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口和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51例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和经口普通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对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使用操作时间、插管时患者舒适度以及患者愿意接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与经口普通胃镜置人鼻空肠营养管相比:成功率高(96% Vs 65.38%,P<0.05),操作时间短(10.87±2.35 Vs 30.94±2.52,P<0.05),患者感觉舒适并且更愿意接受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人法置管.结论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优于经口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联合经口胃镜与经鼻胃镜空肠管置入方式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81例空肠管营养患者随机分为DSA联合经口胃镜组44例和经鼻胃镜组37例,分别采用DSA联合经口胃镜和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种方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鼻黏膜出血、置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结果:DSA联合经口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操作时间、麻醉药使用量、鼻黏膜出血量例数均明显少于经鼻胃镜组(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经鼻胃镜组(P0.05)。结论:DSA联合经口胃镜鼻空肠管置入较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更加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小,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NICU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发现胃残余量增多(100 ml)。鼻空肠组行床旁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并行鼻空肠营养共28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胃管置入并行肠内营养共28例。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包括呕吐、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营养状态参数(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炎症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NICU时间、NICU费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结果经鼻胃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成功率100.0%。鼻空肠组营养状态参数优于对照组,入住NICU时间较短、NICU费用较低,炎症指标较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HAP发生率、GCS评分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ICU胃残余量增多的患者经胃镜辅助下置入鼻空肠管行空肠营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萨氏导丝作为空肠营养管的支撑导丝在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导丝组(A组,34例)和萨氏导丝组(B组,35例)。A组使用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B组将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更换成萨氏导丝,在胃镜下用异物钳或取样钳辅助钳夹反复推送,将空肠营养管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时间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少。萨氏导丝替换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在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瑞红  李德春  吴萍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69-1171
目的评价危重病患者床边X线监视下经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病情危重不易搬动或昏迷的患者在床边经胃镜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同时经床边X线摄片及CR.杌监视,观察营养管放置是否到位。结果床边X线监视下经胃镜引导可以将空肠营养管放置至空肠屈氏韧带以远30cm以上,置管成功率100%,置管15~45min,平均22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危重病患者床边X线下经胃镜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患者的耐受程度。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68例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肠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在胃镜直视下置管方法,B组患者采用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操作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时耐受程度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方法都有临床应用价值,在操作时间、患者置管时的耐受程度以及特殊患者置管成功率上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经鼻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康复治疗的护理经验。选取采用鼻胃镜引导放置营养管患者70例,其中采用直视拖拉的方法置入11例,采用导丝引导的方法置入59例,两种置入方法成功率均为100%。经鼻胃镜引导空肠管导入的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床旁经鼻置螺旋形鼻肠管的方法,并与X线辅助鼻肠管置管及胃镜下经异物钳辅助直接置入鼻肠管进行比较。方法分为床旁经鼻盲探下置入鼻肠管组( A组)46例和X线辅助鼻肠管置管组(B组)30例及胃镜下经异物钳辅助直接置入鼻肠管组(C组)38例,分别进行操作。结果 A组床旁经鼻盲探下置入鼻肠管46例,成功41例,成功率89.1%;B组X线辅助鼻肠管置管30例,成功27例,成功率90.0%;C组胃镜下经异物钳辅助直接置入鼻肠管38例,成功37例,成功率97.4%。 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X线辅助置管成功率高于常规法,但难以满足解剖结构改变患者的需求。胃镜直视下置管仍优势明显,但需专业人员操作。床旁经鼻置螺旋形鼻肠管,并辅以扩张幽门(胃内注气)、右侧卧位等措施后置管,创伤小,便于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口鼻镜引导、经鼻胃镜引导、X线透视引导三种鼻空肠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鼻空肠置管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三组,经鼻胃镜引导组(A组,n=30)、经口胃镜引导组(B组,n=30)、X线透视引导组(C组,n=30)。比较各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A组、B组经引导置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舒适度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置管术的接受度更高,不适反应明显减轻,可做为首选置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双导丝辅助与单导丝辅助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肠梗阻导管置入方法 不同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在DSA引导下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进行保守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双导丝辅助置管,对照组采用单导丝辅助置管,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耐受率均高于对照组,置管深度长于对照组,操作时间、X线透视时间短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SA引导双导丝辅助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有利于提高置管成功率及患者耐受度,有利于提高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胃镜介导下螺旋型鼻肠管置入的优缺点及可行性。方法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鼻胃镜介导组和X线透视介导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结果鼻胃镜介导组行鼻胃镜引导下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30例置管成功,28例为一次性置管成功;2例因不能耐受插管,给予安定镇静及心理疏导后,行再次插管亦成功置入。X线透视介导组30例,行X线透视下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一次性置管成功25例。鼻胃镜介导组成功率100%,而X线介导组成功率83.3%,两组置管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操作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胃镜介导下螺旋型鼻肠管的置入较X线透视下介导具有成功率高,操作快捷、无放射的优点,且在需要更换新的鼻胃管时更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标准型胃镜下斑马导丝转换技术用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胃镜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标准型胃镜将斑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远端后,保持导丝位置相对固定,退出内镜,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将斑马导丝置换至鼻腔的方法代替经鼻胃镜下置入导丝技术;对照组使用标准型胃镜下钳夹推送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鼻咽部不适及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误吸及导丝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斑马导丝转换技术将斑马导丝置换至鼻腔的方法与传统内镜钳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安全有效,可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消化内镜营养管置入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ICU 109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管技术和营养管类型分为3组:对照1组(48例)采用复尔凯营养管盲视置管,对照2组(28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盲视置管,观察组(33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电磁显像辅助置管.比较3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次数、置管时间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2组和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71.43%、90.91%比33.33%),部分成功率和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部分成功率:17.86%、3.03%比35.42%,失败率:10.71%、6.06%比31.25%,均P<0.05);而对照2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置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1.6±0.5比6.6±3.2、5.8±2.3,均P< 0.05),且置管成功者平均置管操作时间(min)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缩短(12.48±3.78比25.27±3.61、23.58±4.87,均P<0.05);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均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成功率高,置管操作时间短、安全,且简单易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重症胰腺炎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成功率。方法经胃镜及X线电视透视引导下作空肠造影后,放置空肠营养管。结果该组14例,12例第1次放置成功;2例空肠营养管从口腔滑出,再次放置成功。结论胃镜及X线电视透视引导下作空肠造影后实时显示营养管位置,使营养管更容易通过Trize韧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2种胃管放置方法 在CT仿真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接受CT仿真小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胃镜引导下放置胃管至十二指肠降部组(简称A组)21例和斑马导丝辅助下经鼻将胃管放置于十二指肠降部组(简称B组)35例,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X2检验.结果 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33.3%,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82.9%,B组显著高于A组;置管过程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 斑马导丝辅助下,经鼻放置胃管于十二指肠降部方法 操作简便、省时,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床边徒手幽门后喂养管置管法对重症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对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2009年2月至7月对需幽门后喂养者实施幽门后喂养管置管.使用130 cm长、带导丝的普通鼻胃肠管,操作前静脉给予10 mg甲氧氯普胺.置管过程中依气过水声、真空试验、回抽液pH值以及导丝来综合判断导管位置.开始肠内营养前拍腹部X线平片证实导管头端位置.记录置管时间、成功率、从决定肠内营养到开始喂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选28例患者,主要适应证为:有误吸高风险者18例,胃瘫3例,急性胰腺炎7例.28例患者幽门后置管成功26例,成功率为92.9%;其中21例(占75.0%)到达空肠近段;平均置管时间(20.36±6.41)min;从决定肠内营养到开始喂养时间(4.15±1.68)h.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普通带导丝鼻胃肠管床边幽门后喂养管置管,一人即可完成操作,是一种安全、简便、性价比高的喂养管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深度血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过程中导针器分离时机。[方法]将我院拟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30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病人(其中血管深度≤1cm者设为A1组,而血管深度1cm者设为B1组)采用常规导针器分离法;观察组150例病人(其中血管深度≤1cm者设为A2组,血管深度1cm者设为B2组)采用延迟导针器分离法。比较两组一次导丝置入及置管成功率、疼痛评分、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导丝置入成功率为97.3%,对照组为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一次导丝置入成功率(97.3%)高于A1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组一次导丝置入成功率为96.0%,B2组为9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导针器分离有助于提高PICC置管导丝置入成功率,尤其对于血管深度≤1cm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部左侧后仰法在全麻消化道手术中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 0 1 7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全麻消化道手术患者1 8 0例,将其随机分成A, B, C组,每组60例,A组采取传统方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B组采取可视喉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C组采取头部左侧后仰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3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出血率和置管时间。结果:在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出血率方面,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时间方面,C组比A组和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管插管的全麻消化道手术患者,术中置入鼻空肠营养管,采取头部左侧后仰法,可提高鼻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成功率,缩短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时间,减少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对患者的损伤,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9.
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难度性及安全性。方法:统计56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并在心电监护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h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结果:56例病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成功率100%,1次置管成功率85.7%,平均置管时间(17.9±9.3)m in,无严重置管并发症。术中患者出现心率、呼吸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9例(51.8%)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术后2h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管技术难度不大,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杨梅  李丹卉  宋意  李明曲  李颖  吴明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74-1076
目的探讨三导丝盲视法置入鼻空肠管术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以3根导丝置入Link-02-4型鼻空肠管,盲视法将鼻空肠管经胃通过幽门,继续推送至空肠。监测患者置管前、中、后1h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操作时间为平均(19.0±3.5)min。置管中患者出现HR、RR加快、MAP升高,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O2变化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1h HR、RR、MAP、SpO2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位置全部符合临床重症胰腺炎EN支持要求。置管、导管留置、经导管实施EN支持过程中所有患者耐受良好,均无心律失常、误入呼吸道、鼻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反流、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导丝盲视法置鼻空肠管,具有简单易行、安全、侵袭性小,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可一次到位,清醒患者耐受好等优点,可作为重症胰腺炎患者EN支持治疗途径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