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柳州市吸毒人群干预服务平台转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干预平台的管理,建立一个以针具交换为中心,把吸毒人员转介到各服务平台,以达到最有效地降低危害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及有效转介干预。结果转介成功率65%,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点的外展服务对象能完整说出艾滋病三大途径的仅有42.5%;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占70.8%、听说过妇女健康中心的6.06%、抗病毒治疗占9.2%、自愿咨询检测占18.7%、什么都没有听说占18.7%;社会上的吸毒者35.0%听说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72.0%知道清洁针具交换服务。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干预的五个平台了解太少,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建立以针具交换服务点为中心有效地带动五个服务干预平台相互转介的服务体系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吸毒人群状况,探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和美沙铜维持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在社区内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针具回收及公安机关配合戒毒所进行健康教育、关爱支持等措施。结果至2008年底柳州市吸毒人群为6918人,美沙酮治疗1097人,坚持服药584人,脱失率为46.76%;发放针具1180609支,回收1091846支,回收率为92.48%;覆盖吸毒人群达2500人,为柳州市总吸毒人群的36.14%;通过干预使艾滋病传播危险性降低,共用针具大幅度下降,艾滋病感染率从2000年的24.88%下降到2008年的13.10%。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有利于改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服务点转介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针具交换服务点对吸毒人群进行有效转介的可行性,建立一个以针具交换为中心,把吸毒人员转介到各服务平台,以达到最有效的降低危害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健康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结果针具交换点的外展服务对象中仅有42.5%的吸毒者能完整说出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在戒毒机构中,70.8%的人听说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听说过抗病毒治疗的仅9.2%,18.7%的吸毒者什么都未听说;在接受针具交换点服务的吸毒者中仅6.1%听说过妇女健康中心,听说过自愿咨询检测的仅35.0%,72.0%的人知道清洁针具交换服务,而未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中没人知道妇女健康中心。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防控的5种干预平台知晓率不高,应加强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因此,建立有效的转介服务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柳州市吸毒人群状况,探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在社区内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针具回收及公安机关配合戒毒所开展健康教育关爱支持等措施。结果柳州市吸毒人群干预后艾滋病传播危险性降低,共用针具大幅度下降,艾滋病感染率从2000年的24.88%下降到2008年的13.10%。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有利于提高吸毒者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改变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柳州市吸毒人群状况,探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在社区内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针具回收及公安机关配合戒毒所开展健康教育关爱支持等措施。结果柳州市吸毒人群干预后艾滋病传播危险性降低,共用针具大幅度下降,艾滋病感染率从2000年的24.88%下降到2008年的13.10%。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有利于提高吸毒者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改变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吸毒人群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的吸毒人群注射吸毒与共用针具情况,分析吸毒者接受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为在吸毒者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干预服务与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类滚雪球非概率抽样方法 ,从武汉市16家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选取新入组且符合筛选条件的吸毒者,由同伴招募社区和当地自愿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来自社区和美沙酮门诊的吸毒人群80%以上的人群曾注射过毒品.30~40岁之间的吸毒人群毒品注射率达83.33%,其针具共用率达21.85%.吸毒人群接受较多的预防干预服务是美沙酮,其次是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最少的为针具交换或清洁针具发放.结论 吸毒人群中毒品注射率较高,接受到的针具交换或清洁针具发放较少.要结合吸毒人群的行为特点,开展切实有效的预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田区和南山区2009-2014年所有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相关信息,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结果选择有意义的变量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收集694例研究对象,5年累计脱失率为82.42%,研究发现无业,独居,靠临时工资生活,公安部门介绍参加治疗,静脉和其他方式混合吸毒,吸毒年限在10~15 a,日服用剂量≤30mL,合并感染丙肝,梅毒或艾滋病均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脱失的危险因素。结论美沙酮门诊脱失率较高,严重影响门诊治疗效果,应根据危险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门诊脱失率。  相似文献   

8.
探索发挥公安职能优势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发展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红  李永生  张文  付军  朱玮 《卫生软科学》2006,20(3):195-197
[目的]探索公安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与多部门合作共同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促进个旧市艾滋病预防控制。[方法]个旧市公安局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治疗和针具交换管理工作;在10个项目社区对吸毒人群实行管理和帮教,并提供转介和关怀服务;在戒毒所戒毒学员中开展同伴教育,提高所内戒毒人员及其干警在戒毒、预防复吸及预防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即将出所学员强化预防复吸教育。[结果]通过项目的开展,公安民警对待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有了本质的转变;取得了对吸毒人群的管理、追踪、帮教、关怀工作的经验;保障了当地持续、有效、稳定地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治疗和针具交换工作和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结论]利用公安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可有效地对吸毒人群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钦州市吸毒人群感染HIV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探索该类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在钦州市辖区内戒毒所及社区招募吸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等相关情况,并采集血样8m L进行HIV、梅毒等抗体检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843名吸毒者,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1.89%;HIV、梅毒和HCV感染率分别为4.99%、8.46%和83.67%。近一个月每天注射毒品次数≤3次(OR=0.473,95%CI=0.290-0.772)、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OR=0.606,95%CI=0.381-0.963)、近一年接受过美沙酮治疗或针具交换服务(OR=0.404,95%CI=0.243-0.670)及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OR=0.589,95%CI=0.380-0.913)等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保护因素;近一个月注射吸毒有共针史(OR=1.628,95%CI=1.058-2.507)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疫情发展,关键在于推广美沙酮维持治疗或清洁针具交换等项目,促进其行为改变,降低注射吸毒共针率,提高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行为特征。方法对襄樊市社区及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部分知识点正确率较高,但传播途径全部知晓的比例只有54.22%,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知晓率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P=0.009)。戒毒所里戒过毒的比例为77.5%,注射过毒品的60.3%,共用过针具的25.3%。最近一个月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20.7%,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9.8%。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梅毒感染率为1.88%,其中女性梅毒感染率达4.60%。结论吸毒者存在知识与行为分离的现象。针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宣传教育应和安全套推广、清洁针具交换以及美沙酮替代治疗等行为干预并重,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吸毒哨点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及相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11—2013年德宏州4个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监测4 878人次,其中2011年监测1 597名吸毒人员,HIV和HCV的感染率分别为11.6%和20.5%;2012年监测1 602名吸毒人员,HIV和HCV的感染率分别为9.6%和23.9%;2013年监测1 679名吸毒人员,HIV和HCV的感染率分别为10.8%和26.1%;3年间HIV感染率变化不明显(χ2=0.52,P=0.471),HCV感染率明显上升(χ2=14.49,P=0.000)。2011—2013年德宏州吸毒哨点监测人群接受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情况显著不同,其中接受“同伴教育”卫生服务的比例分别为24.4%、56.4%、51.9%,接受“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卫生服务的比例分别为44.3%、69.0%、60.3%,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卫生服务的比例分别为14.2%、2.9%、2.3%。不同HIV和HCV感染状态者接受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的情况不同。结论 德宏州吸毒人群HIV和HCV感染率高,但相关卫生服务利用率低,必须加强吸毒人群健康教育与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相关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和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强戒所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社区采用“滚雪球”抽样对吸毒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率和行为学等信息.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群13 969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2%,男性、外省/外籍、文化程度偏低的吸毒者更倾向于共用针具.干预覆盖率为67.4%,社区干预覆盖率(86.4%)明显高于戒毒所(61.4%),吸毒人群接受检测并知晓结果的比例较低(27.8%).与2002年云南省首轮行为调查相比,该人群不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和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结论 云南省吸毒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仍存在共用针具和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的风险高.建议进一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HIV检测的覆盖面,对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告知.加强监管场所吸毒人群综合干预和吸毒人群安全性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宁夏吴忠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自诊运行1年多以来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00名治疗者为被调查对象.对确定的100名被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问卷调查. [结果]受治者过去1个月静脉注射吸毒的比例从42%下降到22%(χ2=9.191,P<0.01);过去3个月内因吸毒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由32%下降到11%(χ2=13.065,P<0.01);自我感觉与家人关系良好率从46%提高到到82(χ2=28.40,P<0.01);100%的受治者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表示满意. [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对吸毒者可作为一种多形式综合服务和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开平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运行现状,探讨影响维持治疗的因素,降低和控制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方法]对在治吸毒人员进行跟踪观察、随访、谈话,同时对脱失后重入组治疗吸毒人员、朋友和家属进行谈话;对在治的吸毒人员进行尿检和体检。[结果]我市两年来参加治疗人数只有370人,占吸毒人数10%左右,未参加者主要怕被抓、暴露吸毒身份、有的不知道有美沙酮门诊;参加美沙酮药物治疗的病人平均维持治疗率约44%,有56%处于脱失治疗状态。[结论]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药物替代维持治疗,必须以卫生、公安、宣传和社区等有关门部成立机构为主体,维持治疗门诊是机构中的一个技术服务部门,才能使更多吸毒人员参加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干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方法]对古城区社区内活动的静脉吸毒者和古城区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85.3%提高至97.9%;吸毒人群最近6个月注射吸毒共用针具的比例由40.8%下降到12.5%;HIV抗体阳性率由9%下降到3.7%。[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可有效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吸毒人群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萍  许骏  刘聪  李雪华  胡晶  周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01-1203,1206
[目的]了解武汉市吸毒人群梅毒、丙肝的感染现状,探讨吸毒人群感染梅毒、丙肝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非概率抽样方法,从武汉市16家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选取新入组且符合筛选条件的吸毒者,由同伴招募社区和当地自愿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吸毒者静脉血样。[结果]调查吸毒人群梅毒阳性率为5.39%,丙肝阳性率为77.21%,女性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大于男性,OR=7.100;注射过毒品、在戒毒所参与戒毒过(即重复吸毒者)的吸毒人员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于未注射吸毒、未戒毒过的吸毒人群,OR值分别为23.967、2.748。[结论]吸毒人群的梅毒、丙肝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与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州省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脱失情况,探讨与患者治疗脱失有关的危险因素,为提高贵州省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保持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所有在2010年1月1日前开诊的门诊进行普查,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数据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尿检、治疗及随访情况等,对19个因素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的因素。结果共有2 955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纳入分析,性别(χ2=49.749,P0.001)、年龄(χ2=70.003,P0.001)、吸毒方式(χ2=36.060,P0.001)、治疗剂量(χ2=105.598,P0.001)、尿吗啡检结果(χ2=167.165,P0.001)、与家人关系(χ2=1.785,P=0.410)对患者脱失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注射吸毒史、尿吗啡检测阳性、治疗剂量低等是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的主要危险因素。美沙酮门诊应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治疗水平,建立有效的服药监督机制,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并给予患者后期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识别注射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为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6 633名静脉吸毒人群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相关的社会形态、吸毒、危险行为、社会因素等信息,结合HIV感染情况,对与HIV相关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初始吸毒平均年龄是男性(27.03±6.7)岁,女性(25.80±6.7)岁,吸毒人员以20~50岁人居多,83.80%人无业,初中以下占70.00%,安全套使用率为15.00%,共用针具比例为49.60%,注射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伴性行为、性别、年龄、吸毒费用、文化程度等是影响共用针具的重要因素。结论湖北省静脉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普遍,大多数吸毒是HIV的易感群体,美沙酮门诊应该注重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行为学干预。  相似文献   

19.
郴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基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9月,对进入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77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男性占83.6%,女性占16.4%,平均年龄为34.75±5.02岁,HIV阳性率为16.7%。在过去1个月有49人(27.7%)与他人共用过吸毒针具,过去3个月被公安部门抓住过有20人(11.3%)。在被调查者中60人(33.9%)有过婚外性行为,而最近1次性行为时仅15人(25%)使用了安全套,未使用的有45人(75%)。结论在进入维持治疗吸毒人群中存在HIV传播的高危性,迫切需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0.
广西边境地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边境地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方法,探索影响边境地区吸毒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的主要因素.结果 在吸毒人员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共用针具吸毒因素进入模式,P值为0.01,OR值2.154.结论 共用针具吸毒是边境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人员提供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扩大服务的覆盖面,避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这是遏制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进一步扩散蔓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