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儿童期虐待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简版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对1510名大学生(有留守经历者38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儿童期虐待(35. 10±9.63)、焦虑(38.84±16.06)和抑郁情绪(40.62±16.02)上的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P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呈正相关(r=0.25, P0.01; r=0.38, P0. 01; r=0.40, P 0.01),与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呈负相关(r=-0.29, P0.01)。焦虑、抑郁情绪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呈正相关(r=0.28, P 0.01; r=0.32, P 0.01),与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呈负相关(r=-0.25, P0.01; r=-0.29, P0.01)。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之间存在呈正相关(r=0.80, P 0.01)。结论儿童期虐待不仅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了解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现状,为积极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惧怕否定量表(FNE)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因人际关系、社交焦虑等问题主动预约心理咨询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大学228名来访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关系.结果 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得分均值为(107.61±16.54)分.来访女大学生的强迫症状(2.44±0.82)、人际关系敏感(2.52±0.94)、抑郁(2.47±0.90)、焦虑(2.24±0.82)、偏执(2.03±0.84)以及精神病性因子(2.01±0.71)得分均超过2分,总分均值为(189.68±57.93)分,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6.84%(198/228),来访者存在普遍的惧怕否定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来访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惧怕否定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3 ~-0.723,P值均<0.05),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 ~0.534,P值均<0.05).惧怕否定仅在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与其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2.65,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9.65%.结论 自我概念及惧怕否定心理是影响来访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困扰、情绪调节策略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56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人际困扰与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01);人际困扰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01);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与手机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r=-0.23,r=-0.22,P0.001)。(2)人际困扰对手机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人际困扰对表达抑制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表达抑制对手机成瘾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表达抑制在人际困扰与手机成瘾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6.93%。结论人际困扰对手机成瘾的作用部分通过情绪调节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农村空巢老年人孤独感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缓解老年人抑郁情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睢县5个行政村372名空巢老年人,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ULS-6孤独感量表、老年人心理资本量表、精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及AMOS 22.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回收问卷360份,老年人孤独感得分、心理资本得分、抑郁得分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孤独感得分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44,P0.001),与心理资本得分呈负相关(r=-0.575,P0.001);心理资本得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616,P0.001),心理资本在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0.4%。结论心理资本是老年人孤独感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能够有效减缓老年人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肿瘤患者觉知压力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缓解其抑郁情绪提供指导。方法 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老年住院患者536名,运用觉知压力量表(CPS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 - 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 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Bootstrap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住院肿瘤患者觉知压力得分、消极应对得分与抑郁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觉知压力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 = 0.66,P<0.001;r = 0.43,P<0.001,r = 0.29,P<0.001);积极应对得分与觉知压力及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r = - 0.36,P<0.001;r = - 0.42,P<0.001)。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在觉知压力与抑郁间均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0.7%与 11.2%。结论 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肿瘤患者觉知压力与抑郁间发挥中介作用,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从老年患者的应对方式的角度进行干预,减缓其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自尊、同伴关系、自我认知和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自我量表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694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自尊与同伴关系存在正相关(r = 0.673, P<0.001),自尊与手机成瘾存在负相关(r = - 0.523, P<0.001),同伴关系与手机成瘾存在负相关(r = - 0.659, P<0.001)。同伴关系是自尊与手机成瘾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率为72.28%,自我认知在同伴关系对手机成瘾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自我认知β = - 0.411, P<0.001;高自我认知β = - 0.529,P<0.001)。结论 自尊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也可以通过同伴关系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同伴关系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受到自我认知的调节,即同伴关系对手机成瘾的预测作用在自我认知水平较高的被试中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家庭经济状况、生命意义感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7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7)和简版生活目的量表(PIL-SF)对2 0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抑郁阳性率为21.5%。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更高(F=26.058,P<0.001),生命意义感更低(F=13.968,P<0.001)。生命意义感在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0.043,P<0.05)和部分中介作用(c’=-0.0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85%。结论 生命意义感可发挥保护性作用减少不良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完美主义、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大学生完美主义、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三者之间相关显著( P均小于0.05);(2)正负性情绪增强型调节方式分别在大学生适应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8.2%和31.8%;(3)正性情绪减弱型、负性情绪增强型调节方式在大学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7.1%和31.0%。结论 完美主义对抑郁情绪的作用部分通过情绪调节方式来实现。此结论将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抑郁情绪干预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唐继亮  宣宾  李群 《健康研究》2011,31(2):115-118
目的 主要探讨完美主义和社交回避的关系,及惧怕否定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简明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芜湖地区27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完美主义的关注错误(r=0.167),、父母批评(r=0.191)、怀疑行动(r=0.271)和社交回避显著正相关(P<0.01);②完美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人格、自我呈现策略和情绪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策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⑴外倾型人格总分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总分呈正相关(r=0.170,P=0.001),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正相关(r=0.166,P=0.001),与情绪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184,P=0.001),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正相关(r=0.239,P=0.001)。⑵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在外倾型人格与正性情绪表达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371名大学生的外倾型人格、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与正性情绪表达关系密切,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在外倾型人格与正性情绪表达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泸州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和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于2017年3月―6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在泸州市选取975名≥60岁者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简版老年抑郁量表(u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 GDS-15)、杜克社会支持量表(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 DSSI)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认知功能障碍者有127(13.03%)人。认知功能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呈正相关(r=0.160, P < 0.001)、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237, P < 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社会支持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为0.116(95% CI:0.053~0.178);以抑郁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116(95% CI:0.076~0.162)。   结论   抑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产生负向影响,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产生直接正向作用, 且抑郁在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关系中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抑郁在儿童期虐待与实施网络欺凌间的关系, 为探讨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防范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网络欺凌量表、儿童期虐待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山西省6所高校的4 040名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实施网络欺凌及网络言语欺凌、隐匿身份和网络伪造欺诈三个维度上, 男生和独生子女学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儿童期虐待经历、成年期抑郁症状与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各维度两两间均成正相关(均有P < 0.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 成年期抑郁症状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实施网络欺凌行为之间为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0, P < 0.001), 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12.16%, 中介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39.96, RMSEA=0.101, CFI=0.948, TLI=0.924, SRMR=0.043。   结论   儿童期遭受虐待经历、成年期抑郁症状与大学期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关系密切, 且抑郁症状在儿童期遭受虐待经历预测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大学生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间接联系和调节效应。方法 从辽宁省锦州医科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抽取1 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流调用抑郁量表(CES - D)、网瘾量表(IAII)、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 - RISC10),使用SPSS20.0和AMO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ES - D量表得分与IAII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 = 0.640,P<0.01);CES - D量表得分与SRSS、CD - RISC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 = - 0.364、r = - 0.393,均P<0.01);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抑郁与网瘾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10.36%;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在高心理弹性水平下,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成立[95%置信区间为(0.004~0.166)];而在低心理弹性条件下,则不成立[95%置信区间为( - 0.028~0.139)]。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抑郁与网瘾间的中介效应成立,并且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焦虑和抑郁症状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为减缓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9 323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描述其基本人口学特征,探究体力活动、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结果 体力活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均具有相关关系(均P<0.001),其中体力活动为正相关(r=0.41),焦虑症状(r=-0.12)和抑郁症状(r=-0.22)为负相关。一方面,体力活动可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效应值为0.234 8,SE=0.012 2,95%CI:0.211 0~0.258 6);另一方面,体力活动可通过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介导认知功能下降,其中,焦虑症状的独立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02 6(SE=0.001 2,95%CI:0.000 3~0.005 3),抑郁症状的独立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18 6(SE=0.012 3,95%CI:0.014 2~0.023 2),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串联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  相似文献   

16.
高燕  赵宗霞  张美  张永爱  曾娟  候丽 《职业与健康》2017,(14):1959-1962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对产妇产后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特别是验证后悔情绪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为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后悔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与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西安某医院收治的384名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1)反刍思维与后悔(r=0.30,P<0.01),焦虑(r=0.30,P<0.01),抑郁(r=0.29,P<0.01)均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另外,后悔与抑郁(r=0.43,P<0.01),焦虑(r=0.43,P<0.01),生活满意度(r=-0.27,P<0.01)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反刍思维能够显著地预测后悔情绪(β=0.30,P<0.01);(3)Sobel检验结果显示后悔情绪能够显著地中介反刍思维对抑郁(Z=5.24,P<0.05),焦虑(Z=3.99,P<0.05),生活满意度(Z=3.62,P<0.05)的影响。结论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负性的思维习惯与认知风格能够提升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情绪,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后悔情绪能够显著地中介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及正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以及正念在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和河南2所高校抽取大学新生366名,使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认知融合量表(CFQ)、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经验性回避为(19.48±7.62)分,认知融合为(28.97±10.84)分,正念为(66.32±10.98)分,焦虑为(31.27±6.95)分,抑郁为(34.82±7.70)分;经验性回避对焦虑、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29、0.459,均P0.001);正念在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抑郁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β=–0.198,–0.173;P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2.06%和18.80%。结论经验性回避对焦虑、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正念在经验性回避与焦虑抑郁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以方便抽样并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手机依赖问卷对3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39.7%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问题,相较无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其神经质得分更高但宜人性和严谨性得分更低;(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r=0.07,P0.01)及手机依赖(r=-0.20,P0.01)呈负相关,而与宜人性(r=0.16,P0.01)及严谨性(r=0.24,P0.01)呈正相关;手机依赖与神经质(r=-0.019,P0.01)呈正相关,但与严谨性(r=-0.13,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0.2,P0.01)及宜人性(r=-0.28,P0.01)呈负相关;(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神经质和手机依赖、宜人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7和-0.08,而对严谨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为-0.16。结论对手机依赖的防治,应关注个体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也应重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我同情在社区老年人人格特质与成功老龄化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自悯量表、成功老龄化量表,于2022年6—8月抽取承德市4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得分为(47.45±12.08)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同情(r=0.626,P<0.001)、尽责性(r=0.331,P<0.001)、开放性(r=0.173,P<0.001)、宜人性(r=0.112,P=0.024)、外倾性(r=0.152,P=0.002)与成功老龄化之间呈正相关,神经质与成功老龄化呈负相关(r=-0.336,P<0.001)。自我同情在人格特质与成功老龄化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70%。结论 社区老年人人格特质、自我同情直接影响成功老龄化。其中,人格特质可通过自我同情间接影响成功老龄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气质乐观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特别是验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为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版生活取向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济南两所综合性大学的4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抑郁情绪随年级变化呈现U字型变化趋势,大二大三年级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F=4.84,P0.01);(2)大学生气质乐观,心理弹性与抑郁情绪,乐观与心理弹性能够显著预测抑郁情绪水平(β_1=-0.56,P0.01;β_2=-0.58,P0.01);(3)心理弹性能够中介气质乐观对抑郁情绪的影响(β=0.20,P0.01)。结论气质乐观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心理弹性能够部分地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