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国心理韧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省某理工院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350人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297人的儿童期虐待水平、心理韧性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定,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期受虐待水平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Z=-2.696,P=0.007)且心理韧性水平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Z=-3.267,P=0.001);心理韧性与儿童期虐待、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均呈负相关(r=-0.279,P < 0.001,r=-0.247,P < 0.001),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呈正相关(r=0.280,P < 0.001);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直接效应为0.247,通过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02%。  结论  心理韧性在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对有留守的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进行以提高心理韧性水平为主要目的干预活动,进而提高他们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8所中学5 116名学生,使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蚌埠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报告率为25.1%(1 282/5 116).不同性别、学段及是否独生子女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儿童期虐待得分高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学段均进入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回归方程(P值均<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在儿童期虐待和心理亚健康状态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31.16%,25.26%.结论 儿童期虐待和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均有影响.对于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中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从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人手,以减少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探讨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离异单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市2所高校12个学院的362个样本班共17 807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离异单亲大学生463名(2.60%),在离异单亲大学生所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同性别完整家庭学生463名作为完整家庭组.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心理韧性量表(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离异单亲大一新生的母亲依恋得分(55.51±10.71)高于大三学生(49.62±11.73).不同家庭月收入离异单亲大学生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离异时年龄、监护人等人口学变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及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父亲依恋总分(47.26±14.43)和心理韧性总分(108.12±12.61)均低于完整家庭大学生(52.62±8.96,110.47±11.93)(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同伴信任(β=0.53)、母亲交流(β=0.31)、父亲信任(β=0.18)、同伴交流(β=0.17)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同伴疏离(β=-0.25)、母亲疏离(β=-0.17)负向预测心理韧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在母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父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0.84%,74.00%.结论 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既可直接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又均间接通过同伴依恋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珏  郭年新  麻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8,(10):1783-1786
目的 考察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并分析安全感和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安全感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67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有47.7%的大学生在儿童期至少经历过一种类型的虐待,有无虐待经历的大学生在安全感、拒绝敏感性和抑郁症状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74, P<0.001; t = -4.85, P<0.001; Z = -4.78, P<0.001);儿童期虐待直接正向预测抑郁症状[β = 0.48(0.39~0.57), P<0.001];安全感和拒绝敏感性在儿童期虐待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β = 0.21(0.14~0.28), P<0.001; β = 0.04(0.01~0.06), P<0.05; β = 0.02(0.01~0.03), P<0.05]。结论 儿童期遭受过虐待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儿童期虐待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安全感并提高拒绝敏感性进而增加大学生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5.
张慧杰 《中国健康教育》2011,(10):744-746,750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21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总均分达到2分及以上的初中生为24.34%。男生学习压力感得分为2.02±0.89,高于女生得分(1.8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0);男生在适应不良分量表上的得分(1.67±0.59),高于女生得分(1.5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0);男生情绪不稳定分量表上的得分(1.91±0.74),也高于女生(1.7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0),而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得分(1.69±0.78)高于男生(1.5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独生子女在学习压力感上得分(1.95±0.83)高于非独生子女(1.83±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0);适应不良分量表上独生子女的得分(1.63±0.56)也高于非独生子女(1.5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教师关怀行为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关系,旨在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方法采用学生感知教师关怀问卷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于2019年10—11月对宝鸡市30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18±0.62,教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为3.23±0.44;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6、2.285,均P0.05),男生的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习成绩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82、16.625,均P0.05),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一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绩好的学生。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总均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生比男生感受教师关怀行为更多(t=2.623,P0.01);初一和初三学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高于初二(F=12.981,P0.01);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最低(F=4.146,P0.05);非独生子女的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行为(t=2.624,P0.01)。教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呈负相关(r=-0.290,P0.01)。教师关怀行为能够显著预测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β=-0.290,t=4.669,P0.01)。结论教师关怀行为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教师关怀行为能预测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关怀行为有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讨初中生师生关系在心理虐待忽视与校园欺凌间的中介作用,为缓解初中校园欺凌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和中学生实施传统/网络欺凌行为问卷,对从辽宁省方便抽取的4所初中的92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的心理忽视、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75,3.15,4.97,P值均<0.05);在心理虐待、心理忽视、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师生关系得分上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虐待与忽视和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师生关系和心理虐待与忽视、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心理忽视与虐待不仅能直接影响初中生的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还可以通过师生关系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直接效应分别为0.310,0.280,间接效应均为0.078.结论 师生关系在初中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传统/网络欺凌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及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2 458名中学生,采用心理虐待量表、攻击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特质愤怒量表进行团体施测。  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攻击性行为、特质愤怒及情绪智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5.12,-2.34,P值均 < 0.05),不同生源地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虐待、情绪智力及特质愤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77,-6.04,9.10,-9.94,P值均 < 0.05);儿童期心理虐待(r=0.41)、气质型特质愤怒(r=0.52)及反应型特质愤怒(r=0.49)与攻击性行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r=-0.33,P < 0.05);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情绪智力、气质型特质愤怒及反应型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结论  儿童期心理虐待不仅能直接影响中学生攻击性行为,还能通过情绪智力与特质愤怒进一步影响攻击性行为。情绪智力与特质愤怒是儿童期心理虐待影响攻击性行为重要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抑郁在儿童期虐待与实施网络欺凌间的关系, 为探讨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防范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网络欺凌量表、儿童期虐待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山西省6所高校的4 040名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实施网络欺凌及网络言语欺凌、隐匿身份和网络伪造欺诈三个维度上, 男生和独生子女学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儿童期虐待经历、成年期抑郁症状与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各维度两两间均成正相关(均有P < 0.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 成年期抑郁症状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实施网络欺凌行为之间为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0, P < 0.001), 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12.16%, 中介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39.96, RMSEA=0.101, CFI=0.948, TLI=0.924, SRMR=0.043。   结论   儿童期遭受虐待经历、成年期抑郁症状与大学期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关系密切, 且抑郁症状在儿童期遭受虐待经历预测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攻击性问卷-修订版对8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的发生率为31.27%,受虐组在心理韧性总均分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分均低于非受虐组(P0.01);受虐组在攻击性总均分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分高于非受虐待组(P0.001);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均分及各个维度与心理韧性均分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负相关(P0.01);大学生儿童虐待均分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均分及各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韧性均分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均分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负相关(P0.01)。结构模型方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2.33%。结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能够正向直接预测个体的攻击性,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预测个体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1.
探究社会支持对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影响自伤行为的中介效应,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对分层抽取的辽宁省4所师范院校的1 502名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 21.0和AMO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虐待总分、责骂和恐吓、情感和身体忽视得分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城市生忽视总分及各维度、自伤行为得分均低于农村学生(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忽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师范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师范生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忽视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占总效应的28.62%,33.42%.结论 师范生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忽视与自伤行为间均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生童年期虐待、成人依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4所高校4 034名大学生,采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状态性成人依恋量表和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中.有4.2%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其中男生为4.5%,女生为3.7%.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得分非单亲家庭低于单亲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者低于家庭经济状况差和好者,父亲受教育程度中等者低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和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0,29.25,9.63,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回避型依恋及焦虑型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100.10,0.23,P值均<0.01),安全型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5,P<0.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成人依恋在童年期虐待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7%.结论 成人依恋在童年期虐待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翠萍 《卫生研究》2013,42(1):30-32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2所农村中学的323名初中生,运用UCLA孤独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同伴依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初中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孤独感与自尊、同伴依恋显著相关(|r|=0.436~0.599,P<0.001);同伴关系显著影响孤独感(F=158.056,P<0.01,解释孤独感35.6%的变异),同伴依恋显著影响自尊(F=71.233,P<0.01,解释自尊19.8%的变异);同伴依恋和自尊显著影响孤独感(F=91.503,P<0.01,解释孤独感38.9%的变异)。同时,当自尊变量出现后,同伴依恋变量对孤独感变量标准回归系数β的大小由0.599降到0.50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安农村初中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同伴依恋、自尊显著影响初中生孤独感,且自尊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父母压力和父母期望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父母压力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父母期望问卷对691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独生子女[(40.602±6.890)分]和非独生子女[(40.501±5.101)分]父母在父母压力量表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63.815±13.895)分]和非独生子女父母[(63.757±13.908)分]在父母期望问卷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上独生子女[(2.008±0.573)分]和非独生子女[(1.994±0.5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因子上的得分独生子女[(2.190±0.676)分]高于非独生子女[(2.125±0.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压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6,P〈0.01);父母对子女期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1,P〈0.01)。结论父母的压力越大,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15.
探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的关系,为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省6所高校的大二和大三共3 850名学生,采用《网络欺凌情况调查问卷》和《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5.22,4.39,7.53),父母离异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各因子报告率均高于父母未离异大学生(x2值分别为86.80,134.06,130.18,175.64,118.46);除躯体忽视外,独生子女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等因子报告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x2值分别为9.44,12.44,21.18,2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实施网络欺凌网络言语欺凌、隐匿身份、网络伪造欺诈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9.35,5.59,5.83,7.57),独生子女实施网络欺凌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t值分别为2.79,3.74,4.78,4.40),父母离异学生实施网络欺凌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父母未离异学生(t值分别为6.99,6.78,8.04,1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大学生儿童期各虐待因子与实施网络欺凌状况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10,0.11,0.05,10.08,0.06,P值均<0.05).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会增加大学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关汝珊  赖雪芬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731-1733
检验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 随机选择梅州市2所中学1 052名青少年,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的亲子依恋分问卷简本、心理资本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青少年亲子依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外化问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3.58,6.45,P值均<0.05).亲子依恋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正向预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r值分别为-0.16,0.43,0.42,P值均<0.01),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均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r值分别为-0.42,-0.13,P值均<0.01).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41%;事务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亲子依恋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期虐待通过自尊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机理机制,从而为下一步干预奠定基础。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某大学一年级全部在校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1)自尊与儿童期虐待、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呈正相关(P0.01)。(2)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直接效应为0.31,通过自尊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26,自尊产生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79%。结论自尊在女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可以从自尊干预角度切入,对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女大学生进行以提升自尊为主要目的的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探究早年留守经历对流动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影响,为青春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珠海、中山、东莞、深圳和广州各1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六~八年级全部学生1 544名(留守组763名,未留守组78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组儿童母亲信任、母亲沟通、父亲信任、父亲沟通维度及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得分较非留守组儿童低(t值分别为-5.63,-6.04,-5.53,-4.06,-6.97,-5.71,P值均<0.01);母亲疏远、父亲疏远、同伴疏远维度得分较非留守组儿童高(t值分别为5.62,3.31,2.59,P值均<0.01);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儿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维度及同伴依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依恋、父亲信任、父亲依恋、同伴依恋的消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1.30,-0.95,-2.88,-0.87,-1.34,-1.24),是母亲疏远、父亲疏远、同伴疏远的积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63,0.46,0.62,P值均<0.05);分离期间见面频率为每月都见是留守组儿童母亲依恋、父亲依恋的积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9.67,10.52,P值均<0.01);与父母均分离是留守组儿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的消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2.66,-1.78,-4.36,P值均<0.05);留守期间隔代监护是留守组儿童父亲疏远及同伴疏远的消极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0.40,-0.68,P值均<0.05);分离年龄在4~5岁是留守组流动儿童同伴依恋的积极影响因素(B=5.79,P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职生心理健康、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10—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30名盐城市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学生,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高职生心理健康在年级(t=2.539,P=0.011)、家庭经济(F=4.173,P=0.016)、教养方式(F=8.510,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事件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9,P<0.001)。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后,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弹性呈偏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呈偏负相关(P<0.05),高职生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8%。结论高职生生活事件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生活事件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为减少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对整群抽取的1 109名湖南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8,P<0.05),女生的手机成瘾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量表中的沟通、信任因子均呈负相关,与疏离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1).同伴依恋在父子依恋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26.7%;同伴依恋在母子依恋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24.9%.结论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关系密切,亲子依恋可以通过同伴依恋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