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2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能够获得较好的的临床效果,具有切口美观、手术耗时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该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儿242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121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的单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术后患儿自主活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1%,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55-956
选取我院微创手术治疗的370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的170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的时间、术后的住院天数、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的并发症的情况。行微创手术的观察组手术的时间、术后的住院天数、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行传统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发生阴囊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小儿疝气行微创手术治疗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较少、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88-1790
目的研究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的疗效。方法将20 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63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上述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就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和疝囊残留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疝囊残留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出院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出血量相似,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均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更佳,可简化操作,创伤小,减少并发症,加速患儿术后恢复,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自主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均较手术前有所降低,观察组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阴囊肿胀、腹胀、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胸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胸腺瘤61例适合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胸腔镜组)31例和B组(传统手术组)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手术临床资料、肺功能、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方面指标。结果 A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方面均小于B组,A组胸管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止痛药物应用情况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治疗后在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量(FVC)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后FEV1、FVC与疲劳指数(Fatigue index)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比较,A组FEV1、FVC高于B组,疲劳指数低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上肢运动障碍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复发或死亡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能达到与传统手术一样的疗效,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和开胸组相当的近期肿瘤根治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7.
将8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肝囊肿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AST、ALT、TBIL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1周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AST、ALT、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其血清AST、ALT、TBIL水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70例小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微创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比传统手术更具有优势,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儿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临床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3例,其中行开腹阑尾切除术74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小切口切除术79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常规小切口切除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Fast-Track Surgerly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文直译为"快通道外科"。它提倡采用多模式的围手术期恢复方案,加快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日,因此,Fast-Frack Surgery解释为"加速康复外科"可能更为贴切。"加速康复"意味着患者围手术期时间表的重大变革,并已涉及到外科治疗的各个领域。与此相适应的快通道麻醉(Fast-Track Anes- thesia),使得麻醉医生从仅提供最佳的手术条件和术后镇痛的内科医生,转变为围手术期医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肠外科手术是普通外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大类常规手术,其围手术期处理如术前肠道准备、术中麻醉方法选择、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术前及术中各种引流管的放置、术后补液、营养支持及患者康复等围手术处理问题在经典的外科学教科书有了详细地描述,广大外科医生根据教科书和文献上的处理原则、治疗规范及以往经验,进行着大量胃肠外科围术期处理的日常工作,形成了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及方法。然而,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的旨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极大地挑战我们业已形成的胃肠外科处理原则和措施,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已被广泛接受的并已作为常规的处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Cosmetic Surgery     
The goal of rhinoplasty is to create a nose harmonious with the other features. Pathologic factors are more important in rhinoplasty than in any other form of cosmetic correction. Skillful modeling of bones and cartilage can correct the nose that is humped, oversized, small, wide or distorted. Nasal packing and an external splint fix the structures to the desired shape and reduce swelling.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