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索自尊、同伴关系、自我认知和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自我量表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694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自尊与同伴关系存在正相关(r = 0.673, P<0.001),自尊与手机成瘾存在负相关(r = - 0.523, P<0.001),同伴关系与手机成瘾存在负相关(r = - 0.659, P<0.001)。同伴关系是自尊与手机成瘾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率为72.28%,自我认知在同伴关系对手机成瘾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自我认知β = - 0.411, P<0.001;高自我认知β = - 0.529,P<0.001)。结论 自尊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也可以通过同伴关系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同伴关系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受到自我认知的调节,即同伴关系对手机成瘾的预测作用在自我认知水平较高的被试中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交往焦虑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5月随机抽取济南市5所高校共计1 703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交往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大学生手机成瘾、睡眠质量、交往焦虑得分分别为32.84±9.30、3.81±2.29、42.32±8.67。手机成瘾、睡眠质量总分及交往焦虑两两之间均成正相关(r=0.208、0.335、0.215,均P0.01)。手机成瘾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β=0.24,P0.01)。睡眠质量显著正向预测交往焦虑(β=0.22,P0.01)。睡眠质量在手机成瘾与交往焦虑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5.1%。结论手机成瘾能直接影响交往焦虑,也能通过睡眠质量间接影响交往焦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亲子依恋、人际适应、手机依赖对于大学生消极情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简版(IPPA)、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对江苏地区732名大学生(男296人、女43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IPPA得分与CSAI量表的人际适应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36,P0.001),与MPAI得分、PANAS的消极情感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25、-0.33,P0.001);CSAI量表的人际适应得分与MPAI得分、PANAS的消极情感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26、-0.33,P0.001);MPAI得分与PANAS的消极情感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35,P0.001)。(2)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显示亲子依恋不仅可以通过人际适应和手机依赖这2条并行途径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消极情感,而且还通过人际适应—手机依赖中介链对消极情感产生间接影响,其Bootstroo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121,-0.015)、(-0.129,-0.035)和(-0.046,-0.009)。结论大学生亲子依恋通过人际适应和手机依赖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RQ)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对随机抽取的1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绪调节策略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男性的表达抑制得分显著高于女性(t=14.590,P0.01)。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相关,回避型依恋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5),与表达抑制显著正相关(r=0.55,P0.05);焦虑型依恋与认知重评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5),与表达抑制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依恋回避的大学生更多的使用表达抑制策略(t=-9.350,P0.01),依恋焦虑的大学生更多的使用认知重评策略(t=2.644,P0.01)。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人际适应在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为高校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湖南省2所高校758名大一学生,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分量表、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手机成瘾与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人际适应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0.33,P值均<0.01),与家庭功能类别呈正相关(r=0.18,P<0.01).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家庭功能通过人际适应到手机成瘾、家庭功能通过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人际适应到手机成瘾、家庭功能直接到手机成瘾这3条路径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效应为2.95,中介效应为1.48.结论 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人际适应在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理工类大学生社会支持、手机成瘾与焦虑症状间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12月选取山东省某高校574名理工类大学生,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广泛焦虑量表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理工类大学生手机成瘾、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0.4%、30.7%;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焦虑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r=-0.235、-0.289,均P0.01),手机成瘾与焦虑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407,P0.01);手机成瘾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对焦虑影响显著(B=-0.003,P0.01),不同社会支持程度下手机成瘾均显著正向预测焦虑症状,随着社会支持程度的升高,手机成瘾对焦虑症状的预测效应减弱。结论社会支持在理工类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焦虑症状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以方便抽样并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手机依赖问卷对3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39.7%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问题,相较无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其神经质得分更高但宜人性和严谨性得分更低;(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r=0.07,P0.01)及手机依赖(r=-0.20,P0.01)呈负相关,而与宜人性(r=0.16,P0.01)及严谨性(r=0.24,P0.01)呈正相关;手机依赖与神经质(r=-0.019,P0.01)呈正相关,但与严谨性(r=-0.13,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0.2,P0.01)及宜人性(r=-0.28,P0.01)呈负相关;(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神经质和手机依赖、宜人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7和-0.08,而对严谨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为-0.16。结论对手机依赖的防治,应关注个体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也应重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机成瘾与焦虑症状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3年2—5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1所高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1 799名,采用2项患者健康问卷(PHQ-2)、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PMS)、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2项一般焦虑症(GAD-2)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手机成瘾与焦虑症状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9.7%,儿童期心理虐待检出率为28.6%。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心理虐待、手机成瘾、焦虑症状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0.32,0.27),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手机成瘾、焦虑症状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71),手机成瘾与焦虑症状呈正相关(r=0.30)(P值均<0.01)。儿童期心理虐待能有效预测抑郁症状、手机成瘾和焦虑症状(β值分别为0.08,0.06,0.66,P值均<0.01);手机成瘾、焦虑症状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效应量占25.27%,P<0.05),总间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人际适应以及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并使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中文简版问卷、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在校大学生332名进行调查。结果:(1)Pearson积差相关显示,人际适应总分与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的得分及手机依赖得分存在负相关(r=-0.15、-0.13、-0.29、-0.45,Ps<0.05),而与同一性获得得分存在正相关(r=0.30,P<0.01);手机依赖总分与同一性获得得分呈负相关(r=-0.11,P<0.05),而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的得分呈正相关(r=0.11、0.29、0.21,Ps<0.05)。(2)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检验得出,人际适应在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25、0.15,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1.0%、34.9%;人际适应在同一性早闭、同一性获得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人际适应在自我同一性状态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应关注自我同一性四种状态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医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为预防医学生手机成瘾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广西某医学院校1 01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手机成瘾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医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6.57%,手机成瘾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t值分别为2.809,7.312,P值均<0.01),现在的自我投入得分(15.38±3.06)低于非手机成瘾组(16.34±3.40)(=-2.839,P<0.01).相关分析显示,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我同一性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2,-0.150,P值均<0.01),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手机成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6,0.369,P值均<0.01),自我同一性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198,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依恋焦虑正向预测手机成瘾(β=0.522,P<0.01),依恋回避对手机成瘾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完全通过自我同一性影响手机成瘾,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效应值=0.115,P<0.05,95%CI=0.108~0.126).结论 成人依恋和自我同一性是手机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自我同一性在依恋回避和手机成瘾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心理韧性量表(RS-14)对安徽省某高校57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手机成瘾与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正向相关关系( r=0.411、0.451、0.455,P<0.01);手机成瘾与心理韧性呈负向相关关系( r=-0.126,P<0.01);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压力均呈负向相关关系(r=-0.387、-0.334、-0.299,P<0.01)。心理韧性在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 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韧性训练,可缓解手机成瘾对其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心理韧性及生活满意度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为医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3月,采用一般信息问卷、手机依赖量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州市内71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手机依赖评分为45.39±12.13,手机成瘾检出人数为180人,检出率为25.28%;心理韧性评分为60.69±14.46;心理虐待检出人数为240人,检出率为33.71%,忽视检出人数为321人,检出率为45.08%。手机成瘾发生率与性别、学习专业等因素有关。医学生手机成瘾与儿童心理虐待(r=0.324,P0.01)、儿童忽视(r=0.238,P0.01)呈正相关,与心理韧性(r=-0.135,P0.01)、生活满意度(r=-0.190,P0.01)呈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生活满意度对手机成瘾有直接(负向)效应(β=-0.081,P0.01),儿童忽视对手机成瘾有直接(正向)效应(β=0.382,P0.01),儿童心理虐待、心理韧性对手机成瘾仅有间接效应(间接效应为0.041、-0.036,均P0.01)。结论医学生手机成瘾发生率较高,生活满意度对手机成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儿童忽视对手机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儿童心理虐待和心理韧性则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预测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人格、自我呈现策略和情绪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策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⑴外倾型人格总分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总分呈正相关(r=0.170,P=0.001),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正相关(r=0.166,P=0.001),与情绪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184,P=0.001),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正相关(r=0.239,P=0.001)。⑵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在外倾型人格与正性情绪表达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371名大学生的外倾型人格、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关系密切,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在外倾型人格与正性情绪表达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交焦虑与完美主义间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在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手机依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对江苏南京3所高校3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3.40%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手机依赖组的社交焦虑、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得分高于非手机依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社交焦虑=4.772,P0.001;t消极完美=3.653~5.641, P0.001);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完美主义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82, r=0.368, P0.01);社交焦虑与父母批评、关注错误共同正向预测手机依赖,共同预测力达20.10%。社交焦虑在父母批评、关注错误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1.09%与13.45%。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既可直接影响手机依赖,也可通过社交焦虑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学生人格、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某省四所高中学生640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交焦虑量表与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中学生人格E维度属于倾向外向型,P、N维度均属于中间型;社交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手机成瘾倾向率为34.13%。N、P、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呈统计学意义正相关(r=0.11~0.33, P<0.05);P(β=0.24,P<0.01)、N(β=0.19,P<0.01)、社交焦虑(β=0.31,P<0.01)均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社交焦虑在P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学生人格发展状态良好,社交焦虑较高,手机成瘾倾向率超过三分之一;P、N及社交焦虑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其中社交焦虑在P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资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创业绩效问卷对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3市3所大学的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1),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r=0.255,P0.01);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1)。(2)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显著相关,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心理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困扰间的关系,为改善学生人际关系,降低手机依赖程度,培养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943名高职女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护理学生在父母拒绝否认、父母过度保护、手机依赖及人际困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93、8.796、4.492、3.785、-4.303、3.258,均P0.01);城镇护理学生在父母拒绝否认上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3、-2.852,均P0.01);是否为独生子女护理学生在父母拒绝否认、父母过度保护、母亲温暖理解及人际困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44、-5.453、-5.054、-4.447、2.901、2.371,均P0.01);不同性格特征的护理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困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654、18.334、13.889、21.023、17.083、12.551、34.504,均P0.01)。护理学生父母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呈显著的正相关(r=0.251、0.228、0.230、0.216,均P0.01),父母温暖理解与手机依赖呈显著的负相关(r=-0.213、-0.208,均P0.01);护理学生父母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r=0.464、0.490、0.326、0.291,均P0.01),父母温暖理解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r=-0.318、-0.377,均P0.01);护理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394,P0.01)。手机依赖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困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护理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手机依赖产生间接影响;降低护理学生的手机依赖性,鼓励父母采取积极教养方式有助于减少护理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悯和自我控制是否在人际适应与手机成瘾间存在中介效应.方法 使用人际适应量表、自悯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5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人际适应、自悯、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四个因素之间两两相关;人际适应对手机成瘾的直接效应显著.自悯和自我控制均在人际适应和手机成瘾之间有中介效应.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学校气氛对留守初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学校气氛问卷、自编心理资本量表与学业倦怠量表,对广西农村4所初级中学38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自信因子得分(F=11.83,P0.001)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控力因子得分(F=14.90,P0.05)显著高于男生;学校气氛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579,P0.001),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01),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470,P0.001);心理资本在学校气氛与学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9.89%。结论学校气氛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学业倦怠,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