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并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NO、ET-1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一氧化氮、内皮素-1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精神状态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一氧化氮水平、内皮素-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精神状态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一氧化氮水平、内皮素-1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评分与内皮素-1水平,提高一氧化氮水平与精神状态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低切/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炎症因子水平(IL-6、CRP、TNF-α)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上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血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选取9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高切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出血中作用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配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量表(NCSE)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和NC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配合依达拉奉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中老年隐源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70例中老年隐源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提供隐源性缺血脑卒中基础疗法,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则施以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2周、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隐源性缺血脑卒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巩义市瑞康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治疗期不良反应,治疗14 d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及ADL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与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64例,接受手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2组均采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另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治疗2、4疗程后,实验组的GCS和MM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及神经节苷脂综合疗法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针剂30mg静滴,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实施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和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I)、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脉动指数(PI)、脑血管阻力(CVR)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NIHSS评分、P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MCV、CVR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及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目的,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官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8840-884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NIHSS量表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73-3274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做详细记录,并将所获数据对比分析。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观察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选择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予以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与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CRP水平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依照临床路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其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及认知功能(Mo CA)及脑梗死面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低,Mo CA评分较对照组高,脑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肿、水肿体积均显著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及周围水肿的减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NS)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d。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ND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NIHSS、NDS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