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脊柱结核在关节结核中最为常见,约占40%-50%。儿童和青少年多发。近年来,老年患者有上升趋势。发病部位以腰椎较多,胸椎次之,颈椎少见,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低热、乏力、活动障碍、胸、背酸痛等。由于抗结核药物应用等原因,临床及常规X线表现越来越不典型,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了2000-2005年来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抗结核证实的60例脊柱结核,经常规X线和/或CT、MR扫描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达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方法:12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儿,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躯干与四肢不成比例的矮小身材、背部和肢体疼痛、脊柱侧弯及畸形足等。所有患儿进行一系列的X线检查。结果:检查发现头颅直径增大3例,齿状突发育不良2例,扁平椎12例,椎间隙狭窄12例,髋内翻11例,股骨近端骨骺骨化延迟12例.青少年髋关节退行性改变6例。结论: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结合其临床表现能够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多种影像学特征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损伤节段位于颈椎5例(25.00%),胸腰椎15例(75.00%),其中屈曲型损伤11例(55.00%),屈曲过伸型损伤9例(45.00%),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14例(70.00%),伴脊髓损伤8例(40.00%).X线平片共发现脊柱损伤征象43个,多层螺旋CT(MSCT)发现93个,MRI发现102个.结论 AS脊柱骨折常表现为累及三柱的贯通性骨折,MRI和MSCT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MRI显示脊髓损伤和后柱损伤有明显优势,是评估AS合并脊柱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骨膜骨肉瘤(POOS)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POOS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 结果 4例胫骨POOS X线表现为基底部紧贴于胫骨骨干皮质表面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可见放射状钙化或骨化影;MRI示肿块的软组织成分呈T1WI等低信号为主、T2WI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瘤内的钙化、骨化T1WI及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1例颅骨POOS CT表现为顶骨表面的宽基底软组织肿块,肿块内亦可见放射状钙化或骨化影。光镜下见软骨小叶中有骨样组织形成为POOS的特征性病理表现。 结论 POOS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9例成人脊柱LCH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评估病变数目、部位、骨破坏形式、椎旁及椎管内情况、MRI信号及增强特点。结果 29例患者脊柱病变48处,其中颈椎26处、胸椎17处、腰骶椎5处;11例累及脊柱多节段。骨破坏累及椎体15例(15/29,51.72%),椎体和附件均累及14例(14/29,48.28%);34.48%(10/29)伴硬化边,13.79%(4/29)伴邻近骨硬化;75.86%(22/29)病变突破骨皮质;48.28%(14/29)合并椎体压缩,其中7例(7/29,24.13%)表现为扁平椎。T2WI呈等或低信号占57.89%(11/19),高信号占31.58%(6/19),混杂信号占10.53%(2/19);增强扫描94.12%(16/17)呈明显强化,5.88%(1/17)呈轻度强化。结论 成人LCH好发于颈椎;骨破坏以椎体为主;可累及多个脊柱节段、呈连续或跳跃分布,扁平椎不少见、骨破坏周围的骨硬化对提示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髓性骨肉瘤侵袭骺板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为髓性骨肉瘤保肢术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髓性骨肉瘤侵袭骺板患者术前的普通X线、CT、MRI资料,探讨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骨肉瘤影像学特点.结果:髓性骨肉瘤侵袭骺板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骺板连续性的中断.普通X线的诊断符合率为44.12%(15/34),CT为64.71%(22/34),MRI为94.12%(32/34).X线与CT相比较P>0.05;X线与MRI相比较P<0.01;CT与MRI相比较P<0.01.结论:MRI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和CT,MRI图像能够显示髓性骨肉瘤对骺板的侵袭情况,为术前明确髓性骨肉瘤是否已侵袭骺板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DR平片、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对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对35例脊柱不同部位爆裂骨折影像平片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结果:爆裂型骨折以胸腰段最常见,占脊柱骨折的77%,常伴有骨碎片突入椎管致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水肿、出血。脊髓横断是最严重的脊髓创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脊柱、脊髓创伤的重要手段。DR平片是脊柱爆裂骨折的基本诊断方法,CT对判断椎体纵行、矢状方向骨折、椎管狭窄及移位有着重要价值。MRI是准确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首选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bilic granuloma ofbone,EGB)于1940年由Jaffe与Lichtenstein首先描述并命名。EGB临床上较少见,多发于扁骨、躯干和长骨,尤以头颅、脊柱、股骨好发,临床表现不典型,亦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因而误诊率较高。作者搜集本院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经病理证实发生于脊柱的EGB10例,对其X线及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脊柱EGB的X线及CT表现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骨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骨肉瘤的CT征象 ,我们曾作过分析 〔1〕 ,新近我们又发现3例 ;且2例为成骨型骨肉瘤 ,现综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 ,男7例 ,女3例 ,年龄10~44岁 ,9例33岁以下 ;临床表现 :疼痛9例 ,功能障碍8例 ,肿胀8例 ,骨折畸形4例 ,软组织肿块6例 ,3例有外伤史。病变部位 :股骨远端5例 ,胫骨近端3例 ,髂骨、下颌骨各1例。实验室检查 :碱性磷酸酶升高7例。全部病例均摄有X线平片。CT扫描使用日本岛津SCT-2000TCT机 ,患者取仰卧位 ,对病区及健侧肢体相应部定位后做放大扫描 ,层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脊柱损伤患者实施计算机断层扫描(CT)、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脊柱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诊断脊柱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T(P<0.05)。MRI对韧带损伤、椎间盘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P<0.05)。结论MRI用于脊柱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灵敏、准确的检出脊柱损伤,还可对脊柱损伤类型进行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11.
脊柱的原发性骨肉瘤少见,文献报道占脊柱原发肿瘤的3·6%~14·5%,而脊椎的原发性骨肉瘤占全身骨肉瘤的1.7%~2.9%。作者复习了52例脊柱原发骨肉瘤.总结了这一少见病例的影像学特征,全部病例均经组织学证实。平片平片上,脊柱原发骨肉瘤与一般骨肉瘤有很大差异。复习文献,脊柱骨肉瘤表现为单纯溶解者高达50%,而一般骨肉瘤仅占13.7%。其余病例表现为溶解与硬化混杂,或以成骨硬化为主。在CT和MR!应用以前,脊髓造影对明确硬膜外侵犯是必需的。骨闪烁摄影对骨肉瘤.骨闪烁吸收程度取决于肿瘤的成骨细胞的活性。骨闪烁法也可…  相似文献   

12.
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骨旁骨肉瘤临床与影像学的特点。方法:分析研究51例骨旁骨肉瘤,51例中1例发生在髂骨,发生在股骨近端4例,股骨远端30例,胫骨近端7例,胫骨远端1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1例。结果:发生在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37例病例中X线表现为皮质骨增厚,软组织内可见团状和菜花状不规则高密度瘤骨。其中8例与骨皮质关系密切病例可见到骨皮质与肿瘤骨之间有一透亮带。发生在肱骨近端和股骨近端的11例均表现为密度增高的多发团状的瘤骨。结论: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综合检查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骨肉瘤亚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行X线检查,6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重点描述肿瘤的位置、骨皮质改变、髓腔内侵犯等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分别位于股骨骨干和股骨远端,X线及CT显示病灶呈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进展性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影明显.1例小细胞型骨肉瘤位于胫骨近端,X线显示渗透样髓内骨质破坏,临近骨皮质破坏.5例皮质旁骨肉瘤中4例位于股骨远端,1例位于胫骨近端.3例肿瘤围绕骨表面生长,2例肿瘤与骨皮质间形成透亮间隙,3例CT扫描显示肿瘤呈高密度肿块.1例骨膜骨肉瘤位于胫骨骨干,X线表现为肿瘤内钙化或骨化呈垂直状排列延伸至周围软组织肿块内.2例多发性骨肉瘤病灶见于股骨、胫骨、肱骨及骨盆,为云团状瘤骨,进展性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及临近软组织肿胀.结论: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4.
骨旁骨肉瘤(以下简称POS),又称皮质旁骨肉瘤,是起自骨表面异类骨肉瘤中的一型,其他尚有反分化POS(dedifferenti-ated POS)、骨膜型骨肉瘤(Periostealosteogenic Sarcoma)和高度恶性骨表面  相似文献   

15.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析16例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其中16例中均摄X线片,13例做CT扫描检查,8例做MR检查.结果 16例肿瘤均发生长管状骨.其中位于胫骨近端的6例,肱骨近端6例,3例位于股骨远端,胫骨远端的1例.X线及CT、MR均可见溶骨性破坏及囊状膨胀性改变.肿瘤破坏区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及囊状液平.骨皮质变薄及筛孔样破坏.结论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 ,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 ,恶性程度高 ,2 0 %在就诊时已出现肺转移。早期诊断对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均非常重要。近年来 ,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逐渐增多 ,大大提高了骨肉瘤诊断的准确率。为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的认识 ,现将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综述如下。1 骨肉瘤的X线平片诊断对大多数病人 ,X线平片基本可以作出诊断 ,其基本X线征象如下 :(1)瘤骨 :瘤骨是X线诊断骨肉瘤最重要的本质性依据 ,有 3种主要形态 :①象牙质样瘤骨 ,密度最高 ,边界较清楚 ,多见于髓腔内或肿瘤的中心 ,为分化较成熟的瘤骨 ;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血管扩张型骨肉瘤。重点从X线、CT、MRI表现来分析,并结合临床与病理及文献复习。结果根据X线与CT表现,以肿瘤骨质破坏位置范围、程度和方式,可分为:①完全溶骨型(2例);②多房膨胀分隔型(2例);③单房膨胀囊肿型(5例)。MRI表现:T1WI呈不均匀中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内多发低信号分隔呈大小不等多房囊状改变。结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有一定影像学表现特征,特别是MRI对肿瘤内多房囊腔显示,有重要价值。确诊需临床、影像学与病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9-03~2003-07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36例,结合献就脊柱结核的发病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典型的脊柱结核临床上较容易与脊柱转移性肿瘤相互误诊 ,本文回顾性总结 4例误诊病例 ,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例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7~ 4 1岁。均为胸椎椎体结核 ,影像学显示 4例均有椎体破坏 ,椎间盘完整 ,椎间隙正常 ,无椎旁肿块 ,术前均误诊为脊柱转移性肿瘤。1 2 确诊经过  4例均经胸或胸膜腔外病灶清除 ,术中肉眼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为脊柱结核。2 讨论脊柱结核按病灶的部位可以分为椎体中心型、椎体边缘型、椎体骨膜下型及附件型。椎体中心型在病变早期 ,病灶局限于椎体中心 ,尚未累及椎体…  相似文献   

20.
自1951年由Geschichter和Copeland首先报道皮质旁骨肉瘤以来,标志着人类对骨肉瘤的认识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67年,Dahlin将骨膜骨肉瘤从皮质旁骨肉瘤分出,1976年,UNIN等分析了102例骨肉瘤,也发现了23例骨膜骨肉瘤。1983年,Wold在复习Mayo chiaic的1200例骨肉瘤时,发现了9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其预后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表现均不同于皮质旁骨肉瘤和骨膜骨肉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于骨表面的骨肉瘤称为表面骨肉瘤,并将其分为:皮质旁骨肉瘤(parosteal osteosarcoma),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高恶性表面骨肉瘤(high—grade surface osteosarcoma)。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