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最佳体位护理。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图技术检测90。坐位、左侧卧位和平卧位的门静脉内径和平均血液流速变化。结果平卧位门静脉内径平均为(10.38±1.78)mm,90。坐位门静脉内径平均为(11.28±1.19)mm,左侧卧位为(11.08±1.6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门静脉血液平均流速为(31.08±8.80)cm/s,而90°坐位时门静脉血液平均流速为(37.32±9.14)cm/s,左侧卧位门静脉血液平均流速为(36.34±9.01)cm/s,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体位护理应该有别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尽可能取90°坐位或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是指手术、创伤、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本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VT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防治能力。1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32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包对所有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51例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与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10个因素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史、术中出血量、胃管留置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案.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史、术中出血量多、留置胃管时间长等因素密切相关;护理重点在于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针对医院感染的易惠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1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移植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00-01/2006-12在福州总医院肝胆病中心肝胆外科行肝移植的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12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6例行背驮式肝移植。平均手术时间(12±4)h,平均输血量(7000±400)mL。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弥漫性结节型肝硬化,术后均用FK506和激素二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结果:①无术中死亡,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余15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次。②15例存活患者均获随访,肝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未见上消化道大出血复发。其中12例患者生存超过半年,5例患者已过1年。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愈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实施肝移植手术7例,经分析肝移植术中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35~45岁。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肝癌1例,手术时间5~14h,平均8h,无肝期60~120min,平均80min。2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2.1体位不当肝硬化、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tion,PHT)是指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出血、腹水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病死率高.在我国最常见的导致PHT的原因是肝硬化,由于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及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出血不易制止,大出血后易引起肝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导致肝昏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及血栓发生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60例;行脾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断流术)50例,选择性断流术28例,断流+脾肾分流术38例,比较各手术组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2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栓发生情况。结果(1)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后2个月时100%)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术后2周时56%)较高,其均于术后2周起升高,但至术后6个月时血栓发生率(84%)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24%)均有下降。(2)选择性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后2个月时100%)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术后6个月时42%)较高,其均于术后2周起升高,术后6个月时血栓发生率稍有下降(79%),但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仍较高。(3)联合手术组术后血栓发生率较术前升高(术后2个月时79%),但至术后6个月时有部分血栓再通(37%),且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始终维持于较低水平。结论(1)对于术前已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甚至Ⅱ级以上血栓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行断流术或者选择性断流术。(2)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均应积极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情况,断流术术后2周左右应监测血栓情况,选择性断流术术后6个月内均应检测血栓情况,联合手术术后2个月内监测门静脉系统血栓情况。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征是指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伴侧支循环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可导致门静脉高压征.各种外科治疗的术式很多,主要为断流术、分流术和肝移植.作者自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119例行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到门静脉高压征断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探讨其防治要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方法:建立静脉-静脉通路后行肝移植,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因手术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中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艳红  魏丽  李呈晋  李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7):1195-1196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方法建立静脉-静脉通路后行肝移植,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因手术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中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方法:建立静脉-静脉通路后行肝移植,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因手术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中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年~2002年开展了先期内镜保胆取石术(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Cholecystolithotomy,EMIC)治疗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holelithiasis Accompanied with Cirrhosis,CAC)病人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2009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轻度黄疸6例,少量腹水15例,肝硬化43例,急诊手术19例,3例因病情危重未做手术自动出院,其余均行手术治疗,住院天数6—48d,治愈36例,好转6例,未愈3例。结论通过围术期护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资料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3-2010年肝脏移植中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328例,根据红细胞输注量将移植受体分为无红细胞输注组、一般输注组(8I细胞输注量〈12单位)和大量输注组(红细胞输注量≥12单位)3组,比较各组患者资料,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选择预示术中红细胞输注指标。结果术中红细胞输注量与患者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7和0.250,P〈0.01),不同红细胞输注组的年龄、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ChildPugh评分、术前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和肌酐水平对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有预示作用。结论患者术前的肝肾功能是影响肝硬化患者肝脏移植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因手术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中的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就术中门静脉阻断和开放前后的血压、心率、体温变化、酸碱平衡及钾离子变化等的监测和护理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9月-2008年5月,我们共收治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2008年5月,我们共收治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患者术中低体温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嘉睿  何延娟 《天津护理》2009,17(2):121-122
肝移植术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需要补充大量血液及液体,加上植肝期间为保护供肝,腹腔内需置入大量冰屑等原因常可致患者术中体温下降。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人危害较大。本文针对肝移植术中发生低温的原因、危害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患者体温监测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后3d内体温变化规律,分析体温变化的影响因素,总结肝移植术后有效的体温监测及护理措施,为制定规范的肝移植术后护理程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记录147例肝移植术后转入ICU的患者术前、术后返ICU后即刻,及术后4、8、12、16、20、24、48、72h时间点的中心温度(肛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后3d内的总体体温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术后转入ICU时,体温降低明显(P〈0.01),66.67%的患者出现低体温。人ICU后4h总体体温迅速回升至术前水平,8h后体温较术前持续升高,以术后20h升高最为明显,直到术后24h体温开始回降;术后4~24h内,体温〉37.5℃的患者大幅增多(P〈0.01),至48h后体温基本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体温变化幅度大,体温异常者所占比率高。为避免异常体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应加强肝移植患者术后体温监测,给予预见性护理,使肝移植患者体温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