降低至27.4±1.9kg/m2;干预组和对照组BMI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组妊娠率为18%,对照组无一例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有效促进PCOS患者的体重下降,进而改善不孕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学龄期留守儿童的膳食多样化得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留守儿童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9年8月对2009年在江苏射阳建立的儿童出生队列中501名9~10岁儿童进行调查,问卷询问儿童留守情况与其他基本信息,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膳食资料。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的标准计算膳食多样化得分(dietary diversity score, DDS10和DDS)和食物多样性得分(food variety score, FVS);测量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并评估肥胖情况,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留守情况与膳食多样化得分关系及影响因素。  结果  留守儿童的比例为40.9%,3种膳食多样化得分(DDS10、DDS、FVS)分别为(5.69±1.31)(6.55±1.44)(13.48±4.23)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5.99±1.29,6.79±1.40,14.15±4.22)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DDS1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义线性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被动吸烟、家庭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留守情况与膳食多样化得分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留守儿童的膳食多样化程度较低,膳食多样化与儿童性别、被动吸烟、家庭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等有关。应注重留守儿童膳食多样化,改善儿童饮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丹阳市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丹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生产的467名孕产妇,分别对其孕16周、26周,产前、产后42天、6月和12月的情况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后体重滞留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67名孕妇孕前平均体重为(51.92±7.57)kg,孕期增重(16.09±4.60)kg,产后42天、6个月、12个月的体重分别为(62.29±9.21)kg、(58.67±8.97)kg、(55.44±9.01)kg,体重滞留量分别为(10.38±4.40)kg、(6.76±3.92)kg、(3.52±3.97)kg。方差分析显示,产后不同时间体重滞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08,P0.001);不同的孕前BMI分组之间和孕期增重分组之间体重滞留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两个分组都和产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孕前BMI(OR=1.075,95%CI:1.008~1.147)和月收入(OR=1.232,95%CI:1.029~1.475)是产后体重滞留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是产后体重滞留的保护因素(OR=0.729,95%CI:0.574~0.926)。结论孕前BMI、月收入、户外活动时长和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建议科学指导孕产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合理增长,避免孕期增重过多,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