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我效能干预在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间体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东省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自我效能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评估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记录病人的每日液体摄入量、超滤量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值/干体重的比值,观察治疗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6个月后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每日液体摄入量、超滤量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值/干体重的比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出现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有利于提高MHD病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透析期间体质量的增长,降低治疗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分5个阶段进行干预,在最长干预6个月后进行液体摄入依从性评估、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法,选取苏州市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透析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基于授权理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6个月,液体摄入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间急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6个月急性高血压、急性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能帮助血液透析患者提高液体摄入依从性,降低急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M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和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管理方案干预病人液体摄入量。[结果]3个月后,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脱水量及每日液体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以明显改善MHD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同时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M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和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管理方案干预病人液体摄入量.[结果]3个月后,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脱水量及每日液体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以明显改善MHD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同时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信念模式设计健康教育项目并实施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相对值、液体摄入量、超滤量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之间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相对值、液体摄入量、超滤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别;且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由工作人员实施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超滤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干预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超滤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理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及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均有所提高(P 0. 05),但观察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无明显变化(P 0. 05),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显著减少(P 0. 05)。结论自我管理理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液体摄入限制依从性,降低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影响.方法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对5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次数及患者满意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液体摄入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照顾者同步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门诊患者80例,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液体摄入依从性教育;观察组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同步进行液体摄入依从性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及主要照顾者护理负担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身体负荷、心理负荷、社会负荷、总负荷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经济负荷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纳入液体摄入量控制体系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其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信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3个月的患者按透析单双日分组,单日治疗的患者为短信教育组(46例),双日为对照组(46例)。短信教育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患者在透析间期每天7:00~7:15接收护士发的教育短信;19:30~20:00护士接收患者反馈的信息。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结果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短信教育组低于对照组(P<0.01);液体摄入依从性,短信教育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间期的患者进行短信教育,有利于提高MHD患者限制液体摄入的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控制在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对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人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4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1个月.指导结束后对2组患者随访3个月.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家庭支持与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相对值(即体质量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关系.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长相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支持与体质量增长相对值呈负相关.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长相对值、家庭支持水平及液体摄入依从程度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液体摄人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强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MH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析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强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不适症状处理、强化患者自我管理、心理干预等)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拉近护患距离,优化医护患关系,激发护士对专科业务发展的激情,更容易感受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14.
孙佳佳 《全科护理》2016,(3):320-321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12周,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液体摄入依从性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的变化。[结果]试验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5.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方式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透析中心HD患者58例,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由研究者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比值、不依从的天数与程度等。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依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孔祥萍  姜亚芳  靳清  王兰 《护理研究》2010,24(12):1050-1051
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一直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维持生命的主要手段.目前,在我国内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人数占透析病人的90%左右[1].在透析治疗期间,病人必须严格遵守饮食、用药和液体限制.其中,限制液体摄入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难遵守的治疗方案,而且成为病人的心理压力之一[2,3].因此,病人常不依从液体摄入限制,严重影响了透析效果,进而影响病人的长期生存率.血液透析病人的液体摄入量一般要求限制在每日尿量加500 mL的范围内,其通常通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IDWG)来反映.据国外研究报道,高达75.4%的血液透析病人不依从液体摄入量限制[4].在我国,有32.6%~63.31%的血液透析病人不依从于液体摄入量的限制[5,6].本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与健康信念的关系,旨在为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及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对液体摄入不依从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脱水量、每日液体摄入量、体重增加相对值(percentage of 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PIWG)等液体摄入控制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液体摄入保护动机评分及液体摄入依从率,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脱水量、每日液体摄入量、体重增加相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明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液体摄入保护动机各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液体摄入依从率(90.23%)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干预后6个月的ESCA评分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后6个月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并促进良好护理结局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整体照护策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血液透析室筛选出液体摄入不依从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照护策略,观察组在常规照护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整体照护策略。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脱水量、每日液体摄入量、透析期间体重增加(IDWG)/干体重比值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中体能、疼痛、总体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精力5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整体照护策略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保护动机,提高病人液体摄入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3个月后,饮食摄入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治疗的依从性、用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摄入、液体摄入、规律透析以及用药情况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及家属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相关依从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减缓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敏 《全科护理》2022,20(3):376-379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分阶段健康指导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病人根据透析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对病人实施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合理饮食、控制液体摄入、血管通路维护、日常生活管理、规律运动、定期门诊随访)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分阶段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从而降低病人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