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群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与乳头肌断裂、室壁瘤、心功能衰竭等均是心肌梗死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由VA导致恶性心律失常会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是导致AMI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相似文献
3.
白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1,4(4):234-235
目的 探讨 7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c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 10 0例 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 2 4h内首次心电图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 (QTcd)。结果 5 5例QTcd大于 6 0m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QTcd小于 6 0ms的患者。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QTcd增高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早期测定QTcd是防止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重要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4.
朱从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6,17(3):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中缺血性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价缺血性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梗死后心电图检查是否记录到缺血性J波分为J波组37例与非J波组59例,比较2组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及梗死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 J波组2个及以上部位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J波组(51.3%比8.5%,χ2=10.978,P=0.027),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J波组(48.6%比6.8%,χ2=13.069,P=0.011)。结论心电图缺血性J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且可提示心肌梗死范围较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4年~1997年对232例室性心律失常者行时间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科1994年~1997年24h动态心电图显示颁发室早472例,其中拌心绞痛29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26例,室性早搏临床未检出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53例,男性417例,女性55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并随机分为2组,时间护理组232例,其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室速、室扑、定额等)共40例,其中30例在三个高峰期内发生,由于及时发现(均在1min之内)除1例死亡外,29例抢救成功,另10倒在非高峰期内发生死亡2例。而对照组240例,共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体表心电图 T 波峰末间期(Tp -Te)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1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 A 组(室性心律失常组,共89例)和 B 组(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共64例),分析它们的临床资料,尤其是分析心电图的 T 波峰-末间期(Tp -Te)、经心率校正的波峰-末间期(Tp -Tec)、波峰-末间期离散度(Tp -Ted)。结果心肌梗死急性期,A 组患者 Tp -Te、Tp -Tec、Tp -Ted 均较 B 组延长,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经 Person 分析,显示 Tp -Te、Tp -Tec、Tp -Ted 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 均<0.05,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645、0.714、0.685。结论心电图 T 波峰末间期延长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可尝试作为预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Tp—Te间期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1例,选择同年龄组正常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各导联Tp—Te间期,并测定Tp—Te间期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p-Te间期及Tp—Te间期离散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Tp-Te间期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Tp-Te间期可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Lown分级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own分级将0级47例纳入A组,Ⅰ~Ⅱ级16例纳入B组,Ⅲ~Ⅴ级27例纳入C组,比较3个组患者间C反应蛋白(CRP)与平均脉压指数(PPI)水平。结果 B组患者CRP水平为(15.9±3.6)mg/L ,PPI为0.46 ± 0.05,其水平明显高于 A 组的(13.5 ± 3.1)mg/L 与0.41 ± 0.06;而C组CRP水平为(18.4±4.1)mg/L ,PPI为0.53 ± 0.07,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Lown分级与CRP、PPI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Lown分级可反映AMI患者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 70例AMI患者及 60例正常人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MI早期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 ,高危室早组NE、E、PRA、AngⅡ明显高于低危室早组 (P <0 .0 1) ,2 4小时内死亡者均发生在高危室早组。结论AMI早期的交感神经活性升高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AMI主要死因是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方法,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12.
在生理状态下,QT间期与心率相关,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但在非生理性心动过缓时,QT间期延长的量并非与心率减慢的程度一致.最近的研究发现,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着RR间期的延长,QT间期延长的量逐渐减少,但QT延长者随着心率减慢,QT间期增加的量明显大于QT间期正常者,认为其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心动过缓时QT间期的不同变化和有关因素,以及与室性心率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2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顶点至T波终末段(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病情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两组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前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酐蛋白I(CTnl)]、心率变异性[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的差异,分析AMI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c、Tp-Te/QT较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长;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SV、LVEF低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NT-proBNP、CTnl水平高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低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MI患者的Tp-Tc、Tp-Te/QT与NT-proBNP、CTnl水平呈正相关,与SV、LVEF、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AMI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42例AMI患者心电图的QTd,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比较。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结论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d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997,(4)
为了评价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观察了1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其中持续性室速组(n=55)QTd为106.85±28.74ms,并行性室速组(n=60)QTd为38.56±12.05ms,频发室早组(n=65)QTd为41.44±15.16ms。结果显示持续性室速组QTd显著高于并行性室速及频发室早组,差异极显著性(P<0.01)。QTd>75ms者,持续性室速检出率为94.3%,而QTd≤75ms者,持续性室速检出率反为3.9%。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文提示QTd与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关系,能准确反映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持续性室速患者,QTd明显增加;QTd增加(>75ms)易发生持续性室速,甚至室颤。认为QTd可作为判断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及评估其预后的有效简单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并探讨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对3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亚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亚组)及40例对照组患者,测量其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Tpe间期和Tpe离散度(最长Tpe减最短Tpe之差),计算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RR)、心率校正的Tpe离散度(Tpe离散度√RR),并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组的Tpe/√RR、Tpe离散度√RR均较对照组组明显延长(P〈0.01),而心律失常亚组的Tpe/√RR、Tpe离散度/√RR亦较无心律失常亚组延长(P〈0.05)。结论心肌梗死组的Tpe间期、Tpe离散度延长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pe间期、Tpe离散度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18.
19.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QT离散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81例AMI患者QTd,QTcd睾室性世箜失常竺苎至磊况:并写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的QTa、QTcd均较对照组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MI早期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测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送入CCU病房,予以心电监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饮食、便秘护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患者心肌梗死率下降为7%.结论:科学的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