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 (冰水洗胃联合奥美拉唑、凝血酶 )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 1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3月住院的 10 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A、B、C 3组 ,A组采用三联疗法 ;B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 ;C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 ,并评价 3组临床疗效。  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7 8%、87 8%和 3 5 7%。A、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与B组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冰水洗胃联合奥美拉唑、凝血酶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其作用迅速 ,疗效好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奥曲肽组给予单药奥曲肽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单药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 00%)显著高于奥曲肽组(77. 50%)、奥美拉唑组(70. 00%),P均0. 05。联合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P均0. 05);奥曲肽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奥美拉唑组(P均0. 05)。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联合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 00%、7. 50%、7.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较单药治疗更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显著缩短患儿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静脉推注奥美拉唑20 mg;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C组采用静脉推注奥美拉唑40 mg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止血时间、空腹胃液pH值、不良反应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21/35),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30/36),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3%(38/3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且C组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P0.05)。治疗后,三组的空腹胃液pH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C组患者的空腹胃液pH显著高于A、B两组(P0.05);三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C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止血,纠正胃酸过度分泌,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纤维蛋白原(FIB)、止血效果、空腹胃液p H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均有所好转,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IB指标及止血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胃液p H值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基础上加以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药物性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联合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静脉推注20 mg奥美拉唑,B组静脉推注40 mg奥美拉唑,C组静脉推注80 mg奥美拉唑,治疗1疗程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分别经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后,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A组(62. 50%)、B组(72. 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前,三组空腹胃液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 h后,三组空腹胃液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组空腹胃液pH值显著高于A组、B组(P 0. 01);治疗48 h后,三组空腹胃液pH值较治疗24 h显著升高,C组显著高于A组、B组(P 0. 01)。B组、C组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而C组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均0. 01)。C组治疗后再出血率为2. 50%,显著低于A组(22. 50%)、B组(20. 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A组、B组、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 00%、7. 50%、7.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短时间内提高空腹胃液pH值及止血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再出血发生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诊胃镜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期间再出血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常规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率(10.0%)显著低于常规组(35.0%)、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急诊胃镜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单纯将奥美拉唑作为治疗药物,试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试验组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的方式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效模  张谦  周霞  曾德珍 《山东医药》2011,51(45):64-66
目的探讨微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LC)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LC失代偿期并EVB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用奥曲肽治疗,B组采用微剂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C组采用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临床疗效及病死率比较,P〉0.05;B、C组止血时间短于A组(P均〈0.05),B、C组比较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微剂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LC并EVB的疗效较单用奥曲肽迅速可靠,与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比较疗效相当,但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χ2=22.254,P=0.04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0%(1/50),低于对照组的12.0%(6/50)(χ2=23.556,P=0.036);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6±2.3)d,短于对照组的(12.3±4.2)d(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与标准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采用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综合各指标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治愈、有效例数均比B组高,且A组的总有效率(98.04%)明显高于B组(72.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不良反应例数(14例)多于A组(1例).[结论]相比标准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化湿解郁汤联合奥美拉唑具有更佳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实践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生长抑素用量不同分为A组、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全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B组给予半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与A组的9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半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住院治疗时间与全剂量生长抑素无明显差别,但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χ2=22.254,P=0.04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0%(1/50),低于对照组的12.0%(6/50)(χ2=23.556,P=0.036);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6±2.3)d,短于对照组的(12.3±4.2)d(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17,(3)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肺结核大咯血患者93例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31例,三组患者均予抗结核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予普鲁卡因+立止血治疗,B组患者予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治疗,C组患者予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3%、64.5%、90.3%,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C组患者止血时间分别为(6.8±3.6)d、(6.2±3.5)d、(4.2±3.1)d,C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A组与B组(P0.05);A组、B组、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6%、54.8%、22.6%,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放射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给予放射介入动脉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针对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行放射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输血量,缩短患者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疗效显著,在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3组.A组43例接受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B组36例接受奥美拉唑治疗,C组42例接受醋氨己酸锌治疗.统计并比较各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02/2016-02共收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组,B组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联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组,C组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组.对比3组患者治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C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B组与A组和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和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组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A组复发率为35.0%,B组复发率为15.0%,C组复发率为45.0%,3组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病例中进行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奥美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5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奥曲肽以及奥美拉唑+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4%,A组是86%,B组是64%,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出血时间是(16.74±5.57)h,A组是(25.42±4.23)h,B组是(24.84±5.41)h,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胃液PH值改善最为显著,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奥曲肽的联合用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患儿应用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200例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给予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胃镜下改变、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结论对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患儿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比单纯用药更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能减少患儿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酸剂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肠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反胃、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1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13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治疗(A组)、营养支持治疗(B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5例,疗程均为10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二重感染例数、营养状况、血气分析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A 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A、B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0.05),A组短于B组(P<0.05);二重感染例数、营养状况及血气分析方面A 、B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A组CD4 、CD8 、CD4 /CD8 改善明显优于B组(P均<0.05).提示常规治疗联合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可改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