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PPARα)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用129/Sv雄性健康的野生型(WT)和Ppara敲除型(KO)小鼠各10只,各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小鼠食饲普通饲料(WT-Con/KO-Con),实验组小鼠食饲40%脂肪供能饲料(High-fat diet,HFD)(WT-HFD/KO-HFD),连续干预3月。实验结束前3 d对各组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所有小鼠收集血清后处死,取附睾脂肪组织。检测血清中TC和TG的含量,分析脂肪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及炎症基因表达。结果 KO-HFD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且发生糖耐量损害,其血清TC和TG显著高于KO-Con组;且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大于KO-Con组,炎症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且STAT3通路被激活;在WT两组小鼠中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小鼠PPARα可对抗HFD诱导MS的发生与发展,该作用与STAT3炎症通路密切相关。[营养学报,2019,41(1):89-94]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因子血管生成素Ⅰ和Ⅱ在保护幼年细胞色素P4501 B1(CYP1 B1)基因敲除小鼠营养性肥胖中作用.方法 CYP1 B1基因敲除和野生型雄性C57/BL小鼠(3周龄)各16只,给予低脂膳食(10%脂肪)、高脂膳食(60%脂肪)饲料11周;小鼠处死后取附睾脂肪组织检测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野生高脂组小鼠脂肪组织血管密度下降,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血管分布不受影响;高脂膳食诱导下,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小鼠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 mRNA表达下调(P<0.05),野生型小鼠CD31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野生低脂组比较,高脂诱导后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小鼠血管生成素Ⅰ表达量分别为0.35和0.50(P <0.05),瘦素表达量则分别为2.48和1.42(P<0.05);敲除高脂组瘦素表达量较野生高脂组下降(P<0.05).结论 CYP1B1基因敲除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调控可能在其营养性肥胖中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lin1基因敲除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普通C57BL/6J小鼠12只,随机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每组6只,Plin1基因敲除小鼠12只,随机分为敲除普通组和敲除高脂组,每组6只。喂养12 w后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取出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称重并用HE染色观察不同脂肪组织的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脂质相关指标;WB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普通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体重和脂肪组织重量显著增加(P <0.05),TG、TC、LDL-C、Glycerin和FFA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平均脂肪细胞面积变大(P <0.05),脂肪组织中SREB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0.05),p-HSL和ATGL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 <0.05);与高脂组相比,敲除普通组和敲除高脂组小鼠体重显著减轻,其脂肪重量和系数也明显下降(P <0.05),血清中TG、T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 <0.05),WAT细胞体积缩小,BAT细胞空泡增多,脂肪组织中SREBP1蛋白表达下降(P &...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脂喂养与基础饮食喂养条件下,野生型(wild type, WT)小鼠与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基因敲除(TLR2-/-)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 出生10周龄雄性TLR2-/-小鼠和WT小鼠各两组分别进行高脂饲料与基础饲料喂养,每组3只小鼠,喂养9周后,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 GTT)和胰岛素抵抗实验(insulin resistance test, ITT)实验;收集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处死后,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L - 6、TNF - α和IL - 10的含量。结果 与基础饮食组的WT小鼠和高脂饮食组的TLR2-/-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WT小鼠GTT(t = 3.210,P = 0.033;t = 3.689,P = 0.021)、ITT(t = 3.332,P = 0.029;t = 4.125,P = 0.015)曲线下面积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础饮食组的WT小鼠、基础饮食组的TLR2-/-小鼠和高脂饮食组的TLR2-/-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WT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 - 6和TNF - α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 - 6:t = 9.646,P = 0.001;t = 16.02,P<0.001;t = 7.677,P = 0.002;TNF - α:t = 7.731,P = 0.002;t = 10.73,P<0.001;t = 5.802,P = 0.004);抗炎因子IL - 10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219,P = 0.014;t = 27.6,P<0.001;t = 10.2,P = 0.001);与基础饮食组的WT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WT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拟杆菌门减少(Z = - 1.528,P = 0.127),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Z = - 0.218,P = 0.827),变形菌门占比升高(Z = - 0.655,P = 0.513),普雷沃菌属降低(Z = - 0.218,P = 0.827),颤螺旋菌属和拟杆菌属升高(Z = - 1.528,P = 0.127;Z = - 1.964,P = 0.050);与基础饮食组的TLR2-/-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TLR2-/-小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没有明显改变,变形菌门占比升高(Z = - 1.964,P = 0.050),普雷沃菌属降低(Z = - 0.655,P = 0.513),颤螺旋菌属和拟杆菌属升高(Z = - 1.993,P = 0.046;Z = - 1.528,P = 0.127)。结论 高脂饮食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并改变小鼠的葡萄糖调节能力,TLR2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炎症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但可能并不通过肠道菌群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小聪  赵丽华  冯婧  Colin RJ  王素青 《营养学报》2012,34(2):143-146,149
目的探讨CYP1B1对高脂膳食诱导的成年小鼠脂肪代谢的作用。方法 CYP1B1基因敲除(KO)和野生型(WT)雄性成年C57/BL小鼠(6 w龄)各16只,给予低脂(LFD,30%)、高脂肪(HFD,60%)饲料共6 w。小鼠处死后取血清、附睾脂肪和肝脏组织检测相应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6 w高脂膳食后,KO小鼠能量摄入总量稍高于WT小鼠,但其体重增量和附睾脂肪组织重量均显著低于WT小鼠;WT小鼠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大于KO小鼠,且血糖、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水平亦明显高于KO小鼠;肝脏组织RT-PCR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后,启动脂肪形成的核因子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如CD36、SREBP1c、SCD1等表达下降,而调控脂肪氧化分解的基因如CPT-1α,UCP-2表达显著上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CYP1B1基因敲除增强腺苷-磷酸激酶(AMPK)的磷酸化。结论 CYP1B1基因敲除对成年小鼠营养性肥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AMPK磷酸化增强并调控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甲基转移酶表达改变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的影响作用。 【方法】 使用30只3~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给予两种高脂饲料(脂肪含量为34.9%,供能比为60%)-n-6 PUFAs(脂肪来源于葵花籽油)饲料和n-3 PUFAs(脂肪来源于鱼油)饲料喂养14周;以正常脂饲料(脂肪含量为4.3%,供能比为10%)(脂肪来源于葵花籽油)为对照。喂养结束后对小鼠脂肪组织基因组DNA总甲基化以及甲基转移酶(DNMTs)进行测定。 【结果】 与正常脂饲料喂养小鼠相比,两组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DNA总甲基化程度均明显升高,但n-3 PUFAs高脂饲料组升高的程度显著低于n-6 PUFAs组。n-6 PUFAs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的脂肪组织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脂饲料组小鼠,而n-3 PUFAs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脂肪组织中这3种酶的表达无变化。 【结论】 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升高;鱼油n-3 PUFAs具有抑制DNA甲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酒精和高脂饮食对雄性大鼠脂肪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α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酒精灌胃和高脂饮食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P85α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普通对照组相比,高脂对照组HOMA-IR指数升高;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各剂量酒精和高脂饮食组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在低中剂量组升高,各剂量酒精联合高脂饮食组脂肪组织PI-3KP85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高脂饮食导致胰岛素抵抗;与单独高脂饮食相比,酒精联合高脂饮食加剧胰岛素抵抗程度。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 mRNA及蛋白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8.
高脂饮食对大鼠脂肪组织AMP激活的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模式对大鼠脂肪组织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实验组15w,按体重分为肥胖(DIO)和肥胖抵抗(DIO-R)组,再将DIO组一半改用基础饲料喂养(DIO-HF/LF),另一半继续喂养高脂饮食(DIO-HF),DIO-R组继续喂养高脂饮食;以基础饲料喂养组作对照(CF)。至23w末禁食过夜处死动物,取脂肪组织,用RT-PCR法检测AMPKα1和AMPKα2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α蛋白水平。结果DIO-HF组大鼠体重和肾周、腰周、睾周脂肪湿重、三个部位总的脂肪湿重及脂体比均显著高于CF、DIO-HF/LF及DIO-R组,DIO-HF/LF组大鼠体重高于CF组。各组间AMPKα1 mRNA表达均无差异;DIO-HF组AMPKα2 mRNA表达及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F、DIO-HF/LF及DIO-R组,而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组织AMPKα水平降低与饮食诱导大鼠肥胖密切相关,其中AMPKα2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选40只为基础组(CN),其余120只建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选体质量增加上下1/3各40只做为饮食诱导肥胖(DIO)和饮食诱导肥胖抵抗(DR)大鼠,其余剔除。喂养10w,每2w每组选8只动物处死,留取棕色脂肪组织,测定活性氧簇(ROS),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Complex)Ⅰ、Ⅱ、Ⅲ、Ⅳ水平。结果 DIO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ROS水平在第8,10w时显著高于DR组和CN组(P0.05)。DIO组MMP在第8,10w时显著低于CN组,DR组MMP水平在第4、8、10w时均显著低于CN组(P0.05)。线粒体ComplexⅠ活性在第4、6w时代偿性升高,ComplexⅢ活性在第8、10w显著降低,ComplexⅣ活性在第4、6w时代偿性升高,但在第10w时失代偿性,DIO组显著低于CN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类Ⅰ型和Ⅱ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typesⅠandⅡ,SR-AⅠ/Ⅱ)基因缺失对高脂膳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R-AⅠ/Ⅱ基因敲除与野生型雄性小鼠为对象,分别喂饲普通膳食和高脂膳食12w,应用酶法或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代谢(包括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质水平)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肝脏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Ⅰ)和CD36的表达。结果SR-AⅠ/Ⅱ基因敲除鼠与野生型鼠相比,高脂膳食喂饲的第3、6、12w,其血清TG、TC、LDL、HDL均比野生型小鼠下降,肝细胞中脂滴的数量较多,体积较大,SR-BⅠmRNA表达上调,CD36mRNA的表达无差异。结论高脂膳食诱导SR-AⅠ/Ⅱ基因缺失小鼠脂质代谢的变化可能与肝脏SR-BⅠ表达升高及外周脂质向肝脏的逆向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Plin1基因敲除对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水平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将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Plin1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4组(n=6),喂养12 w后,隔夜禁食自由饮水12h,眼眶采取所有新鲜血液及组织样本,并颈椎脱臼处死,取各组小鼠血清及部分附睾脂肪组织,酶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s)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验测定小鼠血清和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F4/80的表达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亚基P65的转位及表达水平和NF-κB亚基P65表达及磷酸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Ctrp6基因敲除小鼠建立模型解析隔日禁食改善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3月龄雌性的野生型(WT)小鼠和Ctrp6基因敲除(KO)小鼠进行隔日禁食实验,每种基因型分为两组:自由采食组(WT,n=9;KO,n=12)和隔日禁食组(WT-ADF,n=12;KO-ADF,n=12)。饲养实验持续14 w,期间所有小鼠自由饮水,每日记录采食量,每周称量体重。13 w进行葡萄糖耐受实验和小鼠行为学实验。14 w饲养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检测其中脂代谢相关因子含量,取小鼠皮下脂肪和棕色脂肪组织用RT-PCR检测其中棕脂标志性基因表达,利用蛋白印迹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与自由采食组相比,隔日禁食组的WT和KO鼠的累积采食量均降低,体重增加减缓,体脂积累减少,葡萄糖耐受性增加,血脂降低,代谢得到改善。对皮下脂肪的基因表达分析,隔日禁食导致两种基因型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的白色脂肪棕色化标志基因Ucp1和Pgc1α的mRNA和蛋白丰度均升高,其中KO鼠上升幅度更大;利用蛋白印记分析相关信号通路,隔日禁食组PKA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隔日禁食能够减缓小鼠体重增加,减少白色脂肪积累,改善小鼠代谢,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对主动脉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21 d雄性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基础饲料)、高脂对照组和TAK-242组(给予高脂饲料);7个月后,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TAK-242组(胰岛素抵抗小鼠)给予TLR4抑制剂TAK-242干预5个月,采血进行GTT和ITT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主动脉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TLR4的表达及其下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小鼠在高脂饲喂3个月后体重明显升高,7个月后小鼠调节血糖能力受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TAK-242干预5个月后,与高脂对照组比较,TAK-242组小鼠葡萄糖调节能力和胰岛素敏感性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高脂对照组与TAK-242组小鼠血清中TG、TC、LDL-C、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高脂对照组与TAK-242组小鼠血清中TG、TC、LDL-C和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高脂对照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TLR4、TNF-α和IL-6表达水平[分别为(1.91±0.32)、(2.71±0.52)、(3.24±0.41)]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00±0.20)、(1.00±0.17)、(1.00±0.23)]明显升高(P0.01);与高脂对照组比较,TAK-242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TLR4、TNF-α和IL-6表达水平[分别为(1.23±0.27)、(1.93±0.35)、(1.67±0.30)]均下调(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主动脉炎症的发生可能与TLR4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3~4 周龄C57BL/ 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鱼油n-3 PUFAs高脂饲料(脂肪含量均为34.9%,供能比均为60%)以及正常脂饲料(脂肪来源于猪油和葵花籽油,脂肪含量为4.3%,供能比为10%)喂养16周。然后采集粪便,采用16s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取结肠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小鼠相比,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中厚壁菌门及乳杆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多,而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以及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则显著减少(P<0.05)。两组肥胖小鼠相比,鱼油n-3 PUFAs高脂组肥胖小鼠的粪便双歧杆菌属数量明显增加,而乳杆菌属数量显著减少(P<0.05)。对结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高脂饲料组肥胖小鼠的IL-1β、IL-6、TNF-α及MCP-1表达量较正常脂饲料组小鼠均明显升高(P<0.05),而IL-10的表达量无变化;鱼油n-3 PUFAs高脂饲料组肥胖小鼠的IL-1β、TNF-α较高脂饲料组肥胖小鼠有显著性的降低(P<0.05)。结论 鱼油n-3 PUFAs可以改善肥胖状态下的肠道菌群紊乱及肠道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链脂肪酸(辛酸/癸酸)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C57BL/6J小鼠小肠中TLR4传导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中链脂肪酸(MCFA)降体重的机制。方法 36只高脂饲料诱导的C57BL/6J肥胖小鼠按空腹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含2%辛酸(C8:0)、癸酸(C10:0)和油酸(C18:1)的高脂饲料喂养16周,测定小鼠体重、肝脏重、肠系膜、附睾及肾周脂肪垫重,测定血清脂代谢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小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 D88)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辛酸和癸酸组肥胖小鼠体重、肝脏重、附睾周脂肪重、小肠组织中TNF-α水平以及TLR4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油酸组(P<0.05)。辛酸组小鼠血清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小肠组织中IL-6、IL-1β水平以及My D88、TNF-αmRNA表达显著低于油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HDL-C/LDL-C显著高于油酸组(P<0.05)。癸酸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FFA水平显著低于油酸组。结论 MCFA可能通过下调小肠中TLR4传导通路相关分子水平抑制肥胖个体炎症反应,降低肥胖个体体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研究虾青素对NAFL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低脂饲料,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干预组饲喂虾青素饲料(每kg高脂饲料添加2g虾青素)。16w后,称量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并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小鼠肝功能、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肝组织苏木素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高脂组小鼠肝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补充虾青素后与高脂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脂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丙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小鼠血清ALT、AST、TG、TC水平与高脂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脂组小鼠肝脏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补充虾青素后与高脂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各组肝脏TC水平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表明,高脂组肝组织可见大量脂肪变性,而干预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另外,高脂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补充虾青素后分别降低了24.03%、18.45%、27.16%。结论虾青素可通过改善肝功能、血脂水平及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等途径减缓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亮氨酸对高脂高胆固醇喂养小鼠体脂和瘦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高胆固醇组、低、高剂量亮氨酸组(1.5%、3.0%亮氨酸),干预24周;测定小鼠体重、脂肪重量、血清胆固醇和瘦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睾周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Ob-R)、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高胆固醇喂养明显升高小鼠体重、脂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与高脂高胆固醇组比较,亮氨酸组小鼠体重、脂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7.14±2.44)ng/mL,](P0.01);与高脂高胆固醇组比较,1.5%、3.0%亮氨酸组小鼠瘦素水平[分别为(4.21±2.37)、(4.24±2.22)ng/mL]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鼠睾周脂肪组织中Ob-R蛋白表达下调;与高脂高胆固醇组比较,亮氨酸组小鼠睾周脂肪组织中Ob-R、JAK2蛋白表达上调、SOCS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亮氨酸干预可抑制高脂高胆固醇喂养引起的小鼠体重和体脂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瘦素受体及其下游蛋白JAK2和SOCS3表达、改善瘦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芦丁对高脂饮食诱导的SAMP8小鼠血脂、糖耐量(GTT)、胰岛素耐量(ITT)及脂肪组织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低脂饲料(LFD)、高脂饲料(HFD)、高脂+芦丁(HR)共3组,每组8只。饲养18w后,进行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然后称重并处死,取血清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甘油水平,取皮下和附睾脂肪组织用于蛋白检测。结果与LFD组相比,HFD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重量、GTT和ITT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P0.05)。HR组小鼠ITTAUC较HFD组显著降低(P0.05)。在皮下和附睾脂肪组织中,与LFD组相比,HFD组P-Aktser473和P-AMPK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HR组皮下脂肪组织P-AMPK和附睾脂肪组织P-Aktser473较HFD组显著升高(P 0.05);各组间TNFα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芦丁能够改善高脂饲养SAMP8小鼠胰岛素耐量受损状况。且芦丁干预能够升高脂肪组织P-Aktser473和P-AMPK蛋白表达,但是随脂肪组织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芦丁、运动及芦丁联合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及糖异生关键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饲料(CN)、高脂(HFD)、高脂+芦丁(HR)、高脂+运动(HE)、高脂+芦丁及运动(HRE)共5组,每组12只。饲养16w后,称重并处死,取肝脏样品用于蛋白检测。结果与CN组相比,HFD组与HR组小鼠终末体质量及肝脏质量明显增加。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HE和HRE组PDI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GRP78表达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E-1α表达量在HRE组显著升高(P0.05)。P-JNK和P-AMPK信号通路HFD和HR组p-JNK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AMP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和HRE组PEPCK蛋白表达量比HFD组明显降低;同时,HFD组和HR组PGC-1α表达降低,而HE组和HRE组PGC-1α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运动联合芦丁干预能够降低内质网应激标识蛋白PDI和IRE-1α的表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p-JNK磷酸化水平及PEPCK表达水平的升高,并能够升高PGC-1α表达水平。芦丁联合运动可能是有效的预防慢性代谢性肝脏组织功能紊乱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二硫化碳(CS2)染毒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和C57BL/6J小鼠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CS2染毒正常饮食组、CS2未染毒正常饮食组、CS2染毒高脂饮食组、CS2未染毒高脂饮食组;24只C57BU6J雄性小鼠也按同样的方式分成4组;每组6只.将染毒组以浓度为1 g/m3的CS2进行静式吸入染毒,5 h/d,5 d/周,共2周.收集小鼠全血,采用酸催化甲酯化方法对脂肪酸进行衍生化,并用气质联用(GC-MS)方法比较染毒前后脂肪酸含量.结果 C57BL/6J小鼠染毒高脂饮食组花生酸含量明显低于C57BL/6J小鼠未染毒高脂饮食组,ApoE基因敲除小鼠染毒正常饮食组花生四烯酸含量明显低于ApoE基因敲除小鼠未染毒正常饮食组,ApoE基因敲除小鼠染毒高脂饮食组γ-亚麻酸含量明显高于ApoE基因敲除小鼠未染毒高脂饮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2染毒可以引起小鼠脂肪酸代谢紊乱,CS2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