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脑梗塞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4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周、2个月与3个月的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周、2个月与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对侧支循环建立具有重要影响,能有效建立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卒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间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与对照组的18.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为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中联合使用依达拉奉与阿托伐他汀共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促进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恢复,且用药后不良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IL-8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d,2组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MMP-9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8及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IL-8及MMP-9水平,减轻脑梗死后脑组织缺血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片口服;试验组加用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治疗7、14 d采用NIHSS评分和BI评分评价2组的恢复情况;治疗14 d后,检测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治疗后90、180 d回访。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也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P=0.498);2组治疗后90、180 d,BI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IM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够减少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还有助于粥样斑块稳定和消退,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助于临床预后,能够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析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周期14d。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值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脂、ADL评分和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脂、ADL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I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效果确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颈内动脉斑块状况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51-1753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脂水平、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两家医院2018年4月~11月收治的82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小剂量(2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剂量(4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血脂水平、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TC、LDL-C、TG、IL-10、TNF-α、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AST、ALT、Cr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血脂指标,减轻炎性反应,且40mg/d剂量效果更佳,同时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加瑞舒伐他汀钙,2组疗程均为30 d。检测各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斑块大小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血压、脉压、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水平,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斑块大小、IMT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减低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2组不良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刘满卓  王慧  赵素霞  王静 《临床荟萃》2020,35(11):1001-1004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方法 120例按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且未进行溶栓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神经保护剂、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对照组他汀类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20 mg/次,每晚1次;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及尤瑞克林治疗,0.15 PNA,加入0.9%生理盐水 100 ml,静点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治疗14天后分别进行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方法测定血浆ox LDL、hs CRP含量。 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ox LDL、hs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4天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观察组NIHS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未溶栓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恢复神经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3.
卢芳 《临床医学》2022,(12):123-125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中风回春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36例,单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中风回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预后指标[改良Rankin量表(MRS)、巴氏量表(Barthe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单一组为75.00%(2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联合组NIHSS、MRS评分低于单一组,SSS、Barthel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中风回春片治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47-1749
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钻孔引流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和7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1.715,P<0.05)。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临床症状快速消失,整体疗效可观,复发率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96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侧支循环建立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7例,均为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80.95%vs 93.33%,P0.05)。两组治疗前缺血区域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缺血区域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实现侧支循环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阿司匹林口服,均治疗1年,观察2组发生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发生率分别为9.3%、7.0%,明显低于对照组(18.6%、16.3%),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4例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 mg/d)80例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84例,比较2组治疗14 d后血脂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随访2年后mRS评分、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LDL-C血清水平和LDL-C达标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32),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随访2年后,强化组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42),总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0),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结论:对于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达到更佳的降脂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78-679
观察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选取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TC、TG、LDL-C、HDL-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