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进展期结直肠腺瘤(ACA)及高危腺瘤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经内镜下治疗的结直肠腺瘤患者4573例(10653枚腺瘤),根据腺瘤直径大小、是否有绒毛结构形成或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为进展期腺瘤组(1205例患者,1619枚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组(336...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惠阳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71例患者。其中管状腺瘤患者203例,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68例。比较结直肠管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纤维结肠内镜检查的基本情况,结直肠息肉一般特征、数目、病理,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水平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山田分型、最大息肉直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关系。 结果累计息肉数目最多部位、最大息肉好发部位、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好发部位均为乙状结肠。结直肠管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山田分型、最大息肉直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高血压、脂肪肝、空腹血糖受损或糖尿病情况及总胆固醇水平、血清尿酸水平、癌胚抗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山田分型及最大息肉直径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有关联[Wald χ2=5.756,Exp(B)=2.494,P=0.016;Wald χ2=23.173,Exp(B)=12.842,P<0.001],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无关联。 结论与结直肠管状腺瘤患者相比,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病并无直接关联,但息肉直径大小及山田分型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结直肠腺瘤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优化筛查及随访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且病理结果示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入组623例患者。根据基线结肠镜检查报告及腺瘤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腺瘤组和非高危腺瘤组,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及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总计纳入1 125枚结直肠腺瘤,其中进展期结直肠腺瘤430枚,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695枚,两者在分布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腺瘤组(277例)和非高危腺瘤组(346例)均以男性较为多见,2组在性别、饮酒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P=0.13)。与非高危腺瘤组比较,高危腺瘤组中有吸烟史患者的占比较高、平均年龄较高、复发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是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高危腺瘤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发生结直肠腺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质指数水平分为肥胖组和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脂、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肥胖组结直肠腺瘤阳性率、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结论]肥胖患者体质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基于无痛肠镜背景下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5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腺瘤检出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55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总的腺瘤检出率为20.78%,其中男性为23.53%,女性为18.38%。左半结肠的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横结肠及右半结肠(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退镜时间对腺瘤检出率有显著影响(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超过45岁、退镜时间>3min是腺瘤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无痛肠镜检查背景下,患者的年龄、退镜时间与腺瘤检出率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结直肠腺瘤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9年9月进行肠镜检查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339例结直肠腺瘤患者、807例非结直肠腺瘤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血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并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1)
<正>患者,男,53岁,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区东津镇人,农民。自诉近3个月来出现无明显诱因腹胀,进食后稍加重,无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于2014年6月20日在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体溃疡和糜烂性十二指肠球炎,虽经对症治疗,但近10 d来腹胀加剧,遂转诊至襄阳市中心医院,门诊以"降结肠息肉"收治入院。患者20多年前有"脑梗塞"病史,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 相似文献
9.
背景: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代谢因素在结直肠腺瘤发病中的作用尚缺乏系统性研究。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结直肠腺瘤发病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至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中老年患者785例,根据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结肠镜组(272例)、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155例)和结直肠腺瘤组(35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代谢指标包括TC、TG、HDL-C、LDL-C、尿酸、空腹血糖、HbA1c。结果:结直肠腺瘤组年龄、血清TC、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镜组和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P 0. 05)。结直肠腺瘤组和结直肠单纯性息肉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镜组(P 0. 05)。三组HDL-C、LDL-C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胃肠息肉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是中老年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代谢指标异常密切相关,年龄 50岁、BMI 24 kg/m~2、糖尿病以及尿酸升高可能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胃肠病学》2021,(4)
背景:结直肠腺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糖尿病可增加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次行全结肠镜检查者,227例2型糖尿病结直肠腺瘤患者、553例2型糖尿病无息肉患者和与2型糖尿病腺瘤组1∶1匹配[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和吸烟史]的227例非糖尿病结直肠腺瘤患者纳入研究。总结2型糖尿病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结果:与2型糖尿病无息肉组相比,2型糖尿病腺瘤组年龄更大,男性、吸烟者和有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者比例更高(P均0.05)。与非糖尿病腺瘤组相比,2型糖尿病腺瘤组多发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比例更高(16.7%对10.1%,21.6%对14.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299,95%CI:1.041~1.831,P=0.008)、年龄(OR=1.129,95%CI:1.001~1.421,P=0.025)、BMI(OR=1.118,95%CI:1.022~1.715,P=0.038)和2型糖尿病(OR=1.408,95%CI:1.141~1.721,P=0.010)是进展期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结直肠多发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男性、年龄、BMI和2型糖尿病与进展期腺瘤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叶酸是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DNA的合成和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叶酸缺乏易导致腺瘤性息肉发生;如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已形成,叶酸补充可能增加其进展风险。800μg/d的适量叶酸摄入是有益的,应不会增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结直肠腺瘤癌变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日益西方化,我国CRC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在大城市增幅则更大,如1984年至2004年间上海地区CRC发病率男性已由16/105增至23.61/105,女性则由14.26/105增至20.43/105(均为标率,数据资料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5.
徐三荣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5,15(3):159-160
本文介绍了鸟氨酸脱羧酶的生物学特点、测定方法和在结直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不同的ODC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对ODS检测中的不同意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鸟氨酸脱羧酶(ODC)的生物学特点、测定方法和在结直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不同的ODC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对ODC检测中的不同意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脂类代谢与结直肠腺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中银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22(1):34-36
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瘤的发生和恶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脂类、脂类代谢产物有参与其他代谢的酶可能是结肠腺瘤发生和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瘤临床、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总结结直肠腺瘤发生上皮内瘤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01/2016-04以电子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65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存在上皮内瘤变分为上皮内瘤变组和非上皮内瘤变组,组间采用χ~2检验,腺瘤发生上皮内瘤变及其恶变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直肠腺瘤多发生于左半结肠,上皮内瘤变总发生率为22.68%,年龄、息肉直径、蒂的长度、病理类型是腺瘤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可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 P=-4.384+0.796X2(年龄)+0.324X3(息肉直径)+1.296X4(蒂部形态)+0.944X7(病理类型).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是腺瘤高级别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可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 P=-2.939+1.036X1(性别)+0.853X2(年龄)+1.023X3(息肉直径).低级别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无上皮内瘤变组(P0.05).高级别上皮瘤变组在低密度脂蛋白、尿酸(uric acid,URIC)均显著高于无上皮内瘤变组(P0.05).而三组之间高密度脂蛋白、癌胚抗原无明显差异.结论年龄40岁、直径1 cm、有蒂及绒毛管状腺瘤更易发生上皮内瘤变,男性、息肉直径、年龄是结直肠腺瘤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结直肠腺瘤发生上皮内瘤变可能与血脂、URI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筛选出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腺瘤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s),质量评价及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