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斌  徐志锋  朱彬 《磁共振成像》2016,7(10):759-76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优势。材料与方法 23例脑外伤CT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DAI患者3 d内行3.0 T MR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l、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IAIR)和SWI,分析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检出率和病灶数目的差异性,分析SWI技术指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的相关性。结果 DAI病灶主要分布于脑灰白质交界区和白质深部。常规Tl WI、T2WI、FLAIR和SWI序列对DAI病灶检出率分别为23.8%、32.2%、46.5%和83.8%,而微小出血灶检出数目分别为31、68、103、326;SWI与T1WI、T2WI和FLAIR在病灶检出率和病灶数目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SWI显示的出血性病灶与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呈高度负相关(r=-0.876)。结论与传统序列比较,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且能很好地反映病情,为DAI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诊断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相关性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DAI并行MRI检查的24例患者,行常规MRI(T1WI、T2WI、FLAIR、DWI)及SWI扫描,比较DAI病灶的显示率并分析其信号特征,评价SWI在DAI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GCS评分的关系。结果 24例DAI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区、脑白质区、基底节区、胼胝体、脑干及小脑。常规序列检出DAI病灶37个,T1WI、T2WI序列病灶呈点状或小结节状,信号表现多样。SWI序列检出DAI病灶179个,病灶呈斑点状、串珠状或线条状明显高、低或高低混杂信号。18例未累及脑中线结构,6例累及脑中线结构。24例中GCS评分轻度(13~15分)13例,中度(9~12分)6例,重度(3~8分)5例;治愈9例,好转9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2例。结论 DAI病灶数目多、分布广泛或累及脑中线结构者,GCS评分低,二者均有明显相关性。SWI对DAI病灶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较常规MRI序列检出更多的脑内微小出血灶,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弥漫性轴索损失(DAI)的MRI表现,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DA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诊断为DAI患者的MRI图像,比较病灶在各序列的显示率,并分析其信号特征及分布部位.结果 T1WI序列显示率较低,其次为T2WI序列,显示者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序列敏感性较高,显示者为片状、斑片状高信号,病灶越小显示越不敏感,SWI序列显示病灶更多、更敏感,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上脚等,呈散在针尖状、小片状或片状显著低信号.结论 相比常规MR序列,SWI序列对DAI病灶检出率更高,可为DAI作出准确诊断,对临床怀疑为DAI患者,SWI序列可作为常规MR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CT为阴性而临床可疑为DAI的患者在外伤后3 d内常规在3.0T磁共振行SWI和常规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比较它们对DAI的检出率和检出病灶数目,评价SWI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可清楚显示27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检出率达79.41%,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对DAI检出率分别为20.5%、26.47%和41.17%;SWI、T1WI、T2WI、FLAIR各序列检出微小出血量分别为261、39、61、89,SWI与T1WI、T2WI和FLAIR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在临床上可疑为DAI的患者应尽早行SWI序列扫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磁敏感加权成像术(SWI)应用于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对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接诊的32例DA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回顾分析其磁共振资料,对比各序列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数与阳性检出率,总结其分布区域与信号特点。结果32例患者检查结果发现DAI病灶以脑白质、皮髓交界与基底节区、胼胝体、小脑及脑干等为主要分布区域;各序列间出血性DAI病灶检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SWI560个、FLAIR363个、T2WI214个、T1WI190个;SWI对DAI病灶的检出率为100%,明显较FLAIR(64.8%)、T2WI(38.2%)、T1WI(33.9%)增高(P均〈0.01)。结论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敏感性明显高出其他序列,能更为清晰准确地显现出患者成像的病灶情况,为临床早期确诊该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梯度回波T2成像(T2*GRE)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头颅MRI检查,比较各序列的敏感度,并将检出的病灶数与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1 WI共检出DAI病灶97个,T2 WI检出159个、FLAIR检出253个,DWI检出301个,T2*GRE检出441个,T2*GRE联合DWI检出502个。DWI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GRE对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T2*GRE及DWI两种技术对DAI病灶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DWI(P<0.05)或T2*GRE(P<0.05)。联合T2*GRE及DWI两种技术检出的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GCS呈高度负相关(r=-0.749,P<0.01)。结论 T2*GRE和DWI序列联合应用显著提高DAI病灶的检出率,应作为MRI检查DAI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采用3.0T超高场磁共振的SWI及常规MR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及体液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诊断为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的22例患者,对SWI及常规MR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常规MR序列中,8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较低信号,FLAIR呈低信号,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较高信号。12例T1WI、T2WI及FLAIR呈等信号而未能发现病变。在SWI中,所有22例患者均显示了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典型SWI影像特征。除4例病变局限性于桥脑外,其余累及基底节区、小脑、丘脑及大脑皮层下区。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是检出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最为敏感的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梯度回波T2成像(GRE-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采取磁共振扫描,行T1WI、T2WI、FLAIR以及GRE-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扫描,对比各个序列成像的敏感性,并分析各序列检出病灶数量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结果:GRE-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病灶检出数量高于其他序列,P0.05;GRE-T2WI序列对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P0.05;DWI序列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P0.05。结论:GRE-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有利于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灶检出率,能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资料,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磁共振检查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挫裂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4例有明确脑外伤史的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包括T1、T2、FLAIR及DWI序列,之后增加SWI序列扫描,分别从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信号等方面对比分析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的不同。结果:SWI序列发现脑实质内异常低信号的部位广、数目多、范围大,呈境界清楚的均匀低信号。结论:SWI序列能极大的提高脑挫裂伤病灶的检出率,对不同时期的出血性病灶均能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SWI序列可作为脑外伤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在磁共振弥散成像中的表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至亚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在磁共振弥散成像中的表现特点。方法:35例患者在脑外伤后1小时~20天行常规MR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比较病灶在各种序列上的表现特点。结果:35例在常规MR成像和DWI中共显示病灶165个,在DWI上能观察到而常规MR成像无法显示的病灶有42个(25.5%),在DWI上信号明显高于T2加权成像的病灶67个(40.6%)。165个病灶中127个为非出血性病灶,将其分成两组,入院时GCS评分≤8分组(A组)和GCS评分>8分组(B组),A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为(0.72±0.84)×10-3mm2/s(n=98),B组ADC平均值为(1.28±0.73)×10-3mm2/s(n=29)。结论:对急性和亚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非出血病灶的显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明显优于常规磁共振T2加权像,从超急性期到亚急性期,ADC 值均下降,入院时GCS评分≤8分组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GCS评分>8分组,ADC下降程度与DAI损伤程度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由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液体衰减翻转回复序列(FLAIR)及SWI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8例,对常规MRI序列及SWI进行分析。结果:常规MRI序列中,6例显示为多发出血灶,2例显示为单发出血灶,所有病例在T1WI上呈以低、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部分病灶见短T1信号,在T2WI和FLAIR上呈以低、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SWI上,8例均显示为多发出血灶,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信号区,部分病灶中心可见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靶征”),SWI显示的出血灶数目明显多于常规MRI序列。所有病例的出血均主要位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其中合并基底节出血1例、丘脑出血1例。结论:SWI在检出脑微小出血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显示脑血管淀粉样变多发性脑出血的特点,诊断价值大于常规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磁共振(MRI)扫描序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海绵状血管瘤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0例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SWI、DWI序列检查,统计常规MRI(T_1WI、T_2WI、T_2Flair)、SWI、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检出情况;并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在常规序列、SWI、DWI序列扫描图像的特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经SWI序列均检查出脑海绵状血管瘤,其中44例单发,6例多发,共检出103例病灶数,81例位于幕上,22例位于幕下。SWI序列扫描脑海绵状血管瘤检出率较DWI序列、T_1WI、T_2WI、T_2Flai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在T_1WI、T_2WI、T_2Flair上呈类圆形或圆形混杂信号,病灶内表现为"爆米花状"、"网格状"高信号,部分病灶在T_2WI周围可见特征性环状低信号(铁环征),病灶周围无占位及水肿征象。SWI及DWI可显示病变周围含铁血黄素区域及瘤体,病变信号为低信号或低信号中伴有稍高信号,且在显示病变数目及范围均优于常规序列,且SWI优于DWI。结论:SWI及DWI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更利于脑海绵状血管瘤微小病灶的检出,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 DWI及SWI在下肢肌肉血肿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经手术或穿刺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肌肉血肿15例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SE序列T1WI、T2WI和T2WI-Fs扫描,DWI及SWI扫描。结果急性期及亚急性早期血肿均呈与肌肉或肌间隙走形一致的长梭形,T1WI呈等或等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DWI呈中央低信号,周围呈高信号,SWI呈高信号为主,中央呈不不规则片状低信号,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环形低信号;亚急性晚期或慢性期血肿呈形态不规则圆形或长梭形,T1WI及T2WI均呈上部高信号,下部呈低信号,并形成明显液液平,DWI及SWI上部呈高信号,下部呈低信号。结论 DWI及SWI序列可以较MR常规序列提供更多的信息,作为常规序列的重要的补充,可以明显减少急性期及亚急性早期血肿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探讨磁共振敏感成像(SWI)在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4-11—2016-11收治的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DWI及SWI扫描检查,对比和分析检查出的病灶情况。结果 MRI检出病灶81个,DWI检出病灶88个,SWI检出病灶112个。结论联合DWI序列和SWI监测弥散性轴索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有效检测患者脑部出血和水肿病灶,为DAI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用。方法对49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患儿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轴位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观察SWI上的所见并和常规MR图像对照,比较MRI不同序列对出血灶检出率和脑白质HIE病灶在SWI上的表现。结果 HIE所致深部白质病变在T1WI上为点片状高信号,在SWI上为中等稍高信号,与周围组织信号无明显差异。出血灶在T1WI上大部分为高信号,少部分为等信号,T1W上显示67个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脑实质内出血13个、脑室内6个;在SWI上出血灶为明显低信号,分别可显示84、19、12个病灶,T1WI、T2WI、FLAIR、SWI序列的出血灶检出率分别为65.8%、53.8%、70%、100%。结论 SWI提高了HIE颅内出血诊断敏感性,为早期诊断HIE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癫痫中心就诊的3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常规T1WI、T2WI和SWI序列对所有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进行颅脑扫描,分析T1WI、T2WI和SWI序列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显示能力和影像特征。结果: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26例中,T1WI序列发现病灶10个,T2WI序列发现病灶21个,SWI显示病灶26个,病灶位于枕叶9例、额叶7例、颞叶5例、顶叶4例及小脑半球1例。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11例中,T1WI序列发现病灶11个,T2WI序列发现病灶22个,SWI显示病灶72个,血管瘤最大主病灶位于颞叶6例、额叶2例、枕、顶叶及小脑半球各1例。SWI扫描显示的最大病灶直径为24.80mm。T1和T2显示典型病灶呈桑葚样混杂信号,SWI为铁环样信号。SWI序列检出率与常规T1WI、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内急性或亚急性出血2例,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症或发育性静脉畸形3例。结论:SW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检出脑微出血灶(CMB)及隐匿性CMB(rCMB)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有脑CMB患者的MR影像资料,观察病灶大小、部位等特征,比较常规MR成像序列及SWI序列的检出率。检查序列包括常规MR成像序列(T1WI、T2WI、FLAIR及DWI)及SWI序列。SWI采用Ven-Bold-HR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结果共检出197个CMB,常规MR序列检出162个,SWI检出191个,SWI的CMB检出率是常规序列的1.18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0,P<0.01)。SWI序列可以检出常规序列不能检出的隐匿性CMB(rCMB)。结论 SWI在检出CMB及rCMB中优于常规MRI序列,建议作为MRI检查的常规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畸形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及脑血管畸形的SWI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7月MRI显示的典型脑血管畸形41例(海绵状血管瘤23例,动静脉畸形13例,静脉畸形5例)进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1WI增强扫描及SWI,与手术所见及DSA对比,将SWI与常规MRI对比,分析其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SWI可以显示较常规序列更多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发现3例脑内弥漫性血管瘤及5例多发病变的病例;同一病灶SWI显示的范围较常规序列大;SWI显示6个静脉畸形病灶,而常规序列显示5个,可以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并与T1WI增强扫描图像很好的对应;SWI可以显示DSA显示的15支供血动脉中的13支(常规序列显示13支),20支引流静脉中的18支(常规序列显示13支)。结论:SWI是显示血管畸形最敏感的MR序列,是筛查脑血管畸形的理想手段,结合MRI常规扫描序列可以为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及内部组织结构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的血管成像(ESWAN)序列显示颅内常见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CT扫描发现颅内占位68患者进行研究。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ESWAN扫描及常规MR平扫(T1WI、T2WI、T2-flair)加MR增强扫描。将ESWAN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评估各个序列在显示肿瘤边界、瘤周水肿、肿瘤内部结构、出血及血管结构形态学特征方面的差异。采用ESWAN序列对胶质瘤内磁敏感信号的大小及比率进行评分,研究磁敏感信号同胶质瘤良恶性的关系。结果肿瘤边界五种序列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的瘤周水肿、内部特征、出血及血管结构的评分五种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2-flair、T2WI显示瘤周水肿效果最好,增强T1WI显示肿瘤内部特征最好,ESWAN显示肿瘤内出血及血管结构最好。高级别胶质瘤的磁敏感低信号区占肿瘤病灶区的比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结论 ESWAN序列可以更好地显示颅内肿瘤的内部出血及血管结构,胶质瘤内磁敏感低信号的比例可为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病灶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经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检查。序列为平扫轴位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 FLAIR)、增强轴位T1WI、SWI。结果 29个病灶伴行静脉,5个病灶内可见静脉穿行,24个病灶周边可见1条以上静脉绕行。病灶周边为低信号环者52个,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者31个,15个病灶表现为均匀低信号。脑深部核团(黑质、丘脑枕等)显示异常铁沉积。结论 SWI有助于提高对活体多发性硬化病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