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2组均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B组采用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观察2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B组的86.0%(P<0.05)。A组耳鸣症状、眩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均P<0.05)。A组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B组的9.0%(P<0.05)。结论 Epley手法复位较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更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进行治疗,探讨不同类型BPPV适当的治疗方案。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及心理科会诊后确诊的180例BPPV患者,按2006年(贵阳)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的诊断标准进行定侧和分型,以变位试验时根据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并根据汉密尔顿量表评分对焦虑抑郁评分≥14分为BPPV伴情绪障碍组(56例),<14分为BPPV组(124例)。两组患者确诊后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法或Semont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根据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可3 d后行多次手法复位。伴情绪障碍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抗焦虑抑郁治疗。两组患者均于1周、1个月、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手法复位1周、1个月、3个月后,BPPV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90.3%、94.4%;BPPV伴情绪障碍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7%、75.0%、96.4%。BPPV组手法复位后1周、1个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PPV伴情绪障碍组(P<0.01)。手法复位后3个月BPPV伴情绪障碍组效果明显提高,总有效率略优于BPPV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同组1周和1个月(P<0.01)。结论合并情绪障碍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单用手法复位效果不理想时,合用调节情绪障碍、抗焦虑抑郁等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定位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分析267例BPPV患者的眼震视图,总结各型BPPV的眼震特点。结果:267例BPPV患者中,眼震图上显示PC-BPPV和AC-BPPV在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眼震分别表现为垂直上跳伴扭转,垂直下跳为主,伴扭转少见。HC-BPPV在行Roll-test诱发时,出现双侧向地性眼震提示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HC-BPPV-can),眼震强侧为患侧;出现双侧背地性眼震提示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HC-BPPV-cup)或水平半规管前臂管石症,眼震弱侧为患侧。应用VNG进行手法复位,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结论:VNG可客观反映BPPV患者的眼震情况,准确的定位定侧,指导BPPV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颗粒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病,但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为解除此类患者的痛苦,我们采用Epley颗粒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达93.2%,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安全、经济.护理体会严格掌握适应证,认真配合操作,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不典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8例不典型BPPV症状特征、位置试验眼震特点、眼震产生可能机理、判断责任半规管,分别给予BBQ复位、Gufoni复位、Eply复位及smmont复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8例不典型BPPV患者,26例复位成功后复查无头晕眩晕症状,2例复位后有头部不适感,口服倍他司汀片,半月左右症状消失。结论 不典型BPPV眼震特点复杂,需从病史、查体上综合分析,精准判断责任半规管,手法复位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君  张奕 《华西医学》2012,(1):70-72
目的比较单纯手法复位和手法复位合并口服抗眩晕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236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观察组124例在手法复位基础上配合口服抗眩晕药治疗,两组均于1周和3个月后复查,并随访观察1年,且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随访1年后,对照组总治愈率92.86%(104/112),观察组治愈率为93.54%(116/12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手法复位和手法复位合并口服抗眩晕药治疗BPPV其疗效相当,但可作为BPPV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203例确诊或疑诊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99例(其中确诊BPPV患者69例)和耳石手法复位组(CRP组,其中确诊BPPV患者73例)分别给予银杏达莫治疗(20 mL,iv,每天1次)和手法复位治疗,共14 d。于治疗第1、3、7、14天评定2组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CRP组各评定时间点疗效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01);疑诊病例首次复位疗效与药物组无明显差异,但多次复位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01);CRP组疑诊病例首次复位疗效差于确诊病例,但多次复位疗效与确诊病例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有确切疗效,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误诊及治疗情况。方法:对5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初次诊断为其他疾病占84%,其中有8例病人住院治疗。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在诊治过程中需要引起专科医生的高度关注,详细的病史询问至关重要,特别是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更易导致误诊,给与不必要的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复发性眩晕中最常见病因,是一种阵发性、短暂发作的、由特定头部 位置变化引起的眩晕。BPPV患者眩晕发作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的改变,常与受累的半规管和耳石所在 的位置有关。本文对其历史、分类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anterio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C-BPPV)患者的眼震和管型受累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AC-BPPV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在眼震视图下行Dix-Hallpike试验,根据其眼震特征对其诊断,并采用Yacovino法对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①本组20例患者中,左侧前半规管受累10例(50.0%),右侧前半规管受累5例(25.0%),侧别不能明确判定者5例(25.0%)。②眼震特征:Dix-Hallpike试验:单侧下跳性眼震11例(55.0%),单侧下跳伴扭转性眼震1例(5.0%),双侧下跳性眼震5例(25.0%),一侧下跳、另一侧下跳伴扭转性眼震2例(10.0%),双侧扭转伴下跳性眼震1例(5.0%)。坐起时出现眼震逆转5例(25.0%)。③Yacovino手法复位:首次手法复位治愈12例(60.0%),有效7例(35.0%),无效1例(5.0%)。1周后复查痊愈15例(75.0%),有效4例(20.0%),无效1例(5.0%)。结论:AC-BPPV患者在Dix-Ha...  相似文献   

11.
严春香  钱文忠  庄宝平 《全科护理》2013,(35):3283-3284
回顾分析5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后半规管BPPV 46例,水平半规管BPPV 10例,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45例,改善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认为管石复位法治疗BPPV安全有效,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98-2499
探究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情况。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确诊的60例BPPV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采用Epley及Barbecue复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体位限制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对比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在治疗1w、1个月、3个月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Epley及Barbecue复位法治疗不同类型BPPV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步骤简单、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慧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812-181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由于体位变化而诱发症状的前庭半规管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临床上表现为头部在某一特定位置运动时出现剧烈旋转性的眩晕伴眼球震颤、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致工作能力丧失。对于BPPV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蒋小娟  徐丽丽 《系统医学》2021,(16):87-89,126
目的 研究焦虑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在该院神经内科眩晕中心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将患者经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后,根据患者评分情况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为具有焦虑组,对照组为无焦虑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手法复位,在手法复位前对每位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复位时给予心理指导和支持,复位后实施体位护理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确保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51-152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使用联合手法复位的效果。收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14例,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两组1个月后的疗效和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过程中,联合手法复位能保证更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内耳前庭疾病,在眩晕疾病中约占20%~30%[1],主要表现为患者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和眼震.临床上经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性眩晕、颈性眩晕,而给予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我们对我院2007年03月至2009年02月78例BPPV患者采用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8%。结论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操作简便,安全快速,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而诱发的短暂眩晕,是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本文对其研究发展史、病因、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联合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2例水平半规管(HC)BPPV老年患者随机分为HC对照组和HC治疗组各16例,56例后半规管(PC)BPPV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C对照组和PC治疗组各28例。PC对照组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PC治疗组采用Semont复位法联合Epley复位法治疗。HC对照组采用Barbecue复位法治疗,HC治疗组根据眼震发作形式采用不同的联合手法复位。结果:PC对照组1周及1月有效率为67.9%及89.3%,PC治疗组1周及1月有效率为92.9%及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对照组1周及1月有效率为56.3%及68.8%,HC治疗组1周及1月有效率为87.5%及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老年BPPV联合复位治疗较单一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