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1呈等或稍高信号.T2W1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袁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1及T2W1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4.
骨梗死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临床随访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1例骨梗死X线平片、CT及MRI征象,并结合骨梗死早、中晚期病理改变,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梗死早期X线、CT阴性或仅局部骨小梁模糊,MRI表现为骨梗死灶中心区呈等至短T1、T2信号改变,周边环绕花边状长T1、长T2信号带,示梗死灶内出血肿胀,与正常骨髓间有充血水肿;中晚期X线、CT表现为斑片状、条索状及不规则骨质硬化和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等或稍长T1、T2信号改变;病灶边缘T1WI呈花边状低信号带,T2WI呈内层为高信号、外层为低信号的双信号带。最后MRI呈长T1、短T2信号影,示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替代而发生纤维化和钙化或骨化。结论 骨梗死的各期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应的病理学基础,MRI发现早期病变较平片和CT敏感,中晚期平片、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而MRI是本病最好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骨梗死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8例骨梗死的X线、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多发21例,单发7例,累及61个骨骼.X线检查8例,表现为散在的斑点状、斑片状、条纹状或呈蜿蜒状硬化的密度增高影;CT检查7例,CT表现为斑片状、条纹状、环状、磨玻璃样密度;MRI检查17例,其中急性期2例,表现为骨质内多发小斑片状的异常信号,呈长T1W1、长T2W1,脂肪抑制序列上呈高信号,边界尚清.亚急性期5例,表现梗死区中间环T1WI、T2WI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外围呈现长T1W1、长T2W1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呈等信号,边缘伴有线样低信号环;慢性期10例,在T1WI、T2WI上表现为梗死区中央和边缘均呈低信号,形态不规则,呈地图样.结论:X线和CT对早期骨梗死诊断价值有限,MRI对骨梗死各期表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者结合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非潜水性骨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非潜水性骨梗死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为病变区骨质疏松,MRI检查T1WI梗死灶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平片、CT主要表现为虫蚀样改变和斑片状、条索状钙化,MRI检查T1WI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T1WI梗死灶边缘呈环状低信号,T2WI上分为二层,内层为高信号带,外层为低信号带,病灶边缘呈地图状改变.结论:非潜水性骨梗死在慢性期X线平片、CT和MRI均有特征性表现,在急性期、亚急性期MRI特征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MRI诊断的骨梗死,均由临床和手术证实。其中3例行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行MRI检查。结果:5例行MRI检查的骨梗死中共累及9个部位的骨骼,股骨下段5个,胫骨上段4个。MR上均呈“地图板块”样改变,T1WI上中心呈等骨髓信号,边缘呈花边样低信号,T2WI上中心呈等高混杂信号,边缘呈内高外低的2层信号者7个,呈花边样高信号者2个。结论:MRI是检查诊断骨梗死最佳方法,可以发现早期病变,明显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例股骨近端骨样骨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例位于股骨头,3例位于股骨颈,1例位于小转子,1例位于转子下。X线平片4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瘤巢影,周围有不同程度骨质硬化,其中3例可见点状钙化。CT检查4例均显示类圆形透亮瘤巢影,周围伴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瘤巢内见斑点状钙化。MRI检查2例,均显示瘤巢,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中1例瘤巢中央可见点状钙化,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股骨近端骨样骨瘤与其他部位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相似,X线平片结合CT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穿刺活检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术前8例接受CT扫描,3例接受MRI检查。结果9例中骨脂肪瘤6例,骨血管脂肪瘤3例。6例骨脂肪瘤发生于骨内4例,骨旁2例。骨内脂肪瘤跟骨1例,距骨1例,眶骨1例,肱骨1例。骨旁脂肪瘤颅骨1例,股骨1例。骨血管脂肪瘤发生于肋骨1例,颅骨1例,椎骨1例。骨内脂肪瘤CT显示病变骨质呈轻度膨胀性改变,边缘见轻度硬化环,病灶内见脂肪密度及条弧形、结节状钙化,MRI显示病灶T1WI呈高信号,PDWI及T2WI抑脂序列呈低信号。骨旁脂肪瘤CT呈不均匀高密度团块,MRI显示病灶T1WI呈高信号,T1WI及T2WI抑脂序列呈低信号。3例骨血管脂肪瘤CT显示病变骨质呈显著膨胀性改变,骨破坏边缘及内部见多发骨嵴及粗大骨小梁,高密度骨针呈放射状、簇状或不规则排列。结论骨内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CT及MRI表现均以脂肪成分为主要特征,骨旁脂肪瘤CT以骨化性团块为特征,骨血管脂肪瘤骨质膨胀性改变较骨内脂肪瘤显著,病灶边缘及中心以多发骨嵴及粗大骨小梁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5例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为单发病变,1例上下相邻两个病灶。X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呈"皂泡状"或"蜂房状",边界清楚;CT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硬化边,其内软组织密度,未见完整骨性分隔;磁共振成像(MRI)平扫T2WI低信号为主,T1WI及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见病灶中央低信号,中间呈花环状T1WI稍低信号、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高信号,外周带均呈环状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中间花环状强化呈高信号,病变中央及外周带未见强化。结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50例老年人脊柱结核行CT检查,其中35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椎体的骨质破坏,分为溶骨状、虫蚀状及碎裂状三种形式,39例分布于椎体上、下缘的前方、侧方的外1/3带,11例累及全椎体,19例可见硬化边,21例可见砂粒状死骨,13例可见椎旁脓肿。MRI表现为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常累及相邻椎体上、下缘,呈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破坏区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呈T1WI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椎间隙变窄21例,其中13例椎间盘出现T2WI高信号,椎旁脓肿表现为边缘不清的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CT与MRI结合可全面反映老年人脊柱结核的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对正确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证实的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1例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累及20个骨(股骨11个,胫骨9个),同期X线检查中9例阴性。本组均具有典型MRI改变:病变中心呈短T1WI类似骨髓信号,周边环绕花边状混杂信号,T2WI可见双环靶征、三环靶征。结论低场MRI较X线平片能早期诊断骨梗死,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 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放射学表现:浸润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不规则硬化并浸润性骨质破坏3例,溶骨性骨破坏并囊状膨胀2例;18例见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直径平均约7.36 cm,相应层面骨质破坏区直径约3.64 cm.MRI检查T1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12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12例,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者10例.结论 骨盆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多侵犯单骨.骨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四肢恶性骨肿瘤的MRI表现.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盛公司生产的0.2T永磁型专用关节磁共振以及西门子生产Concerto0.2T永磁全身磁共振进行扫描.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恶性骨肿瘤临床表现及MRI征像.结果 21例中,骨肉瘤8例,恶性巨细胞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转移瘤5例,纤维肉瘤2例.MRI表现:14例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MRI表现在T1WI像呈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5例混合型骨肉瘤见不规则瘤骨形成,T1WI、T2WI、STIR均为低信号.病灶周围见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形成,在T1WI为等、稍低信号,在T2WI、STIR为混杂信号,内见液化坏死区,也可见骨髓水肿及软组织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骨髓水肿及软组织水肿区也见不同程度强化.11例见不同形式骨膜增生,在T1WI、T2W1为等及稍低信号,2例巨细胞瘤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断裂.结论 MRI是诊断四肢恶性骨肿瘤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4例,MRI检查在T1WI呈不规则斑片状、地图状及长条状低信号;T2WI呈不规则高信号。结论低场MRI能清楚的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MRI检查是诊断骨挫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华西医学》2009,(7):1826-1828
目的:分析骨梗死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8例临床证实为骨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及双侧胫骨上段,1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均呈地图样信号异常。结论:骨梗死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怀疑骨梗死应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椎管内脊索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脊索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椎管内脊索瘤中4例位于颈段,3例位于腰段,2例位于胸段。8例骨源性脊索瘤表现为不规则形实质肿块,伴有相邻骨质破坏。T1WI均匀稍低信号,T2WI蜂窝状高信号改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呈蜂窝状。1例为非骨源性脊索瘤,表现为梭形实质肿块,相邻骨质未见异常改变,T1WI均匀稍低信号,T2WI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轻微强化。结论椎管内骨源性脊索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术前诊断有重要作用。非骨源性脊索瘤暂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因车祸外伤急诊入院,行腰椎、骨盆等部位DR平片及腰椎CT、MRI等检查. 2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诊断 腰椎、骨盆DR平片示:腰椎椎体内见多发小蜂窝状骨质密度减低区,骨小梁结构模糊,骨皮质变薄;骨盆组成骨骨质内见亦可见多发小蜂窝状骨质密度减低区,腰椎CT示:腰椎椎体、椎体附件、肋骨骨质呈蜂窝状骨质破坏,其间见残存之高密度骨嵴,边缘骨皮质变薄;腰椎MR示:腰椎于T1WI序列上信号大部分减低,T2WI序列上多椎体内分布长T2信号灶,边界不清,个别椎体楔形改变明显,局部并后突.以上影像所见多考虑为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性脑炎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诊断且行MRI检查的手足口病性脑炎患者资料,分析其MRI信号改变、发病部位。结果:阳性病例27例中,桥脑和延髓均见累及。T1WI等偏低信号、T2WI/FLAIR稍高信号19例。T1WI明显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中央低信号、边缘稍高信号8例。DWI多呈等稍低信号,对应ADC图呈等稍高信号。GRE序列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均无强化。85例患者中77例痊愈出院,8例遗留下肢无力后遗症。结论:MRI有助于了解手足口病性脑炎脑内累及的范围,是评价颅脑损害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膝部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明显外伤史患者33例共36个膝关节,行X线平片检查及MRI检查,其中12例行CT检查。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MRI检查33例患者36个膝关节均有骨挫伤,表现为骨髓内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像呈高信号的片状及地图样异常信号影,其中合并骨折25例,所见骨折呈长T1长T2改变,以不规则形居多,T2WI与STIR像呈高信号,以T1WI更明显,部分骨折线在T1WI,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MRI检查伴随病变有韧带的损伤,SE序列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而在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损伤部位及形态最好,其中17例合并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结论:MRI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骨挫伤,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作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