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定位后路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后路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49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不同时间段[麻醉前(T0)、麻醉10min(T1)、术后即刻(T2)]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0时期两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T1、T2时期两组HR、MAP高于T0时期,但研究组HR、MAP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后路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麻醉持续时间,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年龄66~7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30例。记录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显像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技术可清晰显示腰丛、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行径,动态观察局麻药扩散情况。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差异无显著性,麻醉后E组BP明显降低,N组BP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N组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组,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E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E组明显高于N组。结论:超声引导技术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精确操作提供了影像学依据。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是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翠  张婷 《系统医学》2024,(1):64-66+70
目的 探讨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腰麻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徐州市矿山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先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再予腰椎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4、12 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毕阶段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麻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结论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腰麻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住院的112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常规组采用常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自控镇痛(PCA)用量,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效果,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自控镇痛(PCA)用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均长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27-1529
对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收治的78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分为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与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9%)显著优于对照组(6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增加麻醉阻滞范围,避免盲目操作损伤患者神经,超声显影清晰,准确定位神经位置、穿刺针进针位置与深度,穿刺成功率高,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各30例。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术后呕吐率、首次下床时间、羟考酮用量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去甲肾上腺术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羟考酮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操作时间、术后呕吐率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阿片类药用量减少,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麻醉前、术后1 h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可在确保镇痛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小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超声引导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直观方便、成功率高、麻醉阻滞效果好。本研究观察并比较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1资料与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ASAⅠ级~Ⅱ级,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40~78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597-159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医院诊治的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予以临床分析,依据随机双盲法分组,试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方法,对照组采取L3~4硬膜外穿刺方法,对比两组麻醉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阻滞完成用时、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显著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为稳定,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阻滞完成时间短,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患者血流动力相关指标较为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组(E组),每组30人。N组均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根据相应手术部位在腰丛或坐骨神经旁留置导管行分次阻滞术后镇痛。E组施以腰硬联合麻醉并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的VAS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次数,患者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E组麻醉后30min和术后4h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1)。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5),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显著短于E组(P<0.001)。结论:单侧下肢骨折手术采用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可以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并且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95~98岁股骨骨折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腰丛(后路)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骶旁入路)麻醉后股骨切开内固定或全髋置换术。结果在腰丛(后路)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骶旁入路)麻醉下,术中患者均无明显疼痛,肌松效果满意,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部麻醉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麻醉风险小、术后功能锻炼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神经阻滞组术中、术后均采用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术中、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插管全麻、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两组诱导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30 min(T3)、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30 min(T4)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神经阻滞组T1~T4时刻收缩压、舒张、心率与T0时刻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T1时刻起,两组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均不同程度升高,而神经阻滞组T1~T4时刻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2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 VAS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超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各90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见效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术后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10、30 min及术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23-22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应激反应和功能锻炼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5 d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情况、应激反应、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最早起效时间、镇痛连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以局部麻药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MDA、AOP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3 d、5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胃肠道症状、谵妄及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能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功能锻炼耐受性,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后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P0.05),但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且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内收活动幅度较大(P0.05),但两组患者髋关节背伸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但在远期效果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下肢骨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选取84例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行常规麻醉的42例患者纳入比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42例患者纳入麻醉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组运动神经阻滞、感觉神经阻滞的见效时间短于比照组,维持时间长于比照组,P<0.05;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比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中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确切,优于常规麻醉,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31-243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7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腰麻;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并比较入室时(T_0)、侧卧位时(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开始后0.5h(T_3)、手术缝合完成时(T_4)、术后24h(T_5)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完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完善时间较短(P<0.05);两组T_0时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T_5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与骶丛神经阻滞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麻醉起效快、效果好,且能降低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神经刺激仪定位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危重老年人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38例合并多种严重内科疾病行单侧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术中辅助镇静,常规管理呼吸和循环,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8例ASA Ⅲ~Ⅳ级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神经阻滞不全、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尿潴留、术后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危重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采用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9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记录2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麻醉前(T_0)、切皮时(T_1)及手术进行30 min(T_2)、结束时(T_3)、术后1 h(T_4)时,对照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变化,T_1时各指标值显著最低(P 0. 05);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未随时间变化而出现明显波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_1~T_4,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随时间变化而显著增加(P 0. 05); T_2时,NE水平最低,T_3~T_6时显著增加(P 0. 05);不同时期内,观察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较少(P 0. 05)。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术后镇痛泵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87-4688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Harris评分低于观察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效果较好,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