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药物对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7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法莫替丁组、铝碳酸镁组、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其余各治疗组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法莫替丁20 mg 2次/d;铝碳酸镁500 mg 3次/d;奥美拉唑20 mg 1次/d和埃索美拉唑20 mg 1次/d治疗.3个月后,对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对预防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以及艾司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防护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60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H.pylori阴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加服艾司奥美拉唑(观察组)和替普瑞酮(对照组Ⅱ)1个月,另一组患者(对照组Ⅰ)只服用肠溶阿司匹林,观察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情况及艾司奥美拉唑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损伤记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于H.pylori阳性患者胃黏膜损伤有叠加作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黏膜损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所致胃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患者,经胃镜诊断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服用阿斯匹林同时加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对照组32例,加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周。EN果]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剂量阿斯匹林相关性胃肠黏膜损害效果显著,是防治胃肠黏膜损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对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2010年6月~2012年2月,患心血管病需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3).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100 mg,qd);观察组在服用等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qd).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上腹不适、上腹痛、烧心、反酸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同时比较两组胃镜下黏膜表现变化和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出现消化道症状37例(44.6%)和4例(4.8%),对照组胃肠黏膜损伤患者29例(34.9%),其中消化性溃疡12例(14.5%),观察组发生胃黏膜损伤患者仅6例(7.2%),其中消化性溃疡1例(1.2%),观察组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胃肠粘膜损伤率以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情况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钠肠溶可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发生溃疡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马来酸伊索拉定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损伤组、马来酸伊索拉定保护组、硫糖铝保护组、奥美拉唑保护组。各保护组分别用马来酸伊索拉定(10 mg/kg)、硫糖铝(600 mg/kg)及奥美拉唑(10 mg/kg)提前给大鼠灌胃,阿司匹林损伤组用生理盐水(9 mg/ml)灌胃,再用阿司匹林(150 mg/kg)灌胃致急性胃黏膜损伤,测量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黏膜损伤积分(EDS)、胃黏膜血流值、一氧化氮(NO)、氨基己糖、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在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结果马来酸伊索拉定保护组各项检测指标显示:UI、EDS明显低于阿司匹林损伤组(P0.01),高于奥美拉唑保护组(P0.05),略低于硫糖铝保护组(P0.05);胃黏膜血流值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损伤组和硫糖铝保护组(P0.05),略低于奥美拉唑保护组(P0.05);NO含量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损伤组(P0.01)和奥美拉唑保护组(P0.05),略低于硫糖铝保护组(P0.05);氨基己糖含量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损伤组(P0.01),低于奥美拉唑保护组(P0.05),略高于硫糖铝保护组(P0.05);IL-1、TNF-α含量明显低于阿司匹林损伤组、奥美拉唑保护组及硫糖铝保护组(P0.01)。结论马来酸伊索拉定可以增加胃黏膜血流、NO及氨基己糖含量,同时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IL-1、TNF-α的产生,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检测Hp。根据Hp检测结果将3809例入选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Hp阳性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抗Hp治疗根除Hp后分组,分别给予法莫替丁40mg睡前顿服(干预组),或不加干预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2年,观察其再出血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Hp阳性组2802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46例(5.21%),Hp阴性组共1007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为30例(2.9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患者根除Hp法莫替丁干预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2例(2.78%),对照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8例(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Hp感染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法莫替丁干预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背景:阿司匹林系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的代表药物,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导致胃黏膜损伤。目前对于阿司匹林损伤胃黏膜的机制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1、COX-2在阿司匹林相关性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小剂量阿司匹林相关性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36例,根据其胃镜下表现分为出血组、溃疡组、胃炎组,选取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入选者胃黏膜组织中的COX-1、COX-2表达。结果:COX-1在正常对照组、胃炎组、溃疡组、出血组胃黏膜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评分(IHCS)逐渐降低,分别为7.75±3.62、1.76±1.05、1.33±0.79、1.08±0.6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正常对照组、胃炎组、溃疡组、出血组胃黏膜组织中的IHCS分别为7.50±3.34、7.30±2.15、7.28±2.72、7.33±3.17,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COX-1途径而非COX-2途径导致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好转,NIH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较单一阿司匹林治疗更能有效阻止脑梗死进展,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2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148例(观察组),口服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共112例(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痛症状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嗳气症状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饱胀症状分级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FD疗效肯定,与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效果相近,而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FD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2012年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门诊部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200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并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0%(72/80),低于治疗组的93.0%(198/200)(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68/80),低于治疗组的98.5%(197/2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7/80),高于治疗组的2.0%(4/200)(P0.05)。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病变和胃部灼热感、反酸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其痛苦,此外,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性高和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服阿司匹林致胃肠道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研究组给予空腹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分别经奥美拉唑和安慰剂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14.17%);且研究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时间(2.87±1.12)d显著短于对照组(6.40±1.35)d,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心血管病服阿司匹林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显著优于安慰剂,可促进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改善,在老年心血管病胃肠道反应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病理及诊治效果,旨在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结果两组经诊断及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前,两组PGE2、MDA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GE2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01);观察组止血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头痛2例(3.08%),对照组出现3例(5.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物刺激是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主要原因,奥美拉唑在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疗效优于西咪替丁,可有效提高胃黏膜中PGE2含量、降低MDA含量,且止血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药物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谭曼红  王惠吉 《胃肠病学》2008,13(3):174-178
背景:很多胃黏膜损伤模型中发现巯基物质含量下降,巯基物质对胃黏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巯基物质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所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纯巯基对照组、阿司匹林模型组、巯基预防组、硫糖铝预防组、NaCl治疗对照组、巯基治疗组和硫糖铝治疗组8组。测定黏膜溃疡指数(UI),行大体、组织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胃黏膜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阿司匹林模型组胃黏膜发生病变,UI与其余各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GSH、6-keto-PGF1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01)。巯基预防或治疗后,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UI显著下降(P〈0.001),GSH、6.keto.PGF1α含量显著增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SOD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致大鼠胃黏膜损伤,胃黏膜GSH下降可能是其机制之一。外源性GSH具有增强胃黏膜抗氧化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ASA)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5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肠溶ASA75—100mg、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100mg、1次/d,连续随访3a,观察缺血性卒中、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炎症状活动发生情况,有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炎症状活动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结果观察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胃炎症状活动发生率两组比较均元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胃镜复查显示胃黏膜病损程度相似。结论合并慢性胃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ASA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率,且并发脑出血和胃黏膜损伤的风险性不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艾司奥美拉唑与三氟噻吨/美利曲辛合用与单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伴负性情绪的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纳入140例伴负性情绪的糜烂性胃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服用艾司奥美拉唑加三氟噻吨/美利曲辛,对照组服用艾司奥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黏膜糜烂、前列腺素E2(PGE2)和丙二醛(MDA)水平、焦虑、抑郁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黏膜糜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GE2高于对照组(P<0.05),MDA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100%随访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16例(22.9%)、34例(48.6%)复发,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三氟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糜烂,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复发率。合方的疗效高于单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上消化出血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11/2016-11在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2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服药时间、剂量、消化道病史、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情况和吸烟史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随着时间逐渐增长,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χ~2=11.526,P0.01);服药时间低于3 mo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低于服药超过3 mo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0,P0.01);小剂量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7,P0.01);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有消化道病史或吸烟史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容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P0.05),阿司匹林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同时服用可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胃及小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DAPT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SAPT组)以及对照组(CG组),均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观察胃和小肠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各组间胃及小肠黏膜损伤的差异。结果:DAPT组48例,SAPT组40例,CG组50例入选研究。其中DAPT组分为两个亚组,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21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27例。胃黏膜损伤Lanza评分、小肠黏膜损伤评分在DAPT组、SAPT组及CG组三组之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01),DAPT组高于SAPT组,SAPT组高于CG组;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胃及小肠黏膜损伤较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和健康志愿者明显增加;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韦浪曲 《内科》2009,4(3):376-377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服用吲哚美辛片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预防性治疗。结果23例服用吲哚美辛片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预防性治疗后,胃镜复查未出现上消化道损害。结论抑酸药预防NSAIDs致上消化道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哮喘、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和肺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症状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ERD评分、FEV1、PEF、PEF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GERD症状评分和肺功能(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显著改善哮喘临床症状以及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行奥曲肽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出血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1.67%,无死亡病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开始后12 h、24 h、48 h及72 h时消化道累计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较奥美拉唑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