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PICC置管中两种不同送管方法对导管异位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行PICC置管的1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3月行PICC置管的10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采用偏头法送管,观察组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比较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及穿刺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对照组为9.7%、观察组为1.0%;置管过程患者舒适度测评对照组为29.1%、观察组为55.4%,x2CMH=21.908,P0.01。结论 PICC置管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优于偏头法送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预防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160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患者上肢外展与躯干呈90°体位,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采用偏头法;试验组送管前对导管进行塑形、当导管头端送至肩峰时再采用举臂贴头体位。置管后比较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时采用对导管塑形和举臂贴头法能明显降低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在PICC置管时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阻断颈内静脉的方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导管异位的作用。方法将118例PICC置管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在送管时让助手采用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法以阻断颈内静脉。置管后通过胸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导管异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PICC置管前超声探查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入PICC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操作方法基础上给予置管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观察比较2组脑出血患者PICC操作时间及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入PICC后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置入 PICC的脑出血患者置管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并对颈内静脉进行体表定位便于PICC送管时助手按压颈内静脉,可有效预防 PICC操作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并减少置管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鱼际肌压迫颈内静脉法在预防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14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实验组66例。实验组在置管过程中送管至15cm时,助手采用小鱼际肌压迫颈内静脉下端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观察两组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无1例导管被送人颈内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零;对照组3例导管被送入颈内,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PICC置管术送管过程中,采用小鱼际肌压迫颈内静脉法,可明显减少导管异位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预防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头法预防颈内静脉异位,观察组采用横位按压颈内静脉,送管成功后回抽血,再次横位按压,回抽血,判断导管是否误入颈内静脉。比较2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8.13%,观察组发生率为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横位按压联合送管成功后回抽血,再次横位按压,回抽回血,再次判断可降低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内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病人常规阻断颈内静脉与未阻断颈内静脉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在置管过程中使用B超探头阻断颈内静脉,观察组置管过程中不阻断颈内静脉。两组置管后均采取B超探查联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判断是否发生颈内静脉异位。观察两组病人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置管后X线检查PICC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置管时间25.5min±6.96min,低于对照组的35.5min±3.15min。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为100%。[结论]老年高龄病人PICC置管过程中可以不常规阻断颈内静脉,且可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ters,PICC)中导管头端异位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9月31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静脉输液门诊进行PICC的患者48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237)和观察组(n=251)。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采用转头曲颈法,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采用B超探头横切按压颈内静脉加以探测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发生PICC头端异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237例中5例患者置管后X线摄片示导管尖端异位入颈内静脉;观察组251例中2例患者穿刺置管中发现异位入颈内静脉,立即调整后X线摄片示置管成功。结论 B超不仅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对PICC置管过程中防止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有着较好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姜晓丽  朱明芝 《护理研究》2014,(14):1734-1735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直观、有效的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90例,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均采用耐高压导管,其中对照组采用转头法预防颈内静脉异位,观察组采用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预防颈内静脉异位。比较两组病人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发生率为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3种不同阻断颈部静脉的方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颈部异位的作用.方法 将480例拟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0例,A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法,B组让助手协助采用指压法,C组让助手采用按压器法以阻断颈内、颈外静脉.置管后比较3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 3组首次穿刺颈部静脉异位率及总异位率比较,C组异位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按压器阻断颈部静脉的方法较指压法和偏头法更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部静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颌靠肩抽回血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误入颈内静脉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将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后保留导丝及针套,再次下颌靠肩抽回血,对照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将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后拔出导丝及针套,常规抽回血(没有下颌靠肩)。观察两组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PICC置管术送管过程中采用下颌靠近肩抽回血法,可减少导管异位误入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CC置管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方法。方法将超声导引仪下进行 PICC置管1397例中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69例患者,根据置管日期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举臂靠头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正位效果。结果两组导管正位1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举臂靠头法是一种科学有效、操作简单、患者安全舒适的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颌靠肩抽回血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误入颈内静脉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 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将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后保留导丝及针套,再次下颌靠肩抽回血,对照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将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后拔出导丝及针套,常规抽回血(没有下颌靠肩)。观察两组 PICC 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PICC 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PICC 置管术送管过程中采用下颌靠近肩抽回血法,可减少导管异位误入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联合按压法在预防颈外静脉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经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的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及按压部位的置管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联合按压法置管,观察比较2组患者导管异位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异位3例,对照组导管异位11例,观察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采用改良体位联合按压法,能够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作用。方法:将329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置管时采用深吸气后闭气法,使胸腔内负压增大,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利于导管随血流顺利置入上腔静脉。对照组置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以阻断颈内静脉。置管后拍胸部正侧位片,以确定导管是否存在异位。结果:观察组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吸气后闭气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撤式送管法在纠正PICC置管颈内静脉导管异位中的效果。方法将B超声导引仪下进行PICC置管199例中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68例患者,根据置管日期的单双日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偏头法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正位处理;观察组36例,采用前撤式送管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导管正位1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撤式送管法是一种科学有效、操作简单、患者经济安全舒适的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3种颈部静脉阻断在预防PICC(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导管异位实际价值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2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70例。送管时实施传统偏头法治疗Ⅰ组,助手协助实施指压法治疗Ⅱ组,为将颈外和颈内静脉阻断让助手实施按压器法治疗Ⅲ组。置管后对比观察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将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首次穿刺颈部异位率、总异位率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Ⅰ组患者总异位率和颈部静脉异位率最高,其次为Ⅱ组,最低为Ⅲ组。结论相比偏头法与指压法,实施用按压器将颈部静脉阻断法,能够对PICC导管异位直至颈部静脉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撤部分导丝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实验组在送管过程中拔出部分导丝。置管后比较两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结果:实验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置管过程中拔出部分导丝能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颈部静脉阻断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价值比较,为临床护理操作方法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行PICC置管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在置管时采取传统偏头法同时助手可辅以指压法进行颈部静脉阻断,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按压器法阻断颈部静脉,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导管总异位率、颈部静脉异位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总异位率及颈部静脉异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按压器法阻断颈部静脉可显著降低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送管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观察组,两组在PICC置管过程中,均采用传统的转颈法预防颈内导管异位发生,观察组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将穿刺侧上肢向头部上举与操作平台形成30°,送入导管至所需长度。观察两组颈内导管异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ICC置管中,在传统的转颈法基础上,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将极低出生体重儿上肢向头部上举与操作平台形成30°,可降低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率,从而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