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盒健康警语对6个城市吸烟者警示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现行的烟盒包装健康警语对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银川等6个城市吸烟者的警示效应.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在6个城市抽取4 815名成年吸烟者进行人户调查,测量健康警语对其的警示效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警语对吸烟者警示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6个城市调查对象中男性占94.9%.警示效应平均得分为1.38分(≥2分为有警示作用);过去1个月经常因健康警语而没有吸烟的比例为2.15%;只有13.31%的吸烟者会在吸烟时回避健康警语;因健康警语而经常考虑吸烟对健康危害的比例为8.26%,因烟盒上的健康警语很想戒烟的比例为5.29%.多因素分析提示,不同城市和吸烟时间长短是警语对吸烟者警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论 现行的烟盒健康警语已经失去应有的警示效应.6城市中大部分吸烟者不会回避烟盒上的健康警语或因健康警语而停止吸烟.也不会因警语而经常考虑吸烟危害或很想戒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试点地区居民吸烟现状,探讨在农村社区开展控烟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统一问卷,共调查试点村镇居民302人。结果农村社区居民对吸烟危害健康认识正确率为97.4%,家庭吸烟率为82.1%,吸烟者主要为男性,吸烟率为69.3%,吸烟者尝试吸第一支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左右,吸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或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占44.3%。76.4%的吸烟者打算过戒烟,有戒烟意愿。被调查吸烟者中曾经尝试过戒烟的占24.2%。结论农村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正确认知率较高,家庭吸烟率较高,吸烟人群以男性和年轻人为主。有一定比例的人有戒烟经历和意愿。应根据当地居民实际加强吸烟干预,减低吸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因素.方法 分别在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和银川6个城市使用多阶段抽样法,每个城市各抽取800名成年吸烟者,采用人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凋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既往戒烟经历、尼古丁依赖程度、个人健康评分、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担心吸烟对今后健康的影响、吸烟相关知识及态度、烟盒健康警语、控烟广告、周围吸烟人数、环境禁烟规定等因素与戒烟意愿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戒烟意愿影响因素包括既往戒烟经历(OR=2.542,95%CI:1.932~3.344)、尼古丁依赖程度(OR=0.848,95%CI:0.785~0.917)、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OR=0.686,95%CI:0.498~0.945)、担心吸烟对今后健康的影响(OR=0.235,95%CI:0.160~0.345)、吸烟相关知识及态度(P<0.05)、控烟广告(P<0.05).结论 戒烟意愿与吸烟者自身及环境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成烟.  相似文献   

4.
屈会  江苇  许红  苗菁 《现代预防医学》2019,(9):1604-1609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男性烟民戒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在重庆市主城区抽取1001名年龄≥15岁的男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居民吸烟率为53.95%,戒烟率为47.59%,戒烟成功率为40.8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0.316,95%CI:0.123~0.815)、家庭吸烟规定越宽松(OR=0.068,95%CI:0.013~0.341)是戒烟成功的危险因素;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程度越高(OR=5.237,95%CI:1.184~23.178)、文化程度越高(OR=2.996,95%CI:1.501~5.979)、未拨打过戒烟热线(OR=21.666,95%CI:2.605~180.208)是戒烟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 戒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戒烟行动中政府部门的戒烟干预举足轻重,应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危害认知的人群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家庭无烟建设及戒烟热线的宣传与改进,并提高戒烟者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环境限制对南昌市居民吸烟、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的影响,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选取南昌市城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访谈,共抽取2 500户家庭,成功访谈2 282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下的复查抽样模块进行率的χ2检验。结果现在吸烟率为22.5%;戒烟意愿率为10.1%;戒烟尝试率为21.8%。不同人口学特征与现在吸烟率有关,与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无关。家中有吸烟限制能有效减少现在吸烟率和提高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率。工作场所与公共场所的吸烟规定对吸烟行为均没有影响。医务工作者的戒烟建议、控烟广告和卷烟包装上的健康警示等均不能促使现在吸烟者产生戒烟意愿和进行戒烟尝试。结论有效利用家庭吸烟限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来控制烟草的流行,同时尽快出台控烟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医务工作者的戒烟服务能力,加大媒体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戒烟有害信念在吸烟者中的分布现状,探讨吸烟者的戒烟有害信念对戒烟意愿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及个体化的控烟健康传播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法,在上海市、南宁市和牡丹江市3个地区共抽取3 727名成年男性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戒烟有害信念的分布现况,应用SPSS 22.0软件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者的戒烟有害信念对戒烟意愿的影响。结果吸烟者戒烟有害信念比较普遍,综合评分为(3.18±0.78)分,上海市和南宁市认同程度最高,综合得分分别为(3.20±0.80)和(3.21±0.79)分,牡丹江市吸烟者对戒烟有害信念的认同程度最低,综合得分为(3.12±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和吸烟相关因素后,戒烟有害信念仍与吸烟者是否打算戒烟有关,吸烟者的戒烟有害信念得分越高,其打算戒烟的可能性越低(OR=0.640,95%CI:0.569~0.719,P0.01)。戒烟有害信念是吸烟者打算在6个月内戒烟的阻碍因素。结论上海市、南宁市和牡丹江市吸烟者戒烟有害信念的认同程度均很高,且戒烟有害信念可对其戒烟意愿产生消极影响,今后开展控烟的健康传播应该关注吸烟者关于戒烟认知的纠正和戒烟健康益处的传递,才有可能有效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因素,为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5年全国成人烟草调查中15岁及以上吸烟者数据。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6 800户家庭中15 094名15岁及以上居民,其中4 276名现在吸烟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状态和戒烟意愿等信息。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复杂抽样加权后率的95%CI进行统计推断,多因素分析采用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国成人现在吸烟者中考虑在未来12个月内开始戒烟的比例为17.6%。每天吸烟小于1包者有戒烟意愿的比例高于每天吸烟1包及以上者,家中不允许吸烟者有戒烟意愿的比例高于家中允许吸烟者,知晓吸烟能导致中风、心脏病和性功能障碍的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的比例高于不知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每天吸烟1包及以上(OR=1.509,95%CI:1.067~2.134)、家中允许吸烟(OR=1.682,95%CI:1.181~2.396)、不知晓吸烟导致性功能障碍(OR=1.522,95%CI:1.054~2.197)的吸烟者有戒烟意愿的可能性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建议通过全面无烟环境创建以及运用更高效的健康传播方式对吸烟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医疗机构全面推进简短戒烟干预,以提高我国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吸烟人群戒烟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801名吸烟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戒烟史、戒烟心理、戒烟动机等情况,并探讨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因素。结果 801名吸烟者中有51.4%曾尝试过戒烟,24.7%的人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戒烟。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个人健康、亲人反对及禁止吸烟规定会促使吸烟者想到戒烟;吸烟者本人的信心及坚信戒烟后健康会受益也是产生戒烟意愿的有利因素;此外,有过戒烟经历的吸烟者更愿意戒烟。结论控烟工作中,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强化吸烟者戒烟决心,传授戒烟的技能,倡导吸烟者周围的亲人、家属一起参与,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的权衡及其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为促进男性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和改善戒烟效果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3—4月通过网络招募自愿参加调查的326名男性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与吸烟情况问卷、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戒烟意向问卷和吸烟利弊决策量表。结果男性吸烟者感知吸烟益处和吸烟危害得分分别为(2.82±0.66)和(3.09±0.61)分,感知吸烟益处得分低于吸烟危害得分(t=6.37,P0.001);326名男性吸烟者中,有60.74%的人感知到吸烟的危害程度高于吸烟益处,有27.61%的人感知的吸烟危害程度低于吸烟益处,有11.66%的人吸烟危害和益处感知程度相等。男性吸烟者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得分分别为(3.17±1.11)和(2.42±1.55)分,戒烟意愿得分高于戒烟计划得分(t=9.10,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与戒烟意愿、戒烟计划均呈负相关(r=–0.39、–0.24,均P0.001);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男性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表现为既爱又恨,其戒烟意向往往处于高意愿低计划的状态;吸烟利弊权衡是其戒烟意向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沈阳市吸烟人群有戒烟意愿的人口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4~8月,在沈阳市内五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按照"街道→社区→家庭→调查对象"四个阶段进行抽样。其中,第一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10个街道;第二阶段按PPS法在每个街道内抽取2个社区;第三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社区抽取300户家庭;第四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300户家庭中抽取100名成年吸烟者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至少调查40名吸烟者;最终在沈阳市抽取调查了801名成年吸烟者。结果沈阳市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为30.7%;男性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29.8%)远低于女性(46.7%);职业分布中,以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中有戒烟意愿的比例最高达47.5%,其次为离退休人员36.7%,以专业技术人员有戒烟意愿的比例最低为21.4%。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亲人反对、社会舆论、对健康的影响、控烟宣传的力度、健康警示信息的普及、对烟草相关疾病的知晓程度以及对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的接触均会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产生。结论通过普及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提倡亲人积极参与吸烟者戒烟活动,丰富烟草包装健康警示信息,提高控烟宣传力度以及推广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等措施可以很好地提高沈阳市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健康向导》2014,(3):59-59
<正>据新华社电,"吸烟有害健康"是我国烟草广告和烟盒上很不起眼的警示语。4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在北京提出,这几个字几乎未起到警示作用,而在烟盒上印制图形警示才是鼓励吸烟者戒烟的有效方式。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戒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从上海市4个居民社区和3家公司中招募吸烟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戒烟意愿、吸烟状态、吸烟成瘾性、烟草危害认知、拒烟自我效能、吸烟合理化信念等信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36份。吸烟者的年龄为(37.1±10.2)岁,58.3%的文化水平为大专、本科及以上,平均每日吸烟量为(11.46±7.22)支,吸烟者中属于轻度尼古丁依赖者较多(58.3%),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戒烟者248名(73.8%)。与低拒烟自我效能者相比,高拒烟自我效能的吸烟者具有戒烟意愿的可能性更大(OR=2.406,95%CI:1.357~4.267);低吸烟合理化信念的吸烟者较高吸烟合理化信念者更有可能具有戒烟意愿(OR=2.112,95%CI:1.167~3.821)。结论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和吸烟合理化信念可对其戒烟意愿分别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开展控烟工作时可以关注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的提升和吸烟合理化信念的纠正,从而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的权衡及其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为促进男性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和改善戒烟效果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6年3 — 4月通过网络招募自愿参加调查的326名男性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与吸烟情况问卷、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戒烟意向问卷和吸烟利弊决策量表。  结果   男性吸烟者感知吸烟益处和吸烟危害得分分别为(2.82 ± 0.66)和(3.09 ± 0.61)分,感知吸烟益处得分低于吸烟危害得分(t = 6.37,P < 0.001);326名男性吸烟者中,有60.74 %的人感知到吸烟的危害程度高于吸烟益处,有27.61 %的人感知的吸烟危害程度低于吸烟益处,有11.66 %的人吸烟危害和益处感知程度相等。男性吸烟者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得分分别为(3.17±1.11)和(2.42±1.55)分,戒烟意愿得分高于戒烟计划得分(t = 9.10,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与戒烟意愿、戒烟计划均呈负相关(r = – 0.39、– 0.24,均P < 0.001);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吸烟者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结论   男性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表现为既爱又恨,其戒烟意向往往处于高意愿低计划的状态;吸烟利弊权衡是其戒烟意向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为制定有效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设定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整理公开发表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文献。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计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31.8%(95%CI:29.7%~42. 4%)的吸烟者愿意戒烟。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男性吸烟者、家庭与单位无吸烟限制以及无戒烟经历的吸烟者戒烟意愿较为消极,是今后控烟工作的重点关注人群。结论我国吸烟者戒烟意愿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提升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备孕人群中男性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对该人群开展有效戒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拦截调查的方法,在浙江省绍兴市、台州市、诸暨市和温岭市4个城市的婚姻登记处,拦截1401人次,完成552份备孕男性吸烟者的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对1401名备孕男性被调查者的筛查发现有558名吸烟者,备孕男性吸烟率为39.82%。在552名研究对象中有38人(6.88%)存在尼古丁高度依赖现象,近期有戒烟意愿有279人(50.54%),原因依次为:妻子计划生孩子(62.50%)、将来为孩子做榜样(47.70%)、妻子/家人反对(45.22%);研究对象对11题烟草危害认知题回答正确在8题以上的有275人(49.64%),配偶希望其戒烟的有490人(88.75%)。多因素分析发现:烟草知识知晓程度较低的备孕男性吸烟者戒烟意愿较低(0.38倍);自我健康评估非常好、配偶对丈夫的戒烟意愿强烈的备孕男性吸烟者的戒烟意愿较高,分别是1.90倍和2.87倍。结论备孕男性吸烟者戒烟意愿较一般人群高,可通过加强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开展妻子介入备孕男性吸烟者戒烟活动以促进其戒烟。  相似文献   

16.
企业工人中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企业一线工人中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控烟与戒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的10家企业,对企业一线工人中所有成年吸烟者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既往戒烟经历以及戒烟意愿,并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戒烟意愿有关的因素。结果共调查1 573名吸烟者,其中男性1 353人,女性174人,664人(42.2%)曾尝试过戒烟;有676人(43.0%)打算戒烟。调查对象的吸烟相关知识的平均分是(11.5±3.9)分(满分28分),对吸烟态度的平均分是(77.0±9.9)分(满分110分),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平均分为(3.5±2.5)分(满分1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既往戒烟经历(OR=2.56)、有戒烟信心(OR=14.47)、吸烟相关知识得分高(OR=1.05)、吸烟相关态度得分高(OR=1.05)的人群更倾向于打算戒烟;相对于月收入≤2 000元的人群,〉4 000元收入的(OR=0.48)戒烟意愿低。结论被调查的企业一线工人的吸烟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在企业控烟工作中,应加强有关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提高企业吸烟者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戒烟态度,同时增强其戒烟信心,传授戒烟方法,鼓励多次尝试戒烟,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吸烟状况、戒烟想法及戒烟方法的应用,为有针对性地在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为制定相关控烟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 PPS 法(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在每个区抽取3个街道,共计16个区。使用 PPS 在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抽样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居委会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 KISH 表抽取1名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2.35%,女性现在吸烟率为10.32%,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χ2=760.956,P <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5,P <0.05)。男性与女性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9,P >0.05),不同吸烟量的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34,P <0.05),随着吸烟者吸烟量的增大,想戒烟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89.18%现在吸烟者选择靠自己毅力戒烟,7.06%选择拨打戒烟热线。在过去12个月,有42.25%医护人员建议吸烟者戒烟。非吸烟者对主动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的危害知晓率高于吸烟者,有戒烟想法的人主动吸烟及吸入二手烟的危害知晓率高于吸烟者。结论应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男性、女性吸烟者开展控烟干预工作,加大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广泛宣传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同时政府部门加强控烟法律执行力度,保证人民群众不受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六城市吸烟者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银川等6城市吸烟者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现状,为我国制定新的烟盒健康警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6城市抽取4815名成年吸烟者进行入户调查,计算其对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吸烟者对烟草健康危害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占94.9%。75.5%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知道吸烟可以导致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患肺癌的比例分别为68.1%和53.0%,但是知道吸烟可以导致中风、阳痿以及知道低焦油卷烟同样有害的人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6.0%、16.6%和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看到健康警语的频率以及是否仔细阅读健康警语都不会影响吸烟者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结论中国的烟盒包装上应设置为可轮换且有针对性的健康警语,而不是笼统的“吸烟有害健康”等在人群中已经接近饱和的健康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吸烟量在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多阶段抽样设计,以重庆市主城区的435名≥15岁的男性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描述关联性,采用Hayes编制的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现在吸烟者的平均年龄为(39.88±13.23)岁,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19.09±5.01)岁,平均吸烟量为(21.42±19.03)包年。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B=0.12,t=6.69,P0.001),且对吸烟量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50,t=-5.02,P0.001);吸烟量对戒烟态度的负向作用显著(B=-0.03,t=-3.38,P 0.001)。吸烟量占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总效应的10.63%,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9.37%。结论吸烟量在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提高吸烟利弊权衡可直接增长吸烟者的戒烟积极态度,也可通过降低吸烟量促使其产生积极的戒烟态度,进而采取戒烟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我国≥15岁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及尝试戒烟行为, 探讨影响其戒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国≥15岁现在吸烟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抽取200个监测点, 最终完成调查19 376人。数据加权后, 使用SAS 9.4软件复杂抽样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采用频数和加权构成比进行描述, 使用Rao-Scott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6.63%的现在吸烟者准备在1个月内戒烟, 男性为5.44%, 女性为8.49%。17.96%的现在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尝试过戒烟, 男性为17.80%, 女性为22.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偶尔吸烟(OR=3.42, 95%CI:2.09~5.59)、尝试过戒烟(OR=4.91, 95%CI:0.33~0.52)以及知晓吸烟导致3种疾病(OR=2.24, 95%CI:1.48~3.40), 戒烟意愿较高。偶尔吸烟(OR=1.68, 95%CI:1.20~2.34)、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戒烟建议(OR=1.96, 95%CI:1.62~2.37)、知晓吸烟导致3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