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小肠原发性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1)腺癌10例,其中空肠近端7例、回肠远端3例.平扫表现:肠壁不规则、局限性增厚,形成突入肠腔肿块,伴肠腔狭窄,4例合并小肠梗阻.增强扫描:病灶中等不均匀强化,局部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2)间质瘤6例:空肠间质瘤4例、回肠间质瘤2例.平扫表现:肠襻向腔外生长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4例较大肿瘤中间区域有出血坏死;2例边界不清,与周围肠管粘连.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期明显强化,且延迟强化.3)淋巴瘤4例:回肠近端1例、回盲部2例、空肠1例.平扫表现:肠壁呈环形增厚.肠壁不对称性增厚2例,在肠系膜形成分叶样肿块、多节段受累2例,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多发性肿大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门脉期强化不均匀,肠系膜血管被肿瘤包绕2例,无受压移位.4)脂肪瘤1例,位于空肠近端,表现为空肠内类圆形低密度肿块,无强化.结论 MS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所有肿块的部位、大小,并能根据肿瘤强化程度、形态判断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小肠疾病患者行MSCT检查,重建方法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观察小肠病变的MSCT表现。结果:小肠肿瘤20例,其中腺癌10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状肿块,近端肠道梗阻;间质瘤8例,表现为富血供的大肿块而无肠道梗阻;淋巴瘤2例,表现为小肠壁不均匀增厚,而肠腔反而扩张。小肠黏连性梗阻28例,表现为近端肠管扩张明显,远端肠管正常,梗阻远端移行处逐渐变细,部分呈鸟嘴状狭窄。Crohn病6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肠壁全层或分层样强化和梳状系膜血管。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6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例,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迂曲、纤细不规则并有钙化斑块,分支明显减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4例,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肠壁增厚、靶样强化,肠系膜水肿。结论:MSCT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可对小肠病变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小肠淋巴瘤的16排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16排螺旋CT诊断小肠淋巴瘤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小肠淋巴瘤的16排螺旋CT表现。主要重建方法有多平面重建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11例肿瘤中发病部位以回肠最常见,占8例。主要征象有肠壁增厚7例,其中5例见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肠腔内息肉样肿块4例。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6例,其中3例见“夹心面包征”。2例继发肠套叠、肠梗阻。合并其他脏器受侵2例。结论: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16排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小肠淋巴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并符合Dawson标准的PSIL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32例PSIL病例中,单发生于回肠者23例,空肠6例,十二指肠1例,2例同时发生于空、回肠.根据PSIL患者的CT表现,可分为5型:浸润型(12例)、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10例)、息肉肿块型(2例)、肠系膜型(3例)、混合型(5例).MSCT表现为病变肠管的黏膜面多连续、较光整,肠壁不规则增厚,以黏膜下层和肌层增厚为主,肠管仍保持一定的扩张度和柔软度,病灶轻-中度强化,且各型PSIL病灶增强前后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例PSIL患者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其对小肠淋巴瘤定位、定性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结论:PSIL的MSCT表现有相对特征性,MSCT小肠造影检查对PSIL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腹茧症的MSCT表现及临床资料,CT平扫14例,其中增强8例。结果腹茧症的MSCT主要表现为:小肠聚集折叠成团14例,折叠肠管可呈菜花状、拧麻花状、手风琴状、字母"U"形、蜂窝状及假肿瘤样改变;"小肠隔离征"12例,其中局限性小肠隔离征10例,弥漫性小肠隔离征4例;肠周"包膜征"12例,均表现为不完整包膜,CT增强有7例可见包膜呈轻度强化;小肠不全性梗阻13例,主要表现为小肠局限性或节段性扩张、积液、积气13例,小肠肠粪征6例,膜内小肠壁间粘连6例、小肠壁增厚强化2例。肠周包裹性积液6例;结肠挤压改变3例;脏层腹膜增厚粘连8例,肠系膜血管聚集9例。结论肠周"包膜征"、小肠聚集折叠呈特异固定形态、"小肠隔离征"、不全性小肠梗阻是腹茧症四大主要MSCT征象。熟悉腹茧症的典型CT表现和临床特征,有利于该病的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近段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和影像特征,提高其MRI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8例近段小肠原发淋巴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见肠壁不规则增厚、T1WI信号减低,累及肠管周径1/2以上,长度5.3~14.0 cm,伴壁结节或肿块;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多见(6/8),与肠壁增厚并存;增强后病灶轻度均匀强化(8/8);未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征。结论:近段小肠原发淋巴瘤以肠壁围管性增厚为主并T1WI信号减低,肠壁增厚的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是其特征并相对多见,认识其MRI特征有助于提高近段小肠原发淋巴瘤的MRI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嚎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特征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小肠淋巴瘤和12例小肠腺癌病灶的好发部位与范围、强化模式、周围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小肠淋巴瘤累及肠壁好发小肠远段,范围较广;病灶强化模式呈"缓慢上升"模式,并通过三维血管成像(CTA)可发现"肿瘤包绕血管"征象;可伴有后腹膜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腺癌好发小肠近段,范围较局限,以环形累及肠壁为主;病灶强化模式呈"快速上升-平台"模式.并通过CTA病灶出现"肿瘤染色"征象,可伴有肝脏转移,周围小淋巴结显示,以及侵犯胰腺,出现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等征象.结论: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在双期增强扫描及MPR、3D-CTA上各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淋巴瘤多排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观察病变部位、范围、胃壁厚度、强化程度、胃腔、黏膜及浆膜改变特征、胃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侵犯特点.结果 本组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为多发病灶,2例为单发病灶.CT表现为胃壁不均匀增厚(8 ~62 mm),其中弥漫性增厚10例,节段性增厚9例,局限性增厚2例;19例呈均匀强化,2例内见片状低密度坏死;12例胃壁黏膜线完整,9例黏膜破坏;胃壁浆膜面模糊2例,浆膜面清晰19例;12例胃腔无明显狭窄;6例胃周淋巴结肿大,未发现肝脏侵犯.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排螺旋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肠原发性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CT检查方法和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检查资料,检查方法包括传统法口服阳性对比剂CT扫描(10例)及口服甘露醇胃肠造影后CT检查(16例).[结果]胃淋巴瘤CT表现可分为3类:①弥漫浸润或多发型10例,②节段型4例,③息肉型2例;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分为4类:①壁内浸润型5例,②多发结节型3例,③肠系膜受累伴腔外肿块型1例,④肿块型1例.[结论]弥漫浸润型和多发结节型是胃肠原发性淋巴瘤的两种主要CT表现类型."动脉瘤样肠腔扩张征"、"夹心面包征"、受累肠段较长及呈多发节段性分布是小肠性淋巴瘤的主要特征性CT表现,具有较可靠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MR小肠造影(MRE)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儿童肠白塞病(B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9例肠BD患儿,观察其MRE及DWI表现。结果 MRE显示5例病灶位于回肠末端和回盲部,表现为深大溃疡;4例累及多部位,包括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9例病变局部肠壁均增厚,3例伴息肉样增生。DWI中,8例病灶呈高信号,1例中等信号;增强后7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例中度强化。9例中,3例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例病灶邻近腹膜、肠系膜增厚强化,1例局部肠腔狭窄,1例小肠系膜侧血管增粗强化而呈“梳齿征”。结论 MRE结合DWI有助于诊断儿童肠B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肠梗阻所致小肠梗死的肠管及肠系膜血管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例小肠梗阻导致的小肠梗死患者的CTA图像,分析内容包括肠腔、肠壁、肠系膜及其血管、腹水。结果:10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肠腔扩张,梗死肠管最大直径2.6-3.8 cm。9例见有肠腔积液。7例梗死肠壁无增厚,3例增厚,肠壁厚度0.12-0.95 cm。4例梗死肠壁无强化,6例强化减低。2例梗死肠壁内见点状气体。10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浑浊,均有腹水存在。10例均可见系膜缘动静脉无强化,7例见肠系膜静脉增粗。5例粘连性小肠梗阻中4例见肠系膜血管移位聚集;3例小肠内疝见肠系膜血管局限性聚集并向远处呈分散状;2例小肠扭转见肠系膜血管的轴向扭曲和反折。结论:肠系膜血管形态异常、肠系膜浑浊和腹水、肠壁无增厚为小肠梗阻所致小肠梗死的主要CTA表现。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6例均为单侧.病灶密度均较均匀,其中无明显坏死及钙化.位于肌锥内外弥漫生长3例,并见其包绕眼球生长呈铸型改变,与周围眼外肌、眼环分界不清,但眼环完整无局限性增厚;位于肌锥外泪腺区呈孤立状结节2例,病灶边界清晰,泪腺窝无明显扩大;位于结膜延眼睑蔓延1例.眼眶内脂肪间隙均清晰,增强后均呈轻、中等度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眼眶淋巴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认识其改变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CT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平扫5例患者肠套叠近头端为偏心性靶征,头端为结肠实质肿块。4例伴有肠管壁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肿块均明显强化,4例结肠腺癌呈不均匀强化,1例恶性淋巴瘤呈均匀性强化。套叠肠管内均见肠系膜脂肪及肠系膜血管,增强扫描肠系膜血管明显强化。结论:肠套叠近头端偏心性靶征及套叠肠管内见系膜脂肪和血管是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的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是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小肠克隆氏病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8例已知或怀疑小肠克隆氏病患者行常规CT平扫加动态增强检查,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后处理。仔细观察肠壁异常、黏膜及黏膜下溃疡、肠周围血管、瘘道、脓肿等。结果:28例病人诊断为小肠克隆氏病,共发现54段小肠病变。在活动性病变中,22例34段病变小肠肠壁增厚和强化,3例病变小肠明显强化而没有肠壁增厚,16例小肠与肠系膜边界模糊不清,肠系膜脂肪密度增厚,8例瘘管或瘘道形成,3例腹盆腔脓肿。在3例慢性感染性病变中,3例肠腔变形/狭窄,2例肠梗阻,1例穿孔,2例瘘管形成,1例合并硬化性胆管炎,1例合并肠淋巴瘤。结论: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克隆氏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8例临床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256层MDCTE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118例患者中,小肠肿瘤15例,其中腺癌5例,误诊2例(2/15),影像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状肿块,近端肠道梗阻;间质瘤3例,表现为富血供肿块而无肠道梗阻;淋巴瘤1例,表现为小肠壁较长节段的不均匀增厚,肠腔反而扩张,病灶强化不明显;空肠平滑肌瘤1例,误诊为腺瘤(1/15),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动静脉期强化不明显;肠系膜转移5例,漏诊2例(2/15),表现为肠系膜密度增高、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腹水形成等。结论:小肠肿瘤性病变在MDCTE图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MDCTE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脏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脏淋巴瘤的MSCT表现。结果:8例肿瘤中继发淋巴瘤6例,原发2例;单发4例,多发4例;6例位于门静脉左右分支邻近或汇管区,2例位于肝脏周边,平扫呈相对低或稍低密度,CT值约18.8~32.1HU;3例呈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肿块,4例多发肿块,1例呈左叶弥漫多发斑片状结节。其中4例肿块型边界较清晰,其余4例肿瘤边界均较模糊,2例胆管轻度局限扩张。增强扫描肿瘤6例动脉期呈轻-中度强化,较正常肝组织强化弱,仅2例较正常肝组织强化稍强,8例门脉期强化均略加强,但仍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延迟期强化减弱。6例肿瘤中见血管走行,类似“血管漂浮征”,但血管局部轻度受压变窄。6例见腹腔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大小不均匀,呈轻-中度强化,强化相对均匀,未见明显坏死,所有肿瘤未见钙化,坏死不明显。结论:肝脏淋巴瘤可单发或多发,常位于门静脉左右支邻近或位于汇管区,少见坏死区,CT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强化相对均匀,呈轻-中度延迟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类似“血管漂浮征”。MSCT能较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数目、形态及血供情况、周边组织器官改变等,对肝脏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受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患者中肠壁增厚、肠腔扩张15例,肠系膜水肿21例,胸、腹腔积液16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显示不同程度淋巴管异常:对比剂漏入肠腔或分布于肠壁7例,肠系膜淋巴管扩张10例、碘油分布于胃壁1例、对比剂反流至肝门、脾门、胰腺周围、对侧髂淋巴管及胸腔21例。9例增强扫描患者中,肠壁分层强化呈"晕轮征"3例,肠黏膜明显线状强化7例。结论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IL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观察胸、腹腔积液及脏器情况,并可用于复查。  相似文献   

18.
小肠间质瘤的CT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12例行CT平扫,后均作双期增强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十二指肠2例,回肠6例,空肠4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7例;肿瘤最大直径7~10 cm,平均4.5 cm;平扫时肿瘤呈软组织密度,有6例肿块内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区;7例肿瘤边缘实质部分明显强化,5例肿瘤轻~ 中等强化;静脉期肿瘤均持续增高强化,6例肿块内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后无强化;7例肿瘤突破浆膜向肠腔外生长.结论:小肠间质瘤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双期增强后呈持续明显增高强化,对术前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胸腺瘤与前纵隔(血管前间隙)淋巴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二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胸腺瘤与18例血管前间隙淋巴瘤MSCT表现,着重观察肿瘤的密度、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30例胸腺瘤中,24例良性胸腺瘤与邻近大血管分界清晰,肿块表现"D"字或反"D"字状,平扫CT值16~59 Hu,增强CT值20~110Hu;6例侵袭性胸腺瘤边界不清,呈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平扫CT值23~42 Hu,增强CT值23~60 Hu。18例淋巴瘤中,单发于前上纵隔者6例,其余12例呈多结节、肿块状,侵入血管间隙生长,致大血管受压,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常伴有其它部位淋巴结增大。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胸腺瘤与前纵隔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并能有效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7月22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CT完整资料。主要观察:淋巴结、腹水、腹膜、系膜、网膜改变。结果淋巴结肿大12例,增强后呈"环状"强化改变。腹腔积液15例,少~中量12例,聚集在肠系膜根部、结肠旁沟及盆腔较多,CT值20~28HU。腹膜增厚16例,其中14例均匀光滑增厚,10例明显强化;大网膜增厚15例,其中饼状增厚2例、污垢样增厚9例、结节样4例。肠系膜增厚18例,3例肠袢聚集、粘连。伴有其他脏器结核13例。结论 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结合临床多数结核性腹膜炎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