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PIEB)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母婴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产妇98例,根据硬膜外输注方式不同将其分为PIEB组(47例)和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CEI)组(51例)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出血量、镇痛满意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镇痛前、镇痛后1 h、镇痛后2 h、宫口开全时及分娩时,两组组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1 h、镇痛后2 h、宫口开全时和分娩时,PIEB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镇痛后2 h、宫口开全时和分娩时,PIEB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1 h、镇痛后2 h、宫口开全时及分娩时,CEI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1 h、镇痛后2 h、宫口开全时及分娩时,CEI组VAS评分随着时间延后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2 h、宫口开全时和分娩时,PIEB组VAS评分均低于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EB组第一产程时间及出血量短于或少于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结束24 h后镇痛满意度和分娩结束72 h后母亲角色适应率PIEB组高于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镇痛后住院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PIEB较CEI对产妇具有良好分娩镇痛效果,能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提升镇痛满意度、改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就分娩镇痛中开展穴位按摩减痛法干预的具体措施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穴位按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产妇均接受自然分娩,对照组不开展围产期镇痛干预,研究组接受穴位按摩减痛法干预,就两组产妇围产期疼痛、镇静、产程进展情况,新生儿情况及妊娠结局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宫口开全、分娩即刻、产后1h三个阶段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宫口开全、分娩即刻两个阶段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与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钳助产率、围产期并发症率等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阶段Apgar评分,PC02、Lac等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出生后48hNBN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中开展穴位按摩减痛法干预,从潜伏期、活跃期等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穴位按摩,有助于显著降低产妇疼痛情况,提升镇静情况,促进产程进展,对新生儿与妊娠结局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126例单胎、足月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168例条件相同,未行任何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产程时间:活跃期至宫口开全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器械助产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新生儿评分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果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病人自控分娩镇痛下不同停泵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35例,分为第一、二、三产程持续镇痛组(A组),宫口开全停泵组(B组),宫口开全停泵、胎儿娩出后开泵组(C组),每组各45例。采用VAS评分法,在硬膜外注射前、注射后15 min、注射后45 min、宫口开全时、胎儿娩出后5 min比较各组患者疼痛情况,并观察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结果三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硬膜外注射前、注射后15 min、注射后45 min、宫口开全后5 min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胎儿娩出后5 min,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A组缩宫素使用比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口开全停泵、胎儿娩出后开泵的方式既能达到减少产妇在第二、第三产程的分娩疼痛的效果,又不延长第二、三产程时间,也不增加缩宫素的使用和产后2 h出血量,是值得推荐的停泵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在第二产程异常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第二产程异常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干预,观察组则实施产钳助产干预。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44.00%)(P 0.05);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概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P 0.05);观察组Apgar评分≥8分的概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Apgar(46.00%)(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第二产程异常产妇接受产钳助产干预,可更好地保证其母婴安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初产妇102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组,每组各51例,分别给予0.1%罗哌卡因和0.1%布比卡因,各复合芬太尼1μg/ml。镇痛期间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Bromage评估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第1、2 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神经及适应能力(NACS)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两组产妇顺产率、器械助产率及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产妇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罗哌卡因组、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两组婴儿1、5 min的Apgar评分及NACS评分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7.
韩素萍 《华西医学》2010,(1):174-175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位、单胎、无明显头盆不称,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且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的头位、单胎、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60例作对照组,产程中不用镇痛药。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宫口扩张速度快、活跃期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椎管内镇痛联合综合干预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8月31日收治的足月分娩初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流程,观察组实施罗哌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联合综合干预策略;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阴道手术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经阴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患者满意度、新生儿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手术助产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阴分娩新生儿的动静脉血气分析、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阴分娩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罗哌卡因椎管内分娩镇痛联合综合干预策略,初产妇分娩体验好,患者满意度高,中转剖宫产率降低,对产妇、新生儿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婷 《大医生》2023,(12):78-80
目的 探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7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自身对硬膜外镇痛的要求分为两组,即接受硬膜外镇痛的经产妇为镇痛组(n=35),未接受硬膜外镇痛的经产妇为非镇痛组(n=67),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宫口2 cm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产妇宫口2 cm至全开、第二产程、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非镇痛组(均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min阿氏(Apgar)评分、脐动脉酸碱度(pH)值和脐动脉乳酸(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可以减轻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分娩疼痛;且与未接受硬膜外镇痛相比,不会影响新生儿相关指标,不增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助产配合笑气吸入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镇痛方法,观察组实行全程责任助产配合笑气吸入镇痛。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程中的胎心音、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对医务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及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的镇痛有效率达96.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产程中的胎心音变化及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责任助产配合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用药时机。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我院120例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自控镇痛(PCA)无痛分娩时,采用不同用药时机(实验组在宫缩一开始就实验镇痛,对照组在宫口开至5-6cm时才实施),比较两种方法在产程、产钳使用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产程、产钳使用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产程初期开始实施的孕妇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无创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初产妇26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2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周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在宫口开至2 cm时入产房,由家属陪伴,仅采用常规的呼吸减痛分娩法待产,至产后2 h;干预组产妇在宫口开至2 cm时入产房,由家属陪伴,同时由导乐师进行一对一导乐陪伴并应用分娩镇痛仪镇痛待产,至产后2 h。比较2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各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产后出血量、镇痛效果、生理分娩率、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焦虑程度、活跃期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镇痛效果、生理分娩率、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配合分娩镇痛仪的应用能有效降低产妇的焦虑与疼痛程度,缩短活跃期时间,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硬膜外等剂量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对脊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无产科及脊麻-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150例,随机分成3组(n=50)行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给予芬太尼10μg,30 min后A组硬膜外给予0.04%布比卡因+1 μg/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15 mL后.微泵15 mL/h持续输注;B组硬膜外给予0.08%布比卡因+2μ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7.5 mL后.微泵7.5 mL/h持续输注;C组硬膜外给予0.12%布比卡因+3μg/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5 mL后,微泵5mL/h持续输注.观察指标有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使用增加病例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3组间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产程、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使用增加病例数c组高于A组、B组(P<0.05);产钳助产率C组高于A组(P<0.05);剖宫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4%~0.08%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产妇缩宫素使用率较少,器械助产少,是合适的硬膜外镇痛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自然分娩镇痛中助产士主导的导乐仪的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自然分娩产妇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助产士主导的导乐仪,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VAS评分与对照组产妇在镇痛前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但在宫口开大3~4cm、宫口开全两个阶段中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需要给予必要的镇痛干预,而助产士主导的导乐仪镇痛护理模式所达到的镇痛效果较为理想,且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14-217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妇的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待产的孕妇94例,以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观察组选择行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宫口开全时间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此镇痛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对新生儿状态无额外影响,不但可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且有利于保障产妇心理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属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产对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适龄足月初产妇100例,按产妇的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分娩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属联合助产士陪产。比较两组各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及产后2 h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属及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100名产妇及新生儿均顺利出院。结论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全程陪产模式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针刺与耳穴按压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12月于浙江大学舟山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音乐疗法,收听患者自己喜欢的音乐,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与耳穴按压。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数字评分(NRS)、宫口开3~10 cm的时间、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结果在宫口开≥3 cm时,两组初产妇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30 min和宫口开全时,干预组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宫口开3~10 cm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音乐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针刺与耳穴按压能减轻分娩疼痛,缩短宫口开全时间,且对母婴安全,效果优于单纯音乐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初产妇2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与助产,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球+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在宫口开大3 cm、5~6 cm、8~9 cm时疼痛程度、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与Apgar评分、产科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随着宫口直径的不断开大,观察组产妇各时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得分优于对照组(P 0. 05);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分娩球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可有效降低初产妇生产疼痛体验,提高自然分娩率与生产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头位初产妇产程的相关因素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5月在我院阴道分娩成功的足月头位初产妇294例,根据是否实施镇痛分娩分为镇痛组(209例)及非镇痛组(85例)。镇痛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后,给予0.1%罗哌卡因加2μg舒芬太尼共50 mL持续镇痛,非镇痛组非药物干预待产。记录2组产妇特征(年龄、教育程度、孕周、孕前BMI、孕期增重、胎方位)、分娩结局、疼痛评分、产程时间。结果 2组产后出血率、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非镇痛组(60.30%vs.89.41%),镇痛组产妇在宫口开全时及分娩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非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方位下2组产程时间比较,胎方位均为枕前位时,镇痛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较非镇痛组延长(7.8 h vs.6.57 h, 1.14 h vs.0.8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方位均为非枕前位时,2组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不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减少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感受,延长枕前位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初产妇1 50例,其中潜伏期实施镇痛者(A组)81例,活跃期实施镇痛者(B组)69例,常规措施助产者(对照组)54例.比较各组的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A、B两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钳助产率和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潜伏期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未增加对母婴的影响,是分娩期切实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