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动脉造影共同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4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进行诊断.以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前2种检查结果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6%、95.2%、94.92%、83.8%;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6.75%、96.77%、88.81%,两者联合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1%、99.17%、99.22%、94.4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并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例PTA患者,并对其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这两种方法在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上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15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发现病灶,所有病变均位于下部甲状旁腺且单发,未发现异位者。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结节影,有的呈肿块影。其中12例病变发生于左侧,3例发生于右侧,6例患者有全身广泛性骨质改变,4例有肾结石,3例为棕色瘤。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识别PTA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6.6%(13/15)和73.3%(11/1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3%(1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检出PTA,均能够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联合运用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可更好地对病变进行术前定位并作出更加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行MSCTA检查,同时行DSA检查和俄手术治疗,所有MSCTA检查均行MIP、VR、MPR和CTVE重建。结果 48例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MSCTA均能获得准确的诊断,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通过多平面重建测量其面积狭窄百分率,以狭窄程度最严重处为准,表现为轻度狭窄者3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16例,闭塞21例。MSCT重建技术能显示斑块及狭窄管腔内部形态。结论 MSCT血管成像可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狭窄程度,有利于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行MSCTA检查,同时行DSA检查和/或手术治疗,所有MSCTA检查均行MIP、VR、MPR和CTVE重建。结果48例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MSCTA均能获得准确的诊断,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通过多平面重建测量其面积狭窄百分率,以狭窄程度最严重处为准,表现为轻度狭窄者3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16例,闭塞21例。MSCT重建技术能显示斑块及狭窄管腔内部形态。结论MSCT血管成像可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狭窄程度,有利于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A、DS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像资料,将前两者检查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肢动脉的解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4 %、90.69 %、88.77 %;MSCTA显示下肢动脉三维结构,同时显示侧支动脉和闭塞远端的血管,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96 %、96.90 %、97.66 %.结论 MSCTA可成为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较理想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对患儿实施多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二者间差异。结果 两组在复杂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检出情况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项目两组均全部检出;不同检查方法在诊断符合率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整体来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在室间隔缺损诊断符合率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诊断符合率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能较好地检出各类项目,诊断符合率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和评价各种血运重建术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检查费用亦较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新方法,随着64层螺旋CT的问世,其扫描范围更大,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安全、无创、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对52例87条临床拟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CT血管成像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直观地显示动脉管壁情况、管腔回声及血流充盈情况,频谱多普勒可以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动脉硬化和(或)闭塞症100%、动脉栓塞9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敏感、准确、方便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75-2076
选取于2010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CT组经CT检查后诊断为颅内出血,联合组均实施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将二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要出血类型有脑室管膜下出血(SEH)、脑室内出血(IV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实质出血(IPH)、硬脑膜下出血(SDH)、IPH合并SAH和SDH合并SAH。结果表明,联合组真阳性89例,真阴性31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14例;CT组真阳性71例,真阴性30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33例在联合组新生儿中经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为89.5%,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100%;在CT组新生儿中经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为75.4%,敏感性为68.3%,特异性为100%。统计分析表明,联合组准确性明显高于CT组(P<0.05),联合组敏感性明显高于CT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性高,敏感性好,均优于CT诊断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 angiography,CTA)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及技术特点。方法 对44例临床疑下肢动脉病变的病人行螺旋CT下肢动脉增强扫描,扫描范围1100-1200mm,层厚2.5-5mm,螺距1.375—1.75.重建层厚1.25mm,重叠50%。对比剂量120—150ml,注射速率2、5—3ml/s,Smartprep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4—35s。对全部重建图像行MIP,VR重建,并对图像进行评价。其中6例同期进行了DSA检查,8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44例可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下肢动脉在CTA上得以清晰显示。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36例,动静脉畸形2例.髂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3例未见异常。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36例中,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髂总动脉狭窄5例,闭塞4例;髂内外动脉狭窄7例,闭塞7例;股动脉狭窄14例,闭塞19例;胭动脉狭窄5例,闭塞12例;小腿动脉狭窄17例,闭塞20例。29例显示管壁钙化。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的14例中,敏感性92.9%,特异性100%,准确性92.9%。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较好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可以成为下肢动脉病变术前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耿杰  郭凌飞 《华西医学》2010,(5):901-9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1例ASD患者进行检查,将数据在ADW4.1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管重建图像31例显示良好,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闭塞动脉周围有代偿侧支血管。结论 MSCTA可清楚地观察下肢动脉的血管形态及管壁的钙化斑块,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不同部位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CD42b、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聚集试验,根据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踝肱指数(ABI)检查区分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ASO患者髂股动脉端狭窄闭塞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较腘动脉以下闭塞患者明显升高,CD62p、CD63与ABI无相关性。结论: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对于判断2型糖尿病病变部位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TTE联合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55例(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患者均进行TTE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检查结果。结果:联合诊断检出53例,准确率96.36%,TTE检查检出42例,准确率76.36%,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46例,准确率83.64%,与联合诊断对比,P<0.05,联合诊断破裂口检出率53例,检出率96.36%,高于单纯TTE检查与单纯多层螺旋CT检查,P<0.05,联合诊断心包积液检出19例,检出率100.00%,血栓检出24例,检出率96.00%,高于单纯TTE检查,P<0.05。结论:在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应用TTE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疾病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用多层螺旋CT机对 12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扫描 ,层厚 3 .2mm ,重建间隔 1.6mm ,由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 10 0ml造影剂 ,速度 3ml/s ,将数据传至专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检出 2例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夹层 ,其中 4例Ш乙型主动脉夹层 ,1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 ,4例正常主动脉。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疾病的能力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方法 采用螺旋方式、准直 2 .5mm屏气扫描。造影剂总量 70~ 10 0ml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 ,其压力为 3 0 0磅 ,流速 3ml/s ,注药时间约 2 5s ,注药前扫描一次 ,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 2~ 4次。结果  113例肝脏增强扫描患者中 ,10 5例很好地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 ,8例患者因门脉高压导致影像不理想。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行大肠充气MSCT容积扫描和图像重建(包括MPR、MIP、SSD、Raysum和CTVE),并与钡灌肠(80例)、结肠镜(60例)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三维重建与钡灌肠、CTVE与结肠镜的发现完全符合。结论 大肠充气MS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反映大肠癌的病变和范围,明显优于单独应用X线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超声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过二个月超声波治疗。32支动脉血管血栓溶解,动脉血栓再通率94.2%;下肢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加,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治疗前后两组对比P<0.05。结果表明:超声波能选择性的消融闭塞血管和狭窄血管内的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扩张血管,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对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对气管支气管胸膜瘘(BP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造影证实的BPF患者行MSCT扫描后进行容积再现(VR)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并与横轴位图像比较,探讨不同重建方法在BPF诊断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MPR能清晰显示瘘口,准确测量瘘口大小,气管、支气管直径、病变至气管隆突距离;VR可立体显示残端形态及周围解剖结构。结论:MSCT横轴位结合MPR和VR不仅可明确BPF诊断,并且测量及定位准确,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光电容积描记 (PPG)联合静脉多普勒超声 (VenousDoppler)对下肢静脉曲张类疾病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 对 14 3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共 197条肢体进行术前下肢顺行静脉造影 (APG) ,PPG +VenousDoppler检查 ,静脉双功能彩超 ;术后依次行PPG +VenousDoppler检查 ,下肢静脉双功能彩超检查 ,对于返流Ⅲ~Ⅳ级病人加行手术前后小腿周径比较。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PG +VenousDoppler手术疗效评价与双功能彩超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其结果与手术前后小腿周径的改变一致。结论 PPG +VenousDoppler可以作为下肢静脉曲张外科治疗后的客观疗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s,ASO)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下肢ASO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下肢疼痛15例,下肢麻木6例,下肢发凉4例;查体均发现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外院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经踝肱指数测定,结合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为下肢ASO。18例行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3例行杂交手术,2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余2例仅予药物保守治疗,随访1年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下肢ASO的认识,认真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重视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以提高本病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